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蟲蟲(小班綜合)
活動目的:
1、 跟著示範做手工;
2、 鍛鍊觀察力;
3、 鍛鍊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
1、成長過程示意圖、毛毛蟲的圖片;
2、舊雜誌紙、橡皮筋、紙製的蟲蟲眼睛、雙面膠 ;
3、幼兒自備舊長襪;
4、自制手工蝴蝶、青草、毛毛蟲各一個;
5、鈴鼓、“美麗的春天”音樂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音樂遊戲:“美麗的春天”(幼兒一週前學會的音樂表演唱遊戲)
教師說:美麗的春天到了,蝴蝶、蜜蜂、小鳥都飛出來玩了,小朋友和它們一起玩吧!(幼兒邊唱歌曲“美麗的春天”邊隨音樂自由表演)。
表演結束時,一隻蝴蝶飛來落到老師的頭上,老師問:“是誰落到我的頭上了?”
幼兒回答:“是蝴蝶!”
這時蝴蝶又飛到一位小朋友頭上,老師問:“蝴蝶又飛到誰的頭上了?”
李洋小朋友急切地回答:“在李成武頭上!”
小朋友很興奮,眼睛一直追隨著蝴蝶,有的幼兒已經準備去抓蝴蝶了。
這時,蝴蝶由老師指引飛到了蝴蝶示意圖上;
老師一邊示意幼兒安靜一邊輕聲說:“小朋友輕點聲音,別讓蝴蝶飛走了。”
小朋友們一下子靜了下來,用眼睛緊緊盯著蝴蝶生怕它飛走了。
老師輕聲問:“哪位小朋友知道蝴蝶小時候是什麼樣的?
(活動前老師讓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查詢有關蝴蝶成長過程的書籍及圖片或上網查尋相關資訊)
張文博說:“蝴蝶小時侯是毛毛蟲,毛毛蟲小時候是一顆卵!”
老師緊接著問:“卵是怎麼變成毛毛蟲的?”
呂瑞鋒說:“毛毛蟲是從卵裡爬出來的`!”
老師說:“他們倆說得很好!”同時,開啟蝴蝶成長示意圖,又說:“蝴蝶的卵經過一段時間後,從卵裡爬出一隻小毛毛蟲,小毛毛蟲先將卵殼吃掉,然後吃樹葉慢慢長大,最後它變成蛹—蝴蝶從蛹裡爬出來。”
“小朋友,我們來玩毛毛蟲的遊戲吧!(前一天,老師組織孩子們玩過這個遊戲)”
2、“可愛的毛毛蟲”遊戲:
老師手持鈴
鼓,幼兒五人一組雙手搭在前一個小朋友的肩上蹲下,老師擊鼓為幼兒伴奏,幼兒邊說兒歌一邊蹲著往前走。
兒歌:毛毛蟲,毛毛蟲,
想要出門找小蟲,
遇到朋友說它聾,
骨碌骨碌滾下來;
幼兒說到最後一句時,各自在地上滾。
這時,樹葉模型跑了出來說:“哎呀!太熱鬧了我也想來參加你們的遊戲可以嗎?”
小朋友說:“歡迎你小草!”
小草又說:“我還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你們看看它是誰?”
一隻手工製作的毛毛蟲,出現在小朋友面前。
小朋友一起說道:“是毛毛蟲!”
毛毛蟲說:“大家好!我是毛毛蟲。”
毛毛蟲挨個問小朋友好,並表示友好地握手。
小朋友也爭著與毛毛蟲握手問好:“你好,毛毛蟲!“
毛毛蟲說:“哎呀!這麼多的小朋友我問候不過來了!我太想和每一位小朋友都成為好朋友了!老師你快給我想個辦法吧!”
老師說:“小朋友你們有好辦法嗎?”
趙朋說:“它是做的,我做一個我就有毛毛蟲朋友了。”
老師說:“恩,辦法不錯,那我們每人做一隻毛毛蟲朋友吧!”
老師問:“這隻毛毛蟲主要是拿什麼做的身體?”
小朋友仔細看過後說:“是襪子,我也有襪子!”
老師又問:“眼睛呢?”
“是畫的,貼上去的。”
老師問:“怎樣使毛毛蟲的身體鼓起來?”
孫洋小朋友說:“裡面塞棉花!我的枕頭就是塞的棉花!
老師說:“主義很好,可我們現在沒有棉花怎麼辦?”
一陣沉默,老師說:“我們來看看這隻毛毛蟲裡面是什麼?”
原來,裡面是紙團。李照賀說:“我也會“做”紙團!“
老師說:“好,我們一起來團紙團!一起做毛毛蟲吧!”
大家越越欲試。用眼睛認真看著老師示範製作毛毛蟲的每一個步:1、團紙團;
2、將紙團一個一個塞入襪子裡;
3、塞滿後用皮筋扎住尾部;
4、用皮筋扎出毛毛蟲一節一節的效果;
5、貼上事先畫好的眼睛。
毛毛蟲製作完畢。
老師說:“我的毛毛蟲長得什麼樣?”(老師引導幼兒說毛毛蟲的特徵)
張月瑩說:“它的身子是綠色的。”
萬一明說:“它有一雙大眼睛。”
林立說:“它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
幼兒製作並分組指導。
教學效果:
1、 能力強的幼兒自己畫眼睛,甚至可以剪下來貼上;
2、 能力弱的幼兒用事先準備好的眼睛,有的需要老師幫助扎皮筋。
孩子們興致很高,製作過程很認真,體驗到了自己動手做手工的樂趣,並鍛鍊了小肌肉的
活動能力和認真做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