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1
活動名稱:中班音樂活動《母鴨帶小鴨》。
活動目標:
1、藉助多媒體感受體驗母鴨帶小鴨的快樂情境。
2、嘗試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歌曲。
3、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4、熟悉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母鴨帶小鴨》的伴奏音樂、flash課件。
2、小鴨子頭飾幼兒人手一個。
3、有初步的認知,有鴨走(踵步)、鴨叫的基本經驗。知道母鴨就是鴨媽媽。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
師:嗨,我的小鴨寶寶,你們在哪裡呀?快到母鴨這裡來呀。寶貝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背景)瞧,那邊也來了很多鴨寶寶要跟我們做遊戲呢,跟它們打個招呼吧。情感激發。(真是有禮貌的好孩子,媽媽愛你們哦,你們呢)
1、引導小鴨在母鴨帶領下親密嬉戲。(隨機增加一些情節:嬉水、捉魚、等)
提示幼兒跟著節奏做遊戲——播伴奏音樂。
2、在遊戲中教師有節奏地豐富歌詞內容。
呷呷呷呷|呷呷呷|游來游去|真快樂這是|母鴨帶小|鴨—‖
情節1:來到草地上,撲撲翅膀、踢踢腿……
情節2:肚子餓了,我們捉魚吧。“小鴨寶貝自己捉魚吃真能幹,來媽媽抱一抱,親一親”。
過渡:有點累了,小鴨子們搖搖擺擺回家了。
二、感知欣賞
“小鴨子回到家裡,都坐好了嗎,媽媽要請你們聽一首很好聽的歌曲。”
小耳朵聽聽好,歌裡面都有誰呀?——播放歌曲2遍。
間奏:小鴨子在做什麼呀?再來聽一遍,小耳朵要更仔細了哦。
(游來游去)
2、母鴨帶著小鴨會去做什麼呢?讓幼兒自由說。
你們再想一想母鴨帶著小鴨還會做什麼呢?
(做遊戲、喝水、找東西吃)
現在請小朋友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唱的時候用你的小手拍出節奏來,看哪隻小鴨子的表情最可愛?
三、感知母鴨帶小鴨的有趣形象。
1、“母鴨帶著小鴨到底在玩什麼呢?我們來看一看”——播放flash2遍。
間奏:師提示,再仔細看一遍。
提問:母鴨帶著小鴨在做什麼呢?讓幼兒充分講。(師要關注全體)
2、小鴨寶寶說的真好,你們想不想也來學學他們?
我們先來學學小鴨子是怎麼樣走路的?我們先站起來自己走走看,我要請幾隻鴨寶寶上來,我們看看這幾隻鴨寶寶是怎樣走路的??
剛才這幾隻鴨寶寶走路的樣子真是。可愛,你們看一看我這隻鴨子是怎樣走路的?注意我的腳哦,準備動作:兩腳併攏,第一拍右腳膝蓋彎曲,左腳向前伸出去,腳後跟點地,第二拍伸出去的腿收回併攏。
老師喊口令1234示範動作。
媽媽告訴你們呀,這個舞步叫做踵步,你們想不想學一學呢?我請一個鴨寶寶帶小朋友一起來做一做這個動作。
四、提升經驗
1、“小鴨子還會哪些好看的動作呢?還會做什麼動作呢?跟好朋友講講看呀”幼兒自由結伴創編動作,師巡迴指導。
2、誰編出了不同的小鴨子動作?個別幼兒示範,師隨機運用兒歌語言幫助幼兒提升動作“寶貝們看媽媽是怎麼做的”。
①鴨叫——嘴巴張大呷呷,這邊叫叫呷呷,那邊叫叫呷呷”還可以往哪裡叫呀?引導前面叫叫呷呷,後面叫叫呷呷……
教學反思
根據中班孩子喜歡歡快又帶有情節的音樂作品的個性特點,我選擇了這首《母鴨帶小鴨》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曲節奏明快,內容簡單,便於孩子掌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積極主動,興趣非常濃厚。回顧剛才我組織的教學活動,總的來說是比較成功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學唱歌曲”的環節中,我運用了欣賞動畫激勵的方法,出發點是為了讓幼兒更專心地傾聽,幼兒唱完一遍時,我邀請一兩個唱得好的幼兒來到老師的身邊一起唱,還鼓勵其他幼兒看誰能和她們唱得一樣好聽,老師也請他上來和老師一起唱。這樣反覆幾遍後,幼兒已經在輕鬆的氛圍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我先請幼兒自主表現,然後請能幹的幼兒把動作教給其他幼兒。這樣的方式使幼兒有了更多的學習渠道,不侷限於向老師學,更多的是自己大膽想象,向同伴學習,老師作為參與者,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煉出規範、創新的動作,幫助幼兒更好表現。
最後利用“角色遊戲”來鞏固歌曲,提升技能。學唱歌曲。創編動作環節結束後,教學課堂進行到了鬆懈階段,有的幼兒已經開始遊離活動。這時候,我設計了有趣的《母鴨帶小鴨》遊戲,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鞏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
存在不足之處,沒能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沒能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注意,儘量採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
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2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母鴨帶小鴨》。
2.樂意參加活動並在集體遊戲中體驗快樂。
