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記錄>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5篇)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5篇)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

  過程描述

  區域活動開始了,姜涵潤隨手拿起了桌面上剪好的皺紋紙看了起來,阮怡澤和王雨欣,黃文爍,張逸軒也來到了桌子面前,他們分別找到了自我喜歡的皺紋紙,他們顯得十分開心。今日的美工區是要小朋友們用手中的皺紋紙在白紙上用雙面膠粘出美麗的花,桌面上已經擺放好了白紙、雙面膠、皺紋紙。王雨欣和黃文爍分別欣賞著自我拿到的皺紋紙,還念念自語的說著要粘五顏六色的。她們兩個已經開始做了,姜涵潤看了一下週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她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她發此刻觀察她的我,立刻叫道“教師教師,我不會!”我走過去說“一會兒教師要來你的“花園”賞花昂”姜涵潤立馬提起精神頭來了,她看看別的小朋友在把皺紋紙往雙面膠上粘,她試著也做起花來。她是我們班最小的孩子,對教師的依靠心理很強,可是當她聽到我要來欣賞她的花園時,她顯得異常興奮,好像理解了一個使命一樣,一絲不苟的做起來,不一會,她就在白紙上粘了滿滿的花。她滿意的拿著自我做的花,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誰的比較好看。

  分析

  特點: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操作資料。這樣的幼兒缺乏必須的自信心,總認為自我不能獨自完成任務有很強的依靠心理,喜歡身邊有教師的陪伴,需要教師在一旁不斷地給予肯定或鼓勵,才能完成操作資料,一旦完成了操作就興奮不已。

  分析:從案例中,姜涵潤看了一下週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她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她發此刻觀察她的我,立刻叫道“教師教師,我不會!具有必須的依靠性,還未經過操作就認為自我不會。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體驗所困擾,很有可能會放棄活動。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指導策略

  1、瞭解需要,直接提議。以直接提議的方式,讓幼兒主觀地選擇自我所喜愛、興趣的活動資料。幫忙幼兒構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2、適當的鼓勵,使之獨立完成操作。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錶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滿意的點頭,逐步消除她們的依靠心理,從而提高她們自主操作的信心。所以,教師的鼓勵和賞識有時候是幼兒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針對一些年齡小,依靠心強,不願參與活動,活動中不進取、不主動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用鼓勵的眼神、肢體動作提醒她,給她充足的空間表現、展示自我,並對她的點滴提高進行表揚和鼓勵,使她對自我充滿自信,從而萌發表現的慾望。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2

  觀察目標

  1.幼兒是否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我想畫的人或事物。

  2.能否塗塗畫畫,粘粘帖帖並樂在其中。

  情景實錄

  今日的美工活動是塗色“小花傘”,糖糖小朋友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拿起天藍色的油畫棒就開始塗,沒過一會就聽見糖糖的聲音:“教師,快看,我的傘好看嗎?”看著她那渴望的眼神,我立馬回應:“好看,糖糖真厲害!”糖糖又繼續和我說道:“我媽媽帶我去海邊玩了,大海就是這種顏色的,我可喜歡了!”說完以後,只見糖糖一臉滿足的樣貌。

  分析評價

  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一樣於成人,他們表達自我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於成人,糖糖對色彩也有自我獨特的看法,在她的眼裡海洋的顏色就是美麗的,所以他在選擇顏色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天藍色,她還願意將自我看到的和成人進行交流,糖糖到達了《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兒能用簡單的色彩畫出自我想畫的事物,並且在美術活動中樂在其中的目標。

  調整策略

  1.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感受和欣賞美麗的景色;

  2.和幼兒一齊發現美的事物特徵,感受和欣賞美;

  3.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3

  觀察物件:XX

  性別:男

  年齡:6週歲

  活動資料:生活活動

  觀察目的

  培養幼兒不打斷別人講話,耐心傾聽的習慣。

  觀察實錄

  團體活動完畢,孩子們去喝水了,子墨來到我身邊小聲對我說:“教師,我想給小朋友們唱首歌,行嗎?”“能夠啊!”我十分高興地回答他。我組織好孩子們,說了子墨的想法,子墨開始唱了,可剛唱了第一句,有的孩子就喊:“我也會”;“他唱得不對”......活動室亂作一團,子墨的歌聲被淹沒了,只聽見嬉笑聲。子墨難過地回到了座位上。

