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術教案集錦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說說曲、直線及物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2.能夠用繪畫、剪貼、綜合等方法表現曲線、直線的畫面。
3.透過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進行創作,培養學生留心生活細節與自主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透過反覆欣賞、觀察使認識直、曲線在畫面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利用身邊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創作一幅圖
教學準備:
教具:楊景芝《線的認識與表現》vcd,克立作品《奔流》畢加索《牛頭》其他圖片
學具:收集各種質地、造型的線材。畫筆、剪刀、膠水、彩色線。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受
教師播放楊景芝《線的認識與表現》vcd,克立作品《奔流》畢加索《牛頭》其他圖片,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並學習教材文字部分。
教師與學生用遊戲的形式,一起來說說直線和曲線。如:只顯像爸爸,曲線像媽媽;直線像高山,曲線像流水;直線像松柏、曲線像楊柳;直線像老鷹、曲線像小鳥……一方面加深對直線與曲線的瞭解,另一方面也為下一階段的作業打下思路。
二、發展階段
小組成員檢視一下自己帶來的材料,區分一下直線與曲線,一起商量一下:用它們做什麼,怎樣做,然後交流。
欣賞書上學生作品,教師出示範作,講解制作過程,開拓學生思路。
學生討論,修正剛才的設計,再次交流。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學生作業可以單獨選用直線或者曲線一種線形,也可表現二者對比。學生作業最好以小組為單位,一邊作業,一邊討論、交流,有些材料可以共享。
四、展示作業,收拾與整理
展示作業,重點對學生是否能夠巧妙地利用收集到的線材進行設計、作業進行評價。
課後拓展:指導學生用線材製作簡單的立體構成。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紙團、紙繩貼上畫的方法技能,能製作一幅裝飾畫。 2
、瞭解單個物體組拼成圖案的形式美法則及淺顯的藝術規律。
3、能運用卷、折、壓、扭等基本方法、技能,製作一件紙條工藝品。
教學重點:掌握紙團、紙繩貼上畫的方法技能,能製作一幅裝飾畫。 教學難點:瞭解單個物體組拼成圖案的形式美法則及淺顯的藝術規律。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反饋交流
欣賞運用紙團、紙繩製作好的作品。
思考:這些作品是用什麼材料翻作的?用什麼方法制作的?
二、方法指導
1、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課題:紙品樂陶陶
2、學生嘗試將皺紋紙製作成紙繩或紙團。
3、師生交流解決捌作問題:
(1)怎樣使紙團的大小基本一致?
(2)怎樣搓紙繩不易松敢?
4、教師規定時間,學生合作準備材科。
5、教師示範製作方法步驟
(1)構思畫草圖:內容可以是簡單的動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簡潔鮮明。
(2)塗膠:用膠水或膠棒均勻地塗在所畫圖形的.線上。
(3)貼上:將紙繩或紙團牯貼在所塗膠的部位,並將其輕壓粘牢,示範時結合採用單線貼和團線貼法。
6、學生根據出示的草圖討論,什麼地方可用紙團,什麼地方可用紙繩。
7、學生為兩幅作品提出評價。
(1)紙團排列鬆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紙團、紙繩與底紙的色彩搭配。
8、教師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創作的設想。
三、自主表現
兩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紙繩、紙團製作一幅貼上畫。
四、體驗感受厚紙條的效能出示厚、薄兩張紙條讓學生用力拉扯或折制,並談感受
教師總結厚紙條的效能特點:有彈性、易成形。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促進幼兒動手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
2.讓幼兒學習用盒子印畫,體驗用不同工具印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情景圖、範畫一幅。
2.綠色顏料,抹布,白紙、每組各一份;每人一個盒子。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小兔不見了》,引出幼兒繪畫的興趣。
1.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演示小兔在草地裡玩。
2.出示大灰狼,遠處來了一隻大灰狼,小兔子怎麼辦呢?
小朋友討論
小結:小兔子看見那邊來了一隻大灰狼,它想:怎麼辦呢?它看見旁邊有一片草叢,它趕緊躲到了草叢裡,大灰狼找來找去沒找到小兔子,就灰溜溜地走。
二、出示範畫,激發興趣:
1.這裡又來了兩隻小兔子,大灰狼還沒走遠呢,旁邊有沒有草叢,怎麼辦呢?今天老師要在它們旁邊變很多草,把它們藏起來,不讓大會狼發現,如果被大灰狼發現的話,會被吃掉的。
2.教師示範講解:
師:小朋友,草是什麼顏色的?(綠色)你們看老師怎麼變草的呢?老師這裡有一個盒子,老師用手拿住這個盒子,把這個盒子放顏料框裡按一下,然後拿過來在小兔身上按一下,在按一下,按到按不出了,再在顏料筐裡按一下,再來變草。變得越多越好,把小兔子藏起來。
三、幼兒動手印畫:
1.幼兒認識印畫用具:顏料盤、白紙、抹布並瞭解其使用方法。
2.引導幼兒在整張白紙上印畫.
