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可能性教案彙總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可能性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的第一課時。《標準》在小學第一學段安排的“機率”學習內容主要有: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對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實驗。在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安排了對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學習,這是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使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並能對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語言進行描述——這是本單元,也是本課時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目標。
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種因素決定的。同樣摸球,如果某種顏色的球數量多一些,那麼摸出這一顏色的球可能性就大一些。對於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也不能在活動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活動過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標實施的重點是透過一系列活動,逐步讓學生悟出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抽象邏輯思維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援下才能進行,直觀演示或遊戲切入較容易被他們所接受。我校地理位置特殊,幾乎都是農村子女,外來人員也佔一半。學生整體認知水平一般,如果用常規的單一說教形式教學,收效甚微。因此,教師一定要多花心思、多動腦筋,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根據這些特點,制定了本節課的目標,設計了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1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遊戲,讓學生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痺諢疃交流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能理解“一定”、“經常”、“偶爾”、“不可能”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教具準備:盒子一個、黃球2個、白球8個、轉盤一個、卡片、課件。
學具準備:彩筆、記錄表一份、每小組白球8個、黃球2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生:喜歡。)好吧,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老師這裡有一個神奇的盒子,裡面裝著許多球,你們隨意從中摸出一個球,我一定能猜出它是什麼顏色的,信不信?我們來摸一摸。
(請出幾個同學進行摸球,老師一一猜對,同學們一致認為盒子裡面全是白球!)
師:真的全是白球嗎?我們開啟看一看。(學生歡呼)正因為盒子裡面全是白球,所以老師摸出來的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其它顏色的球。(板書:一定、不可能。)如果盒子裡有8個白球,我再放進2個黃球,搖一搖,摸出來會是什麼情況?
(課件出示:猜一猜:摸到的球可能是( )球、( )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更大。)
生: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板書:可能)
師:摸到哪一種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生:黃球!)(板書課題:可能性)
師:這只是我們的猜測,實際摸的時候是這樣嗎?你們想試試嗎?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應該成為孩子們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王國。我透過為學生創設遊戲情境,從中複習二年級的“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並引出新課:“可能性”,顯得自然,水到渠成,不浪費時間。孩子們在寬鬆和諧的遊戲氛圍中,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可能性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P107—109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透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透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麼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複20次。
記錄次數
黃
紅
活動彙報、小結
(2)袋子裡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麼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機率之間的關係。
2、練習
P107“做一做”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P1096
學生說說擲出後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猜測實驗後結果會有什麼特點
實踐、記錄、統計
[4]說說從統計資料中發現什麼?
[5]由於實驗結果與理論機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097
學生討論完成
教學反思:
可能性教案 篇3
複習目標
1、 經歷猜測、試驗、收集與分析試驗結果等活動過程。
2、 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區分確定事件與不確定事件。
3、 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能列舉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複習內容
一、基礎知識填空
1.在一定條件下,肯定會發生的事情稱為 必然事件 ;在一定條件下,一定不會發生的事情稱為 不可能事件 ;必然 事件與 不可能 事件都是確定 的;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的事件稱為 不確定 事件。
2.在“轉盤遊戲”中,哪個區域的面積大,則指標落到該區域的 可能性 大。
二、典型例題
例題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確定事件?
(1)一年有12個月; (2)擲一枚一元硬幣,停止後國徽朝上;
(3)明天要下雪; (4)1/4周角=1直角;
(5)任意買一張電影票座位號是奇數;(6)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7)一條魚在白雲中飛翔。
分析與解:(1)、(4)是必然事件;(6)、(7)是不可能事件;
(2)、(3)、(5)是不確定事件。因為(6)中2月只有28天,不可能有30日,所以是不可能事件。
注意:在判別事件是確定還是不確定,關鍵是根據一定的條件弄清它是一定會發生或一定不會發生,還是無法肯定它會不會發生。
例題2:醫院的護士給病人注射青黴素類藥水時,要先做皮試。但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只有大約千分之一的人對青黴素過敏,但護士為什麼每次都這樣做呢?這樣做是不是多此一舉?