  平時活動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景,教師話說到一半,孩子們就開始七嘴八舌了,部分孩子也經常插嘴,不等教師把話說完就急於回答,結果答非所問。

  分析記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表現欲十分強,可是不知等待、隨意打斷別人說話,話聽一半的壞習慣也凸顯了出來。在大班時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採取措施

  1.首先讓幼兒換位思考一下,體會子墨的心境。

  2.告訴幼兒隨便打擾別人講話是沒有禮貌的行為,也是十分厭惡的。

  3.團體講讀相關繪本《大熊有一個小麻煩》

  4.組織一些團體遊戲,培養幼兒傾聽習慣,如“傳話筒”“聽指令做動作”“和我說相反”等等。

  5.班內安排一些師幼對答小遊戲:如“小嘴巴—沒聲音”“XXX—請注意”“聽我說—請您講”等等。

  6.教師自身找原因,要耐心聽幼兒說話以身作則。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4

  在我們自然角里來了一樣東西。當我把它拿出來給小朋友看,然後問他們:“知道這是什麼麼?”孩子們三三兩兩的搖搖頭,說:不知道。被我料到啦!呵呵 ~~~~於是我告訴他們:這是乾的海帶。乾的海帶小朋友一般沒有接觸過的,所以就開始了我們的認識過程。

  幼兒對新奇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的,因此,我們要抓住幼兒的心裡去開展一切的教學活動。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5

  【案例】 豪豪買菜記

  今天,當區域遊戲一開始,豪豪就很高興的跑去華士菜場買菜了,菜場老闆婷婷開始想要和他聊天。只見豪豪只顧自己悶頭揀著菜,婷婷說:“這個是5塊一斤。”豪豪:“好的。”於是拿著菜往秤盤裡一放,還沒問多少錢,豪豪又趕緊走回去揀了好多不同種類的菜,如竹筍、西紅柿、胡蘿蔔等,一起放到了秤盤裡,這時一旁的凡凡湊近一看,說:“怎麼一下子買這麼多種菜啊,老闆怎麼稱啊?”豪豪:“那好吧,我下次少買點。”說著轉身就走了,這時菜場老闆婷婷發話了:“菜還沒拿就走了啊!”豪豪聽到後,跑回來一把抓住秤盤裡的菜就走了。其他小朋友看見了,哈哈大笑……

  【分析】

  案例中的豪豪是我們班出名的愛哭幼兒,不管什麼事只要不順心就會哭,哪怕天熱,他出汗了,自己一個人就在那哭,我們問他這樣做對不對,他的回答幾乎都是“好吧!下次不這樣了。”而且經過觀察發現豪豪的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較差。由此分析上述案例中,豪豪的表現是因為平時的社會交往積累太少,以及他的語言發展滯後,不管其他人問他,他的回答只有一種模式“好吧!下次不這樣了。”

  【指導策略】

  1、教師的直接指導:從豪豪此次遊戲的角度看,我們應該多讓豪豪參與遊戲,並在一旁給予正確的遊戲指導,讓其明白遊戲規則;從豪豪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更耐心的教育他改掉一句話模式的回答,使其在以後玩遊戲時能與其他幼兒交流自如。

  2、幼兒同伴間的間接指導:給豪豪找一個好朋友,以組合的形式參與到遊戲中,當然這個好朋友必須是語言表達能力、同伴交往能力發展較好,同時明白遊戲規則的幼兒,帶領豪豪參與遊戲,透過平行的遊戲角色,以間接指導者的身份幫助豪豪。

  3、家園合作:家長與教師應該很好的配合,只有家園合作,才能讓豪豪進步。因為如果只是在園時教師的教育,到了家家長仍對其不教導,則我們老師教育的效果將不見效。所以,教育要家園同步進行。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6

  班級:小班 姓名:紅紅 年齡:4歲

  環境:班級建構區內,紙杯若干

  觀察目的:

  瞭解幼兒建構遊戲的能力,觀察幼兒動手能力、語言能力、交往能力等發展情況。

  觀察記錄:

  紅紅和明明在建構區玩紙杯遊戲,紅紅從插在一起的一疊紙杯中拿下一隻紙杯遞給明明,明明把紙杯反扣在地上,再接過紅紅給的第二隻紙杯,他們反覆進行著這樣的活動,地上放滿一層紙杯。紅紅從一疊紙杯中抽出一紙杯紙時,越來越興奮,有時嘴裡會冒出“7”、“5”等數字,手上還剩幾個杯子時,她自言自語道:“我還有呢。”接著又說:“我還剩兩個,還剩一個。”紅紅手上沒有紙杯了,她爬走了,紙杯作品處只有明明一人還在忙活。紅紅爬到另一組小朋友堆高的紙杯處,拿起小朋友堆的第三層上的紙杯,鬆手讓紙杯掉在地上,然後笑起來:“倒了。”這時,還有一組小朋友堆的紙杯高樓倒了,紅紅看見大笑:“又倒了。”紅紅指著自己的紙杯作品說:“我的紙杯不倒”。紅紅回到自己的紙杯前,明明還在獨自忙活,紅紅將第一排的紙杯做了修改,她拿起一隻紙杯反扣在兩隻紙杯上,連續完成了四個,然後看了看自己的作品興奮地大笑。

  評價分析:

  小班幼兒大部分時候還是以“平行遊戲”為主,他們在遊戲中交流的語言並不多,有時是自言自語。紅紅在和明明一起遊戲時遞給明明一個紙杯,明明就放一個紙杯,紅紅有時多抽出一個紙杯她還要放回去一個,紅紅按照自己定的規則在遊戲。這一過程紅紅和明明沒有一點語言交流,他們的交流來自於傳遞紙杯的合作動作,還有他們所預設的紙杯擺放方式。紅紅在玩紙杯遊戲的過程中看得出非常開心,她在遞紙杯時還不時冒出一些數字表達她的紙杯即將遞完的成功感。紅紅在看到別的小朋友作品倒了異常興奮,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的作品最好不會倒,但是,在觀看了別人作品後,紅紅還是受到啟發,她將自己的紙杯作品也向上堆了一層,紅紅充滿自信的孩子,很滿意自己的作品。

  支援策略:

  1. 紅紅雖然語言表達較好,但是還是自己和自己說,她和明明的語言交流幾乎沒有,除了傳遞紙杯,其餘都是各自忙活,教師可以牽線搭橋式間接參與進來,引導孩子多一些合作的內容以及語言的交流。

  2. 明明和紅紅的作品以平面為主,可以啟發他們如何將紙杯堆得高高的又不會倒,挑戰一下紙杯堆高的遊戲。

  3. 教師提供的紙杯有兩種顏色,在接下來的遊戲可以試著啟發幼兒將紙杯按顏色分類建構,或提供一兩種輔助材料增加紙杯遊戲的趣味性。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7

  主題:燈

  幼兒姓名XX性別女出生日期20xx年

  探究活動開始日期20xx年4月

  結束日期20xx年6月

  區角觀察分析: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表現異常進取,平時有什麼新鮮事兒都想動一動、試一試,並還會提出疑問,是個十分好奇好問又善於思考的孩子,可是這個孩子團體面前說話的膽子較小,小組之間小朋友之間的交流還是很活躍的。本次的區角活動記錄表,主要記錄了這一孩子在有關燈的探索性主題活動及延伸的相關活動中的一些表現,下頭我對這一孩子的探究行為作如下的分析與思考:

  第一、在實錄中我們不難看出淳淳是個天生好奇、喜歡觸控、把弄、操作與提問題的孩子,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感興趣並且觀察的細緻性也較強。如在孩子們自發的與教師交流中,他也積極參與,補充別的小朋友沒有發現和提到的事,還能用自我的語言把自我的疑惑提出來。

  第二、淳淳也是一個喜歡探究,善於思考喜愛動手動腦的孩子,發現問題後樂於進取解決,什麼事兒都能引起他的探究,並且對於問題能提出問題,並經過自我的探索進行驗證,同時還能積極參與調查,在我們的每次的主題開展中,他調查總是最進取的,燈的主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淳淳還是會用記錄來表達自我探究發現的孩子。義大利教育家“以其幼兒的100中語言震撼了全世界幼教工作者的心。確實,記錄也是幼兒表達表現的一種方式。實錄中淳淳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了電珠通電連線的方法,作為教師應善於觀察聆聽幼兒這種表達方式,關注解讀幼兒的探索行為。

