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情況彙報範文(精選6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用到彙報的地方越來越多,彙報可以是任務開始前,也可以是任務結束之後進行的,每個階段的彙報重點不一樣,但是,每次要寫彙報的時候都無從下手?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鎮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情況彙報範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鎮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情況彙報1
20xx年以來,臨塘鄉以“五型”政府建設為方向標,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依託旅遊資源優勢,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著力推動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高標準打造了東坑村芷溪谷鄉村振興示範點,以點帶面輻射周邊鄉鎮,助力鄉村振興。
一、構建新型產業體系,推進產業振興。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流轉土地300多畝,探索發展高粱、水菜、油菜等特色作物種植。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規模化生產當地特色農產品浸菜,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發揮北鄰湯湖溫泉小鎮、南接虔心小鎮的區位優勢,加快當地民宿、餐飲、工坊等配套產業發展,豐富鄉村旅遊產業鏈。
二、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推進人才振興。實施“頭雁領航”工程,提升村黨組織書記能力水平,激發農村黨員示範帶頭作用,組建一支高水平、講政治的人才隊伍。實施農村重點人才培養工程,發揮人才興農富農積極作用,壯大“土專家、田秀才”等實用型人才隊伍。充分發揮臨塘鄉賢優勢,推動鄉賢鄉居工作,推動危舊土坯房“清零”行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三、深挖非遺文化資源,推進文化振興。聚焦文旅產業融合,利用好東坑村傳統造紙、竹編、榨油等非遺文化資源,引進有實力的公司打造“紙與匠”、“竹與君”等技藝工坊,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加強鄉村傳統文化的發掘整理,培育鄉土文化人才和非遺傳承人,營造新型農村文化業態,帶動特色手工藝品製作、傳統文化展示表演和鄉村文化旅遊等。
四、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生態振興。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打造芷溪谷,對周邊山水林田河進行保護性開發,村莊道路、溝渠、管網、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鼓勵引導村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依託山水生態、田園風光、傳統村落、民俗文化等,發展康養旅遊等新興業態,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五、壯大村集體經濟,推進組織振興。以村集體為主導,創新“12346”工作思路,透過收儲資產、引入市場主體經營、村企合作共建等方式,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致富。透過努力,東坑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20xx年的9.64萬元提高至27.67萬元,同比增長187%,預計20xx年可以突破40萬元,為進入鄉村全面振興階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鄉鎮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情況彙報2
目前,黃洞田寨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工作主要為前期佈局規劃方面。為確保黃田洞寨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更加科學、合理,沙子鎮已邀請專業設計團隊進行總體規劃設計工作。依託黃田洞寨現有優勢:1.毗鄰集鎮,區位優勢好、2.環抱沙子水庫,自然資源充足、3.位靠320國道,交通便利、4.民居改造度深,文化體育基礎裝置完善度高,基礎條件好;結合沙子鎮發展現狀:1.以“茶”為核心,圍繞茶產業謀劃產業佈局、2.圍繞“茶旅一體化”思路,走多元化產業整合發展道路。
按照鄉村振興五大總體要求,開展設計,目前已完成並形成文字內容。黃洞田寨已著手在生態宜居方面開展工作,結合“戶廁改造”相關工作,對寨內戶廁改造工作進行底數再核實。同步結合“春耕生產”工作,開展特色菜園改造調研,走訪當地群眾22戶,徵集彙總改造意見8條。
在專案建設方面。已對接縣級業務部門,已經初步完成2個茶產業專案謀劃工作,主要投向產業培訓、紅茶生產兩個方面,已對接縣鄉村振興局,正在進行專案謀劃、申報工作。
