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範文(精選3篇)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活動教案範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透過實踐活動,引導幼兒體驗購物過程中交流、選擇的快樂。

  2、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能採取合理的行為方式,爭做文明顧客。

  3、引導幼兒學習選擇商品等超時購物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購物籃、代幣卷。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寶寶超市開業了,我們一起去購物吧!

  二、展開

  1、參觀超市。

  帶領幼兒參觀超市,感受商品豐富的種類,觀察商品的擺放的位置。

  2、在實踐中體驗購物的樂趣,學習超市購物的基本常識。

  (1)交流超市購物的程式。

  提問:我們在超市裡應該怎樣買東西?怎樣挑選商品呢?

  小結:要想好自己需要什麼;先看好物品的價格,覺得價錢合適再買;

  買東西的時候仔細對比挑選,選完後到收銀臺結賬。

  (2)鼓勵幼兒做文明顧客。

  提問:怎樣做一個文明顧客呢?

  小結:要輕拿輕放物品,選好物品如果不想要了,要放回原處或者指定位置。

  (3)請幼兒自由購物。

  (4)引導孩子到收銀臺結賬。

  3、討論、交流,講述超市購物的感受。

  (1)展示並並講述自己買到的商品,體驗購物的快樂。

  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自己買到了喜歡的東西,高興嗎?

  (2)引導幼兒回憶買東西的過程。

  4、進行品德、安全等教育。

  提問:

  (1)你是怎樣做文明顧客的?

  (2)如果碰到喜歡但是並不需要的物品怎麼辦?

  (3)如果和家長走散了怎麼辦?

  三、結束

  1、對幼兒的表現進行總結。

  2、在區域活動中佈置小超市。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2

  目標:

  1、 透過遊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 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準備:

  1、 毛巾、海綿、布、吸水紙、紗布等吸水材料及塑膠盆若干。

  2、 紅、黃、藍、綠顏色水及紅墨水,大白菜葉,細管(醫用採血管)若干。

  3、 白色皺紋紙做成的'紙花,塑膠小碗若干。

  4、 圖片(植物靠根鬚吸水,吸了紅墨水的蘿蔔,生菜等)

  過程:

  一、設定遊戲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在遊戲中發現這些材料都能吸水。

  1、 玩一玩:引導幼兒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幫水搬家。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許多水,可是它們現在住在小盤子裡太不舒服了,它們想搬到寬敞的大盆子裡,怎麼辦呢?

  它們想考考你們。不用倒的辦法,用小盆子旁邊的東西來幫水搬家。

  2、 一說:你是用什麼辦法幫水搬家的?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怎麼做的。

  小結:這些東西都能幫水搬家,它們都能吸水。

  3、 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幼兒園科學教案:神奇的小細管

  透過遊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那植物能不能吸水呢?)

  二、教師設疑,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

  1、“白菜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將新鮮的大白菜葉放入紅色的墨水裡,可看到白菜葉漸漸由下向上變紅。

  2、“細管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用細管去吸顏色水,當細管一接觸到水時,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發生了什麼變化,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裡的“小細管”,掰開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紅了的“小細管”。

  4、 幼兒欣賞圖片(吸了紅墨水的蘿蔔,生菜、百合花等)

  彎彎曲曲的像紅線似的“小細管”,瞭解生活中的無處不在的毛細現象。

  5、 討論:毛巾、海綿、紗布,吸水紙裡有“小細管”嗎?

  小結:這些放進水裡以後,能吸上水的東西里都有“小細管”,有的“小細管”很小很細不容易看見,有了這些“小細管”,毛巾、海綿等才會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師設疑:怎樣把白色紙花變成彩色的花呢?

  引導幼兒想一想:能不能讓紙裡的小細管來幫忙吸顏色水呢?

  2、幼兒操作,將紙樹變成彩樹。

  四、結束。

  幼兒將彩花送給樹媽媽,給樹媽媽打扮。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3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家裡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也特別的愛孩子,所以現在的幼兒在生活中也不知道合作、分享等。在這次教學活動中能夠讓孩子潛移默化的知道好朋友的涵義,雖然好朋友不能一直在一起,但是彼此想念的心永遠不變。

  活動目標

  1.感受好朋友之間勇敢、合作、分享的美好情誼。

  2.好朋友不能永遠的在一起,但彼此想念的心永遠不變。

  3.大膽說出自己的好朋友,並想想要和好朋友怎樣相處。

  4.透過認識自己與他人,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同伴之間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5.使幼兒懂得,不僅要愛自己也要愛別人。

  活動準備

  1.小圖書

  2.大圖書

  3.大字卡,小字卡

  4.故事中的三個大頭飾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2.自由閱讀

  老師發小圖書,並提出問題

  1.大膽猜測故事發生了什麼事?

  2.故事是在什麼時間發生的?

  3.理解閱讀

  老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大圖書。

  1.故事裡的三個好朋友叫什麼?出示頭飾:小豬、老鼠、公雞

  2.他們在玩什麼遊戲?怎樣分工的?出示字卡:勇敢、合作

  3.好朋友採到櫻桃後怎樣分的?出示字卡:分享

  4.觀察圖現在是什麼時候?

  5.回家後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自己的家都不適合好朋友住?

  6.最後好朋友在哪裡見面?

  最後再用頭飾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教學反思

  這節課小朋友的課堂氣氛較好,小朋友想象力豐富,特別是故事裡三個好朋友一起合作摘櫻桃,然後分享櫻桃的時候拓展提問,許多小朋友也都主動的提出比如和小朋友玩玩具的時候,不能搶小朋友的,大家要一起玩;好吃的東西也要學會分享!在最後師生一起講述故事內容的時候小朋友也非常棒!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想我會佈置更多小朋友平時在生活中的問題。從小朋友的生活實際中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