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範文(精選6篇)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範文(精選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同時,小班孩子在玩耍中,缺乏生活經驗,自理能力較差,因此,在《我自己》這一主體中我們開展了《我會穿鞋》活動,重在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學會穿鞋。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2、讓幼兒嘗試體驗知道,要穿大小合適的鞋子,學會穿鞋。

  【活動準備】

  1、大腳娃娃一個。

  2、圖片。(爸爸、媽媽、娃娃、腳三隻)

  3、音樂磁帶。

  4、大鞋若干雙。(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1、師:今天,我請來了特別可愛的小客人,想認識他嗎?

  (出示大腳娃娃)大腳娃娃最喜歡和我們的小腳丫做遊戲了,脫下鞋子露出小腳丫與大腳娃娃一起做遊戲。

  2、(放音樂)師同幼兒一起光腳丫跟音樂做遊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爸爸、媽媽、娃娃圖片)師問:圖片上都有誰?

  (出示腳丫圖片)師問:他們分別是誰的呢?(在回答問題中,讓幼兒知道爸爸的腳大、寶寶的腳小)

  師問:爸爸應該穿什麼鞋子?寶寶呢?(讓幼兒知道爸爸穿大鞋,寶寶穿小鞋。)

  2、讓幼兒透過遊戲,體驗穿合腳的鞋子才安全、舒服。

  師:如果我們給寶寶穿上一雙大鞋子會是什麼樣子?想不想穿上玩玩?讓幼兒穿上大鞋玩。

  師問:小朋友,剛才我看見有的小朋友掉鞋了,有的小朋友摔倒了,為什麼呀?(讓幼兒知道穿大鞋子不跟腳,不安全,要穿合腳的鞋子)

  好,去找自己合腳的鞋子穿上吧。

  3、學習穿鞋

  (1)師邊說兒歌邊示範脫穿鞋子。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教小朋友一邊說兒歌一邊脫、穿鞋子,可好玩了,來,先把小手藏好,看老師做。

  師說兒歌:脫下這個鞋寶寶,脫下那個鞋寶寶,小腦袋靠一起,鞋兒媽媽往裡靠,小腳丫抬抬起,分別鑽進鞋子裡,蹬一蹬,提一提,蹬一蹬,提一提,兩邊鞋釦緊緊繫。

  (2)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脫穿鞋子。

  師:好了,老師穿好了,我們一起來一遍吧。

  (3)幼兒自己練習穿鞋。

  (4)幼兒一起比賽穿鞋。

  師:小朋友,我們讓大腳娃娃當裁判,比賽誰穿鞋快,穿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抱一抱大腳娃娃。

  4、師幼穿上合腳的鞋跳舞。

  師:穿合腳的鞋舒服嗎?好。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總結:穿合腳的鞋不會掉鞋,也不會摔倒---

  三、結束部分

  師:小手和小腳做了這麼長時間的遊戲髒不髒呀?一起出去洗手吧!走出活動室。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2、 會念兒歌《糖寶寶》。

  3、 知道要保護牙齒,不能吃太多糖。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幾顆糖果。

  [活動過程]

  一、念兒歌引出話題

  1、教師念兒歌:花紙包裡,有個寶寶,剝開嚐嚐,寶寶變小。

  2、教師請小朋友們猜猜兒歌說的是誰。幼兒自由發言。

  3、教師請一個幼兒來吃顆奶糖,讓大家現場感受糖寶寶變小的過程。

  二、糖果點點名

  1、教師:你帶的是什麼糖?你能介紹一下你所帶的糖嗎?

  引導幼兒說出糖果的名稱,比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奶糖,水果糖等。

  2、教師:你的糖是什麼樣的`呢?

  引導幼兒從軟硬、顏色、形狀、包裝等上面進行比較。

  三、糖果嘗一嘗

  1、嘗一嘗甜不甜,聞一聞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麼變化嗎? (變小了)

  3、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糖寶寶》。

  “花紙包裡,有個寶寶,剝開嚐嚐,寶寶變小。”

  延伸活動

  在區角活動中提供橡皮泥和彩紙,讓幼兒自制糖果。

  健康教育: 知道糖吃得太多容易得齲齒。不能吃太多糖,勤刷牙保護牙齒。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3

  活動目標:

  能靈活地追跑和躲閃。

  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獵人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小朋友們,我們都來當小獵人去打獵吧。

  帶領幼兒扮小獵人,做拉弓、射擊、騎馬、扔飛鏢等動作。

  2、介紹玩法:

  選一個幼兒當小獵人,其他幼兒四散站在場地上。

  遊戲開始,幼兒扮小兔蹦蹦跳跳,"小獵人"不追捉"小兔"。如果"小兔"改變動作奔跑起來,表示是"狼","小獵人"可以去追捉。"狼"遇險可以馬上改做"小兔"的動作,"小獵人"就不能追捉了。如果"小獵人"捉到"狼",可與他互換角色,繼續遊戲。

  3、交代規則:"小獵人"只追捉奔跑的"狼";"狼"改做"小兔"的動作後,"小獵人"就不能追捉了。

  4、放鬆活動:小獵人抬著捕捉到的獵物,歡歡喜喜回家了。

  活動建議:

  應鼓勵膽小的幼兒變換動作,大膽奔跑。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及它的危害;

  2、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意識。

  活動重點:

  認識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活動難點:

  拒絕垃圾食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我知道的垃圾食品》。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1、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東西?