3.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歌曲《母鴨帶小鴨》、母鴨頭飾一隻、小鴨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學習歌曲教師播放歌曲《母鴨帶小鴨》,幼兒學唱歌曲。唱歌的時候要求幼兒用較短促、乾脆的聲音表現鴨子的叫聲,表達出鴨子的愉快心情。
幼兒集體唱一兩遍後,可以分組唱、比賽唱。
2.幼兒手工《鴨媽媽和她的孩子們》作品交流與分享。
活動延伸:
觀看有關鴨子的動畫片,聽聽有關小鴨的故事。
教學反思:
我設計了有趣的《母鴨帶小鴨》遊戲,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鞏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存在不足之處,沒能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沒能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注意,儘量採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
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3
活動目標:
1.在學習歌曲《母鴨帶小鴨》的基礎上,讓幼兒能用動作表現鴨子走路和游水時的基本姿態。
2.樂意參加活動並在集體遊戲中體驗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母鴨帶小鴨》、母鴨頭飾一隻、小鴨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母鴨帶小鴨》
2.學習律動:母鴨帶小鴨夏天天氣炎熱,母鴨帶小鴨們要去哪裡呢?原來,他們是要去池塘。鴨子要怎麼才能走到池塘呢?
鴨子走路的時候腳是怎麼樣的呢?仔細看,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教師示範講解鴨子走路的動作,幼兒模仿練習;幼兒戴上頭飾,自由模仿鴨子走路的姿勢,掌握鴨子走路的基本動作。
鴨子走路時,他的身體、翅膀有什麼變化?我們應該怎樣模仿鴨子走路?教師引導幼兒創編手部動作,表現鴨子走路時翅膀、嘴巴、尾部的姿態,然後選取其中一個較好的動作進行集體練習。
小鴨子和媽媽來到了池塘,他們要游泳。你們知道鴨子是怎樣游水的嗎?
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動作組合起來完整的表演一次,幼兒欣賞。
幼兒完整表演,表演時要求幼兒的動作幅度大和強調節奏。
3.律動表演:母鴨帶小鴨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請一位幼兒戴上母鴨頭飾做母鴨,其他幼兒當作小鴨跟在母鴨後面,模仿母鴨走路和游水,一邊唱歌一邊表演。
交換角色,繼續表演。
活動反思:
根據中班孩子喜歡歡快又帶有情節的音樂作品的個性特點,我選擇了這首《母鴨帶小鴨》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曲節奏明快,內容簡單,便於孩子掌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積極主動,興趣非常濃厚。回顧剛才我組織的教學活動,總的來說是比較成功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學唱歌曲”的.環節中,我運用了欣賞動畫激勵的方法,出發點是為了讓幼兒更專心地傾聽,幼兒唱完一遍時,我邀請一兩個唱得好的幼兒來到老師的身邊一起唱,還鼓勵其他幼兒看誰能和她們唱得一樣好聽,老師也請他上來和老師一起唱。這樣反覆幾遍後,幼兒已經在輕鬆的氛圍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我先請幼兒自主表現,然後請能幹的幼兒把動作教給其他幼兒。這樣的方式使幼兒有了更多的學習渠道,不侷限於向老師學,更多的是自己大膽想象,向同伴學習,老師作為參與者,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煉出規範、創新的動作,幫助幼兒更好表現。
最後利用“角色遊戲”來鞏固歌曲,提升技能。學唱歌曲。創編動作環節結束後,教學課堂進行到了鬆懈階段,有的幼兒已經開始遊離活動。這時候,我設計了有趣的《母鴨帶小鴨》遊戲,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鞏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
存在不足之處,沒能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沒能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注意,儘量採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
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4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母鴨帶小鴨》。
2、嘗試用動作表現鴨子走路和游泳時的基本姿態。
3、樂意參加活動並在母鴨帶小鴨集體遊戲中體驗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母鴨帶小鴨》。
教學難點:嘗試創編鴨子走路和游泳時的基本姿態。
活動準備
歌曲《母鴨帶小鴨》的錄音磁帶、《母鴨帶小鴨》動畫版課件、電子琴、母鴨頭飾一個、小鴨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
鴨媽媽(教師扮演)帶著小鴨(幼兒扮演)學鴨子的叫聲走進教室。
二、感知欣賞
1、幼兒欣賞動畫《母鴨帶小鴨》。
2、教師:電視裡面有誰和誰呀?它們在幹什麼?鴨子是怎麼叫的?
