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媽媽的口袋》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關於袋鼠的形態、習性特徵。
2.能想象畫出有關袋鼠媽媽口袋的趣事。
3.在創作和欣賞中體驗學習美術的愉悅。
教學重點:
學習袋鼠的形態特徵並引導想象。
教學難點:
能抓住袋鼠的形態特徵進行繪畫表現。
教學過程:
激趣感知
一、匯入課題了解袋鼠
1、聽賞音樂。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播放袋鼠之歌)。
老師看出,你們都很喜歡喜歡這首歌,小朋友,你們從歌曲中瞭解到了什麼呢?板書:袋鼠媽媽的口袋
2、分享討論。
老師在上週佈置大家收集有關袋鼠的資料,我們一起來分享吧!前後四人一組說說你瞭解的有關袋鼠的知識。
3、代表反饋。
剛才同學們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資料,那你們都瞭解到袋鼠的'哪些方面的知識?學生反饋,老師引導歸類:袋鼠的種類、運動特徵、生活習性。
二、觀察發現技巧暗示
1、親近袋鼠:剛才同學們說到袋鼠的許多特點,有一個最典型的特點就是袋鼠就是不會走,一起表演一下袋鼠是怎樣運動的!
2、觀察分析
誰能說說袋鼠的長相有什麼特徵?點選袋鼠身體不同部位出現閃動色塊提示學生觀察。
你們知道怎樣才能畫出一隻活潑可愛的袋鼠嗎?板書:特點
4、小小訓練。
老師演示:用不同模組拼出各種動態的袋鼠。
學生試一試:抓住袋鼠形體特徵畫一到兩隻不同動態的袋鼠。
三、賞析拓展引導創作
1、看一看。
剛才我們還了解到袋鼠媽媽還有個口袋,是小袋鼠的房子,有趣極了。
瞧,在袋鼠媽媽的口袋裡還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呢!板書:想象
2、編一編。
你也來編一個關於袋鼠媽媽口袋的故事吧,請閉上眼睛,伴著輕的音樂,走進了想象的世界。板書:袋鼠媽媽口袋
佈置作業提出要求
3.學生作業老師指導
四、說說故事欣賞評價
1、說一說:你畫的袋鼠媽媽的口袋發生了什麼事?
2、評一評:你(他)的畫美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