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三峽教案範文(精選5篇)

三峽教案

三峽教案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峽教案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峽教案1

  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能按照老師要求做到預習,理解能力較強,本班為課改年級,透過一年的訓練,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課堂表現活躍,能與教師密切配合,學生之間能相互合作。這是設計本課教學活動的基本思路。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寫特點,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2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訓練,提高文言文的誦讀和翻譯能力

  (2)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景物,體會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重視朗讀訓練

  3、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讀—譯—思—用—背

  四、教學媒體: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二)檢查預習

  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闕(quē)

  疊嶂(zhàng)

  曦(xī)月

  沿溯(sù)

  飛漱(shù)

  屬(zhǔ)引

  (三)運用競賽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競賽辨明詞義(投影)

  (1)通假字。略無闕處(通“缺”空缺);哀轉久絕(通“囀”聲音轉折)

  (2)古今異義:夏水襄陵(襄:衝上);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良:實在)

  (3)一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自:如果)

  (4)重點詞語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風(奔:飛奔的馬,襯托夏水順流行船之快)

  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榮峻茂(清:指水;榮:指樹;峻:指山;茂:指草)

  哀轉久絕(絕:消失)

  3、相互質疑

  (四)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注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沿//溯/阻絕。

  3、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清/榮/峻/茂

  5、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爭取背誦。

  根據課文內容,想象三峽奇景。

  1、師: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麼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湧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三峽》

  2、學生結合註釋1瞭解《水經注》

  3、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教師用投影片更正字音

  4、學生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5、男女生競賽,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情況。

  6、學生相互質疑。

  7、教師範讀

  8、學生齊讀。

  9、教師指示節奏。

  10、學生再讀課文,抽讀。

  11、教師佈置作業。

  六、教學反思:

  學生課前預習較充分,競賽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種方式應一直貫徹下去。部分學生在朗讀節奏停頓上,能力較差。而課標要求程度,故應加強學生朗讀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二)、想像三峽壯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徵,體會文章佈局的巧妙。

  第一段:山:兩岸連山,隱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風——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綠潭,懸泉瀑布,清榮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峽:林寒澗肅,高猿長嘯——悽婉美

  小結:本文先寫山,再寫水,抓住景物特徵,以不同季節表現三峽的美景。

  (三)體會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寫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連綿,高聳入雲的三峽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蕩,日行千里的畫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峽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峽蕭瑟淒涼的氛圍。

  (四)揣摩語言,品味作品獨特的語言魅力。(投影儀顯示文句)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3、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明確:

  1、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出了山高嶺連的特點。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觀遠景。動靜結合,色彩各異。以“絕”狀山,以“怪”寫柏,繪形寫貌,形神兼備。

  3、既從正面摹聲,又從側面引用,手法多變,搖曳多姿。

  (五)根據圖片,描繪美景

  (六)提示性背誦

  (七)佈置作業:與《早發白帝城》詩文對讀。

  (八)總結全文

  1、學生可讀可背課文。

  2、學生分組交流,每組負責一個語段,然後再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書。

  3、學生分組讀課文,讀出情感。

  前三段學生應讀出讚美語氣,但語氣有所不同,最後一段讀出悲涼的氣氛:

  1段:語氣稍高昂,語速中。

  2段:語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3段:語氣舒緩,語速稍慢。

  4段:語氣稍低沉,語速稍慢。

  4、師生共同品味寫景的妙處。

  5、據教師出示的三峽圖片用語言加以描繪(要求用上文中詞語)

  教師先作示範,學生寫作後全班交流。

  6、教師根據課文分析提示性讓學生背誦。

  7、教師佈置作業

  8、教師總結:酈道元用文字描繪三峽,科學家用智慧改造三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同學們也會在三峽壯麗的歷史畫卷上添上精彩的一筆,努力吧!

  教學反思:

  課文用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故研討語言是本文的重點。我在設計時靈機一動,從網上下載三峽圖片,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三峽的瞭解,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三峽,同時用上一兩句文中語言,這樣既加深對課文的瞭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我認為這是本文的一處亮點。

  當然,在板書時有學生提出異議:“高猿長嘯”不是寫水的,這是我的疏忽之處。

  三峽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理解10個新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長江三峽的風光美;背誦課文第2、3、4自然段。

  3能仿照課文句子,寫幾句讚美一個地方的話。

  二、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長江三峽的特點,學習作者透過見聞表現事物特點的寫法。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開展自主學習。

  (二)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匯入

  (1)、(教師放歌曲《三峽美》)同學們,在課前先請大家聽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會出現什麼?

