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過橋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雷鋒熱心助人的精神。
2.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3.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理解詞句。
2.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圖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雷鋒熱心幫助小同學的好品質。
(二)讀懂句子,理解詞語意思。
(三)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第2自然段,理解詞語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介雷鋒生平,講雷鋒助人為樂的故事。
(二)讀題,解題,請一位同學讀題。
板書:14 過橋
1.誰能說說“過橋”是什麼意思?(從橋的這邊走到那邊)
2.這篇課文課題是“過橋”,我們看看課文圍繞“過橋”這一詞語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讀準字音,讀成句。(學生練習2~3遍)
1.這篇課文由幾個自然段組成?
2.講的是誰的什麼事?(講的是雷鋒背小同學過橋的事)
3.拿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要 又 放 起 邊 過
(四)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詞句。
1.讀第1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1)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
(2)這句話講的是誰?(雷鋒)
(3)講的是他什麼時候的事?(小時候)
(4)他小時候怎麼樣?(雷鋒小時候上學必須要走過一座小橋)板書:小橋
(5)看圖,讀課文,說說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小橋。(用木頭架的'很窄的小橋,沒有橋欄)
(五)讀第2自然段課文,理解思考題。教師出示小黑板:
1.讀題,指名讀題。
2.理解題意:①題目問在什麼天氣?(下雨天)②問雷鋒做什麼?(問雷鋒是怎樣幫助小同學過橋的)③我們讀課文重點要思考什麼?(雷鋒怎樣做的)
學生帶著問題讀2遍課文。
(六)認真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懂得詞句意思。
1.這段課文一共有幾句話?(5句)
2.讀第1句話。(指名讀)
(1)這一天天氣情況怎樣?(下大雨)大雨是什麼樣的雨?(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板書:下大雨
(2)這句話裡講的都有誰?(雷鋒和小同學)小同學是一人,還是兩人?(沒有明確表明,但人數較多)
(3)雷鋒和小同學做什麼?(一起上學去)“一起”在句子中是什麼意思?(他們在一塊兒走向學校)
3.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什麼天氣,誰和誰一起幹什麼。誰能讀一讀?(請2~3名同學讀)
4.讀第2句話,想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事?(他們走到橋邊,看見河水漫過了小橋)他們指的是誰?(雷鋒和小同學)
(1)他們為什麼要“走”到橋邊?課文在什麼地方告訴了我們這個原因?(因為他們上學要過小橋)
(2)他們來到橋邊看見了什麼?(看見了河水漫過了小橋)板書:水漫過橋面。
(3)河水為什麼會漫過小橋?(因為下大雨)“漫過”是什麼意思?(指河水沒過橋面,也就是說小橋的橋面在河水下面)
(4)小同學要走過小橋有什麼困難?(小橋很窄,又沒有扶欄,河水還在流過橋面,小同學要走過小橋既不好走,又有危險)
(5)雷鋒要走過小橋有困難嗎?(雷鋒要在水流中踩穩橋面,很費力氣地走)
師述:讓我們看看在這種情況下,雷鋒是怎樣做的?
5.讀第3句話,自讀2遍,想想雷鋒是怎樣說的?
(1)他們走到橋邊,看見河水漫過了小橋,雷鋒是怎樣說的?(來,我揹你們過橋)
(2)“來”在這裡表示什麼?(招呼小同學過來)教師範讀這句話,讓學生體會雷鋒的態度。(“來”不僅是招呼小同學過來,還表明了雷鋒的態度是很堅決的)
(3)“你們”指誰說的?(幾個和雷鋒一起上學的小同學)板書:來背
(4)雷鋒為什麼在自己走過小橋也很吃力的情況下要背小同學過去呢?(因為他看到河水漫過橋面,小同學過橋不僅困難,也容易發生危險,所以要背小同學過橋)
6.讀第4句話,想想雷鋒是怎樣做的。
(1)讀第5句話,回答雷鋒是怎樣做的?(雷鋒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去)
(2)“一個一個”和“一個”意思有什麼不同?(“一個”只是一個,“一個一個”數量較多,幾個的意思)板書:一個一個
(3)“一個一個地背過去”和“背過去”有什麼不同?(“一個一個地背過去”是背過去一個,又背第二個,第……的意思;“背過去”沒說幾個,只是講背過橋去)
(4)在河水漫過橋面的情況下,雷鋒自己過橋也很不容易,他背上又揹著小同學,更增加了困難,想象一下可能遇到什麼困難?
(5)誰能把雷鋒背小同學過橋時困難情景這句話讀出來。(雷鋒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去了)
7.讀最後一句話,想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自讀,指名讀)
(1)這句話寫的是什麼時間?(放學的時候)什麼事情?(雷鋒又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來)
(2)上學的時候雷鋒和小同學怎麼會一起上學去呢?(在路上碰到一起的)放學的時候呢?(雷鋒把小同學找到一起的)
(3)認真讀一讀第4句話和第5句話中有哪幾個詞語不同?