分析與解:青黴素過敏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它總是有可能發生的,我們不能確定每一個注射的病人都不會過敏,因此“青黴素過敏”這一事件是可能事件。為了每位病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先做皮試,此種做法不是多此 一舉。
注意:“不太可能事件”雖然可能性很小,但它仍有可能發生。
例題3:一隻螞蟻在如圖所示的一塊地板上爬行,這塊地板由黑白兩種不同顏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地磚鋪成,爬行一段時間後,螞蟻停在哪種顏色地磚上的可能性大,為什麼?
分析與解:
因為白色的塊數是10,黑色的塊數是6,白色區域的面積大,所以螞蟻停在白顏色地磚上的可能性大。
注意:有關可能性問題,有時可透過比較各種區域所佔面積的大小來確定。
例題4:袋中有4只紅球、2只白球、1只黃球,這些球除了顏色以外完全相同,小華認為袋中共有三種不同顏色的球,所以從袋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紅球、 白球、黃球的可能性一樣大,小強認為三種球的數量不同,摸到紅球、白球、黃球的可能性肯定也不同,你認為誰說的正確,並說明理由。
分析與解:
注意:此題中摸到各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小隻與該球的顏色有關,與該球的大小、形狀等其它因素無關。
三、課時
1、能舉例說明生活中的不確定事件,並能用“不可能”、“有可能”、“幾乎不可能” 等詞語描述它們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瞭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並初步學會求不確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與同伴充分交流的良好學習方式。
四、課外作業
可能性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104頁“可能性”。
二、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一個裝著黃球的盒子,一個貼著紅、綠貼紙的骰子,若干投影片投影儀。
學具準備:六個裝有紅、黃、白三種顏色小球的盒子,六個骰子,若干紅、綠貼紙,水彩筆若干。
全班分6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1、目標確定:
“可能性”是新教材的內容,學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接觸過,但作為數學中的機率知識來學習還是第一次,對他們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我重組教材,制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透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學生能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經歷猜測和簡單的試驗初步瞭解可能性的大小。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⑵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概括其結果。對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進行描述,並和同伴交流想法。
⑶情感目標:在遊戲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並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在和夥伴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⑷教材的重點難點:有關機率知識對學生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設計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昇華為理性認識尤為重要,所以我把體驗、描述生活中的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為教學重點。透過實驗領悟可能性大小與其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所佔總數數量多少的密切關係為本節課的難點。
2、教學策略選擇:
根據學生的心裡特徵和教材實際,本節課選擇了演示、觀察、操作、啟發、和情境性等教學策略,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採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重視體驗等多種學習策略,力求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態度。整堂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透過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學習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幾種情況與“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學生學的積極主動,老師教得輕鬆自然。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的作用從傳統的傳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效夥伴或合作者。學生在“猜球”、“摸球”、“塗色”、“小小裁判”、“選詞填空”、“設計骰子”等充滿情趣的情境中玩數學、學數學,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引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第一次到你們班上課,我想知道你們喜歡做遊戲嗎?好,這節課我們大家就一起來做遊戲。老師帶來了幾種不同顏色的球,悄悄裝在盒子裡。每小組的同學輪流來摸球,猜猜看你摸到的會是什麼顏色的球?
二、展開
(一)認識“可能”、“一定”、“不可能”
1、初步感知(猜球)
學生們輪流摸球,前幾個小朋友摸了以後,下面開始有“黃球”、“紅球”、“白球”的叫聲。
師:誰願意說一說你們摸球的情況?
學生各抒己見
師:“大家說得很好?那誰能把這些情況用一句話既清楚又簡單地表達出來呢?”