  出示:薯條、漢堡、碳酸飲料、蜜餞、爆米花、火腿腸、泡麵等。

  2、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這些食品嗎?為什麼?

  3、幼兒討論交流。

  師小結:這些可都是垃圾食品哦!我們不能吃垃圾食品,這些垃圾食品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危害。

  二、聽一聽

  動物森林裡一隻叫皮皮的小猴子,它特別的喜歡吃這些垃圾食品。我們一起來看看皮皮吃了這些垃圾食品後發生了什麼事?欣賞故事《饞嘴皮皮猴的夢境之旅》

  1、提問:有那位小朋友記得,剛才故事裡面說皮皮猴夢見自己去哪裡了?

  2、皮皮猴的肚子怎麼了?

  3、小朋友們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麼不能吃垃圾食品了嗎?

  師小結:垃圾食品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害哦!會讓我們營養不良,降低免疫力,容易生病,還會越來越胖!

  三、想一想

  出示課件讓幼兒判斷哪些食物不能吃。

  四、說一說學習《安全兒歌》

  小朋友,拍拍手,我們來把健康找。

  健康健康在哪裡,就在我們嘴巴里。

  水果蔬菜奶蛋肉,營養全面不能少。

  葷素搭配要均衡,挑食偏食損健康。

  樣樣食物都愛吃,個子高高身體棒。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要記住,路邊的那些不乾淨的小食品大部分都是一些對身體有害的垃圾食品。要多吃水果,蔬菜,遠離垃圾食品,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5

  活動目標:

  要求小朋友知道多吃零食會影響一日三餐的進食量,妨礙身體吸收全面的營養,影響身體健康。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掛圖

  2、一些零食的包裝袋,果奶瓶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分別出示一些零食的包裝袋,果奶瓶等,與幼兒談話,讓幼兒說出這些東西都是裝零食的,並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吃哪些零食。

  2、組織幼兒討論:多吃零食有什麼不好。

  3、看圖片,回答問題。

  (1)明明在家裡喜歡吃什麼?

  (2)到了吃飯的時候,明明想不想吃飯?為什麼?

  (3)睡覺的時間到了,明明覺得怎樣了?

  (4)明明長得高不高?結不結實?

  (5)醫生給明明體檢時,對明明說了些什麼?

  4、教師總結:

  讓幼兒知道多吃零食也是挑食、偏食的表現,這會影響我們身體生長和健康。

  活動反思:

  活動下來,孩子們對吃零食有了新的認識,知道要一日三餐正常飲食,多吃零食對健康有害,影響身體成長,而且不能挑食,不偏食的良好習慣。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願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小百科:零食,通常是指一日三餐時間點之外的時間裡所食用的食品。一般情況下,人的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被稱為正餐食物外,其餘的一律被稱為零食。

  小班第二學期健康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身體的生長需要水分,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2、願意和白開水,在日常活動中能主動喝水。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想喝水就河水》(一)、(二)。

  2、果奶瓶一個,茶杯一個。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戶外活動,然後帶幼兒進活動室。

  透過談話,引帶幼兒思考:人為什麼要喝水?

  教師(出示茶杯):我們乾菜在室外玩得真高興,晚了這麼長時間有什麼感覺?

  教師:我也有點渴,要喝點水。喝了水就不渴了。

  組織幼兒喝水。

  教師:喝了水真舒服!小朋友想一想,我們什麼時候想喝水?

  2、引帶幼兒看幼兒用書:《想喝水就喝水》。

  (一)瞭解人身體在什麼時候應該補充水分。

  教師:請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做完這些事情以後,他們又幹什麼了?

  教師小結:鍛鍊後、外出遊玩時、洗過澡等因為運動而出汗的情況下就會想喝水,誰叫起床時也想喝水。渴了不喝水渴了不喝水會覺得很難受的。在幼兒園裡,老師每天都會為大家準備水,小朋友想喝水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去喝。

  3、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想喝水就去喝水》。

  (二)瞭解“這些誰不能喝”。

  討論:為什麼這些誰不能喝?

  教師小結:池塘裡的水、自來水龍頭留下來的水看上去都是清清的,但是都不能直接喝。因為水裡面有細菌。水燒開後細菌就被殺死了,所以即使乾淨的水也要燒開後才能喝。

  4、介紹最好的飲料:白開水。

  教師:渴的時候和喝果奶行不行?

  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喜歡喝果奶。但是它們太甜了,對牙齒有害。白開水才是最好的。我們想喝水的時候就去喝白開水,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進行“玩水”的遊戲,並提供不同的材料的物品讓幼兒做試驗,初步感受沉、浮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