查文庫>教案> 有關中班教案彙編6篇

中班教案

有關中班教案彙編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側面鑽的動作要領。

  2、練習鑽過較長的障礙物,發展鑽的能力。

  3、在遊戲中培養勇於向困難挑戰的。

  活動準備:

  繫有繩子的椅子作為鐵絲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隊形佇列訓練:請幼兒按做操隊形站好,前後左右空一個圓圈。

  向前看齊、原地踏步、立定、向左轉、向右轉。

  2、準備活動:球操

  上肢運動、腰部活動、下肢運動、跳躍運動。

  二、基本部分。

  1、介紹場地,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來做小偵察兵去執行任務。你們看,那裡就是敵人的鐵絲。

  2、引導幼兒探索鑽的動作

  小朋友,我們要怎樣才能鑽過那道鐵絲,然後又不碰到它,才不會讓敵人發現呢。

  3、請幼兒嘗試自己的方法,自由練習。

  現在,請小朋友去試一試,我們來看一看誰的方法最好。

  4、集中探討

  提問:你們剛才是怎麼透過的?

  引導幼兒看看個別做得好的幼兒的方法。

  5、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側身彎腰-一隻腿跨過-鑽-另一隻腳跨過。

  6、帶領幼兒和老師一起練習動作。

  7、幼兒用側面鑽的方法過鐵絲,並引導幼兒探索鑽高低不同的鐵絲的動作要領:敵人又安裝了第二道鐵絲,你們這次鑽的時候,看看兩道鐵絲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怎樣才能不被矮的鐵絲碰到呢?(腰彎得更低,頭低得更下。

  8、遊戲:衝破封鎖線

  玩法:幼兒扮演小偵察員,分為三小隊,從起跑線後出發,側身鑽過三重封鎖線,拿到敵人情報後迅速返回。哪個小隊最先完成任務為勝。

  三、結束活動。

  1、幼兒遊戲情況。

  2、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

  3、組織幼兒站好隊伍。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腿部肌肉力量和身體靈活度。

  2、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3、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熊爸爸和熊媽媽頭飾各一個,熊寶寶頭飾若干個,《熊走步》音樂伴奏,《快樂的小熊》樂曲,佈置場景。

  【活動過程】

  一、利用籃球場做場地,在場內某一角畫一個圓圈作為小熊的家。選兩個學生當老熊其餘的都當小熊在場內走跑跳躍。

  二、教師做示範動作及講解遊戲規則。

  三、播放音樂遊戲開始,兩個大熊手拉手的盡力追趕小熊時,就將小熊用四肢手圍住再把所捉住的小熊帶到家裡不得逃出場子。每捉到一對小熊時,這對小熊也可手拉手的幫助大熊捕捉其餘的小熊。如果小熊捉的比較多的時候也可以連成一個大網捕捉小熊,直到捉完為止。

  四、第一次遊戲結束後,教師糾正遊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結束】

  熊爸爸熊媽媽和小熊寶寶玩的很高興,天黑了,我們回家休息吧。(跟著音樂走出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我在組織“大熊逮小熊”這節活動中,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一些方法,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幼兒的情緒高漲。在本屆活動中,孩子們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並且增強了團隊意識。

  這是一次比較成功的活動,但也有不足之處,小熊家的創設過於簡單,在以後的設計中我要加以裝飾,讓孩子們更加喜歡這種活動以及感到家的溫馨。

中班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用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等幾何圖形,想象組合出各種物體形象、較正確的表現形象結構,並學會合理安排畫面。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一張:用幾何圖形拼貼而成的兔子、烏龜、大樹、花,並有兔賽跑的情節(貼在黑板上用布遮住)。

  2、紅、黃、藍、綠等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幼兒每人一份,膠水、棉籤每人一份,水彩筆每人一盒。

  3、廢舊掛曆紙若干,並將有畫的一面面牆而貼,供幼兒作業時用。

  4、幼兒示範用的、貼上白紙的小黑板四塊。

  三、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入課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A、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張非常漂亮而特別的畫,你們想看嗎?

  B、(出示掛圖)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畫面上有些什麼(烏龜、兔子、大樹、花)?你們知道這張畫是怎樣做成的嗎?兔子、烏龜、大樹、花各是由些什麼圖形組成的?