  第四、淳淳這孩子其他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團體面前缺乏大膽表達的膽子。其實從平時的觀察中發現,他不是不會表述自我的想法與思考,在小組中交流孩子很進取的但在大團體中就膽怯。所以作為教師要善於觀察,創設機會讓其在團體面前進行表達。實錄中的調查交流活動教師就是創設了很好的機會,讓淳淳介紹,從而提高了淳淳在團體面前交流的信心。

  還有淳淳還是一個善於反思、思考、注意永續性較強,並能改善自我探索行為的孩子。在實錄中電珠通電的活動雖然剛開始時由於幼兒年齡特點的決定,他們探索的初級階段都是以無意注意為主的,就如實錄中的描述一樣,剛開始淳淳是無目的的探索活動,而恰恰成功了,可其實還不明白真正的原因,於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又進行了第二次的有目的的探索活動,雖然失敗了,可是還是不放棄,在思考與反思中調整自我的行為。

  對本次區角觀察的思考:

  第一、觀察能幫忙教師思考適合孩子教育策略。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觀察是教師獲得個體和群體資訊的主要途徑。教師經過觀察,發現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在不斷思考、不斷調整自我的行為,努力尋求一種最適宜的結果。在這過程中,教師看到了幼兒思維的過程,看到了幼兒在過程中的發展,並更清楚地瞭解、掌握幼兒的發展水平。本次的觀察記錄中教師在觀察瞭解的基礎上來實施相應的指導策略。如在電珠通電的活動中,當教師看到淳淳實在無意的情景下使電珠亮了,教師邊調整了其策略,讓他經過再次的嘗試,從而瞭解電珠通電的正確連線方法,而後的第二次觀察,教師發現淳淳在探索後仍未找到答案,這時教師便給了適宜的指導,指導的方法以啟發為主,而不是直接指導。當時教師就問了看看電線裡有什麼?教師這樣問的目的主要讓淳淳找出探索中的障礙,淳淳

  僅有解決了主要困難,才會有以後的發現和成功,這也說明觀察能幫忙教師思考適合孩子教育策略,推動孩子的探索,增強自信。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惟有經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從而採取相應的指導策略。

  第二、觀察使教師學會了“等待”,明白了等待的價值。適時適宜的等待是一種教學策略,在探索活動中,幼兒常常會出現一些疑惑,,有時可能因為正在思考問題,使探索行為暫時表現得不那麼明顯;有時可能因為遇到了超出了他們本事範圍的難題或者因為技能上達不到而使探索行為遭遇失敗。作為教師不要急於去採取指導,有時候採取適度的“等待”,教師要學會留出時間,留出空間,等待幼兒的自然成熟;或者說是在進取地尋找一個成熟的時間,一個更好的教育點。教師應相信幼兒有本事發現問題的奧秘,並應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如在實錄中,教師發現剛開始時是無意的成功,於是引導他再試一次,可連續幾次還是失敗,這時教師已觀察到淳淳是被表面的成功所矇蔽時,我沒有對他們的行為做出所謂權威的否定,而是在第一次探索中,提醒他再試一試;

  第二次探索中提醒他看看裡面的東西,然後繼續耐心的等待。我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我們很清楚孩子的好勝心理往往讓他們不能虛心的理解教師的好言相勸,倒不如讓他們“頭撞南牆自然回頭”;其次,讓孩子親身體驗失敗的過程也是一種有價值的經驗,並且這種經驗反面更為記憶深刻!選擇等待我正是要留給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間和時間,等待孩子自然的成熟,同時,我也在進取的尋找一個更恰當、更有意義的教育契機。當然等待並不是無限量的,在孩子們無法用現有的.經驗來解決問題時,我們再一味的等待很可能挫傷他們的探索興趣。就在孩子趨於放棄時,我及時對他們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這種肯定給了孩子很有力的鼓勵,讓他們的探索慾望從低谷中爬上來,接下來我給了他們一點提示,給他們在前一個活動過程中剛剛獲得的還未曾穩固的新經驗和實際遇到的問題之間架了一座橋,聰明的孩子一點就透,立刻就把新經驗遷移到所遇到的問題中來。

