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18個詞語的意思

  2、能讀懂課文第2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的。並能背誦這一段。

  3、瞭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培養愛護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4個生字的讀音,認清“巧”、“繡”、“紋”、“腹”、“襯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葦稈”、“小巧玲瓏”、“鮮豔”等詞的意思。

  2、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

  3、讀通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意。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見過翠鳥嗎?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是具體來介紹它的。

  二、自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課文從幾方面介紹了翠鳥?

  三、檢查自學情況

  四、學習1、2、兩段。

  1、指導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以自然段主要寫翠鳥外形一個什麼特點?找出概括性的一個詞。

  2、理解“小巧玲瓏”一詞。

  3、文中哪些地方寫出它的小巧玲瓏?

  4、用喜歡的語氣讀這一段。

  5、翠鳥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瓏,而且十分美麗。指讀第2段,邊聽邊標序號,思考: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麼?用——劃出有關的一句話。用、、圈出這句話中最關鍵的一個詞。

  6、反饋、小結:像“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豔”這句話概括了一段話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話開頭,我們叫它總起句,“鮮豔”時這句話的中心詞。

  7、讀2——4句:

  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羽毛的鮮豔?

  作者是怎樣描寫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與原文比較:哪一處寫的好?為什麼?

  用喜愛、讚美的語氣讀好2——4句。

  這3句與第1句是什麼關係?

  8、小結學法,學習“學習提示”最後一句話。

  9、齊讀這兩段,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意思

  五、指導書寫

  六、作業。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正確認讀本課五個會認的生字,掌握九個會寫的生字。

  過程與方法

  1、多種形式朗讀詩歌達到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讀中感悟,邊讀邊議,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品讀詩歌與詩中的小朋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激發孩子們讀詩的興趣,享受美好的兒童詩的潤澤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匯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波爺爺的詩《帶雨的花》,這首詩真美,把你把我都深深的陶醉了,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第19課《帶雨的花》,那誰還記得,這首詩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生作答。

  師:範讀文字。(目的:學生在引導下回憶所講內容,積澱情感。)

  二、教師範讀課文。

  師配樂範讀課文。調動興趣:你們想有滋有味的讀讀嗎?

  (目的:教師的範讀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情感,促使學生有朗讀的慾望。)

  三、細讀文字,深入品味,並指導情感朗讀。

  1、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去體會文中小女孩當時的心情。

  (1)找生說說自己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樣的經歷。

  (2)教師透過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偷偷的”、“盡情”等詞語指導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

  2、以文中的“我”偷跑出去都發生了哪些開心的事為主線索,繼續

  朗讀文字。(出示大螢幕)

  教師提問:你有沒有追過蝴蝶?說說自己追蝴蝶的情景和當時的

  心情。並體會著去讀讀文字

  (目的:緊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充分調動他們的經驗世界、情

  感世界產生情感共鳴。)

  3、繼續故事情節的發展。找生讀3、4小節。

  師提問:小魚小蝦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多樂趣,小女孩是怎樣對待

  它們的?指導:下保證時的態度?

  師小結,過渡到下環節。

  4、朗讀5、6小節。

  (1)師提問:下雨了,人們都在跑,小女孩又是怎麼做的?生回

  答並體會試讀文字。

  (2)教師追問:她給媽媽採花時心情怎樣?都想到些什麼?生回

  答,並體會著讀文字。

  (3)指導“一束帶水珠兒的鮮花!”最後為什麼用感嘆號?出示大螢幕。

  教師小結標點的作用。

  (目的:標點符號的設計達到文字性和工具性的結合。)

  5、故事的尾聲。

  師過渡:玩了那麼久,也玩痛快了,現在該回家了,此時小女孩

  是怎樣的心情呢?

  學生自讀第7、8小節

  (1)學生自讀文字,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當時小女孩的心情怎樣?

  (2)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著小女孩當時的心情讀。

  四、小練筆。

  回到家裡,小姑娘會挨媽媽一頓罵,甚至一頓打嗎?如果你是那位媽媽,你會怎樣對待孩子呢?。代替媽媽給孩子說說心裡話。(課上時間充足可在課上寫在小本本上。)

  (目的:換位思考,讓孩子體會做家長的那份愛與關心,注重聽說讀寫結合。)

  五、回讀整首詩,整體感悟。

  1、配樂朗讀文字,並思考文中的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

  (同時板書主要詞語)

  2、在美妙的音樂中讀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結束本課。(播放音樂)

  (目的:整體感知文字,體會詩歌的韻味美。最後音樂中昇華朗讀。)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3

