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溫的變化》教案設計
《水溫的變化》一課,是在學生剛剛學習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之後所進行的一節科學探究課,透過本課教學,目的在於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並在此基礎上,讓他們探究自然條件下熱水溫度變化的規律,即:熱水的溫度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下降;熱水降溫的過程是先快後慢的。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激發他們的科學學習興趣。應該說,對於剛剛學習科學課程的小學生來說,這個實驗操作起來具有較大的'難度。因此,為了獲得最最佳化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時,我努力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導學生進行嚴格的實驗操作;二是引導學生科學地分析實驗結果。“凡事預則立”,由於事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最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現將自己的做法總結如下。
一、組織學生進行嚴格的實驗操作。實驗操作是科學學習的有效載體,指導學生嚴格規範地進行實驗操作活動,是科學學習的有效途徑。
1.做好準備工作:充分的準備工作是課堂教學活動特別是探究活動有效進行的基本前提。
(1)物質上的準備。同往常一樣,我在上課前將實驗需用的所有器材:燒杯、鐵架臺和溫度計準備就緒,擺放在實驗桌上,將燒杯放在鐵架臺上,再將溫度計懸掛在鐵架臺上並除錯好位置,實驗用的熱水備足一暖瓶,計時的儀器就用我的手機。
(2)知識上的準備。上課伊始,我首先指導學生們認識了鐵架臺,又引導他們複習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並且特別強調在進行讀數時,要做到將視線與溫度計的刻度相對。
(3)組織上的準備。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進行,我讓每個實驗小組推選兩位同學擔任溫度計的度數觀察員,來負責及時準確地讀出溫度計上的度數,並清晰地報告給小組的其他成員,小組內的其他成員聽到報告後,及時將資料填寫在相關的表格內。
(4)操作方法上的準備。為了使實驗操作能夠規範有序地進行下去,在正式實驗之前,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實驗操作“演習”。要求是在我發出‘讀數’的口令之後,6秒鐘之內,每個小組要完成一系列工作:觀察員要準確地將溫度計上的溫度報告給小組其他成員,其他成員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經實踐證明,透過這樣的“演習”活動,學生不僅進一步熟悉了實驗操作方法,而且還可以引起他們對操作活動的重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實驗操作必須做到嚴肅認真。
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由我擔任計時員,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由學生擔任此項工作而容易受到過多的干擾最終影響實驗資料採集的情況發生。為了保證做到每2分鐘向學生髮出一次“讀數”的指令,因此,我必須做到精力集中,一刻也不敢懈怠。同時,我還必須密切關注著同學們的表現,利用等待的間隙見縫插針地對各小組的操作情況進行簡要總結,或者是提醒同學們來找出相鄰兩次測量之間溫度變化的資料,為尋找熱水溫度的變化規律做好準備。這樣,就保證了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
二、科學分析實驗結果。對實驗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以及對實驗結果予以科學的分析,既是實驗操作的意義所在,又是科學研究的必然要求。
對於實驗結果的分析處理,課本上採用的方法是向學生提供了一個折線統計圖。當然,在儘可能做到操作精確的前提下,繪製折線統計圖既能夠顯示出熱水降溫的規律,又能起到一目瞭然的直觀效果。但考慮到三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學習過折線統計圖這種分析方式,運用起來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再者由學生操作而得到的實驗結果難以做到非常準確,如果以某一小組的資料來進行分析就可能存在較大的誤差,因此我隨機抽取了四個小組,將他們的實驗結果填寫在實驗記錄單上(見下表)。
時間(分鐘)
接下來,我引導學生一起計算出相鄰兩個資料之間的差距,並填寫在下表中:
時間(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