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精選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五篇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精選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狸的。

  2、學習用語、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1、配音幻燈片2、課件3、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出示圖片烏龜或實物,"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啊""烏龜""對,而且啊這還是一隻聰明的烏龜",可是遇到了一隻想吃它的狡猾的狐狸,會發生什麼事呢?(讓幼兒簡單說說可能發生的事)小烏龜是怎樣來戰勝這隻狡猾的狐狸呢?接下來啊我們一起來聽故事《聰明的烏龜》。

  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中間提問:小烏龜怕水嗎?猜猜他它會怎麼回答?

  烏龜和狐狸誰聰明?

  三、播放幻燈片,理解故事內容。(重點)

  1、教師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邊提問,瞭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狸的。

  故事《聰明的烏龜》

  教師講述第一段,提問:狐狸看見青蛙心裡會想什麼?狐狸又是怎麼做的?青蛙知道嗎?可以加上"誰誰回答真棒""接下來啊我們看看青蛙有沒有被狐狸吃掉"教師講述第二段:這件事讓誰看見了?它是怎麼做的?狐狸被咬住尾巴後說了什麼?烏龜有沒有回答狐狸的提問?小烏龜為什麼沒有回答啊?

  讓我們看看小狐狸又是怎麼做的?

  教師講述第三段:狐狸沒吃到青蛙想去吃烏龜,烏龜是怎麼做的?"那個小朋友告訴老師。"如果不能完全回答老師可以引導"咬頭時烏龜怎麼樣、咬腿時烏龜怎麼樣、咬尾巴時烏龜怎麼樣"

  2、教師講述第四段,引導幼兒討論:

  "烏龜怕摔、怕火嗎?",為什麼狐狸把它摔上天,扔進火盆,烏龜還要說謝謝狐狸呢?烏龜喜歡水嗎?,為什麼狐狸說要把它扔到水裡,它反而哭了呢?

  (多請幾個小朋友回答,回答最好的放到後邊,對,你真棒,)因為烏龜很聰明,他知道狐狸不會聽烏龜的話,烏龜喜歡什麼,狐狸就不讓他做什麼,烏龜不喜歡什麼,狐狸就讓他做什麼,只有這樣烏龜就不會被狐狸吃掉

  3、你認為烏龜聽了狐狸的話心裡怎麼想?它的心情又會是怎樣的呢?(講出烏龜機智的地方)

  四、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教師敘述故事,與幼兒練習對白,重點引導幼兒注意講述時的語氣、語調和表情,幫助幼兒理解烏龜的聰明機智。

  1、教師做狐狸,幼兒做烏龜,練習故事中的對話。(交換表演)

  2、生生合作。一半幼兒做烏龜,一半幼兒做狐狸。能大膽用動作和語言表現故事內容。

  3、一個小朋友做烏龜,一個小朋友做狐狸再次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聰明的烏龜》是一篇寓意很強、語言角色對比鮮明,形象生動的故事。透過故事中烏龜與狐狸的有趣對話,使得孩子懂得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要機智、勇敢,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我根據故事中出現的動物、對話,進行了誇張的講述,語言的不斷渲染,使幼兒加深了對本次活動開展的興趣。這為幼兒對故事的深入理解做了好的鋪墊。活動中我提出了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能讓幼兒展開更多豐富的聯想,推理假設出各種不同的情節發展,並且能夠大膽地表述出來,但在表達的過程中,幼兒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不夠完善,因此,部分幼兒的表達不夠完整。

  如果在活動中能夠讓幼兒進行相關的情景表演,那麼更能體現出氛圍,使幼兒不僅學習了故事中角色的簡單對話,更加深了對故事的理解。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傾聽、感受音樂的情緒中依託動畫創編想象散文內容,初步體驗散文的寓意。

  2、在欣賞理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角色的不同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傾聽大海音樂,激發幼兒對大海的情感

  提問: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去過大海,大海是怎樣的?

  2、大海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聽一下!

  3、播放大海音樂,引導幼兒用優美的詞語描述大海。

  二、透過音樂渲染,引導幼兒拓展想象,理解作品角色不同性格特點。

  (一)欣賞散文第一段,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兩顆露珠的外形特徵

  提問:1、草葉上滾動著誰和誰呢?

  2、兩顆露珠長得什麼樣呢?

  (二)欣賞散文第二段,引導幼兒猜測、模仿兩顆露珠的悄悄話

  提問:1、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2、小露珠說了些什麼?

  3、大露珠又是怎麼說的?

  幼兒結伴講述兩顆露珠的對話。

  (三)初步分析兩顆露珠的人物性格特點

  提問:大露珠為什麼不願意去大海呢?

