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我的家鄉在哪裡》的教學與反思

《我的家鄉在哪裡》的教學與反思

《我的家鄉在哪裡》的教學與反思

  篇一:我的家鄉在哪裡教學反思

  這節課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應該比較好講,但沒有我想像的好,課後我進行了反思,我覺得我這次失敗的原因主要有:

  一、沒有充分準備的課不是好課

  教師要上好課,就要充分地熟悉教材,學生,要做好一切課前準備,尤其是對於這樣的選拔課,更是要全身心地鑽研和投入,而我似乎是一心二用,仔細想想,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肯定會有影響。另外,此次上課我事先沒有到那裡熟悉場地,進行必要的多媒體的操作,結果在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讓學生馬上進入到新課的情景中,不禁使自己的教學顯得倉促,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另外,這節課,發言的同學總是那麼一些,作為教師的我似乎只滿足於學生能遵守紀律,能認真聽講,卻忽視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忽視了學生的情感的體驗。課後,我想:假如,在課堂上我能更好地創設情境,更好地融洽師生關係,更好地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以此來引導學生,或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二、課堂教學要有生成

  思品課關鍵是要教育和引導學生,要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課堂上的一切過程是預設,而不是一定如此。而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有一些內容我叫學生準備過,如介紹自己的家鄉,用各種聯絡方法與親人聯絡等,結果課堂就缺少了生氣,缺少了生成。由此,帶給我一個思考:公開課究竟應該怎樣上?我想我應該追求真實、返璞歸真的境界吧。

  新課程要有新思路,要有新流程,要可學、可點、可思考。我想:在上完一節課後靜下心來反思的確很重要,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能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地改進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教學真正有成效。

  篇二:我的家鄉在哪裡教案,反思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認識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所屬的行政區。

  2.在地圖上查詢本地(社群、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重點難點:

  1.能夠認識自己的家鄉,並能夠正確地向別人介紹家鄉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親人,想念家鄉,是愛家鄉的表現。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陝西省地圖。 學生準備彩筆,剪刀膠水、信封。

  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播放《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問:聽聽這首歌描寫了什麼?

  二、談話引導,匯入。

  是啊,家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家鄉在你的眼裡是怎樣一個地方?在同學們的眼裡,家鄉是美麗的,也是可愛的。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家鄉都懷著一種深深的眷戀之情,每個人都熱愛著自己的家鄉。今天,就讓我們先認識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

  1、看地圖,找家鄉。指名學生,問:你的家鄉在哪裡?用“我的家鄉在省市縣”填空說話。

  2、出示中國地圖,

  “讓我們一起來找找自己的家鄉”。

  以一人為例,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找找家鄉所在的省和省會城市。

  說一說在地圖上的大概位置。

  三、全課小結

  1、小組合作,找一找家鄉。

  2、遊戲:“12345,你的家鄉在哪裡?” “在這裡,在這裡,我的家鄉在這裡。”

  3、老師這裡有幾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鄉,請大家幫幫他們。

  4、競賽:老師縮小地圖的範圍,請大家自己找找家鄉,比一比,看誰找得快找得準。

  四、找家鄉,畫家鄉。

  1、每個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小地圖,在地圖上把自己的家鄉所在省份剪下來,然後貼在彩色紙上。

  2、說說你對家鄉的瞭解。

  3、用手中的筆在貼畫的四周畫上一些美麗的圖案,把自己的家鄉打扮得更美麗。

  4.學生上臺展示。

  五、遐想:

  二十年後的我。一轉眼,你長大成人了。你會為家鄉做點什麼?你對家鄉會有一種怎樣的感情?

  篇三:蘇教版三年級下冊10、我的家鄉在哪裡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透過對地圖的認識,知道自己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對家鄉有感性的認識,萌發對家鄉的喜愛之情。

  2、知識目標:以地圖為工具認識家鄉的空間位置;對家鄉在祖國的位置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認識省級行政區。

  3、過程、方法與能力:透過對家鄉位置的瞭解,從中拓寬對家鄉以及其他省級行政區的認識,能熱愛自己的家鄉。

  教學重難點:

  認識地圖,瞭解自己的家鄉所在的省份,瞭解省級行政區。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課件、板書、34個火炬、愛心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同學們,看(課件):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XX天,奧運聖火正在祖國大地傳遞。同學們也想成為一名光榮的火炬手嗎?這節課,我們來開展

  “爭當火炬手”闖關活動。只要你積極思考、闖關成功,就能獲得一個象徵性的

  火炬,就有機會參加我們的火炬傳遞活動。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結合奧運火炬傳遞活動,以“爭當火炬手”的闖關活動,激起學生

  參與的熱情,同時告訴學生本節課的脈絡。)

  二、闖關活動:

  (一) 第一關:地圖知識知多少

  1、大家曾經看過或使用過哪些地圖? 小結:地圖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地圖能告訴我們不同的知識

  2、如何看地圖呢?