3、教師:鴨子是怎麼走路的呢?
4、教師:鴨子是怎麼游泳的呢?
三、學唱歌曲
1、跟錄音唱
2、電子琴伴唱
四、創編動作
1、啟發幼兒創編鴨子走路的動作。
(1) 教師:小朋友誰知道鴨子還可以怎麼走路呢?
(2) 幼兒集體學習鴨子走路的動作。
2、啟發幼兒創編鴨子游泳的動作。
(1) 教師:小朋友誰知道鴨子還可以怎麼游泳呢?
(2) 幼兒集體學習鴨子游泳的動作。
3、音樂表演《母鴨帶小鴨》。
五、拓展延伸
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改編歌詞。
教學反思
根據中班孩子喜歡歡快又帶有情節的音樂作品的個性特點,我選擇了這首《母鴨帶小鴨》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曲節奏明快,內容簡單,便於孩子掌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積極主動,興趣非常濃厚。回顧剛才我組織的教學活動,總的來說是比較成功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學唱歌曲”的環節中,我運用了欣賞動畫激勵的方法,出發點是為了讓幼兒更專心地傾聽,幼兒唱完一遍時,我邀請一兩個唱得好的幼兒來到老師的身邊一起唱,還鼓勵其他幼兒看誰能和她們唱得一樣好聽,老師也請他上來和老師一起唱。這樣反覆幾遍後,幼兒已經在輕鬆的氛圍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我先請幼兒自主表現,然後請能幹的幼兒把動作教給其他幼兒。這樣的方式使幼兒有了更多的學習渠道,不侷限於向老師學,更多的是自己大膽想象,向同伴學習,老師作為參與者,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煉出規範、創新的動作,幫助幼兒更好表現。
最後利用“角色遊戲”來鞏固歌曲,提升技能。學唱歌曲。創編動作環節結束後,教學課堂進行到了鬆懈階段,有的幼兒已經開始遊離活動。這時候,我設計了有趣的《母鴨帶小鴨》遊戲,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鞏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
存在不足之處,沒能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沒能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注意,儘量採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
活動設計背景
《母鴨帶小鴨》這首歌曲是一首節奏明快、情緒歡快、內容簡單的一個音樂教材。世上的母愛是最偉大的。小鴨和鴨媽媽在一起游泳是一件多麼快樂、幸福的事,折射出親子之間的情感默契。中班幼兒正處於一個刺激敏感時期,讓他們在學習歌曲時能在學唱歌曲、創編動作中表現出鴨子愉快的心情。所以這個教材是很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特點的。
相關介紹:母鴨帶小鴨從生物學角度講是印隨行為,一些剛孵化出來不久的幼鳥和剛生下來的哺乳動物學著認識並跟隨著它們所見到的第一個移動的物體,通常是它們的母親。印隨行為一般在動物剛剛孵化或出生後發生。如剛孵化的小天鵝如果沒有母天鵝,就會跟著人或其它行動目標走。
小百科:鴨子 英文名稱:Duck。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雁形目,鴨科鴨屬動物,是由野生綠頭鴨和斑嘴鴨馴化而來。是一種常見家禽。鴨是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水禽的統稱。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動物。
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5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2、激發幼兒唱歌的熱情,體驗歌唱的快樂。
3、願意參加音樂活動,培養幼兒創編興趣。
活動準備:
母鴨頭飾,小鴨頭飾,《母鴨帶小鴨》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歌曲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個新朋友,一起來猜一猜她是誰吧?