板書:(一個一個) 背過去
又 背過來
(4)①“又”字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再,還的意思,這裡指放學的時候,雷鋒再一次背小同學過橋)
②“背過去”和“背過來”有什麼不同?(“背過去”是從家住的這邊背到學校的那邊;“背過來”,是從學校那邊背到家住的這邊)
8.讀讀第4~6句話,說說雷鋒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
(1)從雷鋒克服困難背小同學過橋這件事,你能看出雷鋒是什麼樣的人?(雷鋒是熱心幫助別人的人)
(2)你要怎樣向雷鋒學習?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雷鋒助人為樂的好品質。
(二)學會6個生字:過 要 起 邊 放 又
(三)認識3個新偏旁:“ ”,西字頭;“走”,走字旁;“攵”,反文旁。
(四)正確書寫6個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2.朗讀課文。
(二)學會6個生字。
1.過,gu^,拼讀音節,讀詞語:過來。
(1)識記字形。自學後討論發言。
提示:想想“過”字是什麼結構的字,先寫什麼部件,後寫什麼部件。(用偏旁加筆畫的方法記字形。半包圍結構,走之旁。先寫裡邊:一筆橫“一”,二筆豎鉤“ ”,三筆點“寸”,再寫走之旁“過”,一共6筆。過去的過)
走之旁幾筆,怎麼寫?(3筆,一筆點“丶”,二筆橫折折撇“ ”,三筆捺“辶”)
(2)口頭組詞語。
過來 來過 過去 過往 走過
(3)指導書寫。
①找準位置:裡邊的“寸”一筆橫,過豎中線,在橫中線上面。二筆豎鉤,佔右半格離豎中線三分之一的地方。三筆點,點在中心點上。外邊的走之旁和“送”佔同樣的位置,寫法相同。
②指導書寫,重點是走之旁,同學仿寫字頭。
2.要,yao,拼讀音節。
(1)認識新偏旁“ ”,西字頭。
板書: —西,讓學生區分“西”字作偏旁時筆畫有什麼變化?(“西”作偏旁,第4筆撇,“ ”第5筆豎彎“ ”,都改成豎“丨”)
(2)識記字形,自學後討論發言。(要,y4o,上下結構,西字頭,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上面西字頭,下面“女”字,一共9筆)
(3)指導書寫。
①找準位置,整件位置:上窄下寬。部件位置:西字在上半格正中間,第一筆離邊線三分之一。第6筆橫,斜壓橫中線。下面“女”字,佔下半格三分之二,第二筆撇點( ),從中心點起筆,點到右中格中心點的斜右下方。第三筆斜撇在豎中線與第二筆交叉。
②指導書寫,重點是下面的“女”,學生仿寫字頭。
3.起,q!,拼讀音節,讀詞語:一起。
(1)認識新偏旁“走”,走字旁。看看“起”字,“走”字作偏旁筆畫有什麼變化?(把最後一筆捺寫長。
(2)識記字形,自學,討論。(走,z%u,半包圍結構,走字旁,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自己的“己”字加個走字旁,組合成起。一共10筆。一起的“起”)
(3)口頭組詞語。
一起 起來 起床 起始 起立
(4)指導書寫。
①看準位置,“己”佔右半格中間,第二筆橫,壓橫中線。“走”佔左半格三分之二,三個橫都到豎中線收筆。“捺”過豎中線在右下格下面三分之一處。
②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走”的佔位。學生仿寫字頭。
4.邊,bian,拼讀音節,讀詞語:橋邊。
(1)識記字形,自學,自說,互說互檢。
(2)口頭組詞語:
橋邊 一邊 旁邊 兩邊
(3)指導書寫。自學,看田字格字帖自己寫字頭,教師檢查指導。
5.放,fang,拼讀音節,讀詞語:放學。
(二)認識新偏旁“攵”,反文旁,筆順是: 攵,一共4筆。
(2)識記字形,自學,討論發言。
(3)口頭組詞語。
放學 開放 放手 解放 發放
(4)指導書寫。
①找準位置:左右相等。右邊“方”字,佔左半格右半邊,第一筆點,點在上半格中間,不靠豎中線上。第二筆橫,壓橫中線起筆,寫斜橫到豎中線收筆。第四筆橫折鉤,寫斜橫折斜鉤,折在中心點。右邊反文旁,第一筆稍高於點起筆,在中心點收筆;第二筆橫,在橫中線上面一點兒;第三筆撇,從橫的中間起筆,過豎中線與“方”的鉤對齊收筆。第四筆捺,從中心點起筆,過右下格中心點收筆。
②教師範寫,學生仿寫字頭。
6.又,you,拼讀音節。
(1)識記字形,自學,同桌互記互檢。
(2)指導書寫。
①找準位置,第一筆橫撇“ ”與二筆捺在中心點交叉,下面兩筆對稱。
②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書寫。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