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時間星期教案設計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時間星期教案設計

幼兒園大班數學認識時間星期教案設計

  課題生成:幼兒數學活動要求教師們在活動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兒真正理解一個數學概念,並掌握這一概念的的屬性。“星期”這一時間概念的屬性之一是其順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週期性(七天一迴圈,週而復始)。因此,此數學活動宗旨就是讓幼兒理解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這一概念。其次、還要注意到緊密聯絡幼兒已有的序數、鄰數的知識,聯絡幼兒生活中天天伴隨“星期×”的經驗,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課題名稱:認識時間“星期”(大班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方面:錄音機、多媒體計算機各一臺,錄有童話電《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的磁帶一盒。星期轉盤遊戲的課件,星其盤操作材料若干套(與幼兒小組數相同)。

  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學習了7以內的序數和鄰數,透過掛檯曆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瞭解。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3分鐘左右)。

  (1)複習序數:出示1~7數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助數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並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誰呀;數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字表示。

  (2)鞏固鄰數:以“數字娃娃找鄰居”的遊戲形式進行。 例如: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18,20分鐘)

  (1)聽文學作品《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的童話故事,第一遍口頭講述故事後提問,童話的名稱及故事裡講到誰?(老師出面期媽媽圖片)她想幹什麼?幼兒回答後,老師交代本節課新授

  是認識“星期”,並提出以下問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給孩子取了什麼名字?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請幼兒邊聽錄音,邊思考。

  (2)聽錄音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放錄音同時隨故事情節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星期一期日的順序),然後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虧誰……最後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其順序性。

  (3)轉盤遊戲:找鄰居(老師示範轉動轉盤,然後町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則:轉動轉盤後,指標指到星期×,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遊戲反覆進行4、5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呢(意在突破星期的週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週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3、幼兒操作活動:轉盤遊戲“找鄰居”(8~10分鐘)。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標所指星期×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讓幼兒透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概念。)

  4、活動評價(2分鐘)。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淡談這節課認識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道理?玩星期轉盤遊戲的感受。

  5、分組進往角色遊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先發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餘六個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子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遊戈延續進行。

  星期媽媽看著孩子們,想呀想呀,覺得它們都非常可愛,漂亮,於是她高興地說:“有了,好聽的名字有了。”她邊說邊伸個食指,輕輕地點著那排圓溜溜的腦袋:“梅花、桃花、蘭花…~是她只報了三個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樣嗎?”

  星期媽媽又看著孩子們,想呀想,覺得它們都非常聰明,伶俐,於是她叉快樂地喊了起來:“有了,有了,好聽的名字有她邊說邊伸出一個食指,輕輕地點著那圓溜溜的腦袋:“聰聰、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這兒;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這不是跟小腮友們的名字一樣了嗎?”星期媽媽又想,突然,她拍著自己的大腦袋自言自語地說:“啊哈!我真糊塗,七個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嗎?就按他們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媽媽說到最後一個孩子的名“星期七”時,感到這個太彆扭了,她想了一下說一天生一個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媽媽取好七個名字,噓了一口氣,高興;“好啦好啦,七個好聽的名字、算取好啦!”

  過了一會,星期媽媽拿來兩件紅色的衣服說:“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個孩子中最小的兩個孩子,就讓他們穿上最漂亮的紅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這五個孩子長得大。星期媽媽說:“給他們穿上黑衣服最漂亮”,於是她又拿來黑衣服,一邊給他們穿一邊笑嘻嘻地說:“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膚,衣服黑,皮膚白,人人見了都喜愛。”

  星期媽媽的孩子們漸漸地長大了,他們不但學會了走路,而且,還經常手拉手圍在媽媽身邊,跳起快樂的“圓圈舞”呢!