下步工作計劃。一是加快推進黃洞田寨示範點建設工作。緊扣“五大振興”,強化規劃引領,突出群眾參與,特別是圍繞黨建引領、產業持續、生態治理、文化內涵等重點特點。20xx年將重點圍繞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兩大方向,積極做好專案謀劃、申報工作,主動對接縣各單位,爭取更多資金投入。一要加快推進沙子水庫周邊茶葉產業園區建設,引入更多茶企落戶,擴大沙子茶葉生產規模,不斷完善產業鏈條;發展建設一批種植示範茶園,積極建立沙子茶文化園。二要盤活沙子水庫、足球場、文化廣場等資產資源,加快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三要依靠基層黨組織正確領導,加大鄉村振興政策、理念宣傳,深入聯絡群眾,探索、拓寬群眾參與渠道(如:以工代賑、投工投勞、財政獎補等),提高群眾參與積極性。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打好堅實的群眾基礎,為加快示範點建設增添助力。
鄉鎮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情況彙報3
古綠輝映,滌盪心胸;六畜興旺,安居和諧;農旅融合,持續之美,這就是蝶變後的廬陵大地。
近年來,我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對標實現“清淨整潔、精細秀美”農村生態家園目標,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活汙水治理、廁所革命、美麗鄉村建設等系統工程,著力建設“清淨整潔、線條有序、色塊和諧、主次協調”鄉村振興特色示範點,致力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助力鄉村振興全面發展。
高位推進,堅持規劃先行
縣委、縣政府超前謀劃,科學部署,把鄉村振興特色示範點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項重要工作抓實抓細。為推進專案順利實施,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縣委分管領導擔任常務副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鄉村振興特色示範點建設領導小組,各鄉鎮相應成立工作組。
縣財政共投入1.06億元打造19個鄉村振興示範點,由縣委、縣政府審定聘請專業設計團隊,召集相關部門對鄉村振興特色示範點進行規劃評審。牢固樹立規劃權威性,一張藍圖繪到底,切實把規劃轉化為定性定量的工作任務,列出時間表、任務書、責任人,確保規劃的剛性執行。
為讓工作穩步推進,領導小組密集排程進展,實行每週一排程,每半月召開一次專題研討會。各建設點嚴格按照規劃設計,排定建設工期,爭取政策專案資金支援,作好專案資金預算。專案建設過程中,縣農業農村局、住建局、衛健委等相關部門強化業務指導,加大督促檢查力度。
精緻建設,彰顯農旅融合
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我縣結合農村汙水和城鄉供水一體化推進“兩水”共治,完善提升並舉,大力推進示範點“七改三網”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依託現有山水脈絡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側重修復鄉村風景林,留存有鄉愁記憶的老房子,保護傳統生產生活設施、民間生產工藝,留存村落肌理。
綠色發展風帆正舉,農旅融合立在潮頭。我縣利用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串聯美麗鄉村旅遊線路,發展農家樂,打造旅遊休閒產業村;依託村級現有傳統工業基礎,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打造特色產業村;挖掘鄉村文化元素,對村莊內的古民居、祠堂、牌坊等歷史遺存予以保護性修復,打造文化特色村。
敦厚鎮南街村曾經是“十三五”貧困村,一度以貧困、髒亂聞名。如今,危舊房全部拆除,巷道硬化全部覆蓋,雨汙水全部分流,水塘生態全部修復,垃圾分類示範達標,凸顯古韻特色,還原古村風貌,打造了“子落潭”、文天祥避雨所等多個歷史文化景觀點,人居環境品質全面升級。
位於桐坪航空產業園旁的沙江村槐基農旅綜合體,是一個集美麗鄉村、特色民宿、運動娛樂、航空研學為一體的大型田園綜合體,按照“一領辦三參與”模式被打造成一個有故事、有體驗、有品位的新興旅遊產業群。
這兩個舊貌換新顏的村莊僅僅是我縣文旅融合的縮影。這樣的融合,融出了吉安現代農村的新氣質,融出了現代農民的新生活,也融出了現代農業的新希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提升環境,壯大富民產業
按照“示範引導、以點帶面、分步推進”的思路,我縣打造了一批秀美宜居、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示範點,為廣大鄉村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人居環境是農民幸福指數的“風向標”,如何提升人居環境,是我縣打造鄉村振興示範點的重中之重。為此,全縣大力開展村莊“八亂”整治活動和農村垃圾“清零”行動,完善村莊長效管護機制,積極推廣“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運用,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全覆蓋,村莊保潔覆蓋面達100%,垃圾有效處理率95%以上。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10.42%,啟動19個示範點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建設,探索適應農村長效治理的汙水治理模式,力爭打造全縣、全市樣板。大力實施公廁、戶廁無害化改造,改廁率達到98%,現有戶廁基本實現完好率、合格率、正常使用率100%目標。