  (2)、學生彙報(會出現藍天白雲、青山碧水等)

  (3)、師:(出示圖片)這就是美麗的長江三峽,今天老師就帶著同學們跟隨作者的小船,一同去遊覽三峽。(板書:28船過三峽)

  2、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思考:作者遊三峽裡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3)、學生彙報(看到三峽的山奇、水急和船險,聽到傳說)

  (4)、師小結並板書

  3、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師:三峽的風光舉世聞名,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麼?生自由發言。

  (2)、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學生按山奇、水急、船險和傳說四個內容分組自學)

  4、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1)讀一讀,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小夥伴聽。

  (2)讀一讀,把你學懂的地方透過畫畫展示出來。

  (3)讀一讀,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學生按自學提綱分組自學,教師指導。

  (4)、學生分組彙報,教師點撥指導。(同時理解重點詞句。)

  5、拓展實踐:教師放一段三峽風光錄影片,要求學生自由配加導遊詞,適當加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總結:這節課我們欣賞了三峽的風光,領略了它的美麗和神奇。最後老師要把一首詞送給大家,喜歡的話和老師一起讀:

  師一起讀:

  三峽美

  長江美,最美是三峽,

  山奇水急風光好,

  船行浪尖險中飄。

  能不愛三峽?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理解“刀砍劍劈”,“纏繞”,“搖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5自然段;完成作業本第4題;能仿照課文句子,讚美一個地方。

  (二)教學過程

  1.學習第1自然段

  在語境中理解“遊覽”,並與“參觀”區別。

  2.閱讀第2—4自然段

  (1)自由讀2—4段,說說這3個段在段的結構上有什麼共同點。

  (2)重點閱讀品味第2段

  A、自由讀,用簡筆畫畫出對某些詞語的理解,如“刀砍劍劈、筆直陡峭、起伏高聳、雲霧纏繞”,合作展開交流。

  B、出示三峽“山”的圖片,邊欣賞邊用剛學的詞語描繪、形容。

  C、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D、嘗試背誦,交流背誦方法,透過“閱讀提示”,總結背誦方法。

  (3)舉一反三,學習第3、4自然段。

  A、小結學法(多讀熟讀——理解詞語——感情朗誦——正確背誦)

  B、自選一段學習,多讀幾遍,交流透過自學讀懂了什麼。

  C、用動作、擬聲等手段表現對詞語的理解。

  D、有感情地朗讀第3、4自然段。

  E、摘錄重點詞句,練習背誦。

  3.學習第5自然段,注意體會感情。

  (1)引導學生加強朗讀。

  (2)仿照這個句子,讚美一個地方。

  (3)完成相關作業。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理解“天昏地暗”、“風雨交加”、“平安無事”,講述有關神女峰的故事,有感情地朗讀第6——9自然段;完成作業本第5(2)、6題。

  (二)教學過程

  1.學習關於神女峰的神話故事

  讓學生先看投影聽故事,說說感受,然後理解詞語“天昏地暗”、“風雨交加”、“平安無事”。

  2.有感情地讀6—9自然段,能講述這個故事。

  3.將學生搜尋來的有關三峽的圖片和資料展示給大家看。

  4.完成作業本第5(2)、6題。小學四年級語文《船過三峽》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三峽教案3

  教學目標:透過預習課文學會本課生字、詞,也可藉助字典或詞典裡藉詞義。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每處景物的特點,想象所描繪的景象,能找出交待遊覽路線的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透過理解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同時瞭解三峽獨特的景色,使學生產生喜歡三峽的感情。

  教學重點: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每處景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生要學會分析課文的方法:寫景的文章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遊覽的順序。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透過預習課文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10個新詞,也可藉助字典或詞典裡藉詞義,透過熟讀課文了解三峽獨特的景色,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重點:能找出交待遊覽路線的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我愛三峽》

  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出示地圖:指出三峽所在的位置。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檢查自學情況:包括生字的音、形、義

  2、聽取彙報

  junwu

  峻嶺嫵媚旋渦

  3、指名讀課文,訂正字音

  三、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理清文章脈絡。(試給課文分段)

  2、默讀課文:

  1)思考三峽指的是哪三峽?

  2)作者是怎樣把三峽連起來的?畫出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

  3、聽取彙報,教師指導。

  4、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四、小結:

  今天,我們瞭解了長江三峽指的是巫峽、西陵峽、瞿塘峽,那麼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課下蒐集有關三峽的圖片

  五、作業:朗讀課文。

  課後反思:文章層次分明,學生透過初讀課文很容易的理清了文章脈絡,同時初步瞭解了三峽獨特的景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每處景物的特點,想象所描繪的景象,能找出交待遊覽路線的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透過理解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同時瞭解三峽獨特的景色,使學生產生喜歡三峽的感情。

  教學重點: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每處景物的特點,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學難點:學生要學會分析課文的方法:寫景的文章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遊覽的順序。

  教學用具:實物投影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三峽課件片斷。

  你們知道他們各自的名稱嗎?要想知道每個峽的名稱,我們就要掌握每個峽景色的特點。讓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劃出描寫景物特點的句子。

  2、彙報交流:

  巫峽:幽深秀麗

  瞿塘峽:高大壯觀

  西陵峽:急流險灘

  3、用你的朗讀把每個峽的`特點讀出來。

  4、指導朗讀,其他同學閉眼展開想象,想像三峽的美麗景象。

  5、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了三峽的特點嗎?

