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認識沉與浮教案

幼兒園小班認識沉與浮教案

幼兒園小班認識沉與浮教案

  幼兒園透過活動教學讓幼兒認識沉與浮,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幼兒園小班認識沉與浮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

  幼兒園小班認識沉與浮教案1

  目標:

  1.透過玩水,發現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裡。

  2.在玩水發展幼兒對操作的興趣。

  準備:

  盛水的大盆3-4個,內裝有半盆水;每人一個塑膠筐,內有多種材料(小積木.塑膠玩具.玻璃球.鐵夾子.木夾子等)

  過程:

  1.介紹各種材料,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

  提問:小朋友很喜歡玩水,這兒有幾盆水,每人還有一個小筐,小筐裡有許多東西,你們一樣一樣地把它們放入水裡玩玩,看看會怎麼樣?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並引導幼兒邊玩邊說說自己的發現。

  (1)組織幼兒談話,問幼兒玩水時發現了什麼。

  (2)根據幼兒的發現,教師請幼兒再玩一次,看是否是這樣?(不同的材料有的會浮起來,有的會沉下去。)

  建議:

  活動繼續進行,當孩子發現材料的沉與浮後,再請幼兒將會沉的材料歸類放在一起,將能浮起來的材料歸類放在一起。

  幼兒園小班認識沉與浮教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辨別沉浮現象,認識“  ↓  ”“   ↑   ”標記。

  3.樂於參與科學小實驗,培養探索精神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

  1.鑰匙、彈珠、之類的可以沉的東西。

  2.泡沫、乒乓球之類的.可以浮的東西。

  3.盆子、水。

  4.沉、浮標記卡片。

  活動過程:

  1.出示材料,介紹材料的名稱。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們玩好玩的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麼?”

  2.幼兒操作並觀察物體在水中的現象。

  (1).“這些好玩的東西好幾天沒有洗澡了,我們來幫它們洗洗澡吧!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現象發生?”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3).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3.介紹“沉”“浮”概念。

  (1).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將幼兒說的物體放在盆裡,一起觀察物體的沉浮。

  (2).“我們把鑰匙、彈珠、之類的東西沉在水底的現象叫“沉”.我們把泡沫、乒乓球之類的東西浮在水面上的現象叫“浮”。

  4.認識“ ↓ ” “ ↑ ”標記。

  (1).老師這裡還有一個更好玩的遊戲,但是得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照片,看看都有什麼?它是沉在水底?還是浮在水面上的?

  (2),。“沉”我們可以用“  ↓”表示,表示它沉在水裡。

  “浮”我們可以用“  ↑ ”表示它浮在水面上。

  (3).幼兒自己選擇照片,把它貼在相應的標記下。

  5.教師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玩這麼多,知道了沉和浮,我們把像鑰匙、彈珠之類的東西沉在水底的現象叫做“沉”,我們把泡沫、乒乓球之類的東西浮在水面上的現象叫做“浮”,小朋友們回家找一找、玩一玩看看還有哪些東西會沉?哪些東西會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