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獅子》優秀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兩隻小獅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7課,是一篇童話。課文透過兩隻小獅於學習本領時不同行為的比較和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本文篇幅較長,表現形式以對話為主。學生分析
透過一個多學期的語文學習,班裡的學生對於課文朗讀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喜歡模仿各種語氣、神態、動作進行朗讀和表演。學生們能結合簡單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在朗讀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說,在這方面,學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和慾望。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2.設計多種活動,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
學習目標
1.透過讀中感悟,對課文進行再創造。
2.積累ABB型的疊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明白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一段獅子捕殺獵物的鏡頭。
【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使其直觀地感受到獅子的捕獵生活需要哪些本領。】
二、“開火車”領讀字卡。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自讀一、二自然段,思考兩隻小獅子學本領時有什麼不同表現。
2.自由彙報。
3.讓學生做動作理解“懶洋洋”一詞,再讀讀相關語句。
【根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徵,達到使其理解詞語的目的。】
四、合作探究學習三至七自然段,讀中感悟,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1.同桌分角色朗讀三至七段,研究討論每個角色的語氣該怎麼讀,並探討可以給這些角色設計什麼樣的.動作。
2.合作表演。
3.學生評價表演,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學生表演新增過提示語後的課文片斷:
小樹(撫摸著小獅子的頭,好奇地/關心地)說:“你怎麼不學點本領啊?”
小樹(奇怪地)說:“那你以後怎麼樣生活呢?”
懶獅子(拍著胸脯、翹著大拇指,得意洋洋地/驕傲地)說:“我爸爸和媽
媽是林中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
這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她(親切地/嚴肅地)說:“孩子,將來我們老了,
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
教師在原文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合理建議記錄下來,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以讀為主,學生透過不同的理解和情感體驗,去體會不同的語氣,設計
不同的動作,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積累ABB型的疊詞。
學生說到“慢吞吞”或“懶洋洋”這樣的提示語時,請他們根據自己的積累,再說出幾個這樣的疊詞,並讀一讀。
五、擴充套件活動──引導學生續編故事。
1.同桌合作探討,續編故事。
2.自由彙報。
3.透過續編的故事,說說自己喜歡哪隻獅子。
【發散思維,讓學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滲透思想教育。】
六、再次鞏固生字。
學生把課前拿到的小詞卡貼在掛圖的相應位置上並帶讀。
七、指導寫“練”、“習”兩字。
四人小組互相評價。
你認為哪個字你寫得很好,就請你對這個字笑一笑或對同桌誇一誇自己寫的字。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
八、每日一積累。
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句,並記住它。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每一課都讓學生去發現好詞、好句,並記住它們,既可以在日積月累中學到豐富的語文知識,還可以讓學生養成時時積累、事事積累的好習慣。課後反思
真是沒有想到!課堂中,學生能把這樣長的一篇課文讀得津津有味。想一想,是有原因的。
這節課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給原文新增提示語。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課文的理解,給“人物”設計了不同的動作,給對話加上了不同的語氣詞,課文在他們的感悟中變成了童話劇,學生讀得有趣、讀得有味。面對自己再創造的成果,學生讀起來怎麼會沒有興趣呢?這也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新增提示語有利於指導朗讀。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總是苦於朗讀指導不得法。但透過這一課的實踐,我發現,學生見到一些提示語後,會自然而然地去感悟這些語氣。比如,我在“獅子媽媽說”這一句中填寫了“親切地”一詞,學生自己就開始體會媽媽說話時和藹可親的態度,並且在讀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這種情感。
另外,我意外地發現,新增提示語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些詞彙。真可謂“一箭三雕”!
如此看來,在教學中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還真的能悟出好多東西呢!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27兩隻小獅子教學設計八,兩隻小獅子,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