引導學生說:在摸球的`時候有可能摸到白球,有可能摸到黃球,也有可能摸到紅球,摸到球的顏色不能肯定。
小結:象這樣當答案不確定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可能”這個詞來表達。(板書)
師:如果繼續摸的話,你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用黑板上這個詞來說一句話。
2、再次感知(摸球)
師:看大家玩得那麼開心,我也想玩,老師這也有一個盒子,裡面裝的也是小球,看看能摸出什麼顏色的球。
教師第一個摸出是黃球。接著走到學生中,學生參與摸球。
隨著每個學生摸出的都是黃球,學生喊“黃球”的聲音越來越大。
輪到最後一個學生摸球了,老師問:“你們能不能馬上說出他摸的球的顏色?”
如果學生猜測是黃球,說說為什麼?(學生猜測裡面全是黃球)
師:一定嗎?
【備選】當學生回答不一定時,開啟盒子驗證一下。
小結:當我們知道結果只有一種情況時,可以用“一定”這個詞來表示。(板書一定)
如果在這個裝著黃球的盒子裡摸出一個白球,你認為可能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不可能)
(二)、初步瞭解可能性的大小
1、有什麼辦法在這個盒子裡可能摸到白球呢?
2、放幾個可以容易摸到?
根據學生回答師生共同進行驗證。小組合作,把數量比例不同的黃球、白球放到盒子裡進行實驗,驗證結論對錯。
3、如果要求盒子裡摸出的一定是白球該怎麼辦?
4、概括
透過剛才的摸球遊戲,你們發現了什麼?
讓學生各抒己見
師:一般事情都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種情況”,當然,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有時候可能性也會發生變化。
5、揭題(板書課題――“可能性”)
(三)生活中的“可能性”
1、小小裁判(出示書P105插圖)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具有可能性,你看,這裡有幾件和生活緊密聯絡的事情,請你運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對這幾件事進行判斷。同意說法的打√,不同意的打×。
⑴地球每天都在轉動。
⑵我從出生到現在沒吃過一點東西。
⑶三天後下雨。
⑷世界上每天都有孩子出生。
⑸太陽從西邊升起。
⑹吃飯時,人用左手拿筷子。
(實物投影出示插圖)學生進行判斷。有爭議的讓學生說說為什麼。
2、選詞填空
同學們在語文課上我們都做過選詞填空。今天數學課也要來做選詞填空,看誰填得又對又快。
人()會老。明天的數學測試小明()得滿分。
冬天()會下雪。在除法中,餘數()比除數小。
魚離開水()會死。在地球上,石獅子()在天上飛。
三、鞏固
1、塗一塗
你看,這裡有三個盒子。盒子裡分別裝著不同形狀的物體,可是他們都忘了穿衣服,要同學們根據要求給他們塗上顏色,穿上衣服。
根據要求塗
⑴○一定是黃色的
⑵☆可能是藍色的
⑶△不可能是紅色的
2、造句
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找個例項,選擇“一定”、“可能”、“不可能”造一個句子。
師示範:星期三過後一定是星期四。
讓學生說給自己的同桌聽,小組交流。
“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升起。”
“地震可能會發生。”
“其它星球上可能有外星人。”
“人一定會死的。”?
“三十歲的爸爸媽媽不可能變成一歲的小寶寶。”
..........
四、拓展
設計骰子
師:前幾天老師到溫州樂園玩,參加一個玩骰子的遊戲,規則是骰子上面有兩種顏色,甩到紅色的一面就可以得到一個獎品。你們想玩嗎?
1、師出示一個一面是紅色,其餘五面都是綠色的骰子和學生一起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體會到得獎可能性大小和骰子顏色設計有關。
2、動手設計骰子,根據學生希望中獎率的高低來設計骰子。
3、學生反饋,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總結
這節課大家玩得開心嗎?讓你覺得最成功的是什麼?