  ① 比如說,地圖上的方向通常是如何規定的?(出示地圖,師指,生說相應方向,

  發放火炬)請全體起立,和我一起做地圖方向操:站在地圖前,面對地圖看,

  左西右是東,上北下是南。

  ② 地圖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來畫的,看,這是地圖的比例尺(課件),在這

  副地圖中,比例尺是1:300000,也就說明圖上1釐米代表實際距離多少釐米?

  ③ 要看懂地圖,大家還要了解地圖上的圖例(課件),地圖上常用不同的圖例來

  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在這副圖中,用藍色表示什麼?

  ④ 剛才,我其實告訴了大家,地圖有三要素,考考大家:地圖的三要素是什麼? ⑤ 地圖、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要記住。記住了,就能在地圖上順利

  找到我們的家鄉在哪裡。(揭題)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必須以地圖為工具,因此,在學習的一開始,就

  將地圖的相關知識在第一關中出示出來,讓學生在闖關的激勵下輕鬆瞭解相關知

  識,並透過做做地圖操、考考地圖三要素等活動,幫助學生鞏固,使教學紮實有效。)

  (二)第二關:猜猜我的家鄉在哪裡。

  1、猜猜我(老師)的家鄉在哪裡

  ⑴這是一幅江蘇省行政區劃圖,我的家鄉在江蘇省的中部,她北接鹽城市,南接長江,東鄰南通市,西靠揚州市。我的家鄉在哪裡?

  ⑵是的,我的家鄉在泰州,在那出生,在那長大,家鄉哺育了我,我愛我家鄉。 ⑶從這副圖中,大家能看出江蘇最北的城市是哪裡嗎?

  在江蘇的南部,有三個城市,人們往往用“蘇錫常”來稱呼它們,知道是哪三個城市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猜猜老師的家鄉在哪裡,學生非常感興趣。教師邊指圖邊說,既讓學生初步感知江蘇地圖,又幫助學生再次複習地圖的方向。)

  2、猜猜我(學生)的家鄉在哪裡

  ① 13個市級行政區組成了美麗的江蘇,我們班哪些同學的家鄉也是江蘇的?請舉舉手。你能象我剛才那樣,也請大家來猜一猜嗎?

  隨機: A 家鄉在江蘇省其他市。(指,介紹,猜)

  B 家鄉在南京

  a 還有哪些同學的家鄉也在南京?

  b誰能把南京在江蘇的位置貼出來?南京位於江蘇省的 方向。南京是江蘇的省會,我們用一個圖例表示一下。

  c南京的主城區有7個區,分別是 ,我們學校位於哪個區?南京還有四個郊區:北六合、西浦口、南江寧、東棲霞,南部還有溧水、高淳兩個縣。 d我們在南京生活,在南京學習,美麗的南京已是我們共同的家。來,大家一起拍拍手,跟我讀兒歌:

  我的家,在南京,

  南京就是我家鄉。

  7城區,4郊區,

  還有兩縣偏南方。

  家鄉哺育我,

  我愛我家鄉。

  ②南京位於江蘇的西南方向,那江蘇又位於祖國的哪個方位?請同學們開啟書到P60,在中國行政區地圖中找一找江蘇。

  A誰能上臺指一指江蘇在哪裡?江蘇位於祖國的哪個方位? (板書)

  B 拿出筆來,把江蘇的輪廓仔細描一描。

  C 找一找,江蘇主要的鄰居有哪些?用筆圈出來,板書。

  D江蘇風景優美,人傑地靈,作為江蘇人,我們應該深感自豪。

  (設計意圖:從南京到江蘇,藉助地圖,找一找,描一描,畫一畫,貼一貼,手腦並用,幫助學生建立家鄉的空間位置概念。教師的過渡語、兒歌的朗讀又在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家鄉的同時,培養其熱愛家鄉的感情。)

  (三)第三關;瞭解省級行政區

  1、我們班哪些同學的家鄉不是江蘇省的?你的家鄉在哪裡? (生說,師在地圖上指,並隨機請學生說說對家鄉的瞭解,如:省會、簡稱、方言、最有名的等等。)

  2、江蘇省、XX省,都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國省級行政區是如何劃分的呢?一起進入第三關:瞭解省級行政區。