  齊讀第九自然段。

  6、課件欣賞:判斷圖片描繪的是哪閣下的景象。

  三、練習

  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四、總結課文。

  五、作業:

  1、從課文中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六、板書:

  我愛三峽

  瞿塘峽:雄偉壯觀

  巫峽:幽深秀麗

  西陵峽:急流險灘

  課後反思:

  1、自己在備課時只注意了大的框架結構,細節的地方注意不夠,具體到怎樣品詞品句,更能突出三個峽的特點。說明自己在備課時鑽研教材的程度還有待加強。

  2、教學環節鬆散,尤其是巫峽這一部分所用時間太長,以至於把後面學習西陵峽的時間全都佔用了。隨時調控課堂環節的能力也有待加強。

  3、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較弱,對孩子回答問題中的要點內容不能很好地把握,不能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進行鼓勵性評價。

  4、工作有計劃性,做課早下手,不要臨陣磨槍。認真對待每一節課。

  三峽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3、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用具:教學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三峽像一副連綿不斷的畫卷,是聞名世界的風景區。交流蒐集到的關於三峽的資料。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自主讀書。要求:

  (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彙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自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三、指導朗讀

  帶著喜愛、欣賞的感情讀。自由吟讀,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把優美的畫面,真摯的情感讀出來。

  四、結束語:

  作者按照時間的順序介紹了三峽一天的美景,使我們認識到了三峽不同時間的美麗。

  五、作業: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聽。

  板書設計: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4*三峽之秋

  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

  三峽教案5

  設計理念

  以發展與創新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以讀為主線,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發展,在讀中創新。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三峽之秋的特點。

  二、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技能目標

  培養學生朗讀、口語表達、審美、想象等能力。

  學習重點

  體會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特點。

  學習難點

  從字裡行間體會作者熱愛三峽的真摯情感。

  學具準備

  網路教室、課件、麥克風等。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觀、讀、說、寫四結合。

  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激趣匯入

  1、學生交流利用從網路上或圖書館等到地方蒐集、整理的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1)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三峽圖片或讀文章。(2)請去過三峽旅遊的同學說說三峽的風光和感受。

  2、放三峽風光。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家方紀走進三峽,共同領略三峽之秋的神韻。

  3、板書題目《三峽之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培養自主探索能力)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有何收穫,遇到了什麼問題。

  2、學生分小組自學,小組交流、討論。

  3、生彙報。

  ①談收穫。

  ②質疑問難。

  學生自由談,對於提問有價值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找出有代表性的問題。

  三、熟讀課文,想象畫面

  本文語言優美,彷彿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非常適宜學生邊讀邊想畫面,感受三峽美。並及時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三峽景色的無窮魅力。

  1、讓學生自己朗讀最歡喜的段落,邊讀邊想,抓住重點詞想畫面。(展示:教師透過畫面,引導學生突破重點。)

  2、朗讀指導。

  (1)分小組讀。(按興趣,可分為早、中、午、晚四個小組)

  (2)小組比賽朗讀,學生評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四、美讀課文,體會情感

  1、配樂朗讀。讓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配上合適的音樂。要求:讀出自己的感受,以各自的體會去朗讀課文。

  2、請學生配樂朗讀,學生評價。

  3、活動:製作《三峽之秋》音樂風光解說片

  (1)討論關於音樂風光解說片製作的有關知識。(要有合適的音樂作背景,要有與文字內容相同步的圖片資料,要配上感情的的解說。)

  (2)為學生提供各種資源。(包括:①背景音樂若干段;②圖片資料50幅;③PowerPoint應用程式;④麥克風。)

  (3)學生按興趣分組,組成研究、製作小組,分工合作,製作片子。

  (4)成果彙報交流。全班同學參與評價,評選出最佳片子和最佳解說員。

  五、課外實踐

  1、喜歡文學的你,摘錄本文優美的詞句。

  2、喜歡朗誦的你,配樂朗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喜歡唱歌的你,用自己熟悉的旋律,配上自己填的詞。

  4、喜歡畫畫的你,畫出你心中三峽。

  5、喜歡寫作的你,可仿照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一篇《校園之秋》。

  6、喜歡旅遊的你,為三峽寫一段廣告詞,為三峽作宣傳。

  7、興趣廣泛的你,上網蒐集有關三峽工程的資訊,用PowerPoint製作一份電子畫報。

  板書設計:

  三峽之秋

  時間

  景物

  特點

  早晨

  露水(橘樹、柚樹)

  清新而明麗

  中午

  長江

  熱烈

  下午

  霧(長江)

  青色而透明

  夜晚

  長江、峽谷

  寧靜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