設計猜球遊戲的情境引入,既直接又富有情趣,還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第一次小組合作“猜球”遊戲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裡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師生互動“摸球”遊戲,再次讓學生在愉悅中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因而產生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認識。自然而然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
這三個數學用語。
先進行大膽猜想,再進行實驗驗證。
實驗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透過實驗,讓學生根據結果驗證猜想結論對錯,領悟“可能性”大小與其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所佔總數數量多少有密切關係,既豐富了感性經驗,又有了實際依據。也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透過判斷和選詞填空,使學生了解身邊的一些現象,進一步體驗生活中確定和不確定的事件,體會機率知識和生活的密切關係。同時規範學生的數學語言。
讓學生找生活中的例項,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這一環節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相互傾聽、汲取經驗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第一個層次鞏固了新知,第二個層次“設計骰子”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慾望,讓學生學以致用、大顯身手,而且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在獲得成功的喜悅中學會深入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五、教學片斷實錄:
片斷一:初步瞭解可能性的大小
在學生了解到盒子裡裝的都是黃色小球后展開:
師:有什麼辦法在這個盒子裡可能摸到白球呢?
生1:這個簡單,只要把盒子裡的黃球全部換成白球就可以了。
生2:錯!這樣摸到的就一定是白球了,“一定”知不知道?老師的問題是“可能”摸到白球。
生3:把題目要改成“一定”摸到白球就對了。
師:你們很善於傾聽,也明白“一定”和“可能”的區別。那麼應該怎麼做才符合題意呢?
生3:那就在這個盒子裡放上一些白球就“可能”摸到白球了。
師:放幾個可以容易摸到?
生1:多放一些白球容易摸到。
生2:比如裡面有10個球,放9個白球和一個黃球摸到白球的機會要比放2個白球8個黃球的機會大多了。
生3:要想容易摸到白球,放的白球個數必須比黃球要多哦。
生4: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不一定。
師:那我們就來驗證一下
小組合作,把數量比例不同的黃球白球放到盒子裡進行實驗,驗證上述結論對錯。
小組反饋:
組1:我們組白球4個,黃球1個,摸到白球次數多。
組2:我們和他們相反,1個白球,3個黃球,就不容易摸到白球。
組3:老師,我們特地放了2個白球2個黃球,發現次數差不多誒!
師:透過大家的猜想和驗證,發現白球個數比黃球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可能性就小,看來,可能性的大小和物體所佔總數的多少很有關係。
片斷二:設計骰子
師:前幾天老師到溫州樂園玩,參加一個玩骰子的遊戲,規則是骰子上面有兩種顏色,甩一次,甩到到紅色的一面就可以得到一個獎品。你們想玩嗎?
生:想玩!
1、出示一個一面是紅色,其餘五面都是綠色的骰子和學生一起遊戲。
第一次甩的結果:綠色
第二次甩的結果:綠色
第三次甩的結果:綠色
這時有學生按捺不住開始舉手,一邊說著:“老師,我知道原因了。”“下面可能還會是綠色。”
老師繼續甩,第四次甩的結果仍然是綠色。
很多學生叫了起來:“骰子有問題”“紅色的肯定很少!”“這樣能拿到獎品的啊?”“得獎根本就是騙人的!”“不公平啊!”
師:我聽到同學們的意見了,那麼就來觀察一下這個骰子吧!
學生觀察骰子後老師問: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生1:骰子紅色的只有一面,綠色的有五面,甩到綠色的可能性就大,紅色可能性就小,得獎機會就少。
師:得獎機會少是不是表示沒有得獎的機會?
生:不是,可能會得獎,但機會很小。
師:那麼接下去甩,可能會甩到紅色的嗎?
生:是的,可能會甩到紅色。但大部分人還是沒有得獎的,都是陪襯,浪費錢!