  3、請同學們認真閱讀60頁的地圖和61頁的小喇叭介紹後,小組內展開討論,課件出示討論內容:(1)省級行政區分為哪4類?(2)各有多少個?(3)分別位於祖國的什麼位置?(4)找出家鄉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建議大家邊看邊討論邊把相關內容畫下來,給大家3分鐘左右的時間,請注意老師停止的手勢。

  4、有收穫嗎?我的收穫與你分享:

  ① 省級行政區包括省、 、 和特別行政區。

  ② 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 個自治區? 個直轄市? 個特別行政區? 請同學上臺把5個自治區的標籤貼到地圖上相應的位置。

  師小結:56個民族的大家庭,自治區永遠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③ 根據提示找出相應省級行政區 a紫荊花(圖片) b《茉莉花》(樂曲) ④ 34個省級行政區,怎麼記住呢?我有一首兒歌和大家分享:(一起讀一讀)

  現行省級行政區,五自四直兩特區,

  二十三省緊相依,共計三十四容易記。

  兩湖兩廣兩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雲貴川內青藏新, 陝甘兩寧加海南。

  港澳是我好河山,臺歸之日盼團圓。

  兒歌中的“兩湖兩廣兩河山”指哪8個省?

  ⑤ 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分中國地圖拼圖,但每個拼圖都少了12個省級行政

  區,在這個信封裡,請小組內分工合作,每人完成2個,比一比,哪個小

  組合作得最好,既安靜,又有序。請每組組長上來領。

  ⑥ 評出合作最好的小組,發火炬。

  ⑦ 在拼圖中找一找:四川在哪裡?四川的鄰居有哪些?四川在江蘇的哪個方

  位?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貼: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地震

  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大家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同學們,你們為災區人

  民做了什麼?

  師:謝謝大家,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四川人民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園。也請同學們去了解一些地震時、地震後自我保護的方法,好嗎?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同伴合作,看書、貼自治區、拼地圖、讀兒歌,充分調動學生的一切感官去學習。“我的收穫與你分享”相比於“知識競賽”更多了一份溫馨。在地圖中找出“四川”,說說“為四川人民做了什麼”,讓“社會”與“品德”有機結合。)

  三、火炬傳遞

  1、三關闖完,有多少同學獲得了火炬?祝賀你們成為光榮的火炬手。

  2、火炬傳遞前,要做幾項準備 。課件顯示:(1)看看手中的火炬代表哪個省級

  行政區。(2)在地圖上找出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區的位置(3)瞭解火炬傳遞路線及自己的序號。(火炬上有相應的省級行政區名稱及火炬傳遞時的序號。但臺灣省的下面沒有設計序號。)

  3、同學們都找到自己的序號了嗎?引導學生髮現臺灣沒有序號。

  師:祖國寶島臺灣,很遺憾這一次沒有參加奧運火炬傳遞活動,但在我們的活動中,邀請她一同參加,好嗎?請她跟在澳門之後。

  4、光榮的火炬手們,請你們手持火炬,按序號,快速、安靜地到我這兒來集合。 坐著的同學,你們就是啦啦隊隊員,讓我們為他們吶喊助威。

  莊嚴的火炬傳遞活動現在開始,請各位火炬手按順序將火炬傳遞到地圖上的指定位置。(配樂:火炬傳遞歌曲)

  5、小結:看,奧運聖火在我們的傳遞下,燃遍了整個中國,衷心祝願奧運會圓滿

  成功。

  6、啦啦隊隊員們,請起立,交給你們一個神聖的任務:四川地震後,我們南京人

  民,(貼:南京)積極行動起來,用愛心鋪就了一條通往汶川的愛心之路。現在請你們作代表,有秩序地到我這兒來領一個愛心卡,把這條愛心之路鋪起來,好嗎?

  7、愛心與火炬同行,學生鋪就愛心之路。(配樂:愛的奉獻)

  8、小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愛就有希望,中華民族的團結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

  (設計意圖:小小的火炬既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肯定和激勵,同時又貫穿教學的始終,最後的火炬傳遞活動,既透過模擬的情境讓學生體驗傳遞火炬的神聖和光榮,更是讓學生再一次感知中國地圖,強化對省級行政區的認識。愛心與火炬同行,一張張紅色愛心卡,伴著〈〈愛的奉獻〉〉的樂曲,把南京與四川連在了一起,做到了德育了無痕,潤物細無聲。)

  四、總結:你的家,我的家,56個民族是一家,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兒女都愛她。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愛我中華》。

