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實用的有趣的洞教案四篇

有趣的洞教案

實用的有趣的洞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洞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趣的洞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身邊和身體上的洞洞,獲得相關經驗,激發幼兒對洞的興趣。

  2、嘗試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線洞洞,增強肢體動作的創造力。

  3、願意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身邊物品上的洞和身體上的洞已經有一些瞭解。

  2、材料準備:報紙為幼兒人數的一半;有洞洞的物品。

  活動重點:

  讓幼兒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線洞洞,並嘗試解決如何讓報紙鑽過洞洞。

  活動難點:

  讓幼兒和同伴合作搭建出能讓幼兒鑽過的洞。

  活動過程:

  一、到洞洞王國看各種有洞的物品,引起幼兒對洞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要帶領小朋友到洞洞王國去玩一玩,聽說洞洞王國裡有個展覽會,我們一起去看一下都有些什麼東西。(帶領幼兒進入教室)

  2、帶幼兒來到佈置好的洞洞展覽會,請幼兒觀察展覽會上的洞洞物品。(教師交代要求:仔細觀察有哪些物品,上面都有洞洞嗎?洞在哪裡?再想一想那上面的洞有什麼用?)

  3、教師帶領幼兒坐下後提問:你剛才看到了什麼?他們上面上的洞洞有什麼用?(請幼兒拿著東西講給小朋友聽,教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評價。)

  教師小結:原來洞洞展覽會上展出的東西上都有洞洞,有的洞洞大,有的小,有的洞洞是圓的,有的洞洞是方的,它們身上的洞洞都有不同的用處。

  二、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線各種洞洞,用報紙玩鑽洞遊戲。

  1、說說身體上的洞洞師:原來在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洞洞,你們知道我們身體上也有洞洞嗎?(請個別幼兒回答)。

  2、讓幼兒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線洞洞。

  師:原來在我們身體上也藏著這麼多洞洞,我們要保護好身上的洞洞。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想一想,除了我們身體上的這些洞洞,你能用我們的身體、小手和小腳也能變出洞洞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請幾名幼兒上來變洞洞)

  3、用報紙玩鑽洞遊戲。

  (1)師:小朋友真棒,能用身體變出這麼多洞來,現在報紙想和我們玩鑽洞洞的遊戲。

  (介紹玩法)教師說:變變變,變出一個大洞洞,幼兒馬上想辦法用身體變出一個大洞,且做木頭人狀。教師從中選出變大洞的小朋友,請另一名幼兒用報紙嘗試鑽洞洞。接著用同樣的遊戲方式再請幼兒變不大不小的和最小的洞洞,請幼兒用報紙穿過。(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操作,及時肯定幼兒的行為,鼓勵幼兒嘗試改變報紙的形狀以鑽過不同的洞。)

  (2)分組遊戲。把幼兒分成兩半,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報紙鑽洞,然後交換。

  教師小結:報紙在鑽大洞時大搖大擺,鑽小洞時是怎樣的?(變小、捲成一個細筒擰起來等)

  三、幼兒合作變洞洞,幼兒玩鑽洞洞遊戲。

  1、教師:剛才我們都是一個人變洞洞的,現在你能不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變洞洞呢?(幼兒合作變洞洞,教師觀察,及時表揚合作的好的小朋友。)

  2、師:現在我要來試驗一下你們變的洞洞大不大,能否讓小朋友鑽過,我說變變變,你們就相互合作變出洞洞,且做木頭人狀不能動。(幼兒變出洞洞後請其他幼兒嘗試鑽進去)遊戲可以進行幾次。

  四、嘗試和同伴合作搭出更大的洞洞,讓老師鑽過,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變出更大的洞讓老師鑽進去呢?幼兒合作嘗試變出更大的洞。教師選出最大的洞,老師當火車頭,帶領其他幼兒鑽過。

  師:小朋友,我們教室外面也有很多我們小朋友一起拼搭的洞洞,我們一起再去鑽一鑽吧幼兒跟在老師身後變成小火車,開出教室。

  活動延伸:

  利用各種積木、輪胎和廢舊的紙箱等,讓幼兒搭建成各種大大小小的洞洞。

有趣的`洞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透過觀看幻燈片激發幼兒對各種洞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思維能力,能利用自己的身體探究、變出各種不同的洞。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各種洞的幻燈片、電腦。

  2、舊報紙、飛盤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

  2、觀看幻燈片,引起幼兒對洞的興趣。邊看邊提問幼兒:“你知道這是什麼洞嗎?”“這些洞是一樣的嗎?”