  C、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它們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幾何圖形)

  D、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這些彩色的幾何圖形拼出各種各樣的物體,誰願意上來?

  (二)、請3-4名幼兒示範。

  A、老師請你們上來用這些幾何圖形拼出各種物體。在拼貼過程中,要選擇大小適中的圖形,儘量將畫面貼得漂亮、整潔。

  B、請個別幼兒:畫面安排是否合理?你會怎樣安排?

  (三)、啟發幼兒想象。

  A、(出示幾何圖形)老師這裡有許多顏色、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想想看三角形可以變成什麼?圓形可以變成什麼?將它們放在-塊又會變成什麼?

  B、這些幾何圖形除了可以貼兔子、烏龜、小魚、小雞..…,還可以貼些什麼東西?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儘量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物體,並說給小朋友聽如將兩個大圓和兩個小圓貼在一塊,再添畫觸角變成蝴蝶……給幼兒一定的時間想象。

  (四)、交待要求,幼兒作業,教師指導,重點啟發幼兒想象,貼出與別人不同的物體。

  A、剛才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那麼多的物體,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將剛才想好的物體貼到牆上的紙上去。貼上時應注意圖形的連線和畫面的安排。貼好以後還可以用水彩筆添一添、畫一畫,讓它更象你所想象的物體。

  B、教師巡迴指導,及時表揚想象豐富,有創造性的作品(並將作品貼到黑板上,供幼兒)。啟發幼兒大膽想象,鼓勵幼兒創造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物體形象。指導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完成作業,鼓勵動手能力強的幼兒多貼幾幅。

  (五)、講評。

  A、組織幼兒參觀全班作品,並請作者說說自己貼的是什麼?表揚創意新穎的幼兒。

  B、鼓勵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

  C、請幼兒將用剩的操作材料收好。

  [注:本堂課的重點是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中班幼兒已經掌握貼上的技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示範。]

中班教案 篇4

  (1)那麼,這麼多泥土沖走了,有什麼不好呢?我們再做一個實驗。

  (2)出示兩個玻璃缸,(一隻有很多泥土,一隻只有一點泥土)“這兩個玻璃缸代表兩條小河,一條“河”兩條的泥土上沒有種樹,所以泥土沖掉得多,都沉到這條河的河底。而另一條河兩邊種了很多樹,所以下大雨時,泥土沖掉得少。”

  (3)出示兩桶水,你們看,莊老師還準備了兩桶一樣多的水。這水代表什麼(對了,是雨水)。我們來看看下大雨後,這兩條灑會有什麼不同?

  (4)下大雨了(把水倒進泥土少的缸裡)哎呀,雨水滿出來了。發生了什麼事?洪水就爆發了。

  (5)為什麼下雨下得一樣多,一條河的河水滿出來了,造成水災。而另一條河卻沒有發生洪水氾濫呢?這些泥土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幼兒討論)

  (6)今天,我們做了兩個實驗,你們知道了什麼道理?我們今天又知道了大樹的另一個本領:樹根有抓住泥土、防止泥土流失的本領。

  (三) 內化遷移,愛護樹木:

  (1)大樹的本領真大,我們要怎麼愛護它?我們還要多種樹,不把樹亂砍掉。這樣就不

  會發生洪水,我們就能很好的生活了。

  (2)可是,現在還有許多人不知道大樹的本領,我們該怎麼辦?

  (3)幼兒討論。

  (4)好,我們一起去宣傳樹木的好處,讓更多的人知道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讓我們先去告訴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讓他們也一起來愛護樹木。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進行7以內的數數;

  2.發展幼兒的競爭意識、合作意思。

  活動準備:

  1、3塊黑板,中間一塊大黑板上有綠色的葉子和很多瓢蟲。

  2.大量的塑封好的瓢蟲。瓢蟲身上的點子在1——7之間。七星瓢蟲佔少數,其餘瓢蟲的總數比幼兒人數多。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出示圖片說說春天的昆蟲

  (1)你知道哪些蟲蟲,認識瓢蟲。

  師:小朋友們,現在什麼季節到了?

  師:對呀,春天到了。有許多的花兒開了,誰會飛過來呢?還有什麼蟲子會飛過來呢?(引導說完整的話)師:哎呀,天上飛的東西好多好多,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昆蟲飛來了,剛才你們說,蝴蝶飛來了,蜜蜂飛來了……那老師也來介紹個昆蟲。

  師:我說瓢蟲飛來嘍。瓢蟲認識嗎?