富民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壓艙石”。在完善村莊基礎建設的同時,我縣大力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打造農業產業特色村。因地制宜,精準發力,深入推進特色產業發展,著力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實現500畝以上的特色產業鄉鎮全覆蓋。目前全縣井岡蜜柚、橫江葡萄、黑木耳、合作養雞、設施蔬菜、油茶分別突破5.5萬畝、5.4萬畝、5000畝、3500萬羽、6260畝、5300畝,百香果、艾草等特色產業種植面積突破2萬畝,新發展井岡蜜橘2040畝,“一鄉一業”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產業大發展,為廣大鄉村賦予了綠色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在浬田“小牧童”蛋雞養殖基地,我省首臺德國“大荷蘭人”全自動層疊式養殖裝置正在高效運轉,每日產蛋量可達90萬枚,供應全市多家大型商超,樹立了品牌效應,進一步豐富了“四個一”扶貧產業。
揚鞭策馬征程急,放眼神州氣象新。2022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我縣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這個大局,以披荊斬棘的無畏精神、乘風破浪的拼搏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幹事精神,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
鄉鎮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情況彙報4
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豐富烏江內涵和形象,20xx年以來,新烏江鎮認真做好鄉村振興與基礎設施建設的結合,做到雙管齊下、齊頭並進,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援。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20xx年工作總結
結合土地復墾,對全鎮老舊村莊進行拆除復耕,進一步消除老村莊的髒亂差現狀。同時,全鎮組織春季種植桂花、紅葉石楠、櫸樹等苗木10000多棵,綠化效果初步顯現。20xx年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周圩村胡大郢中心村已完成建設,透過省級驗收。道路、溝塘清淤、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專案有序推進,進一步加強了對美麗鄉村中心村和集鎮的日常管理,打造了良好的居住環境。
目前,我鎮規劃建設中心村7個,其中李莊村xx區、李橋村東湖中心村被評為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瓦房中心村、李橋村楊大莊、胡圩安置區被評為美麗鄉村區級中心村。20xx年3月,省美麗辦將新烏江鎮周圩村胡大郢中心村列入20xx年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名單,已於20xx年9月全面完工,並透過各級部門驗收。李橋村李莊中心村作為20xx年省級美麗鄉村正在前期準備中。
同時,xx區20xx年被評為安徽省森林村莊,20xx年被評為全市“美麗鄉村二十佳”。20xx年,被評為阜陽市第一批美麗鄉村示範村。20xx年,新烏江鎮集鎮也被評選為省級美麗集鎮示範鎮。20xx年,新烏江鎮被評為省級森林示範城鎮。
二、20xx年工作思路和計劃
堅持“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工作目標,認真抓好重點專案建設,落實美麗鄉村長效機制建設,
廣泛徵求美麗鄉村建設的措施和目標,討論、制定符合本地的產業發展、農村保潔、建設規劃等方案、文字,廣泛宣傳動員,開展文明村、文明戶等評比評優活動,落實農村保潔長效機制。並組織鎮幹部、村“兩委”幹部、群眾代表實地參觀調研外地,總結經驗教訓和成功經驗,為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新烏江鎮將繼續因地制宜做好規劃,積極開展環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設,認真學習外地成功經驗,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抓好20xx年李橋村李莊中心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迅速掀起了美麗鄉村建設新熱潮,發展經濟產業和完善設施建設,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鄉鎮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情況彙報5
一、基本情況