  第三、聆聽幼兒的心聲和觀察幼兒的行為是教師瞭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因為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都隱含於其中。幼兒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內在的思維往往在一言一行上表現出來,並且在行動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還往往有新的發展。所以作為教師應供給豐富的探索材料為幼兒科學探究供給物質上的保證,同時還應創設一個寬鬆、有秩序的、生氣勃勃的、愉快的環境,是容易為幼兒所理解的,讓幼兒喜歡的環境,創設新奇、動態的物質環境。才會使幼兒產生感的興趣。“興趣是個水閘,依靠它,能開啟注意的水庫並指引注意留下來”。在實錄中教師為幼兒的調查安排了一次團體交流的活動,孩子們因為有了調查活動作鋪墊,孩子便講的滔滔不絕,可是在這熱鬧的背後,教師還是能關注到全面的孩子,當教師看到淳淳的表情和行為時,教師就利用鼓勵的語言給淳淳供給了這樣一次在團體面前大膽交流的機會,使淳淳增強了在團體面前表達的自信心。

  總之,在區角探索活動中,幼兒是主人,是幼兒在活動,而不是教師在主導幼兒。教師的指導應側重於觀察和指導,經過觀察幼兒的言行,推測幼兒的思維方式或過程,分析幼兒的所思所想,預測幼兒正在進行的探索活動可能發展的方向,從而迎合幼兒的需要;基本原則是尊重幼兒的活動意願,這樣有助於幼兒樹立良好的自信心;並且有助於幼兒自主性學習;更有助於幼兒初步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8

  過程描述

  區域活動開始了,晨晨來到了美工區隨手拿起了桌面上擺好的彩紙看了起來,光軒和雨澤,詩然,方圓也來到了桌子面前,他們分別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彩紙,他們顯得非常開心。今天的美工區是要小朋友們用手中的彩紙疊出漂亮的手提包並在上面粘上漂亮的花或畫上漂亮的圖案,桌面上已經擺放好了許多老師摺好的手提包等小朋友去裝飾的,還有彩紙、白乳膠、水彩筆等。晨晨和方圓分別欣賞著自己拿到的手提包,還相互討論著要設計出各種樣式的。她們兩個已經開始做了,雨澤看了一下週圍的小朋友,拿著彩紙在摸頭思考,可是他還是沒有動手摺紙。這時候他發現我在他的旁邊,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我走過去說:“老師相信你會的,你不試一試怎麼知道你不會的,等會我要過來欣賞你的作品哦!”雨澤立馬提起精神頭來了,她看看別的小朋友在怎麼折,他也試著折了起來,並且摺好後小心翼翼的在上面粘上了花。雨澤每次手工活動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很強,可是當他聽到我要來欣賞他自己做的作品時,顯得非常高興,好像接受了一個使命一樣,一絲不苟的做起來,不一會,他就在手提包上粘滿了花,他滿意的拿著自己做的手提包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誰的比較好看。

  分析

  雨澤看了一下週圍的小朋友,拿著彩紙在摸頭思考,可是他還是沒有動手。這時候他發現我在觀察他,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具有一定的依賴性,還未經過操作就認為自己不會。幼兒缺乏一定的自信心,總認為自己不能獨自完成任務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喜歡身邊有教師的陪伴,需要教師在一旁不斷地給予肯定或鼓勵,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體驗所困擾,很有可能會放棄活動。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錶揚的這一特點,適當的鼓勵,及時、適當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滿意的點頭,逐步消除他們的依賴心理,從而提高他們自主操作的信心。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9

  時間:xx

  班級:中班

  過程描述:

  區域活動開始了,周雨欣隨手拿起了桌面上剪好的皺紋紙看了起來,黃玉琦、張秀清也來到了桌子面前,她們分別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皺紋紙,他們顯得非常開心。今天的美工區是要小朋友們用手中的皺紋紙在白紙上用雙面膠粘出美麗的花,桌面上已經擺放好了白紙、雙面膠、皺紋紙。黃玉琦、張秀清分別欣賞著自己拿到的皺紋紙,還念念自語的說著要粘五顏六色的。她們兩個已經開始做了,周雨欣看了一下週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她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她發現在觀察她的我,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我走過去說“一會兒老師要來你的“花園”賞花?”“周雨欣立馬提起精神頭來了,她看看別的小朋友在把皺紋紙往雙面膠上粘,她試著也做起花來。她是我們班最小的孩子,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很強,可是當她聽到我要來欣賞她的花園時,她顯得異常興奮,好像接受了一個使命一樣,一絲不苟的做起來,不一會,她就在白紙上粘了滿滿的花。她滿意的拿著自己做的花,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誰的比較好看。