嘴巴扁扁,走路搖搖,說話唱歌“嘎嘎嘎”!(小鴨子)
師:小朋友們,你們可真聰明。小鴨子非常喜歡在池塘裡游來游去,他們一邊遊還一邊唱歌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熟悉歌曲,快樂歌唱。
1、教師:小鴨子們唱歌可真好聽,你還記得他們怎麼唱的嗎?(幼兒說歌詞)
2、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說歌詞。
3、教師和幼兒一起跟音樂唱歌。
4、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歌唱。
三、音樂表演“母鴨帶小鴨”
1、小朋友們唱的可真好啊,你們看,誰來了?(戴上頭飾扮演鴨媽媽)。
嘎嘎嘎,我是快樂的鴨媽媽,孩子們快快來,和媽媽去池塘裡游水吧?
2、教師和幼兒邊唱邊表演《母鴨帶小鴨》。
3、教師引導幼兒創編新的動作來表演小鴨。
4、請幼兒做鴨媽媽,分角色表演。
四、小結
小鴨子們,你們表演的太棒了!讓我們一起為自己鼓鼓掌!讓我們一起快樂的唱起來吧!
五、結束本課
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6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母鴨帶小鴨》。
2.樂意參加活動並在集體遊戲中體驗快樂。
3.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歌曲《母鴨帶小鴨》、母鴨頭飾一隻、小鴨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學習歌曲教師播放歌曲《母鴨帶小鴨》,幼兒學唱歌曲。唱歌的時候要求幼兒用較短促、乾脆的聲音表現鴨子的叫聲,表達出鴨子的愉快心情。
幼兒集體唱一兩遍後,可以分組唱、比賽唱。
2. 幼兒手工《鴨媽媽和她的孩子們》。
作品交流與分享。
活動延伸:觀看有關鴨子的動畫片,聽聽有關小鴨的故事。
教學反思:
我設計了有趣的《母鴨帶小鴨》遊戲,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鞏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存在不足之處,沒能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沒能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注意,儘量採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
中班教案:母鴨帶小鴨7
活動目標:
1.透過反覆感受歌曲,能較好地感知音樂形象和主要內容。
2.感受和表現小鴨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發幼兒大膽表現的慾望。
環境創設:
室內“快樂的小鴨”牆飾佈置(表現各種游泳姿勢的小鴨);
池塘邊的情境創設;
小鴨頭飾人手一份;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
老師扮鴨媽媽,幼兒扮小鴨,在音樂“快樂的小鴨子”聲中一邊做動作一邊進教室。“瞧,這是什麼地方啊?今天媽媽真高興,我想為你們唱首好聽的歌曲。”(放錄音)
二.感知欣賞
1.歌曲的名字叫什麼?你聽到了什麼?
2.聽了歌曲,你感覺怎麼樣?
3.引導孩子們邊聽歌曲邊學小鴨拍翅膀狀為歌曲打節奏。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媽媽”唱唱歌。(鼓勵孩子們用好聽的聲音快樂的演唱)
2.小鴨是怎麼游泳的呢?
(1)集體聽音樂大膽嘗試。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孩子們聽音樂較合拍地做各種游水動作。
(2)個別孩子示範,教師從旁指點動作要點,規範孩子動作。
(3)引導孩子們模仿個別孩子的優美姿勢
(4)集體聽音樂再次嘗試
採用“超級變變變”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表現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動作。
教師用手做照相機,巡迴指導,鼓勵能力較弱的孩子大膽表現。
(5)教師組合幼兒動作表現音樂。
(6)引導孩子們自由組合一起“游泳”。鼓勵能力強的孩子帶能力較弱的孩子一起遊戲。
四.複習歌曲“歡樂蹦蹦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