安義縣下轄10個鄉鎮1個管理處,共有104個建制村、1093個自然村。全縣共有農業人口21.28萬,耕地面積33.78萬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40.46萬畝、產量4.07億斤。現有龍頭企業25家,“兩品一標”企業19家、產品53個。20xx年,我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25.58億元,增速0.5%,位列全市第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1元,增速10.34%,位列全市第1。先後獲得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全省農業農村工作先進縣、全省美麗宜居示範縣等稱號。
二、主要做法
一是聚焦產業興旺,築牢現代農業發展根基。深入實施“藏糧於地”戰略,共推進高標準農田18.87萬畝,佔比超60%。加快推進綠色食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米粉、瓦灰雞3大特色產業,水果種植面積達3.8萬畝,米粉年銷量突破6800噸,瓦灰雞養殖規模3.9萬羽,三大產業產值突破6億元。以精品示範村、鄉村產業園為載體,以金花節、烏溪葡萄節等節慶活動為媒介,大力發展休閒採摘、鄉村民宿、戶外拓展等新業態,精心打造2條精品農旅線路,促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全年休閒農業接待200萬人次,營業收入1.6億元。強化科技創新賦能農業發展,國家種豬資源中心專案落戶安義並開工建設。大力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全縣資訊進村入戶村級資訊服務站覆蓋率達65%,建成農業物聯網示範基地5個,主要農業生產基地全部開展水肥一體化建設,利用物聯網精準灌溉面積達到3萬餘畝,有力護航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聚焦生態宜居,提升秀美鄉村靚麗顏值。堅持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加快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20xx年,完成71個新農村點、8個秀美鄉村建設,打造了書畫墨山村等13個風貌優美、特色鮮明的精品村,全縣新農村建設覆蓋率達81.75%。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接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等民生工程,實現建制村汙水治理試點建設100%全覆蓋,農村戶廁改廁率達到95.1%。統籌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土壤酸化治理、農村面源汙染防治等工作,全縣地表水縣界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標準,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幅“五美相映”的“安義風景畫”正在徐徐展開。
三是聚焦鄉風文明,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以“1號大調研”、“五夜”工作法為載體,廣泛開展移風易俗等宣傳活動,殯葬改革實現“六個100%”,基本根除散埋亂葬、大操大辦等舊俗頑疾。文化惠民工程強力推進,對全縣104個村級活動場所進行改造升級,完善提升農家書屋、老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送戲下鄉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以“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活動為契機,先後打造了長均四方、長埠木馬、長埠榨下、黃洲集鎮等一批鄉風文明示範點,讓文明新風浸潤百姓心田。
四是聚焦治理有效,啟用鄉村治理一池春水。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面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六好”建設,全縣104個建制村實現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全覆蓋,578個基層黨組織自評驗收合格率達100%。率先在全市完成村(社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一肩挑”比例達100%,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年齡、學歷、結構、能力得到大幅最佳化。創新搭建“有事來說”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843件,辦結率達95%以上。用好用活村民理事會、新農村建設促進會等村民自治組織,調動老黨員、新鄉賢、農民主體參與自治的主動性、積極性,構建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體系。
