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米量教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釐米.
3.透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長的捲尺、皮尺或摺尺.
教學過程
複習匯入
1.問: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麼知識?(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釐米.2.釐米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我們還學會了以釐米做單位畫線段的方法.)
2.師:請大家用手比一比,1釐米大約有多長?
新授
1.認識米
匯入談話:看來,大家釐米的知識掌握的都不錯,老師這有一道小難題.誰願意到黑板前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丟擲問題(老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一把量程為12釐米的刻度尺)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568 bgColor=#ffffff
A.請你用老師提供的尺子來測量黑板的.長度。並把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B.在測量時,你有什麼問題,或有什麼想不通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學生提問題.(如A: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這麼長的黑板太費勁.B:有沒有比釐米長一些的單位.)
(4) 師:誰能回答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s
(5) 師: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補充: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6)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麼特點.(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釐米為單位的)
(7)讓學生拿著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捲尺到講臺前來和教師的1米直尺比一比,體驗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長度是相同的(在這裡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2.用米量
(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捲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麼地方是1米;
(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麼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3.教學釐米和米之間的關係
(1)初步質疑.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釐米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釐米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釐米.
師: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麼米和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2)教師出示一把木製米尺,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把尺上有多少釐米.10釐米、20釐米、30釐米、、100釐米.
(3)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捲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釐米呢?
(4)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釐米為單位,分成10份,再次問:誰來說說,1 米等於多少釐米?(板書:1米=100釐米)
(5)教師出示捲尺.說: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捲尺.用捲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麼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高90( ).
2.操作性練習.
(1)兩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釐米.
(2)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捲尺,合作量教室裡感興趣的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後進行彙報,交流.(如:教室前後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牆壁的長等.)
四、歸納質疑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些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釐米長的線段
1米長的線段
1米=10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