  3、啟發幼兒用手做洞。“小朋友們對洞這麼感興趣啊,但現在我們的身邊什麼洞也沒有,怎麼辦呢?我們可不可以自己做出洞來啊,拿出我們的小手試試好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並使大張的報紙穿過小手做的洞。

  4、嘗試發現新的洞。

  請幼兒自由探索,發現並演示出自己的發現。如:雙手叉腰、雙腿叉開、雙手前交叉------

  5、分組體驗: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報紙投,然後交換。體驗遊戲的樂趣。

  6、提高難度,讓幼兒搭建能讓小朋友透過的洞,鼓勵幼兒可以相互合作。鼓勵幼兒創編出不一樣的搭法和鑽法。

  7、師生共同坐下來休息,回憶並評價活動情況。

有趣的洞教案 篇3

  生成的背景:

  在生活中,孩子們經常會發現許多的洞洞,如:滑梯上的洞洞、土地上的洞洞、積木上的洞洞,他們對這些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們也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興趣,我想透過這節課讓孩子們初步明白“圍集”這樣的概念,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體驗在變洞洞遊戲中的樂趣,願意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初步瞭解“圍集”的概念,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線洞洞。

  3、能主動參與遊戲,與同伴合作玩洞洞的遊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身體各部位已經有一定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球10個左右、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

  一、隨著音樂帶領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

  1、“小朋友,今天林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變一些小動物吧!”音樂起,學生與老師共舞。請幼兒說出剛才都變了哪些小動物。(小兔、小魚、孔雀等)

  2、教師用手掌變出一個洞洞。

  “這像什麼?”(水杯、望遠鏡等)

  3、身上找洞洞

  “那林老師要請小朋友在自己身體上找找還有哪些洞洞?”

  (鼻孔、肚臍、耳孔等)

  二、變洞洞

  1、“下面,林老師要考考你們,誰能夠用身體其他部位變出洞洞嗎?(幼兒自由發揮,教師指導進行鼓勵)

  2、教師與幼兒交換角色。幼兒發令,教師變出沒有封閉的洞洞。引導幼兒理解“圍集”的概念,教師提問:為什麼老師變出來的不是洞洞?

  三、變洞洞遊戲

  1、報紙球遊戲(要求幼兒變出不同洞洞)

  規則:兩人一組,一位小朋友擺出姿勢變洞洞,另一位小朋友將報紙球扔進好朋友所變出來的洞洞裡,兩人輪流進行。

  2、將洞洞變得大一些,讓自己的好朋友也能鑽過去

  (音樂起,幼兒自由玩,各自變出不同姿勢的洞洞)

  3、將洞洞變得更大,讓老師也能輕鬆的鑽過去。

  師:“看你們玩得這麼開心,吳老師也可想玩了!”

  請幼兒說說能有什麼辦法將洞洞變得更大,提示幼兒可以幾個小朋友一起來配合。

  (音樂起,師生共同玩鑽洞洞遊戲。)

  三、結束

  “今天,我們變了這麼多洞洞你們覺得好玩嗎,外面肯定有更多的洞洞更好玩,我們去找一下。”教師與一位幼兒搭成一個山洞,讓其他幼兒鑽過山洞走出動室。

有趣的洞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在變洞洞遊戲中的樂趣,願意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瞭解“圍集”的概念,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線洞洞。

  3、能主動參與遊戲,與同伴合作玩洞洞的遊戲。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身體各部位已經有一定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球15個左右、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

  1、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教師用身體各部位變大象,變茶壺……

  教師用手掌變出一個洞洞,引導幼兒思考:這像什麼?(水杯、望遠鏡)引導幼兒說這是一個小洞洞。

  請幼兒尋找身體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臍、耳孔)

  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變洞洞。

  教師與幼兒交換角色,幼兒發令。教師變出沒有封閉的洞洞。引導幼兒理解“圍集”的概念,教師提問:為什麼老師變出來的不是洞洞?

  2、變洞洞遊戲

  男女幼兒分組變洞洞。教師:看誰的洞洞最結實,可以讓好朋友的報紙球鑽過去。

  請小朋友想辦法,變出大一些的洞洞,讓你的好朋友鑽過去。

  請大家動腦筋和好朋友合作,變出能讓老師鑽過去的大洞。

  教師鑽過的“洞洞”就跟在老師身後變成小火車,直到大家圍成一個圓圈。

  3、延伸活動

  大家試一試,除了用我們自己的身體變洞洞,還有什麼能幫助我們一起變洞洞?(牆壁、桌子、板凳)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我設計了能讓每個孩子很快進入角色的匯入遊戲“變魔術”,將每一次探索和難度的提升滲透到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中;而掌握洞的正確概念,並能夠用各種肢體語言準確地表現出來是這個活動的另一個重點.我藉助的則是讓小小報紙球穿過的遊戲。此次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體會一:互動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包括孩子與教師、同伴、材料的互動。良好的師幼關係是師幼互動的前提,教師要注意營造輕鬆、溫馨、激勵的良好氛圍,讓孩子信任、親近教師.願意和教師交流,願意展示自己的動作。在環節一中,我利用手指互相打招呼的遊戲與每一位孩子親近,抓住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把注意力儘快投入到接下來的手指變洞洞的環節。

  體會二:只有當學習者自己覺得學習活動是有意義、有興趣的時候,他們的意識與行動才是統一的,才會表現出積極、自覺的行動,所以瞭解幼兒的年齡特點非常重要。在環節二中,孩子們對找尋自己身體的洞洞這種簡單問題已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因此我提高要求,讓孩子們在“蹦一蹦”中去探索。

  體會三:無論何時何地,教師都要針對孩子的特點採取適宜的教育方式。我們班孩子平時活動時分組形式運用的較多,所以孩子們對自己組隊進行自主活動很熟悉,我則作為一名觀察者,讓孩子在前,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