五是聚焦生活富裕,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把生活富裕作為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按照“一防兩業五銜接”工作思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xx年,縣財政投入銜接資金1200萬元,其中,產業專案投資佔36.66%。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15次,對識別出的嚴重困難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逐戶制定並落實幫扶措施,未發生一例返貧事件。以鄉村富民產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xx年的17437元提高到20xx年的20881元,連續2年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且快於城鎮居民增速。透過農村土地流轉、發展特色產業、“飛地抱團”等方式,有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村集體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83.6%,3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43.2%,超額完成全市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三、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一是鄉村振興頂層設計不夠完善。按部就班落實上級要求較多,對鄉村振興工作整體性、系統性謀劃不夠,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較為滯後,特別是在挖掘安義特色、形成產業優勢上,思想還不夠解放,路徑還有待最佳化。二是農業結構不優、品牌不響。安義稻米、特色水果、蔬菜、花卉等農特產品資源較為豐富,但產業結構單一,產業佈局分散,產業鏈條較短,更多停留在農產品售賣和初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差。有產品無品牌、有品牌無規模、有規模無產業的問題依然存在。三是社會主體參與度不高。鄉村產業專案投資大、見效慢、週期長,部分企業、農戶技術、人力、資金投入意願不強,農業龍頭企業較少。在農民群體中,有時還存在“幹部幹、群眾看”現象。四是缺乏專業人才支撐。村莊空心化、農戶空巢化、農民老齡化等問題正在加劇,農業農村從業人員數量逐步減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偏少,能夠承接數字經濟時代的旅遊文化產業、新業態電商產業的複合型人才更為稀缺,導致部分產業發展政策難以落實落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安義縣將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一樞紐四中心”和“兩個大幅提升”目標要求,強力推進“兩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動,大力開展“奮戰再出發,喜迎二十大”鄉村振興提升行動,為打造鄉村振興“南昌樣板”貢獻安義力量。
一是著力打造充滿活力、高質高效的“興旺安義”。加快農業基礎提升。大力推廣“綠能模式”,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水稻機械化水平。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動現代資訊科技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加快特色產業提升。推進國家種豬資源中心等重點專案建設,實施以綠色食品產業鏈為重點的'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實現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依託中國雲廚產業園平臺,與京東集團等合作,發展倉儲物流、電商銷售等後端環節,提升產業附加值。加強“兩品一標”認證和管理,積極參加農產品展銷會,打響我縣區域公用品牌。加快休閒農業提升。加大都市休閒農業精品園區建立力度,持續舉辦“相約安義·小鎮之旅”等節慶活動,打造一批旅遊精品線路,持續唱響休閒活動品牌,大力培育建設觀光農業、民宿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美麗經濟”。
二是著力打造移步即景、宜業宜居的“畫裡安義”。開展農村路域環境整治行動。完成44.1公里重要縣鄉道“白改黑”,推動主幹道周邊路域環境有效提升,實現縣鄉道農村路域環境“八個無”全覆蓋。開展農村道路安全隱患整治、路域環境美化綠化,營造“暢安舒美、高效綠色”的公路交通環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圍繞“乾淨、整潔、有序”的基本要求,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等基礎整治,完成萬埠等5個鄉鎮集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推進5G+長效管護二期平臺建設,結合數字技術打造視覺化治理體系,構建“數字鄉村一張圖”。開展秀美鄉村建設行動。完成205個村莊整治提升點、70個左右新農村建設村點、36個共同富裕樣板村、4個鄉村振興示範村、2個美麗鄉鎮建設,打造鼎湖朱橋等水系連通水美鄉村示範點。加強農村建房風格管控,設計推廣一批贛派民居新戶型,實現鄉村向景區、遊園轉變。
三是著力打造幸福祥和、向上向善的“地安人義”。強化基層黨建引領。深化農村基層黨建“三化”,持續開展鄉鎮“每季度一評比”、評選村黨(總)支部書記“十佳之星”等活動,激發鎮村幹部幹事創業熱情。強化鄉風文明培育。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廣泛開展“1號大調研”、婚喪禮俗整治等活動,實施推進移風易俗、建設鄉風文明行動,完善村規民約,革除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強化社會治理創新。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繼續擦亮“綜治銀行”“綜治哨所”等社會治理品牌,鞏固拓展“有事來說”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走出基層治理賦能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鄉鎮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情況彙報6