  效果評析:

  此教學活動以遊戲貫串始終。開始部分以“數字娃娃排隊”“數字娃娃找鄰居”遊戲形式複習鞏固7以內的序數和鄰數,激勵了幼兒學習熱情,為新授作了知識鋪墊。新授部分以幼兒喜愛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向幼兒介紹“星期”知識,幼兒在全神貫注地欣賞中,瞭解了星期的有關知識,並對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有了粗淺的理解。緊接著透過星期轉盤遊戲,幼兒在實際活動中,真正體驗到了星期概念的內涵,透徹地理解了星期的順序性,突破了星期週期性這一難點。然後透過活動評價,使幼兒主動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在老師的幫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學習運用數學語言。最後幼兒在有趣的角色遊戲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情況,輕鬆愉快地結束教學活動。整個活動寓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於一體,幼兒在動靜交替的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學習,並獲得成功的喜悅,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好。

  專家點評:

  看到本課題的生成,教師對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把握以及教學方法和步驟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師已能對所組織的數學活動進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兒園數學活動是一種充滿理性的活動,而我們白教師常常還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變化上,能從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麼、為什麼教、怎樣教的人還較少。希望幼兒教師學會從經驗到理論的提升。

  反思與討論:

  淡談你對有關幼兒數學教學方面理論的瞭解和認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

  【活動目的】

  1.透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瞭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係,掌握整點、半點並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培養愛科學的意識和激發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創設“鐘錶展覽館”的教學環境。

  2.人手一隻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4.可以用來自制鐘面的有關材料(如長短針、1~12的數字、各種形狀和造型的硬板紙或吹塑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慾望

  邊聽“在鐘錶店”裡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錶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錶有什麼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麼要設計、製造這些鐘錶?

  二、觀察活動

  透過觀察活動比較鐘錶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隻鐘面上都有什麼?(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麼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麼?(瞭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並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係(幼兒人手一隻時鐘)

  提問: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麼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鍾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建立正確概念

  1.教師操作演示:一隻鍾兩根針都指在12上;一隻鍾時針撥到1上,分針撥到12上;另一隻鍾時針撥到12和l的中間,分針撥到6上。

  2.提問:①三隻鐘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②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裡?半點時,分針指在哪裡?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1點半時,時針指在哪裡?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①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②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並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

  五、教師總結時鐘的有關知識內容

  六、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裡有鍾嗎?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鍾?為什麼那麼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鍾呢?(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的用途)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錶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應該幹什麼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鍾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鍾,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遊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七、出示時鐘演變過程的圖片,讓幼兒簡單瞭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激發幼兒嘗試探索知識的興趣

  師:古時候沒有鍾,人們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隨著科學的發展,聰明的叔叔阿姨設計、製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鍾、工藝鍾、手錶、懷錶),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小朋友,你們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後也來發明創造出更多更美的鐘和表,好嗎?

  延伸活動:

  提供製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製作時鐘模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

  一 活動目標:

  1 瞭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執行規律,學會看整點。

  2 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 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二 活動準備:

  1 每人兩顆針。

  2 幼兒人手一個鐘。

  3幼兒睡覺時間和圖片。

  三 活動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活動。

  師:在上課前我給大家講個謎語,可要聽好哦:“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能告訴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幼:時鐘。

  (二)觀察鐘面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鍾,現在請小朋友仔細看。請你說說你看到這些鐘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幼:形狀不同(圓形、方形),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紅色,黃色)。

  師:小朋友們都觀察的仔細,它們大小不一樣,形狀不一樣,顏色也不一樣。

  師:那,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的呢?

  幼:都有兩顆針,鐘面上都有數字。

  師:出示一個大的鐘,都有那些數字呢,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

  師跟幼兒一起讀出1、2、3、4、5、6、7、8、9、10、11、12.原來鍾是由從1到12這些數字圍成的。看看它們都是怎樣排列的。

  幼:按順序排列的一個圓圈。

  師:正上面的數字是多少? 幼:12

  師:這兩顆針有什麼不同?

  幼:一根長、一根短。

  師:其實啊他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長的針叫分針,短的針叫時針,今天我們先認識分針何時針。師指著長、短針分別教幼兒讀出時針分針。重複幾遍

  師:請你們看看這兩根針都是朝著那個方向前進的。(師撥動鍾)

  幼:1至12的方向。

  師:對了,這樣的方向就叫順時針方向。針兄弟就是按順時針方向一圈一圈的轉動的。小朋友知不知道針兄弟跑起來有什麼特點?