  分析

  特點: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操作內容。這樣的幼兒缺乏一定的自信心,總認為自己不能獨自完成任務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喜歡身邊有教師的陪伴,需要教師在一旁不斷地給予肯定或鼓勵,才能完成操作內容,一旦完成了操作就興奮不已。

  分析:從案例中,周雨欣看了一下週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她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她發現在觀察她的我,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具有一定的依賴性,還未經過操作就認為自己不會。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體驗所困擾,很有可能會放棄活動。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指導策略

  1、瞭解需要,直接建議。以直接建議的方式,讓幼兒主觀地選擇自己所喜愛、興趣的活動內容。幫助幼兒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2、適當的鼓勵,使之獨立完成操作。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錶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滿意的點頭,逐步消除她們的依賴心理,從而提高她們自主操作的信心。所以,教師的鼓勵和賞識有時候是幼兒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針對一些年齡小,依賴心強,不願參與活動,活動中不積極、不主動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用鼓勵的眼神、肢體動作提醒她,給她充足的空間表現、展示自己,並對她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使她對自己充滿自信,從而萌發表現的慾望。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0

  我看到的情景:

  區角活動中,一組孩子正在美美理髮店中“工作”。沒多久,理髮店裡傳出了爭吵的聲音。老師悄悄走近,才明白原來是髮型師和洗頭師在爭吵,都認為吹頭髮的工作是自己的,互不相讓,而旁邊的店長和衛生員一個幫一個,正鬧得不可開交。

  老師走了進去,說“老闆,我要剪個漂亮的短頭髮。”幾個孩子見狀,都圍了過來,熱情地接待他。洗了頭髮後,洗頭師搶先拿到了吹風機,得意地要給顧客吹頭髮了。老師顧客這時疑慮地說了一句“哎,別的理髮店都是髮型師吹頭髮呀,你們這裡怎麼弄錯了?”扮演洗頭師的孩子怏怏地把吹風機放下走開了。

  我想到的:

  這個案例中看似矛盾解決了,但是老師的這個“建議”直接破壞了理髮店的氛圍,而浪費了一個孩子可以自己動腦探究和解決的教育契機。這個矛盾實際上是孩子合作中分工不明的表現,老師自以為是合作式的支援策略,參與了孩子的活動扮演了角色和孩子合作進行遊戲,但這個策略成功了嗎?在互動起步的階段,老師就沒有充分的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願,也許孩子還沒有想到要求助老師、要向老師發起互動呢?這個起步是老師主觀意願上的激起互動,這樣的參與也是不合時宜的。那麼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互動支援更始充滿了主觀色彩,甚至有了“簡單粗暴”地宣佈了所謂的“正確答案”,這種參與、這種支援不是孩子所真正需要的,也違背了合作式支援策略的實施原則。

  我的教育點子:

  在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和管理者,更應該是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與合作者。在師幼互動中,教師應根據教育任務與內容的不同,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採用多元化的互動方式。每次活動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孩子希望我參與嗎?我怎樣參與進去?(傾聽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

  2.孩子是怎樣活動的?合作水平發展處於哪個階段?(把握角色定位,巧妙參與)

  3.孩子有困難怎麼辦?我的支援及時嗎?(幫助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

  並且努力做到:

  1.瞭解——觀察幼兒需要,做好互動準備。

  2.取捨——尋求幼兒需要與目標之間的平衡,判斷互動價值。

  3.推動——藉助有效策略,推動互動程序。如支援幼兒實踐自己的想法,耐心等待,透過提出關鍵的問題引導和幫助幼兒歸納和提升經驗。

  4.反思——透過分析不斷調整互動策略。

  那麼,在教育過程中就能更多地關注幼兒的情感與需要,關注幼兒的實際情況,更好地去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動模式。這樣孩子才能積極、主動、有效地與教師互動,我們的教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1