生:以後遇到這樣的遊戲就不去玩,得獎機會太少了。
2、師:那麼如果你們是這個遊戲的設計者,請每個小組統一意見後根據你們希望中獎率的高低來設計一個骰子。
⑴、學生小組活動,用紅、綠貼紙設計骰子。教師巡視並參與活動。
⑵、學生反饋,展示自己的作品。
組1:我們覺得只有一面是紅的容易讓人說我們小氣,一眼就看出不誠心讓人得獎,所以就貼了兩面紅色的,這樣得獎的可能性增加了,但比起來還是沒得獎的可能性還是大些,不會虧本。
組2:我們想遊客來活動就是圖個高興,獎品檔次低些,但得獎機會大,大家玩得就開心啊!所以我們設計的骰子有4面是紅的,2面是綠的。
組3:我們覺得還是公平點好,所以設計了3面紅3面綠,得獎和不得獎的可能性大小差不多,完全憑運氣,又不會虧。也不狠賺,這樣最好。
師:每組都有自己的想法,講的都有道理。透過設計骰子,大家不僅學會知識還利用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深入思考問題,是最大的進步。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
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興趣和生活經驗,我在教學中重組教材,選擇與學生現實中已有的經驗相耦合的資訊材料,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我從大家感興趣的“猜球”遊戲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學生學習的興致。整堂課由各種聯絡生活、生動有趣又層次分明的活動貫穿其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想、討論、實驗、合作、交流、創造等,使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和掌握有關“可能性”的知識。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數學的生活性;數學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
(二)、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自己去探索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在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這節課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時,我安排了這樣幾個層次的活動,第一次是“猜球”,使學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並注重對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觀感受。第三個活動“動手實驗”,老師先讓學生試著猜想“怎樣做才容易摸到白球?”再讓學生實驗操作進行驗證。透過這樣的三次活動,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因而產生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認識。在知識聯絡生活,運用生活的過程中,又設計了“小小裁判”、“選詞填空”、“造句”“塗一塗”和“設計骰子”等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理解和認識數學。只有給學生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活動的空間、探索空間和創造的空間,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去感悟、去體驗、去認知。
(三)、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學習數學
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節課中,我十分重視有意義的合作學習,並重視教給學生合作的策略、能及時對合作的好的學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透過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勢,推出“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我還十分重視學生的交流,而且形式多樣,例如讓學生找自己的同桌或好朋友說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這是兩個學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一起遊戲,在遊戲中學習知識得出結論是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小組討論盒子裡可能摸出的是什麼顏色的球,討論怎樣設計骰子,這是小組內學生間的交流,再如學生代表小組演示彙報,這是全班進行了交流。透過合作與交流,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四)、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數學
整堂課的教學中採用班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儘量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教師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大膽猜想、敢於質疑、勇於嘗試、樂於交流合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主評價,體現了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學生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獲得的不僅是紮實的知識和技能,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化中願學、樂學,嚐到成功的快樂,建立了自信心。
本節課尚需改進的方面:
初次體驗“猜球”和再次體驗中“摸球”這兩環節因為小組合作和師生互動,學生熱情高漲導致活動時間過長,從而使整節課在時間的把握上有點頭重腳輕,第一個環節小組合作意義不大可以和第二環節合併改為師生互動,作為只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幾種情況,不是教學重難點,時間安排上可以緊湊些、把多些時間放在瞭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這兩個環節更為科學合理。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44頁主題圖、例1、第45頁“做一做”及相關練習,第49頁“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能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藉助猜測、實驗、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透過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透過活動,使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準備:
課件、節目卡片、抽獎盒。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啟用經驗
(一)遊戲1:猜猜硬幣在哪隻手裡。
1、教師將枚硬幣握在手中,並在背後交換位置,讓學生猜一猜硬幣在哪隻手裡。說一說你能確定嗎?
2、教師開啟沒有硬幣的手,再讓學生猜一猜硬幣在哪隻手裡。說一說你能確定嗎?為什麼?
