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窮人》教學設計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顧惜、勉強、抱怨、憂慮、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過去"等詞語,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窮人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2.理解重點句
(l)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2)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
(3)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理解重點語句的能力。
2.培養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透過學習,瞭解窮人的美好心靈,向學生進行關心他人、奉獻愛心的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窮人夫婦的心靈之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
引導學生透過小組討論,感情朗讀,激發學生情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討論交流,感情朗讀課文。展開想象,編故事以昇華情感。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分析掌握桑娜內心的矛盾,體會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點。
2.展開想象,續編《窮人》這個故事是難點。
(二)疑點
體現桑娜內心矛盾的重點語句。
(三)解決辦法
採用抓重點詞語進行品析、指導朗讀來解決重難點;啟發學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點、思想品質及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合理想象。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啟發,談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教師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讀課文。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讀自悟,勾畫重點詞句,質疑問難。
2.小組討論重點問題。
3.認真觀察課文插圖,發揮想象,表述練習。
4.感情朗讀課文,表現主人公心靈美好。
5.續編《窮人》這個故事。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窮人》,齊讀課文
2、回憶一下,課文中的窮人指的是誰?板書:桑娜漁夫西蒙
3、學習了課文的1--7自然段,這三位窮人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板書課題,學生解題。(窮人就是窮苦的人。)
4、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本文寫了幾個窮人?寫了窮人的什麼事?你感覺這些窮人怎樣?你還讀懂了什麼?本文是按什麼順序敘述的?
2.檢查自學情況(同桌討論後集體交流)。
(1)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板書:桑娜漁夫
(2)學生談談對課文中窮人的印象。(很善良)板書:善良
學生談談還讀懂了什麼?(教師隨機板書)
(3)本文寫作順序?(板書: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三)學習第一段
1.自讀"等待丈夫"一部分內容。讀完這部分內容,你有什麼感受?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
(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貧困、生活艱難。從"補"、"破帆"、"勉強填飽肚子"、"吃的是黑麵包"、"菜只有魚"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艱難。
②感受到桑娜勤勞能幹。引導學生說出"溫暖與舒適"指的是什麼?
"溫暖"指爐火未熄,與室外的寒風呼嘯相比而言:"舒適"指地面乾淨、食具發亮,孩子們安靜地睡著,這是與丈夫在狂風大浪中打魚的處境相比而言。從這裡可以看出桑娜勤勞能幹。
③體會到桑娜內心很善良,從"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等處可以看出。)
2.朗讀這部分內容,讀出感情,體會桑娜的家庭貧困、勤勞能幹、心地善良。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課文第一部分講的是什麼?
(二)學習"抱回孩子"部分內容
(1)默讀這部分內容,思考:哪些地方最能體現出桑娜的善良?(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教案《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窮人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教師適時出示重點語句投影片、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適時點撥,可從以下幾方面說出。
(桑娜走出門去,她出去向海上張望,看不到什麼,她想起了生病的女鄰居,桑娜是在自己的親人安危不知、生死難卜的情況下去關心鄰居的,從這裡可以看出桑娜關心她人、心地善良。)
(桑娜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裡。當她看到兩個可憐的孩子,她樂於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地表現出來,她什麼也沒想毅然決然地把孩子抱回家裡,充分體現出桑娜的善良。)
(桑娜把孩子抱回家裡後,她一系列矛盾的心理也說明了桑娜的善良,由於善良心的驅使抱回了孩子,沒有徵求丈夫的意見,他會同意嗎?這是她第一個不安的地方。"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又加上兩個,今後生活怎麼辦?這是她第二個不安的地方。他覺得愧對丈夫,"他會揍我的`"、"揍我一頓也好!"說明桑娜為救人之難,寧願自己皮肉受苦,甘願承擔一切後果,充分體現出桑娜的善良。)
(2)朗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要表現出桑娜的善良。
(三)學習"漁夫回家後催促桑娜抱回孩子"一部分內容
(1)自讀課文,思考:漁夫的善良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討論、交流)
("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從這句話可看出漁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於他們的健康,一事當前先為別人著想,充分體現漁夫的美好心靈。)
("快去,別等他們醒來"漁夫不僅同意把孩子抱來,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來,怕孩子醒來知道媽媽死了,心靈受創傷。母親死後的慘相不能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待醒來之後,讓他們感到有一個溫馨的家。漁夫完全為孩子著想,至於自己負擔如何完全置於腦後,看漁夫的心地多麼善良。)
("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回到現實中一想,我們的日子的確很苦,如今又加上兩口,真是雪上加霜,日子難熬,從"熬"字上可以看出漁夫的苦日子,度日如年,備受煎熬,同時也表達了漁夫的堅強精神,一定能戰勝困難渡過難關。這些足以說明漁夫同桑娜一樣有關心他人的美好心靈。)
教師小結:這段話雖不長,但寫出了漁夫由憂慮到思考最後作出決定的過程。撫養孩子成人這不是簡單的接濟、施捨,這是多麼艱難而漫長的路啊。這期間,要消耗他多少精力、體力乃至生命,為了幫助別人,他寧願犧牲這一切,從這裡我們也看出了漁夫的善良。
(2)指導感情朗讀,注意省略號的作用。
①表示停頓、間歇;②內容上的省略。
(3)師生共同總結。
教師:在抱回孩子這件事上,桑娜和漁夫事先商量了嗎?沒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這叫什麼?(生:不謀而合)教師:也說明窮人和窮人的心是相通的。
(四)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1.剛才,透過學習,我們瞭解了課文的內容,體會到了窮人的善良。那麼,作者是如何表達的呢?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地方最好地表達了這一點?好在哪兒?
2.學生集體議答:
(l)桑娜探望西蒙時在門外敲門動作的變化寫得細緻入微。如"敲了敲門"、"一次又一次地敲門"、"猛地推開門"。"敲了敲門"是出於禮貌做出的動作;"一次又一次敲門"說明心情急切,敲的遍數多,迫切想知道屋內情況;"猛地推開門"是桑娜意識到情況不妙,預感有所不測,集中力量猛地推開門。這些細緻動作的描寫,準確地突出了桑娜對西蒙的牽掛、同情、關注,很好地體現了人物的高貴品質。
(2)漁夫聽說西蒙死了,描寫他的一段話寫得好,從神態到動作到語言描寫非常貼切,簡單的幾句話,漁夫的思考過程躍然紙上。
(學生說、老師隨時引導。)
3.小結:我們在寫作文時,要想把人物寫活,也應像作者這樣,注意寫好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五)課堂訓練、發展技能
1.出示投影,發揮想象,說一段話。投影內容:課文插圖(桑娜拉開了帳子,漁夫把馬燈高高地舉起。只見七個小腦袋排成一排,其間兩個淺黃色頭髮的小腦袋緊緊地靠在一起。他們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勻而平靜,鼻翼在輕輕閃動,鼻尖滲出了細小的汗珠。)
2.學生練說,班內交流。
(六)指讀課文,啟發再次質疑問題(隨機解決)
(七)教學生字新詞
1.學生自己識記字形、重點辨析"寡"、"魁"的字形。
2.聽寫生字,瞭解掌握情況。
(八)佈置作業
1.編排課本劇,把課文內容演一演。
2.預習第21課。這幾節課結束之後,我想了很多很多。在本節課中,我根據教學的需要,就設計了學生以不同的方式來讀文,自由朗讀、小組讀、個人展示讀、師生合作讀、集體朗讀等不同型別的讀,目的是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思考。學生非常樂意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尊重個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閱讀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情感性朗讀,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裡自由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