  教學內容:試卷中的典型錯題以及針對性拓展練習。

  教學目標:

  1、分析試卷中的典型錯題,尋找錯誤的原因。

  2、針對錯題進行拓展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

  3、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查詢試卷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自身錯誤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學生錯誤原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介紹本次練習的整體情況

  上週五,我們進行了期中測試,我們班的整體情況是這樣的:優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學。自己在心裡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裡的什麼位置。好的同學還需精益求精,課後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大家。沒考好的也別灰心,想想自己錯的原因在哪兒,查漏補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試卷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張試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試卷,看看哪幾題是自己能做卻失分的?自己先訂正一下試卷上會訂正的的錯題,不會訂正的放著,一會我們一起來幫助你,老師給你們3分鐘時間。想一想我們這張試卷可以分為幾個板塊?

  2、學生交流反饋:三個:識字寫字部分、閱讀部分和寫作部分。

  3、小組合作討論你還沒解決的題

  師:剛才我們已經把會訂正的訂正好了,那還有哪些地方是你不會訂正的呢?(指名回答)我們一一來解決。

  三、典型錯題講評

  (一)、讓學生找出哪道題最容易出錯。

  (二)、請做全對的同學說說當時做這道題是你是怎麼想的?(讓對的學生說說做的好方法)

  (三)、舉一反三,講解相應的習題

  (四)、基礎部分典型錯題

  四、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意思,把序號填在括號中。

  五、選詞填空。

  持續繼續連續陸續

  1、這場比賽相當激烈,()進行了三個小時才決出勝負。

  2、放學了,同學們()走出校園回家去。

  3、晚飯後,我()認認真真地完成回家作業。

  (1)讓學生說說是這四個詞語的區別在哪裡。

  1、“繼續”有承接的意思,即後(下)一個行為或活動是前(上)一個的承接延續,主要用在動詞或動詞性短語之前,表示“動態”。

  2、連續更側重於表示“重複”的特徵,即前後的動態或靜態均無變化,只是重複而已。如說某人連續出錯,意思就是說某人一個接一個重複出現錯誤,儘管出錯的內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錯”這個行為本身卻是重複性的。

  3、持續所要表示的是一種狀態的保持,更強調它的“靜態”特徵。比如氣候方面的高溫、低溫或乾旱等

  4、.陸續有兩個意思,一個表示有先有後,時斷時續,一個表示先後相續不斷。

  (2)在試卷上自行訂正這道題,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補充課外練習:

  我今天得(繼續)做昨天沒有完成的工作。

  這道題目我在單元測試和期中測試中(連續)出錯。

  這幾天的天氣(持續)著高溫。

  臨近上班時間,偶的同事(陸續)出現了。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4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板書:《七色花》 誰見過七色花?(沒見過),那麼,看到這個題目,你會產生哪些疑問呢? (七色花什麼樣?哪些地方與其它花不同?誰有七色花?這七色花是怎麼來的?它有什麼作用?) 過渡:剛才同學們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很好,很值得我們去研究。下面請同學們開啟書,看看我們提出的問題能不能透過讀解決。

  二、自由讀文,瞭解大意。 請同學說一說,你讀了一遍課文知道了什麼,用簡練的語言回答。 (課文主要講珍妮意外地從老婆婆手裡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實現了自己的種種願望,並且用它幫助了一位有殘疾的小男孩的事。)

  三、快速默讀,自學生字詞。 1.要求讀準字音。 秩:應讀zhì,不要讀成chì。 跛:應讀bǒ,不要讀成pǒ。 2.理解詞義。 陌生:生疏,不熟悉。 合攏:合在一起。 孤零零:形容孤單,無依無*。 眨眼功夫:形容時間極短,瞬間。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跛子:跛腳的人;瘸子。 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四、引導探究性學習 1.同學們讀了兩遍課文後,一定會有許多疑問或感興趣的話題,請你再快速讀瀏覽一遍課文,把你感興趣的內容用﹏畫下來;有疑惑的句子用畫下來。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感受,解決問題。 以下句子要重點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費了,這最後一片,要它做什麼事,得好好想一想。 (這句話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時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說明她此時已經意識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義及作用不大,因此,對最後一片花瓣顯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讓最後一片花瓣充分發揮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處,用在有意義之處,要充分體現它的價值。) (2)珍妮想買巧克力糖,買蛋卷可是吃過就沒有了;買三輪小車,買電影票不,等一等,讓我再想想看。 (這句話寫出了當剩下最後一片花瓣時,珍妮複雜的心理活動。在她腦中閃過了不少念頭,然而又被她一一否決了,因為她發現如果買吃的,吃過就沒有了;買玩的,玩一段時間就膩了;看電影,看過就完了讓我再想想,說明她想用這僅有的一片花瓣給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東西,給他人帶來一些有意的幫助)