  (2)區分害蟲與益蟲師:我給你們看看什麼是瓢蟲哦。身上有許多點子的。給你看看好不好?這是什麼?

  師:七星瓢蟲,你怎麼知道?點子數出來的。

  師:(介紹心裡數的方法,重新出示瓢蟲)

  師:現在小樹林裡飛來了許多的瓢蟲呢!五星瓢蟲、六星瓢蟲、七星瓢蟲都飛來了。可是呀,照看小樹林的老爺爺說,難道所有的瓢蟲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嗎?

  活動過程 師:那老師告訴你們,所有的瓢蟲裡面,有的是我們的朋友,有的不是我們的朋友,今天我帶來了一本書——《十萬個為什麼》裡面是這樣告訴我們的:說起瓢蟲大家都要誇大拇指表揚它。可是有許多瓢蟲不是我們的朋友,因為呀,有的瓢蟲專吃我們農作物好的菜,把我們農民伯伯種下去的菜都咬掉了。所以這些瓢蟲是我們的——壞蟲、(害蟲)、敵人,我們叫它害蟲。那誰是我們的朋友呢,朋友是什麼蟲?好的蟲,書上有個名字,叫益蟲。

  師:那益蟲是幾顆星的呢?這本書又告訴我們了,身上是7個點子的是益蟲,是我們的朋友。明白嗎?別的書上寫身上是2個點子的也是我們的朋友,除此之外,身上其他點子的都是我們的敵人,是害蟲。

  師:那老師問你了,七星瓢蟲是益蟲還是害蟲?那六星瓢蟲呢?

  二、競賽性遊戲:

  找七星瓢蟲師:小樹林裡瓢蟲越來越多了,老爺爺著急了,他說這裡面有益蟲,還有害蟲啊。他要噴藥水,把害蟲殺死掉,消滅掉。那我來幫忙噴了啊,就這樣都噴上去行嗎?這裡面有我們的朋友哦,也有敵人哦。

  師:那怎麼辦呢?把益蟲救出來!讓益蟲去安全的地方,然後把害蟲放一起噴藥水消滅掉,好啊?

  師:這樣我們來個比賽,這邊是紅對,這邊是黃隊(設小隊長)。請你們輪流上來每人救一隻益蟲。小隊長先上來,救到益蟲送回各自的家,紅隊送到紅隊的家,黃隊送到黃隊的家。然後回去排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讓第二個小朋友上來救一隻益蟲,明白沒有?

  ②組:將幼兒分成紅黃兩隊以接力的形式,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七星瓢蟲。

  ②兩組同時開始遊戲,每次派一個人上來找一張七星瓢蟲卡片送回自己家。

  ③自己檢查、糾正——集體檢查。

  ④將黑板上剩下的七星瓢蟲找回家吧。

  ⑤討論為什麼有的人找得快?

  ⑥總結:用心裡數的辦法救益蟲(七星瓢蟲)。

  三、活動延伸:

  除害蟲幼兒快速目測瓢蟲身的點子,嘴裡發“氣氣”聲消滅害蟲。

  師:看呀,小樹林裡害蟲都被我們消滅掉了,開心嘛?那我們一起去做遊戲吧!

  活動評析:

  總體來說這節課孩子表現不錯,如果在競賽遊戲時,應透過播放音樂的形式來告訴孩子競賽的一個時間及賽後兩組評比的一個觀念,就更不錯了。

中班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帶領幼兒看望小班的弟弟、妹妹;觀看上一屆中班小朋友參加各種活動的照片或有關錄影。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升中班了,應在各方面做小班弟弟、妹妹的榜樣。

  2.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教師要善於抓住時機,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幼兒升上中班要學會做哪些事。

  活動準備

  1.讓幼兒透過,與小班弟弟、妹妹的比較,瞭解自己的變化。

  2.引導幼兒討論中班的小朋友應該怎麼辦。

  3.觀看上一屆中班小朋友的照片或錄影,說說他們在做什麼。

  4.學習朗誦兒歌《我長大了》.

  教學反思

  1.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主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透過這次活動很多小朋友都知道自己長大了。

  2.認識很大依賴行動,教師要多從生活當中以遊戲方試教育小朋友,這樣小朋友就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