(二)遊戲2:猜猜丟擲的硬幣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
1、教師將這枚硬幣丟擲,讓學生說出可能是哪個面朝上,要求說出所有可能。
2、讓學生猜一猜是哪個面朝上。
3、教師揭示結果。
(三)揭示課題。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設計意圖】透過遊戲啟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透過摸球,裝球等活動,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並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獲得機率的思想。
2 培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感受體驗有些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難點: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發生的事件
教學過程:
一 聯絡生活,激趣引入
“今天,智慧爺爺帶了個幸運王冠想戴在我們班一位扎兩條小辮的女小朋友頭上,誰可能會成為這個幸運的小天使呢?她坐在第一大組,猜猜她可能是誰? ( 學生猜測 )師強調可能。
指一男生,可能會是他嗎?(不可能),為什麼呢?
智慧爺爺悄悄告訴大家,那是穿紅衣服的女孩,你能判斷出什麼結論嗎?一定嗎?
為什麼不猜a a ,bb了?
在智慧爺爺沒給我們縮小範圍之前,可能是aa ,也可能是bb,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時是不能確定的,都有他的可能性,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本領“可能性”
二 創設情境 探索新知
小朋友們喜歡玩遊戲嗎?智慧爺爺帶來了三種顏色的球,裝在四個口袋裡,我們來個比手氣遊戲,每組派2個同學,一個摸球,一個上黑板記錄。哪一組小朋友摸到代表喜氣的紅球次數最多,哪一組就獲勝。
每組推選代表。下面的同學先猜一下,哪組可能獲勝呢?(學生猜測)智慧爺爺悄悄告訴大家,第一組一定會勝。李老師不相信,你們相信嗎?我們一起來試試。
宣佈規則:摸的同學不許看,每人摸5次。開始後,李老師說第一次,你們開始摸,說了第2次才能摸第2次。記錄的同學看好你們組小朋友摸到球的顏色,摸一次就在對應顏色旁打鉤。(學生摸球)
他們都摸了5次,分別摸出了什麼球?哪一組獲勝了?
看到這樣的結果,你們是不是很驚訝啊,智慧爺爺告訴小朋友,他為什麼猜得那麼準呢?原來這四個口袋裡分別有秘密呢?你能猜出來嗎?請大家在小組裡商量商量。
誰來大膽猜測一下第一組的口袋裡到底有什麼秘密?
都是紅球。(開啟看一下)那麼任意摸一個,會是什麼情況呢?
一定是紅球。如果學生能說出一定,教師表揚。小朋友的這個詞用得真好。(師板書一定)。
學生猜測一下2、3、4組口袋裡分別有什麼秘密?
一一出示可能,不可能。
小結:透過剛才的遊戲,我們發現在全是紅球的袋內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在沒有紅球的袋內任一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在既有紅球又有其他顏色的球的袋內任一摸一個,(有“可能”是紅球。)
三 找找好朋友
智慧爺爺覺得小朋友們剛才的表現非常棒,決定再和大家做個交朋友的遊戲。看,他請來了一些小夥伴和大家來做好朋友。大家看看,都是誰來了?
(出示小黑板,分別貼有米老鼠,唐老鴨、藍精靈,史諾比,機器貓,小兔,貓)你想和誰教朋友呢?
每個小動物下面都有號碼,老師給每組發一個股子,你轉到幾就能和幾號小動物交朋友了?
四人為一組,先小組裡猜猜自己可能會轉到哪個朋友,輪流自己轉轉,每人轉1次,看看分別轉到了誰。
集體交流:你們透過轉轉發現,除了可能和米老鼠交朋友,還可能和誰交到朋友?還可能呢?
誰交到唐老鴨了?為什麼沒有人交到呢?(沒有7號)所以我們不可能交到。
李老師想和2號的小動物交朋友,你能設計一個股子,不管怎麼轉,一定是和米老鼠交到朋友?小組商量一下。
四 摸果凍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智慧爺爺拿來三種口味的果凍招待小朋友和你們的新朋友。
(1) 出示3袋果凍,全是草莓味,桔子味和草莓味,檸檬味和橘子味。
問:“從每袋內任意摸一個果凍,一定是草莓味的嗎?