  五、指導朗讀 課文中有一句話飛吧,飛吧!我要出現的次數較多,但是每次出現情況都不相同。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根據每次出現的具體情況,聯絡上下文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情。前幾次七色花滿足了珍妮的願望,她感到很開心,要用輕鬆的語氣讀。用最後一片最珍貴的花瓣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她的心裡是多麼快樂啊!在朗讀時,先要讀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認真思考的語氣,最後要表現出小珍妮幫助了別人後那種愉快的心情。

  六、討論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怎樣用? 2.我們周圍有什麼人需要什麼樣的幫助,舉出具體例項,說說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5

  設計意圖:

  《塞下曲》這首古詩形象鮮明突出,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味道醇厚。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應該讓學生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並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學中應該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注意讓學生在誦讀、理解的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教學目標: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

  2、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

  3、把握將軍的形象。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繪的情景。

  教學準備:

  小黑板、錄音帶。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給大家引薦一位古代的大將軍,他是西漢著名的軍事家,曾做過都尉、郡太守,鎮守邊郡時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稱為“飛將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廣。

  據記載,在李廣巡視打獵時就發生過富於戲劇性的故事,流傳到唐代,被一位名叫盧綸的詩人即興改編,創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取名為《塞下曲》。(教師隨機板書)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古詩的學習。

  二、初讀古詩,識字正音

  1、板書課題、作者,理解題目。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把古詩讀幾遍,讀通順,注意古詩的停頓。

  3、檢查學生的讀詩情況,指名讀。作出評價。

  三、理解詩句,體會詩境

  1、想具體瞭解這首詩寫了飛將軍李廣的什麼故事嗎?不過在學習之前,老師想讓大家回憶一下,要想學好古詩,必須有好的學習方法,回憶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2、學生小組互助,理解詩句。

  3、交流。

  A、說說“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兩句詩的意思。

  抓住“引”字總結聯絡上下文解釋的新方法。

  從“驚”字型會,感受氣氛的緊張。

  教師指導朗讀。

  B、說說“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兩句詩的意思。

  抓住“沒”,並且利用情景表演體會將軍力氣大,勇武。

  讀出讚歎之情,指導朗讀。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生評價。

  兩個人對讀。

  師生對讀。

  四、全詩整合

  1、剛才我們學習了古詩,瞭解了飛將軍李廣的一個富於傳奇性的故事。下面,誰願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2、老師也想講一講這個故事,不過,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講到哪句詩,請大家讀出相應的詩句。

  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讀

  李廣將軍真不愧是“飛將軍”,最後,就讓我們想象著詩歌描繪的情景,帶著對飛將軍李廣的讚歎與敬佩,齊讀《塞下曲》!

  六、拓展延伸

  同學們,詩人盧綸筆下的《塞下曲》可並不只是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詩中,第3首“月黑雁飛高”也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詩人李白、王昌齡,也都創作過《塞下曲》。那麼,課下就讓我們互相幫助,蒐集這些古詩,把它摘抄在採集本里。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6

  一、課前談話

  猜謎語

  小朋友們,第一次給你們上課,我給大家帶來了幾則謎語,想不想猜一猜?

  小小花兒爬籬笆,張開嘴巴不說話,紅紫白藍樣樣有,個個都像小喇叭。(牽牛花)

  胖娃娃,滑手腳,紅尖嘴兒一身毛,齊天大聖最愛它。(桃子)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荷花)

  身體長又長,開花黃又黃,臉蛋兒像太陽,籽兒香又香。(向日葵)

  你坐得最認真,這個謎語獎給你答。你的小手舉得最直,請你答。

  恭喜你,你答對了,201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真不愧是猜謎大王。

  二、匯入課題

  (過渡)剛才大家猜謎語功夫很高,那就再獎一個謎語給大家,噓!聽好了,看看誰的小耳朵最靈!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裡,安家落戶紮根基。(蒲公英)

  1.介紹蒲公英

  這是什麼啊?大家一起說。(蒲公英)是的,小朋友,你們看到過蒲公英嗎?你來說一說?

  瞧,這就是蒲公英,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絨毛,(出示詞卡片,讀),這個絨字可不簡單,在寫的時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呢?認真看老師寫這個字。請小朋友們拿起筆,在生字本中寫一個。(寫的時候要提醒,你的寫字姿勢最棒!)