3.鼓勵膽子小的幼兒大膽作畫,教師可幫助其完成作品。
四、教師講評:幼兒將作品貼到展板上,教師再次組織幼兒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找出畫面安排得當的作品,給以表揚。
2.教師引導幼兒找出想象力豐富的作品,給以講解。
師:今天小朋友們用盒子變出了綠色的草地,把小兔子藏在裡面,這樣大灰狼就找不到小兔子了,小兔子也就不會被大灰狼吃掉了。
美術教案 篇4
吹畫一、激情引入:
1、師:同學們,沈老師在學校的資訊網中,看到這樣一條資訊“用哪些方法可以創作一幅畫?”於是老師將它釋出到班中的藝友欄上,希望能得到小藝友的幫助。不知你們是否已經收集到了相關的資料?讓我們來開個資訊交流會吧!美術教案-活動課教案:吹畫
2、學生交流
3、教師從網上收集資訊,介紹版畫、水彩畫、油畫等。美術教案-活動課教案:吹畫
4、(出示吹畫作品)有誰知道他的製作方法?
5、出示課題:吹畫
二、形成探究主題
1、 師生合作用鉛畫紙、蠟光紙,宣紙比較吹畫的效果。
2、學生自由說。
3、師小結:要吹好一幅畫,與“材料”“技巧”“色彩”等方面都有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吹好一幅畫。好嗎?
三、材料的探究:
1、(出示表格)(略)2、學生實驗,依次完成表格,師巡視。
3、師小結:1:8的濃度的顏料和鉛畫紙最適合吹畫。
四、 技巧的探究:
1、教師示範五種不同的方法吹成一棵樹。
2、學生模仿吹一吹,看誰吹的像
3、學生交流吹畫體會
4、根據發言出示:口型,顏料,摺疊……
5、分組研究感興趣的技巧。
6、學生交流結果。
7、師小結:我們選擇了合適的材料,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但要讓畫面更生動,更豐富,還需要什麼呢?(顏色)
五、顏色的探究
1、出示色相環,說說哪兩種顏色搭配比較和諧
2、學生自由答。
3、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用剛才學過的技巧,展開想象,創作一幅更好的吹畫作品。
4、教師指導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5、學生進一步加工,完成作品後,取一個好聽的名字,貼到“創意作品”欄中展示。
6、學生交流
7、師總結:這些作品凝聚了同學們的智慧,學校將舉行一個義賣活動,同學們願不願意奉獻自己的愛心呢?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用手捏、盤刻和貼上等方法表現黑貓警長威武的形象特徵。
2、嘗試細節的裝飾,創造性地表現動態特徵。
3、大膽想象與創作,並能用流暢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圖片。
2、《黑貓警長》音樂、動畫片。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幼兒跟隨音樂模仿黑貓警長做各種動作。
黑貓警長是幼兒喜愛的動畫形象。音樂活動的匯入,激起幼兒的表現慾望。
二、觀看《黑貓警長》片段,定格黑貓形象,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l、教師: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黑貓警長?
2、幼兒從整體形象和外形特徵進行觀察、描述。
透過動畫再現,再次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為下一步的創作積累視覺表象。
三、引導幼兒討論並交流黑貓警長基本形態的創作方法。
1、師:我們可以怎樣來創作黑貓警長?
2、幼兒討論並交流。
3、教師示範黑貓警長臉部細節的做法。
四、教師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1、師:小朋友,你們想用陶泥製作一個什麼樣的黑貓警長?
2、指導不同水平的幼兒選擇不同的表現方法,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創作出不同的動態特徵,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善構思。
五、作品評價,鼓勵幼兒說說自己製作的黑貓警長。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透過課程圖示設計的集體作業方式,讓學生學習課程標誌的設計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設計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設計美化生活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課程圖示的設計
難點:課程圖示形象符號的概括表現、課程力標獨特設計和象徵意義的表達。
教學準備:
課程表展示板、課件、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二、新授
1:引導學生了解課程表
2:引導學生說說每門課程的特點
3:引導學生學習課程圖示設計,透過分析教材中體育、數學、作文、社會的課程圖示匯出設計方法。
(1)構思
設計形式:確定用什麼形象符號進行設計
圖形搭配:主圖形和副圖形之間恰當搭配
色彩搭配:色彩間相互襯托,運用色彩的象徵意義。
(2)畫設計稿
(3)著色(課件演示)
4:拓寬學生設計思路
課件出示其它課程圖示引導學生欣賞
5:提問:你覺得可以用哪些形象符號來表示其它的每門課程呢?
學生分組討論,發表意見,教師小結,強調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設計,個人的課程圖示設計與從不同。
三、學生作業,老師行間指導
四、作業展評,小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