小組商量討論,集體交流
(2 ) 如果你最想吃檸檬味的果凍,你會到哪個口袋裡摸,不願到哪個口袋摸呢?為什麼?
五 小小裝配員
智慧爺爺今天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果凍,在分給大家之前,還想考考小朋友的智慧呢?你們願意接受智慧爺爺的考驗嗎?請小朋友當小小裝配員。按定單要求裝果凍,看哪組合作的又快又好。
訂單:1 隨意拿一個,一定是草莓味的
2 隨意拿一個,可能是草莓味的
3 隨意拿一個,不可能是草莓味的
一一出示定單,說說是怎樣放的,為什麼那樣放。
六 說說可能性
我們生活中,有些事是可能發生的,有些事是一定發生的,有些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選擇:
1 太陽從東方升起。(一定,不可能,可能)
2 公雞下蛋。(一定,不可能,可能)
3 明天考試我得100分。(一定,不可能,可能)
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很多,你能不能利用這三個詞來說說生活中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說,全班交流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們要做個有心人
七;出示轉盤,分佈均勻,轉動指標,會停哪呢?
出示另一轉盤,分佈不均。(標設獎品)商家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八 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國標本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可能性》
教材簡析:
在小學階段,蘇教版教材對可能性知識的教學共安排了四次(見下表)。本節課是蘇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有關可能性內容。 二年級 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三年級 用經常、偶爾、差不多描述一些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 四年級 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六年級 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本節課將可能性和摸球等活動相結合,在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可能性,藉助活動的素材用語言描述可能性。一定和不可能是用來對確定事件發生結果的預測,可能則是對不確定事件發生結果的預測。但無論是確定事件還是不確定事件,都存在事件發生的隨機性,這是教學中的難點,難在無法用語言描述,難在無法在一節課中用事實證明,難在學習物件是二年級孩子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很弱。對隨機思想滲透的時機和程度是教學設計時的重要和難點問題。
教學目標:
1. 透過摸球,經歷事件發生的過程,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隨機性。
2. 會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摸球事件發生的結果。
3. 能根據摸球的結果設計事件,並進行解釋。
4. 能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拋硬幣、轉盤和擲骰子事件的結果。
5. 嘗試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已經掌握的簡單數學知識。 教學重點: 學會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數學與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不確定事件,感受隨機性。
教學過程:
故事引入,定位起點 出示故事烏鴉喝水的三幅圖,請學生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分別說一說這三幅圖上的故事。
【設計意圖:烏鴉喝水是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中的一篇文章,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藉助這個故事,讓孩子們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進行描述,可以充分了解他們對一定可能和不可能這三個詞的理解,定位孩子們對可能性知識的已有認知水平。】
可能性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透過多種活動,充分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並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斷、推理、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感受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會判斷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教具學具:
課件、綵球、塑膠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感知
1、初步感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1)用一定來描述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師:同學們,老師最近學會了一種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給大家看,你們想看嗎?
生:想看。
師:老師手裡有一個魔袋(一個不透明的袋子),裡面裝著一些綵球,請同學們從裡面任意摸出一個,我能猜出它是什麼顏色的。你們相信嗎?
(學生有的說信,有的說不信)
師:那我們就試試吧。
(師出示一個不透明的袋子,裡面裝有綵球,請學生任意摸出一個球,老師都能準確猜出球的顏色。學生猜測,袋中裝的都是黃顏色的球。)
師:因為袋中裝的全都是黃球,所以從裡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怎樣?
師:當事情確定會發生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述。(板書:一定)
把白球倒入空的不透明的袋子中,請學生描述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開始由猜球遊戲匯入新課,使學生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興趣盎然、主動參與。使學生在參與猜球的過程中明白一定的涵義,初步體驗到什麼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一定的。]
(2)用不可能來描述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師:林老師想從袋中(剛才裝白球的袋)摸出一個紅球,行嗎?為什麼?