  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放下筆。讓我們再和它打聲招呼——讀絨毛。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其實呀,這絨毛裡帶著的白白的,是蒲公英的種子,每當春天來臨,蒲公英就會開出一朵一朵黃色的小花。你瞧,這朵蒲公英花就已經展開了自己金色的——花瓣(讀詞語)!

  花開過後,蒲公英才結出一個個毛茸茸的絨球。

  2.質疑解疑

  a.今天,我們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進那金色的草地。(板書:金色的'草地),一起讀課題。

  b.這金色的草地可美了,誰再來美美地讀。,讀到這裡,愛思考的小朋友腦海裡會有什麼問題呢?

  這金色的草地在哪裡呢?為什麼這草地是金色的?

  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吧,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回答問題,要求說完整。

  金色的草地在我們鄉下的窗前。

  請你用因為,所以這片草地是金色的。

  (你引用了這段話中的一句話,這方法挺不錯。你把草地為什麼是金色的說得更清楚了。)

  三、初讀課文

  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捧起課文紙,大聲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完後給每個自然段標上號。

  1.小朋友們讀得真投入,詞語寶寶在招呼我們了——

  釣(diao)魚使勁合攏(long)

  觀察有趣手掌玩耍

  一本正經引人注目

  a.請學生個別讀。合攏,我們來做個動作,還可以把什麼東西合攏呢?——書可以合攏、眼睛可以合攏(閉上的意思)點到即可。

  b.第二行,誰來?你的小手最直,請你。

  這個耍是我們本課的生字,你能幫助大家來記記這個字嗎?(而+女)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還有其他辦法嗎?(要的上面部分換成而),你用了換一換的方法。小朋友們要特別注意區分這個要和耍字。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7

  教學內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

  使同學進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

  讓同學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戰略和方法。

  3.

  使同學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考慮等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1)說一說圖中的人們在幹什麼?“冰雪天地”分成幾個活動區?每個區有多少人?你是怎麼知道的?

  組織同學提問並對簡單地問題直接解答。

  (2)根據圖中提出的資訊,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

  透過補充條件,繼續提問。

  1.

  滑冰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現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同學可以自身進行條件的補充。

  二、新授

  1.

  小組4人對黑板上的題目進行分配解答。

  引導同學對黑板上的問題進行解答,請同學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並進行脫式計算。

  2.

  小組內互相說說你是怎樣解答的?

  教師巡視並對同學的敘述進行指導。

  3.

  全班彙報: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彙報,並且互相補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義的敘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離去後還剩多少人,在加上到來的85人,就是現在滑冰場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種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數,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總人數。(實際上就是原來學習的乘除混合應用題,不知道單一量的情況下求總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應用題。)

  第二種方法,因為是照這樣計算,那麼每天接待的人數可以看作是一樣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幾倍,6天接待的總人數也是3天接待的總人數的幾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數去乘算出來的2倍。等等。

  引導同學進一步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

  強調:可用線段圖協助理解。

  教師要注意這種方法的敘述,方法不要求全體同學都掌握,主要掌握運算順序。

  4.鞏固練習

  (1)根據老師提供的情景編題。A加減混合。乘車時的上下車問題,圖書館的借書還書問題,B速度、單價、工作效率

  先個人編題,再兩人交換。

  小組合作,減少重複練習。

  (2)P5/做一做1、2

  三、小結

  同學就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彙報。

  這節課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你們都有什麼收穫?

  教師根據同學的回報選擇性地板書。(尤其是關於運算順序的)

  運算順序為已有知識基礎,讓同學進行回憶概括。

  四、作業

  P8/1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齒”、“枚”等13個生字,會寫“仍”、“使”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感受創造的意義,激發在生活總的用心思考,不斷實踐,勇於發明創造的情感。

  二、課前準備:

  1、本課的11個正字詞,13個帶拼音的生字,13個不帶拼音的生字;

  2、有關郵票、小刀、紙。

  三、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師:很高興又跟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了,相信小朋友們一定很喜歡和老師一起上課吧,老師希望這節課我們能合作的更好,共同學習新的知識,大家有信心嗎?

  生:有

  師:很好,現在請大家看上面的投影。(師出示“黑便士”的郵票)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生:郵票

  師:對,這是郵票,是一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板書:郵票)

  同學們看,這張郵票的圖案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像,面值1便士,所以呢,又叫“黑便士”。現在看下面的這張郵票,它是現在常用的郵。老師請小朋友們比較這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麼不同?

  生:現在的郵票有小孔

  師:恩,你們看的真仔細,那你們誰能說說看這些小孔象什麼呢?