  (四)透過對音樂的體驗,引導幼兒猜測小露珠一路遇到的困難

  提問:1、你們猜,小露珠一路上會遇到什麼危險呢?

  2、小露珠經過了哪些地方?遇到了什麼困難呢?

  3、這時候的大露珠在幹什麼呢?他會怎麼想小露珠呢?

  (五)再次分析兩顆露珠的人物性格特徵,揭示“幸福”的涵義

  提問:1、為什麼小露珠感到很幸福呢?

  引導幼兒表演,體驗小露珠愉快的心情。

  2、這時候的大露珠在幹什麼呢?

  教師小結:大露珠怕苦怕累,安於現狀,最後被太陽曬得無影無蹤了,而小露珠呢,它勇敢堅強,不怕困難,最後它終於看到了美麗的大海!

  三、完整欣賞散文,再次體驗散文的寓意。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兒歌中的句子,體會兒歌中的動作。

  2、激發孩子向解放軍學習的願望。

  活動準備:

  解放軍圖片一張、軍帽每人一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小朋友,你們看是誰來了?(解放軍)

  你們喜歡解放軍嗎?(喜歡或者不喜歡)

  你知道解放軍是什麼樣的人呢?(啟發孩子說出:守紀律、聽命令、勇敢等)

  二、兒歌講述。

  老師把剛才說的話變成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我是解放軍》。

  示範念兒歌:我是解放軍,我會聽命令,稍息,立正,敬禮做操有精神,認真學本領。

  提問:解放軍聽什麼?做操怎樣?孩子跟老師一起朗誦兒歌。

  三、全體孩子頭戴軍帽站起,面對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出兒歌中的相應動作。

  四、老師和孩子一起活動,表演解放軍整齊劃一地走步。

  五、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兒歌《我是解放軍》,認識瞭解放軍,今後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做勇敢、堅強、有紀律的好孩子。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比較中、英、日三國文字,初步區分他們的異同,瞭解漢字的主要特點。

  2、認識自己的名字,激發學習漢字的願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自備姓名卡片和漢字卡片,教師準備中、英、日三種文字卡片極其錄音。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從三種不同的文字卡片中選出漢字。

  2、在黑板上展示三張用不同語言書寫的“中國”、“幼兒園”、“小朋友”文字卡片,讓幼兒找出英文和日文卡片。

  3、再分別出示用中文、英文和日文書寫的上述詞語,並把卡片一一對應放在相關的卡片下,和幼兒一起進一步分辨三國文字在字形上的不同之處,教師可以透過朗讀(也可用錄音帶),讓幼兒瞭解不同語言的不同語言,進而突出漢字的字形和讀音特點。

  4、教師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姓名,並與幼兒一起點數這張姓名卡片的筆畫,讓幼兒瞭解漢字的筆畫和結構特點。

  5、讓每個幼兒取出自己的姓名卡片,點數筆畫,以加深對漢字的筆畫印象。隨後小組同伴互相辨認姓名,尋找姓名中的相同漢字。

  6、在自帶的漢字卡片中辨認自己熟悉的漢字,並要求幼兒分別取出一個筆畫最多和最少的漢字,貼在“有趣的漢字欄”中。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設計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併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體現出“活動化的共同學習”這一特點。這次活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收集了大量有關漢字起源的圖片,整理出幼兒易於接受的漢字特點,採用幻燈片播放的方法進行活動的前期認識、講解及交流討論,使幼兒在觀看、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活動中教師還儘可能多地創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個別交流和自由交談的機會,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得到發展。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內容 四大發明

  重點領域 語言

  相關領域 社會

  活動目標

  1、瞭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知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的名稱及其作用。

  2、透過分組答題培養幼兒大膽講述的能力。

  3、激發幼兒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四大發明的名稱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難點:能運用已有經驗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四大發明的圖片。

  2、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3、分組紅綠兩隊、紅心卡片。

  活動過程:

  一、 分組競賽激發參與的興趣:讓幼兒自由擇隊分成紅、綠兩隊,明確競賽規則。

  二、 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問題。

  1、教師:“這是什麼?”“人們在什麼時候用到指南針?” “如果沒有指南針我們的生活會怎麼樣?”

  2、教師:“這是什麼?”“什麼地方要用到火藥?”“沒有火藥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1、 教師:“這是什麼?”“你在那裡看見過?”“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地方用到印刷?”

  4、教師:“這是什麼?”“古代的人沒有紙的時候用的是什麼?”“紙是怎麼造出來的呢?”

  三、小組討論:“古代人發明這些東西他們怎麼樣?作為一箇中國人覺得怎麼樣?”教師小結:“我們的古代人很聰明,創造出了四大發明,這些東西對當時,和我們現在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也都覺得很自豪,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將來能發明出更多更有用的東西來。”

  四、師生共同統計競賽結果,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