  幼兒行為實錄:

  音樂活動《小白兔捉迷藏》開始了,老師扮演了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戴上了胸飾,老師開始讓大家聽一段音樂,音樂剛出來,孩子們有的說:小白兔跳出來玩,有的說:它去拔蘿蔔去,還有的說:它去超市買好吃的。老師看到孩子們情緒十分高漲,又提了問題:那你們聽聽後面的音樂,小兔又在幹什麼呢?孩子們一下十分安靜,側著耳朵聽著,有的先說了:“小兔休息一下。”還有的說:“小兔在吃東西了。”只有子瑜說:“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來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著,最後老師做了一個表揚他的動作,大家應和著他的意見……可是等狼來捉小兔時,大家都變成花、草、樹、石頭等,等狼過來問:你是誰呀?沒有一個說是小兔,子瑜說:“狼是食肉動物,它不喜歡吃草的。”看來孩子們還能區分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呢!

  教師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生成了有關食物鏈的問題,也熱衷於討論食草和食肉動物的話題,在與孩子們一起開展生成式主題活動的歷程中,我時時為小班孩子的創造潛能而驚訝

  和感動;在和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從中學到了許多活生生的知識,這些活動使我的教學實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們也可以是生成活動的主人。雖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動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樣能產生較多、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實生活中自然地沉澱著、積累著。但實踐讓我明白:教育並非演戲,取之於生活而又用至於生活的經驗才是最珍貴的,真正符合幼兒需要,有利於每個孩子提高和發展的活動才是成功的。

  改進措施:

  1、在事先的準備上,創設更貼近小班孩子生活經驗的情境,容易激發孩子表達的慾望。

  2、教師還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重視個別在集體中表現。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2

  觀察物件

  阿浩

  年齡

  性別

  位置角

  繪畫領域

  時間

  3.14下午福音14:15

  觀察記錄

  兒童繪畫的主題是“我要飛翔”。他的臉很滑稽。他看起來像在睡覺,頭抬起來,四肢張開。

  評估和分析

  這個孩子很有潛力。他的繪畫技巧很好。雖然他看起來很滑稽,但他表現出“飛翔”的樣子。

  教師的干預策略

  事實上,“飛翔”的外觀是無法修復的。我只是引導孩子們飛到那裡,他們所看到的,和他們所看到的基礎上飛行。

  改善措施及目標

  如何飛翔,如何在兒童繪畫中飛翔,在他的思想中是無法固定的。我想透過豐富的想象力來引導孩子們畫出飛翔的樣子,並新增更多豐富的資訊。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3

  數學區,露露和萌萌等幾位小朋友在給花朵找花瓣,把有算式的花瓣插入相應得數的花朵上。露露一坐下來,就默默地插起來,樣子很認真,每一朵花瓣他都很認真的看過一遍,算算得數,然後插入正確的花瓣,很快一朵五顏六色的花就完成了,然後送到我的前面說:“老師,看我的對不對。”我接過來檢查了一遍,只有一朵花瓣插錯了,就向他點了點頭,說:“很好,但是你自己要學會檢查,來,你看看有沒有錯的”?他接過去,認真的看了一遍,對我說:“這朵花瓣插錯了!應該插在9的上面。”我點點頭說:“恩,對,因為你一時的不小心造成的,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細心,還要自己多檢查幾遍,這樣就不會出錯了,對不對”?他不好意思的抿起了嘴巴,使勁的點著頭。接著他又開始插另外一朵花了。與露露相反的是萌萌,他只是坐在那裡看著手裡的花發呆,我就對他說:“你看看花朵上是數字幾”?他回答:“6”“那你找一找有沒有得數是6的算式,然後插到上面去就行了。”我隨手拿起一朵花瓣問他:“3+3等於幾”?他抬起眼睛看看我很快就低下頭,不說話了,我只好拿來做遊戲的棒,讓他數一數,在他數完之後很小心的說:“等於6”,我向他笑了笑說:“恩,很棒,你就這樣來檢查每一朵花吧,然後把得數是6的花瓣插上去。”他說好。接下來他每拿起一朵花瓣都很小心的算出了他的得說,儘管很慢但是我看到了他在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這說明他在努力地做這件事情。這時露露已經完成第三朵花了,他看著這美麗的三朵花開心的向我笑了笑,彷彿在告訴我,他有一種成就感,因此開始自信了,做起算是更加快更加準確了。