  生:齒孔

  師:對,這就叫做:齒孔。(板書:齒孔)

  請大家跟著老師讀:齒孔。(生跟讀)

  師:大家別看這小小郵票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補上課題:的故事)

  請大家一起讀課題。

  生讀課題

  2、初讀生字,認字詞,寫生字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到了什麼?

  生1:郵票齒孔是故事是個怎麼樣的故事

  生2:郵票齒孔是怎麼樣發明的......

  師:恩,小朋友想知道的真多,那麼下面就請大家翻到第62頁輕聲細讀課文,看看有這個故事有趣嗎?遇到生字寶寶,藉助拼音朋友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學生自瀆,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1》學習生字

  師:停,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課文中的生字寶寶都認識了嗎?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這篇課文的生字寶寶。哪位小朋友願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一讀生字詞?你願意讀哪個就讀哪個!

  生當小老師帶讀

  師:小老師讀的真不錯,還有誰要讀嗎?(再指名一位學生讀)

  師:恩,你還要棒!現在你看,拼音朋友沒了,你還會讀嗎?願意開小火車讀嗎?火車火車往哪開呀......

  生讀

  師:小朋友們讀的都不錯,現在只剩下生字了,請你們結合書本相互讀給同桌聽,有錯的地方相幫忙改正。等會請幾個小朋友們顯示一下你的認字本領。

  生相互讀生字

  師:停,(點名)請你認一下老師出示的生字,並幫他們找個除書本上的朋友之外的朋友,行嗎?其他的小朋友在書本上找到相應的生字,劃上線!

  生1;生2;

  師:恩,你認得可真準啊。那誰能說說你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老師指示--裁和撕)

  生:......

  師:恩,裁字是跟衣服有關係的,所以下面有個衣字,撕是用手的,所以它是提手旁的。

  現在我們來做個看看,聽聽,的遊戲好嗎?看老師示範,看誰能說的有快又準!

  (師動作:拿刀,裁紙,撕紙)

  師:一個城市的名字,英國的首都(生:倫敦)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情感。在閱讀中感到北京的美麗,培養學生對美的嚮往。

  2.在媒體的幫助下,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天安門廣場的佈局美。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段.

  教學重點:

  瞭解天安門廣場的佈局,熱愛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整齊美。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就學習過:我是中國人,我愛五星紅旗。你們熱愛我們的祖國嗎?你們知道我國的首都是哪兒?誰去過北京?你們願意把你瞭解到的北京介紹給我們嗎?(教師相機表揚學生,肯定他們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激發愛國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

  2、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北京去轉一轉、看一看,你們高興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丟字、加字。

  2、(相機鼓勵學生讀的積極性)指名讀課文,注意思考,課文都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3、反饋對課文的瞭解情況。

  三、分析課文:

  透過課文的介紹,北京的什麼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

  第一自然段:

  點明本文介紹的主要內容。

  第二自然段:

  1.瞭解廣場的建築物的特點,佈局整齊。

  2.小組討論,畫出廣場佈局示意圖。

  3.課件演示天安門廣場。指導朗讀。

  第三自然段:

  1、瞭解路和橋的特點。

  2、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華。

  3、透過讀表示出對北京的熱愛。

  第四自然段:

  1、瞭解北京的名勝古蹟。

  2、你還知道北京的哪些名勝古蹟?(擴充套件知識)

  第五自然段:

  1、瞭解北京的著名景觀

  2、結尾課件,讓學生了解這些景觀。

  3.讀指導,到處到處要重讀。

  4.、你還想要了解哪些有關北京的知識呢?

  四、歸納課文: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北京有什麼感受呢?

  五、播放薩馬蘭奇宣佈2008年北京召開奧運會的錄影。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情景嗎?同學們,想一下距2008年奧運會還有年的時間,在這6年中,你準備為北京,為奧運做些什麼呢?(發散思維,樹立民族自尊心)。新北京,新奧運,讓我們記住這個口號,更預祝北京能更加美麗。老師也祝願同學們更加進步!

  第二課時

  一、回想課文講了什麼?