  (設計意圖:瞭解社會的同時,是希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在本節課的最後,師生齊唱《愛我中華》,把這種情感推向了最高點。)

  設計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強烈的活動化色彩。以“爭當火炬手”為主題貫穿課堂,在爭當火炬手的過程中,串聯起一個個地圖小知識,串聯起一個個祖國行政區劃小常識,帶領孩子們研究自己的家鄉。做到了主題鮮明、脈絡清晰、重點突出,

  2、強烈的生活化色彩。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大家曾經看過或使用過哪些地圖為起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家鄉為內容,從南京到江蘇,再到全國,由小到大,展開教學。同時緊扣時事:奧運火炬傳遞、汶川地震、民族團結(自治區、臺灣)在本節課中皆有涉及。透過對教材的二次創作,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對學生的生活有現實指導意義。體現了新課程所提倡的理念:迴歸生活。

  3、教、學方式靈活多樣。猜一猜、拼一拼、讀一讀??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探索、同伴合作,不斷地感受、體驗、領悟、表達,學習熱情始終高漲,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4、彰顯學科特點,突出育人功能。在傳授“社會”知識的同時,始終把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關愛他人的情感教育滲透在每個教學環節中。

  篇四: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我的家鄉在哪裡》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看中國地圖,識別方向、圖例、比例尺。

  過程與方法:

  透過調查、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的方法,藉助地圖瞭解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及家鄉虎林各方面的概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中國地圖上獲得瞭解家鄉的有關資訊,激發學生想了解家鄉的興趣,進而增強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

  藉助地圖瞭解家鄉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教學難點:會看中國地圖,認識方向、圖例、比例尺。

  教具:

  中國政區圖、黑龍江地圖、虎林地圖。

  一、匯入新課(1分)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那是我們生長的地方。我們從小喝著家鄉的水長大,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對我們都是那樣的親切。我們的家鄉在哪裡呢?讓我們在地圖上找一找。

  二、教學過程:

  活動一、看地圖找家鄉(探究性學習)(12分)

  1.多媒體:出示中國行政區圖、黑龍江省地圖、虎林地圖。

  生:想我們黑龍江省在地圖的位置,黑龍江省的省會在哪?我們家鄉的虎林具體在什麼位置?

  2.看書,認識圖例、比例尺,會計算哈爾濱到首都的實際距離。

  (設計意圖:此環節看地圖找家鄉(探究式學習)。從中國地圖上獲得了家鄉的有關資訊,藉助地圖瞭解家鄉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激發了學生想了解家鄉的興趣。)

  活動二、瞭解家鄉,畫家鄉(自主學習)(15分)

  1.說說你對家鄉的瞭解(根據課前調查)。

  2.課件展示:虎林概況。

  3.出示課件:虎林輪廓圖。

  (1)學生按課件的輪廓畫家鄉虎林圖。

  (2)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3)展示作品。

  (4)評價作品。

  (設計意圖:此環節瞭解家鄉,畫家鄉(自主學習)。透過自主性學習,把課前學生調查收集家鄉的相關資訊與課內虎林概況的課件展示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家鄉,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活動三、拓展,找朋友的家鄉。(7分)

  1.出示課件:不同的5個省、自治區輪廓圖。

  2.小組討論:

  (1)學生根據課件出示的輪廓,在教材第3頁中國政區圖中找出省或自治區

  的位置;

  (2)分別標出它們的位置和名稱。

  (設計意圖:此環節拓展知識,找朋友的家鄉(合作性學習)。透過合作性學習,拓展教材,豐富學習知識,使學生不但能找到自己的家鄉,還能找到朋友的家鄉,進一步瞭解其他省市的位置和名稱,使學生產生想到朋友的家鄉去看一看的願望,搭建朋友間的橋樑,增進了友誼。)

  三、總結:師生共同總結。(4分)

  歌曲欣賞:《烏蘇裡船歌》

  (設計意圖:此環節透過談本節課的收穫和欣賞膾炙人口的《烏蘇裡船歌》,使學生在尋找家鄉、瞭解家鄉的基礎上讚美家鄉虎林——這顆祖國東北邊陲璀璨的明珠,使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昇華。)

  四、佈置作業。(1分)

  五、板書設計:

  我的家鄉在哪裡

  尋找

  瞭解家鄉虎林

  讚美

  《我的家鄉在哪裡》教學反思

  虎林市第一小學 王珀

  雖然本節課在虎林市第八屆教師課堂教學大獎賽中榮獲第一名,但是為了今後在教學上能邁向新的臺階,我在上完《我的家鄉在哪裡》一課後,靜下心來對本節課教學進行了認真的反思:

  成功之處:

  1.我課前有目的安排學生讀書學習和調查活動,為課內的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了鋪墊,學生把自己調查結果進行了充分的展示,使學生從中瞭解家鄉的人文與地理,經濟與社會的美好景觀,進而增強了學生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體驗。

  2.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以多媒體內容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契機,將整個教學活動快捷、形象、有序地組織起來,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得到昇華。

  3.我所設計的畫家鄉虎林輪廓圖和拓展延伸活動找朋友的教學環節恰到好處,給本課增添了亮點,學生很有創意,不但形象地畫出家鄉虎林的輪廓圖,而且還能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並能說出為什麼塗上這些顏色,學生說得真是太好了,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說金黃色是代表我們家鄉虎林位於祖國的最東部,是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是太陽發出耀眼的光芒,還有的說是豐收、是收穫,綠色代表家鄉虎林的自然景觀,山綠、水綠、食品綠、是綠色的虎林,學生不僅把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描繪在畫中,而且還能把家鄉和自己的情感態度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喚起內心深處對家鄉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不足之處:

  1.對學生了解的不夠。我備課時側重於備教材,忽略了備學生,在讓學生說自己對家鄉的瞭解有多少這一環節時,如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體驗,說出對家鄉的瞭解就更好了。所以作為教師在備課時不但要備教材,更應要備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的瞭解學生。

  2.教學過程後半部分時間有些緊。課前設計幫朋友找家鄉的拓展活動,主要是讓學生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不但能在中國地圖上找到自己的家鄉虎林,還能幫助其他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家鄉,如果在此環節再加上做小導遊活動,向外地朋友介紹家鄉虎林,這樣不但使教學拓展了,而

  且得到了延伸,教學效果會更好。

  以上是我的教學反思,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地改進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學真正有成效,教學水平有所提升。

  篇五:我的家鄉在哪裡

  教材分析:

  瞭解和探究家鄉的自然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看中國地圖,認識方向、圖例、比例尺

  過程與方法:

  藉助地圖瞭解家鄉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道思念親人,想念家鄉,是愛家鄉的表現

  重點難點:

  重點:

  在地圖上查詢本地(社群、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難點:

  能夠認識自己的家鄉,並能夠正確地向別人介紹家鄉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山東省地圖。

  學生準備彩筆,剪刀膠水、信封

  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一、歌曲匯入:播放《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問:聽聽這首歌描寫了什麼?

  二、談話引導

  是啊,家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家鄉在你的眼裡是怎樣一個地方?

  在同學們的眼裡,家鄉是美麗的,也是可愛的。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家鄉都懷著一種深深的眷戀之情,每個人都熱愛著自己的家鄉。

  今天,就讓我們先認識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

  三、第一次先學後教

  學習目標:

  認識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在地圖上查詢本地(社群、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

  1.看地圖,找家鄉。

  指名學生,問:你的家鄉在哪裡?

  用“我的家鄉在 省 市 縣”填空說話。

  2、出示中國地圖,“讓我們一起來找找自己的家鄉”。

  以一人為例,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找找家鄉所在的省和省會城市。

  說一說在地圖上的大概位置。

  3、小組合作,找一找家鄉。

  4、遊戲:“12345,你的家鄉在哪裡?”“在這裡,在這裡,我的家鄉在這裡。”

  5、老師這裡有幾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鄉,請大家幫幫他們。

  6、競賽:老師縮小地圖的範圍,請大家自己找找家鄉,比一比,看誰找得快找得準。

  四、第二次先學後教

  學習目標:找家鄉,畫家鄉。

  1、每個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小地圖,在地圖上把自己的家鄉所在省份剪下來,然後貼在彩色紙上。

  2、說說你對家鄉的瞭解。

  3、用手中的筆在貼畫的四周畫上一些美麗的圖案,把自己的家鄉打扮得更美麗。

  4、學生上臺展示。

  五、遐想:二十年後的我。

  一轉眼,你長大成人了。你會為家鄉做點什麼?

  你對家鄉會有一種怎樣的感情?

  六、當堂測試

  1.家鄉的面積有 家鄉的人口有

  家鄉的省級行政中心是 家鄉的簡稱或別稱是

  2.家鄉周邊相鄰的省有

  課堂素材:

  多媒體課件《我的家鄉在哪裡》PPT

  板書設計:

  我的家鄉

  家鄉的位置 家鄉的風景 家鄉的人

  教學反思:

  在課後,全班同學共同合作把班上的好人好事編成場報,表揚為集體做事的同學。同時希望其他同學都來學習他們,成為關心集體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