師:確定不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就用不可能(板書:不可能)來描述。從這個袋中還不可能摸出什麼顏色的球?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理解一定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進一步體驗什麼情況下事件的發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學生對確定性事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認識。]
可能性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從選擇的素材看,準備部分是十分簡單的隨機事件,事件的可能性是1/2;例2的情境複雜一些,要用其他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從研究的可能性看,兩道例題都是等可能性,可以用相同的分數表示;“試一試”和練習出現可能性不相等的現象,要用不同的分數分別表示。從問題的難度看,先是摸到某隻球、某張牌的可能性,然後是摸到某種花色的牌、某種顏色的球的可能性。
學情分析
是讓學生初步認識確定性事件和不確定現象。在此基礎上,繼續教學可能性,用分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從感性描述可能性到定量刻畫可能性,對可能性的體驗深入了一步。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增強學生量化的數學意識。
2、學會初步預測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並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3、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使學生明確生活中任何幸運和偶然的背後都是有科學規律支配的。
4、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難點:是在認識事件發生的不確定現象中感受統計機率的數學思想。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喚起經驗。
同學們一定玩過拋硬幣遊戲,其實拋硬幣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足球、排球),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在足球比賽中的運用吧。
板書:可能性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出發,帶領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研究生活現象,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二、創設情境、引導發現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例1場景圖 ,提出問題。
足球比賽中是用拋硬幣決定誰先發球的,乒乓球比賽中時是怎麼決定誰先發球的?
提問: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公平嗎?為什麼?
2、同步體驗:試一試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在可能性的基礎上,有意義地接受“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都相等”。同步練習和體驗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用幾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三、遷移和提升。
教學例2
1、 課件出示例2中的實物圖(逐一出示,學生說出各是什麼牌)
2、提問遷移。
3、對比提升。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在可能性的基礎上,有意義地接受“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都相等”。同步練習和體驗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用幾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四、實踐與應用。
1、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一邊說一邊出示“轉一轉”課件)
2、出示練一練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藉助轉盤創設了轉盤的遊戲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五、鞏固練習
六、課堂小結
這兩個環節的設計是透過總結、遊戲和釋疑,既呼應了開頭,解開了學生心中的疑團,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和動手操作的能力,也使學生明確生活中任何幸運和偶然的背後都是有科學規律支配的。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
可能性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透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透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是“可能性”舉例子說明。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教案《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教案》,來自網!
關於“可能性”的知識。
二、實踐探索新知
1、教學例3(比較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觀察、猜測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四紅一藍)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你們猜猜他會摸到什麼顏色的球?
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麼這樣猜?
(2)實踐驗證
學生小組操作、彙報實踐結果。
彙總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幾組摸到紅,幾組摸到了藍色。
從小組彙報中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
小結:摸到紅色多,摸到藍色的少,因為盒中球紅多藍少。
(3)活動體驗可能性的大小
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複20次。
活動彙報、小結
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兩點:一、每次摸出的結果是紅色還是藍色,這是隨機的,不以人的主觀意願而變化。二、但摸的次數多了以後,在統計上就呈現某種共同的規律性,就是摸出藍的次數比紅多。
(4)小組實驗結果比較
比較後,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出示多組的實驗結果,雖然資料不一致,但呈現的規律是相同的
2、教學例4
(1)出示盒內球(一綠四藍七紅)
(2)猜一猜,摸出哪種顏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種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為什麼?
3、P106“做一做”
圖中每種顏色進行了分割,此時學生可以用數份數的方法來看三種顏色所佔的區域大小。
利用前面學過的分數的知識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顏色佔整個圓面的幾分之幾,為以後學習可能性的精確值做鋪墊(因為機率與這些分數相等)。
三、練習
P1094
第4題,是一種逆向思維。並體現開放性,如第1小題,只要紅比藍多,就能滿足條件。第2小題,只要藍比紅多,都滿足條件。
P1095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