  二、幻燈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指名讀,注意讀音;齊讀。

  三、出示生字:

  1.想讀的站起來大聲讀。

  2.看看哪些字是自己閱讀時認識的。

  3.觀察要學的字再結構上有什麼特點。(獨體字多)

  4.怎樣記住這些字。(拆分法、口訣法、熟字換部件)

  5.範字:嚴、史。

  6.其餘字,利用寫字書,學生自己仿寫,每個字寫一遍,同桌互評,哪個字寫的好,再寫一遍。

  7.生板書:想寫哪個字就寫哪個字並組一個新詞。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10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好處。

  學習重、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給鹿帶來什麼。

  難點:引導學生體會不能注重事物的外表,得看它有沒有用處。

  學習方法:自主讀書、彙報、交流、展示。

  知識連結: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後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感情不同,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鬥爭經驗與生活教訓的。寓言透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係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係,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鬥爭。例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狸》告訴人們要善於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裡,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預習任務:

  1、回家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通順。

  2、能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3、仔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寓言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自主、合作、探究:

  一、複習回顧,揭示課題

  ①分角色朗讀《陶罐和鐵罐》。

  ②學生交流查詢的有關鐵會氧化的資料。

  ③師生共同回味寓意:

  ④教師板書課題:獅子和鹿,請學生讀題。

  ⑤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思考:這課文透過獅子和鹿的故事,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二、開展讀書闖關活動

  ①進行闖關活動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第一關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關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關是聯絡已學課文和生活實際瞭解本課寓意。同座同學互為闖關員和守關員,做闖關的準備。

  ②學生自主讀書,做闖關的準備。

  ③同座同學開始闖關。一次沒有過關,可以練習後再次闖關。

  ④彙報、交流,展示闖關情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參與第一關展示的可加1顆星,參與第二關展示的可加2顆星,參與第三關展示的可加3顆星。

  A、願意參與第一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開火車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做守關員,看他們是否能透過。

  B、願意參與第二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互相評議,看哪些地方讀得有感情,也可請讀書同學自己介紹一下,為什麼這樣讀。

  C、願意參與第三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說說自己領悟到的寓意。看誰能聯絡已學課文和生活實際說得有理有據。

  我認為:

  ⑤增設一項特別獎項——“智慧星”:鼓勵學生比較《獅子和鹿》與《陶罐和鐵罐》的相同之處。

  相同點:

  我來闖關:

  A、這課文主要講了:

  的事。這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學習收穫:

  知識延伸:

  請同學們回家認真讀讀《伊索寓言》這本書的其他故事。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11

  【教材簡析】

  本文生動形象地記敘了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全文分翠鳥的外形、行動敏捷和棲息習性三部分寫成。文筆生動,富有兒童情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啟發學生樹立喜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2、學會本課生字,積累新詞,會用“機靈”、“願望”造句。

  3、複習總分的句群關係,懂得分述部分分幾方面寫。

  【課前準備】投影片、錄影帶、翠鳥圖片、手絹。

  【教學目標】

  1、瞭解翠鳥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學習按一定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的方法,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嘗試審題:

  同學們,今天教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看是誰呀?(投影片出示翠鳥)

  翠鳥生長在我國東部和南部的許多地方,它不僅美麗,還有高超的捉魚本世紀領,所以人們又稱它“叼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翠鳥》。(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投影片出示教師總結出的三點:

  ⑴ 翠鳥是什麼樣子的?

  ⑵ 翠鳥是怎樣捉魚的?

  ⑶ 翠鳥的家在哪裡?

  2、出示嘗試目標:

  今天這堂課我們將先嚐試著解答第一個問題,完成這些任務。(幻燈出示嘗試驗目標)

  ⑴ 瞭解翠鳥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⑵ 學習按一定順序及抓特點觀察的方法,能聯絡上下文理解部分詞語。

  ⑶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

  3、嘗試初讀課文:

  ⑴ 學生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生字和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⑵ 讀了課文後,你知道了哪能些與翠鳥有關的知識?

  ⑶ 檢查字詞:

  疾飛 銳利 繡滿 等待 蹬開 逮

  ⑷ 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完成:

  ① 給自然段加上序號。

  ② 找一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翠鳥的外形?

  4、嘗試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看錄象,思考:你看到了什麼?它給你總的印象是什麼?你覺得翠鳥哪兒最漂亮?

  ⑵ 出示嘗試試題:

  ① 作者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外形的?按什麼順序來介紹的?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各方面有何特點?請用“△”標出描述翠鳥各方面特點的詞。

  ② 翠鳥全身形狀特點是什麼?請用“~~~”劃出,並理解“小巧玲瓏”這個詞。

  ③ 課文用了哪些語句描寫翠鳥羽毛顏色的,請用“――”劃出。

  ⑶ 小組講座嘗試題,師生交流。

  板書:

  紅色的爪子

  羽毛 (顏色鮮豔)

  翠鳥 (小巧玲瓏)

  眼睛 (透亮靈活)

  嘴 (又尖又長)

  ⑷ 重點段落理解,幻燈出示:

  它的顏色非常鮮豔。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鳥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認識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靈有著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關係,應該相互尊重、和諧共處。

  3.瞭解比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理解課文內容,認識人和自然界的關係。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題:

  小魚有生命嗎?在困境中小魚能怎麼樣呢?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這條小魚在乎。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詞。

  (2)在課文中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檢查自學效果。

  (1)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小魚被困,男孩去救魚,和一個男人的^對`話。

  (2)學生質疑。

  透過討論,朗讀課文來解決,個別的放在學文時解決。

  三、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1.那個男人在海邊散步,他看到了什麼?