  (三) 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動規律。

  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 !(教師操作鐘表)

  師:誰跑得快啊?

  幼:分針

  師:請小朋友好好看看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秘密呢?教師反覆操作

  師:原來!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表示一個小時。

  (四)認識整點,開展遊戲。

  師:那麼分針和時針指的數字又表示幾點呢?別急,老師來告訴你們。看鐘的時候,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著一個數字時,分針有正指著12時,就表示(幾點了)師一邊操作一邊說,如:時針指到3,分針正指到12,就是3點整。請張老師幫我們記錄下來,時針指到6,分針正指到12,就是6點整。那麼時針指到12,分針也正指到12,這時是幾點啊?

  幼:12點整。

  師:原來分針都是指向12,時針指向數字幾,就代表是幾點整。如果分針不指向12,時針也不指向數字,

  算不算整點?

  幼:不算。

  (五)快樂時鐘

  師:剛才我們一起看了鐘面,認識了時鐘,下面我們來做一做快樂時鐘遊戲好不好?

  幼:好

  師:說明要求,這是什麼針?

  幼:時針。

  師:這是什麼針?

  幼:分針。

  師:請小朋友每人拿兩顆針。

  師:我們一起玩,左手拿時針,右手拿分針,開始了,滴答、、、、、滴答、、、、、滴答幾點吶?

  幼:1點吶。

  師:滴答、、、滴答、、、滴答幾點吶?

  幼:2點吶。

  師:師幼一起玩到12點整。

  師:請個別小朋友上來玩,讓其他小朋友猜幾點。

  師:好請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師:今天我們輕鬆地認識了整點,

  (六)、幼兒操作、鞏固整點:

  下面老師要來考考小朋友,請每個小朋友上來拿一個你喜歡的時鐘,

  我說時間,你來撥。6點整,我來看看你們撥對了沒有,小朋友也可以相互看看他撥對了沒有。

  師:好,小朋友都對了,早晨6點我們該怎麼樣啊?

  幼:起床。

  師:下面8點整,8點我們該怎麼樣啊?

  幼:上幼兒園。

  師:再撥11點整,11點我們又該怎麼樣呢?

  幼:洗手吃飯。

  師:請小朋友把鍾放上來,原來小朋友生活都是有規律的,都知道幾點該幹什麼。可是前幾天,有個幼兒園組織去春遊,老師要求下朋友今天晚上9點鐘睡覺,明天早上6點鐘起床,8點鐘到幼兒園。可是在出發時卻發現少了聰聰小朋友,是什麼原因呢?

  幼:生病了,睡懶覺。

  師:他沒有生病,對了,原來聰聰昨晚10才睡覺,8點鐘才起床。他能不能去春遊啊?

  幼:不能。

  師:所以小朋友們要珍惜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師:小朋友都會認識整點,老師再撥一個時間,9點半,小朋友認識嗎?

  幼:不認識。

  師:這是9點半鐘,等下節課老師教小朋友認識半點好不好。

  師:好請小朋友去休息。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活動目標

  1、 認識時鐘,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

  3、 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係。

  活動準備

  時鐘、寫字本、積木、圖書、畫紙、鉛筆、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1、 認識時間

  老師出示時鐘,提問: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這是時鐘,是用來看時間的)

  你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9點)

  你怎麼知道的?(長針指向12,短針指向9,就是9點整)

  如果長針和短針都指向12,是幾點?(12點)

  小結:當長針指向12時,短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2、感知時間

  有誰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很短、不知道、很長)

  我們一起來玩“和時間賽跑”的遊戲。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在這一分鐘裡,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事,時間到了就停下,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事情多。

  (幼兒遊戲,教師計時。孩子們紛紛離開座位,有的.去拿紙,有的去拿積木,還有一個孩子呆呆地站在一邊在想要做的事。)

  幼兒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裡做的事情:

  我覺得一分鐘實在太短了,什麼事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

  我在一分鐘裡畫了一個圈;

  我在一分鐘裡搭了一個積木┄┄

  小結:小朋友都說一分鐘太短,老師在這一分鐘裡可做了許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問題,給如如拿了一張紙,觀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動,看到有人在爭吵,然後找了把椅子坐下來。我們再玩一次,看看這一次我們在一分鐘裡能做多少事情。

  (我這樣做小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感覺到他們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緊時間就可以做許多事。第二次遊戲時,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沒再出現爭執。)

  幼兒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裡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鐘裡拿了一張紙,畫了一個小人;

  我在一分鐘的時間裡找到了自己的數學本,寫了26個數字;我在一分鐘裡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兩架飛機;

  我在一分鐘裡看了5頁書......

  3、總結交流

  提問:今天的活動,你有什麼收穫和發現?

  學會了看時鐘;知道一分鐘很短,但我們加快速度也能做許多事情。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左右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左右

  活動名稱:認識左右

  活動目標:

  1.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2.透過活動,使幼兒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語言來表達,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3.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1.鉛筆、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兒每人1套圖片。

  活動過程:

  1.舉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些客人,首先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誰知道,一共來

  了幾位客人?

  剛才你回答時舉的哪隻手?右手還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你身上還有這樣一對對好朋友嗎?(左腿、右腿;左腳、右腳;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聽口令做動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踩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說名稱

  (1)教師將鉛筆、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好,讓幼兒說出文具的名稱。“小朋友,你們看一看,放在最左邊的是什麼文具,放在最右邊的又是什麼文具?”“誰來告訴老師,尺子的左邊是什麼文具?尺子的右邊又是什麼文具?”

  (2)請幼兒按教師的要求把圖片擺出來。先找出老虎圖片,把小兔子圖片擺在老虎圖片的左邊,把小貓圖片擺在小兔子圖片的左邊,把熊貓圖片擺在老虎圖片的右邊,把小鴨子圖片擺在熊貓圖片的右邊。請幼兒跟自己旁邊的幼兒說一說,老虎圖片的左邊是什麼圖片?右邊又是什麼圖片?

  (1)教師和幼兒面對面站著,教師請幼兒舉起右手,教師自己也舉起右手。教師舉的右手和幼兒舉的右手怎麼不同呢?

  (2)教師轉過背,與幼兒方向一致,再舉右手。讓幼兒體驗面對面站著,因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舉的右手就和教師的剛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樣,教師舉的手就和小朋友舉的手一樣了!

  5.練習

  請幼兒說一說,下圖畫的分別是哪隻手或哪隻腳?請在左手、左腳的。內畫“\/”,在右手、右腳的○內畫“△”。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正方體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正方體,能區分正方體與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感知立體圖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骰子、正方體圖形紙、課件2、學具準備:製作正方體的圖樣紙、彩筆、膠棒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候2.情景匯入"今天我要帶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術樂園玩,接下來我們要踏上神秘的魔術之旅了,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積木房》:積木寬,積木長,我用積木蓋新房,小朋友們請進去,都誇房子真漂亮!

  二、集體活動。

  (1)觀察圖形幼兒觀看課件師:"圖形紙上有什麼圖形?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師:"這張圖形卡紙上有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們變個魔術,看看它能變成什麼?"

  (2)操作活動教師做示範,將圖紙摺疊後變成正方體。

  師:"今天變成的這個新圖形叫正方體。"小朋友們也來試試吧。

  (3)認識形體請幼兒觀察正方體師:"正方體由幾個面組成?"(請小朋友用彩筆點數)師:"每個面都是什麼圖形?每個圖形一樣大嗎?"小結: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

  (4)師幼互動師: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

  三、遊戲活動:

  1.遊戲名稱"擲骰子"遊戲2.遊戲規則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回答正確的小朋友上臺擲骰子。(骰子上標註問題)數字1:正方體有幾個面?

  數字2:正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嗎?

  數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數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東西?

  數字5:正方體的六個面是什麼圖形?

  數字6:再擲一次骰子。

  3.活動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