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有趣的小烏龜》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烏龜的外形特徵,簡單瞭解不同的烏龜,模仿小烏龜爬和游泳。
2、培養飼養小烏龜的意願和養成愛護小動物的習慣。
活動準備:實物小烏龜、圖片展示(不同種類的烏龜)、小烏龜的.爬行和游泳影片。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想請你們來幫助我猜一個謎語:身穿硬甲殼,四腳慢慢爬,別人欺負它,快快躲回家。請動動腦筋想一想,看哪個寶寶能幫助我猜出來。(烏龜)
二、觀察烏龜,拓展知識。
1.外形特徵的觀察和觸控。
師:老師把小烏龜請到我們班來做客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小烏龜,它長的怎麼樣?教師重點讓幼兒觀察頭、背、四肢、尾部然後提問:
(1)師:小烏龜有幾條腿?幾隻眼睛?它的身體後面有什麼呀?
(2)師:小烏龜背上硬硬的是什麼?它能怎麼樣呀?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小烏龜,說說小烏龜背上的殼怎麼樣?尾巴和四條腿又是什麼感覺。
小結:小烏龜有四條腿,摸上去軟軟的,它有兩隻小小的眼睛和一條短短的尾巴,背上的殼硬硬的,能保護小烏龜。
2.觀看實物(影片),模仿烏龜爬和游泳。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烏龜在地上後會怎麼樣?(爬)。
透過觀察,讓小朋友說出小烏龜的活動特徵――爬,(如果當時烏龜爬的情況不好就可以播放影片)
師:小朋友看一看,小烏龜在地上是怎樣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 鼓勵小朋友主動站出來表演給大家看,可以請2―3個示範並加以表揚。 師:小烏龜生活在哪裡?那它到水裡會怎麼樣呢?(游泳)
幼兒觀看影片學習小烏龜游泳的樣子。
小結:小烏龜是生活在海里和陰暗潮溼的地方,它在水裡會游泳,在地上又會爬。
3.看圖,認識不同烏龜。
師:小烏龜陪了大家很長時間了,要休息了,它請了好多小烏龜來和小朋友交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海龜、沙漠龜、沼澤龜、陸地龜)
三、愛護動物,聯絡生活。
師:小朋友和這麼多小烏龜成了好朋友,你們願意照顧小烏龜嗎?那我們要怎樣保護它呢?
小結: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小動物,小朋友要它們成為好朋友,跟小烏龜一樣,要照顧它們,保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