一、工作開展情況
六桶鎮海馬孔村轄10個村民組489戶1709人,有建檔立卡脫貧戶27戶76人,經濟作物主要以柑橘、櫻桃、枇杷、李子、苦丁茶為主。
產業振興方面:一是建強基礎設施,實施“強基固本”戰略。修建產業路1.2公里,覆蓋枇杷產業300餘畝;在客流集中點建設農產品交易攤位30個,規範和促進農產品交易健康快速發展。二是實施產業提質增效,不斷促進群眾增收。對海馬孔村現有的100餘畝櫻桃、1000餘畝大五星枇杷、200餘畝精品李、400餘畝溫州蜜橘、椪柑、560畝苦丁茶進行提質增效,不斷促進群眾增收。20xx年實現櫻桃產值10萬餘元,枇杷產值30萬餘元,預計柑橘產值10萬餘元,苦丁茶產值50萬餘元,實現群眾增收近100萬餘元。
組織振興方面:一是注重人才儲備。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提升“頭雁計劃”,注重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人員中選優育強“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常態化培養後備幹部3名,回引大學生1名作為村“兩委”換屆人選;二是注重引領帶動。深化“築城十帶·固本千星”黨建示範帶建立,20xx年打造海馬孔村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村;三是注重壯大集體經濟。2016年村集體發展山花蜜蜂養殖25桶,20xx年村集體收入10000餘元,20xx年預計再發展蜜蜂養殖50桶,預計20xx年村集體收入達30000餘元。
人才振興方面:一是注重鄉賢隊伍建設。建立海馬孔村鄉賢隊伍11名;二是注重人才培訓。20xx年完成種植技術培訓150人次,完成長江禁捕就業轉化40餘戶70餘人;三是樹立先進典型。以“星級文明戶”評比為契機,評選出“金星級文明戶”1戶3人。後續將按照評比規則,不斷選樹先進典型。
文化振興方面:一是“定村規民約”找公約數,透過多次召開壩壩會和戶代表會議,不斷完善村規民約。將八亂整治、產業發展、婚喪嫁娶、土地流轉、公益建設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為村民日常行為規範找到最大公約數。二是“紅黑榜”樹新鄉風,設定村級紅黑榜1塊,透過開展“紅黑榜”評選活動,向陳規陋習“亮劍”,積極弘揚平凡善舉,目前開展紅黑榜評比3次,釋出紅榜事蹟15起,黑榜事蹟3起;三是“建陣地”頌主旋律,投資80餘萬元建成文化長廊70米,製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鄉村振興相關宣傳欄15塊,不斷弘揚主旋律。三是“護老物件”留住舊時光,對原順江小學進行修繕,留住童年上學時光;對村內古樹進行重點保護,留住樹下納涼話事舊時光;對村內土牆房進行維修加固和老物件陳列展覽,留住記憶中的鄉愁。
生態振興方面:一是持續推進廁所革命,20xx年摸排農戶489戶,其中外出197戶,在家農戶292戶,衛生廁所176個,20xx年擬改造廁所138個,改造後實現衛生廁所在家農戶普及率100%。二是持續推進汙水處理,對無化糞池、沼氣池的36戶農戶實施分散式汙水處理工程,實現生活汙水處理率100%;三是持續開展“八亂”治理,開展“八亂”整治行動10餘次,出動100餘人次,清運垃圾5噸,規範柴草堆放行為30餘次,拆除殘垣斷壁10戶811.5平方米。
二、亮點工作
一是始終堅持群眾做主人公、當主角。透過召開群眾壩壩會、入戶走訪等形式與群眾共商鄉村振興事宜,充分發揮群眾鄉村振興建設主人翁意識。每一戶需要怎麼建設、建成什麼樣子,都是根據群眾自己的想法自己進行建設,鎮村兩級不做干預,在建設完成後,政府對群眾建設中產生的材料費用進行獎勵補助,目前示範點63戶農戶已全部投入到建設中來,每戶都有青壯年返回家建設自己房前屋後,農戶投入鄉村振興建設資金40餘萬元。
二是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鄉村振興建設中,透過利用群眾閒置或廢舊的磚瓦、砂石、酒瓶等農戶庭院及周邊環境的建設。在政府對公共區域的建設中,對於需要的建設物品,大部分採取回購當地農戶家中閒置或廢舊的物品。始終堅持少一些大拆大建,多一些風貌保留,少一些千篇一律,多一些鄉土味道,採取減法方式做美鄉村。
三是始終堅持文化認同、留住鄉愁。堅持農村就要像農村原則,對村內原順江小學、土牆房、古樹等進行修繕保護;對漁船、石磨、犁頭、蓑衣、斗笠等老物件進行專項保護,透過在土牆房、鄉愁記憶館等地陳列展覽,在文化長廊裡宣傳推廣,在實景中進行體驗,多形式守住鄉情、留住鄉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海馬孔村上寨組的打造力度,將海馬孔村上寨組打造成一個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點,從而以點帶面,帶動其他村寨鄉鎮振興建設。
二是加大與上級部門的工作對接,積極爭取產業專案發展資金,整合社會力量,不斷完善產業配套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三是繼續跟進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專案申報的情況,及時掌握專案申報動態,積極配合上級各部門做好專案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