  並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是聰明的,但是給予了鼓勵與支援,他們都會很認真很努力地做好一件事情,萌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看見別的小朋友做的很快,自己也想像他們一樣,但是他的熟練程度不夠,如果不一點一點的動腦筋來完成而是操之過急的話那麼恰恰相反,他的腦海中就不會有清晰的思路,在這個時候老師如果能夠給與提醒與鼓勵,讓他能按部就班的來完成一件事情,在多次的練習之後,他也會達到與其他幼兒一樣的熟練程度,所以老師及時的指導與鼓勵是很有必要的。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4

  觀察目的:

  ⒈用塗色的方法給自己喜歡的物品裝飾。

  ⒉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現象描述:在美工區裡,DYT小朋友選擇了一件衣服開始塗顏色。DYT小朋友說:“我給衣服塗上漂亮的顏色。”小瑤小朋友也來給衣服塗顏色。我請幼兒觀察小朋友衣服上的花紋是什麼樣的、顏色是什麼樣的。DYT小朋友等幼兒看了一會,就各自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顏色塗了起來。DYT小朋友塗好了拿給我看,說:“這是我媽媽家裡的衣服,這個顏色是媽媽最喜歡的一件衣服。”

  思考與分析:

  《指南》社會領域人際交往,目標⒈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能按自己的想法進行遊戲或其他活動。DYT小朋友比較喜歡參加塗顏色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DYT小朋友對於老師提供的遊戲材料感興趣,能積極嘗試操作,大膽地製作自己的作品。DYT小朋友在活動中,有自己的想法,能自己挑選顏色,均勻塗色。努力嘗試完成作品。在以後的遊戲中,可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同伴服裝的顏色、花紋,豐富幼兒相關經驗。

  建構區裡的小朋友在拼搭小花,DYT小朋友也來了,我建議幼兒拼搭大的花和小的花,DYT小朋友搭了一個大的花,我建議幼兒圍起來一起搭花,DYT小朋友說:“我要搭一個大花籃,可以把搭好的花放進去。”他們一邊拿著積木一邊拼搭著。這時,小豪把一些積木散落到了地毯上,很開心地在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話。DYT小朋友看到了,把積木主動撿起來了。

  在玩建構區的遊戲中,幼兒積極參與,學會了拿一片搭一片積木,在活動中能完成拼搭小花、大花。相互合作,大膽想象建構。《指南》社會領域的目標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DYT小朋友在活動中能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幼兒的建構水平顯示出了差異。這體現了《指南》中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我們應該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關注個別幼兒,引導幼兒愛護遊戲材料,一起來拼搭作品,使幼兒之間能相互學習,不斷提高建構水平,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15

  觀察內容:玩玩具

  觀察物件:楊雄凱

  觀察時間:20xx年9月

  觀察方式: 隨機觀察

  觀察過程:

  “請小朋友把玩具收好。”話一落音,楊雄凱就很快把自己的積木推倒在地上,還把旁邊小朋友的積木都推到,然後拼命的往筐裡扔積木一邊扔一邊緊緊地抓住筐,看見小朋友過來,楊雄凱還沒等到積木全部收好就搬著筐往一邊走,想送進櫃子。 而小朋友也搬著筐,誰也不願放手。

  教育評價:

  首先要表揚楊雄凱非常願意幫助老師做事情,只要喊道收玩具收什麼,他總是很積極收拾好自己組的玩具還要去收拾別的組的。玩玩具是楊雄凱最喜歡的事情,只要老師一說開始玩玩具,請坐的好的小朋友先拿,楊雄凱就坐得好好啊!老師真希望我們的楊雄凱上課時也這樣,那就更好了!

  教育措施:

  1、 教師要和楊雄凱多交流,告訴哪些事情是應該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如:收積木時應該收自己的,將積木輕輕的一塊一塊放進筐裡,不允許嘩啦啦把自己和別人的積木全推倒,而使地上到處都是積木。送玩具也是幾個小朋友輪流的,學會商量,不要每次都搶著送,而使得一個也送不成,浪費了時間。

  2、 建議家長在家時多給楊雄凱做一些安靜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