  小魚被困,處境極危險,“雖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們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盡,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死去。”

  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小魚被困的無助。

  2.男人還是向前走著,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麼?

  “(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窪裡的小魚,並且用力把他們扔回大海。”

  “走得很慢”、“彎下腰”、“撿起”、“扔回”這四個動詞寫出了他全神貫注和不遺餘力的情狀。

  練習朗讀。

  3.男人忍不住了,問那個小男孩“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既然知道這種努力是無濟於事的,那繼續幹下去還有什麼意義呢?有誰會感激呢?

  小男孩怎麼回答?

  “這條小魚在乎!”

  他認為怎麼樣?

  (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條小魚都是獨立、完整的生命個體,都和人一樣有生存的權利,有獲得同情、關愛和幫助、呵護的需要。救活一條小魚就是救活一條生命。儘管這麼多小魚他救不過來,可是對於被救的小魚來說,他的^新學生不就意味著重新獲得了整個世界嗎?有什麼理由不傾情相救呢?別人在乎不在乎有什麼重要呢?)

  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

  齊讀課文,簡單瞭解故事發展的順序:

  課文以“男人”的散步為線索,緊扣小魚的處境和命運,自然展開場景敘寫,最終使我們看到了他那迥異於成人的童心世界,喚起我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重新審視,小中見大,意蘊深廣。

  板書設計:

  這條小魚在乎

  (生存的權利)

  小魚被困:近在咫尺回不去

  男孩救魚:走彎撿扔

  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3、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後記

  教完這篇課文,不禁感慨:課文中的男人不是沒有經歷過童年時代,那麼他是怎樣丟失了一顆童心而變得如此世俗和功利的呢?反過來說,若干年後,男孩也會長大成人,走向成熟,那時他還能保持這一顆純潔無暇的童心嗎?在人類不斷走向現代文明的程序中,怎樣消除這種隔膜和異化現象呢?令人深思。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13

  設計理念

  《和時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帶淡淡優傷痕跡的散文。在這一教學設計中,力求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透過自讀自悟來完成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毖Щ岜究紊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毖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毖Щ岜究紊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崩斫狻八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等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詞卡、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錄音匯入,激發興趣

  1盋AI播放配樂朗誦《匆匆》片斷(第三節)。

  2碧富暗既搿

  同學們,每當我們聆聽《匆匆》這一名篇時,總會油然而生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是啊,時光一去不復返!說說看,你每天是怎樣安排時間的?你是否想過珍惜有限的時間呢?你是怎樣珍惜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笨吹秸飧隹撾謀晏猓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2弊雜啥量撾摹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聯絡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自學。

  (2)教師指導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正確。

  3苯淌利用詞卡、CAI課件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4敝傅佳生當堂正確書寫生字。

  5敝該分節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6畢胂肟撾慕擦四男┦攏孔髡咄ü和時間賽跑明白了什麼道理?(牽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7碧錄音,聯絡實際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的初步感受。

  三、學習1—5小節

  1蹦讀1—5小節,說說這部分講了幾層意思。

  2敝該讀一、二兩節。

  (1)這部分主要講了什麼事?

  (2)這部分的生字新詞比較多,請大家小組合作解決,如果仍有困難,請提交全班討論。

  (3)你想用什麼方法學習這一部分?(引導學生採用“讀—悟”法來自讀自悟。)

  (4)指導學生用“持續”“與其……不如……”造句。

  (5)從一、二節中找一個詞來概括這部分的感情基調。(憂傷)

  (6)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會客觀評價他人的朗讀。

  3逼攵烈弧⒍兩節。

  4蹦讀三、四兩節。

  (1)畫出你最難理解的句子。(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2)先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然後在小組交流、討論。

  (3)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樣解釋的?

  (4)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6)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感受?平時生活中,你有過這種感受嗎?

  (7)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三、四兩節。

  5弊遠戀諼褰凇

  (1)說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諺語的意思。

  (2)你在平時課外閱讀中還收集了哪些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成語?全班交流。

  (3)“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滋味?(對時光流逝的感傷)

  6彼鄧悼矗你平時是怎樣珍惜時間的?今後,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

  四、佈置作業

  1繃廢壩懈星櫚乩識量撾摹

  2被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句段。

  3筆佔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故事等。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14

  一、 知詩人,解詩題

  1.直接揭題,介紹邊塞詩。

  告訴學生“邊塞”指“邊關” “邊界”,而邊塞詩就是描寫邊疆軍事生活的詩。詩中有的展示了雄偉蒼茫的邊塞風光和戰爭場面,有的表現了將士們英勇無畏,許身報國的英雄氣概。

  2.解釋“從軍行”

  “從軍行”即 “從軍歌”,是樂府詩題。

  3.簡介作者 新 課 標 第 一 網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白,擅長寫七言絕句,以邊塞詩著稱,被稱為“七絕聖手”。

  【設計意圖】從介紹邊塞詩入手匯入新課是為了讓學生對這類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總體感知邊塞詩的風格除了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更為了讓學生真正品讀《從軍行》時能更快地融入此詩特有的情境。

  二、 品詩句,明詩意

  1.初讀,讀準字音

  2.再讀,整體感知

  (1) 指名讀,教師讀,齊讀。

  (2) 透過這幾遍讀,你們能不能感受到詩人在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

  3.研讀,讀懂詩意

  (1) 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註釋,帶著自己對這首詩的初步感知,把詩讀懂。

  (2) 指名談對詩句的理解。

  【設計意圖】古詩教學最重要的是領悟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而把詩初步讀懂是這一切的前提,此環節中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的學習時間,感悟理解詩的內容,初步體會詩的情感。並注重了合作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後大家將自讀自悟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把自己逐步置身於古詩的意境當中,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了準備。

  三、 想意境,悟詩情

  1.“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1).指名讀,教師隨手將“暗”“孤”加上點,再請同學讀。

  (2).透過這兩句詩,透過這“暗”“孤”,你的腦海中有了一個怎樣的畫面?這樣的畫面讓你的腦海中又湧現出哪些詞?

  (3).請你走進這個畫面,你是那個遙望玉門關的戰士,你心中會在想些什麼?

  (4).將你的體會融入詩句,讀這兩句詩。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你從這兩句中又讀出了什麼?為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黃沙“百戰”“ 穿”等重點詞語去體會環境的艱苦,邊地的荒涼,戰爭的殘酷,時間的漫長。抓住“終不還”去體會將士們保家衛國的決心。

  (2).教師用語言去渲染情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詮釋,用自己的朗讀去表達。

  3.感受此詩的藝術技巧。

  (1).一、二句的寫景對錶現邊疆將士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2) .小結: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的高度統一是王昌齡邊塞詩的一個突出特點。

  4.配樂朗誦,背誦

  【設計意圖】古詩的用詞極其精妙,所以這個環節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在反覆誦讀中走進詩的畫面,從而使學生的心靈與文字產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後的意思。同時藉助多媒體課件,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誦讀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與詩境融為一體,並自然而然地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案15

  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了解關於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課前準備

  ① 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② 學生蒐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③ 教師準備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課時

  匯入 新課

  學生說說課前自讀課文的情況以及體會,介紹蒐集到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由此匯入 新課。

  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在學習小組內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不理解的字詞,透過讀句子、聯絡生活實際、同伴討論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開火車認讀。

  5.自由說說課文的大體內容。

  細讀感悟

  1.讀文想問題

  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

  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麼作用。

  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生了什麼事?事情怎麼突然發生的?

  2.畫句找答案

  a.小男孩為什麼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小男孩為什麼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b.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 ”畫出有關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麼?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第二課時

  精讀入情

  1.男女生、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高爾基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運用適當的語氣表達情感。

  2.教師範讀,再指名讀,師生給予評價。

  演讀入境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

  2.學生兩人一組,藉助道具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提示學生注意語言、表情、動作的協調統一,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

  識字寫字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

  陽光明媚鞠了個躬 咧開嘴 吩咐 準備停當

  膠捲秘書 雜誌社 記者 突然 側過臉

  a.讀一讀

  b.用實物、動作、換詞、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詞義。

  c.各小組以競賽的方式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詞語組得又多又正確的小組獲勝。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要寫的字,並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學生描紅仿寫,然後說說自己什麼字寫得好,介紹經驗。

  拓展活動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高爾基對記者和小男孩的態度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聯絡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進了高爾基的辦公室,高爾基又是那麼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萬事俱備,他卻忘了帶膠捲,所以他哭了,這是懊悔,這是自責。對這一點,高爾基是完全能體會得到的。因此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還會再來嗎?討論中讓學生聯絡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據,併發揮想象,續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