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靈巧的手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靈巧的手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語言靈巧的手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性遊戲活動中感受手部的各種動作及其變化。
2.學習用語言表達手部動作。
3.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1.豆子、珠子、麵糰、油畫棒、小瓶子、抹布、等,並分組擺放好。
2.幼兒用書第3冊第17-18頁。
3.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動動小手。
教師:我們大家都有一雙小巧手,現在我們讓它動起來好嗎?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依次活動各手指。
二、認識各種材料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各種好玩的東西,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呢?
教師依次出示材料,引導幼兒瞭解。
教師:我們大家的手都是靈巧,現在看看自己的小手,像想你們用這些東西可以怎麼玩?你們想玩一玩嗎?(想)那現在就請小朋友們用你們能幹的小手來玩玩吧!
三、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活動。
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想玩的材料。自由玩珠子、豆子、麵糰等。
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談話活動:
教師:剛才你們玩了什麼?是怎樣玩的呢?(引導幼兒使用動詞回答:如: 穿珠子、捏麵糰、滾瓶子、擦桌子。)教師:你們的小手真能幹,會做這麼多的事情,真是一雙靈巧的手。我們的 小手除了會做這些事情外,還想做些什麼事情呢?
幼兒自由回答。
做遊戲:"猜猜看"。
教師:老師也有一雙能幹的手,也會做許多的事情,你們來猜猜看我在做什麼呢?
教師做各種動作,幼兒大膽猜測。如:洗臉、摘果子、梳頭、扣扣子、刷牙等。
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小手的作用。--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的小朋友,看看他們的小手都在幹什麼呢?
四、教師小結:哦,小手能做這麼多的事情,小手可真能幹!我們以後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真正成為一雙靈巧的小手。
10:05--10:15 盥洗活動正確的洗手,捲衣袖,雙手向下把手淋溼,抹肥皂,搓手心。
★10:15--10:45 戶外遊戲
小班語言靈巧的手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有兩隻手,能做很多事。
2、增強和老師的情感交流。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輕鬆氛圍、手袋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出示玩偶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叫丁丁,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你們喜歡我嗎?
二、說一說
1、你們知道我的小手為什麼會動嗎?原來是老師的手在幫我,請你們把手舉起來讓我看一下好嗎?
2、小手上有什麼?
3、小手能夠做什麼?
三、比一比
1、教師和幼兒比一比,同伴之間比一比,看看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2、摸一摸
老師閉眼撫摸每個孩子的手,聞一聞、親一親。
3、找一找
幼兒把手藏起來,教師走過去輕拍幼兒的小手,表示找到小手。
4、抱一抱
教師逐個抱抱孩子,親親孩子,並說:收的力氣真大。
四、遊戲:小寶寶現場為大朋友做一件事。
活動反思:
小班的注意力比起小班更短,持續時間也縮短,所以引題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成功的引題能使課堂事半功倍,這節課以出示小動物玩偶的形式出發,小動物玩偶是幼兒生活中親密接觸的夥伴,幼兒的注意力很快吸引,逐步引入下個環節。
第二環節,說一說,以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知道我的小手為什麼會動嗎,讓幼兒想一想,部分幼兒只是用眼睛看,不會主動的進行言語交流,部分幼兒會根據自己的猜測在一旁說,不過大多數的家長會和自己的寶寶討論,引導他說是老師的餓瘦再幫他,有些家長直接把正確的答案拋給幼兒,反思:教師應事先體積要求,不要將正確的答案直接給幼兒,需要引導他讓他自己猜一猜,想一想。對於幼兒的發展會更好。
接下來的環節,老師帶領幼兒透過小手上有什麼?和大朋友、小朋友比一比、摸一摸自己的手,再透過簡單的小遊戲找一找,讓幼兒和自己的小手親密接觸。
在此之後,老師可以再適度加入平時的.手指遊戲,即能鞏固,又能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讓寶寶知道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比如在給幼兒一次鍛鍊的機會,讓自己的小手為大朋友做一些事,提供機會讓他們再次親密接觸,可以是抱一抱,摸一摸大朋友的臉,和大朋友一起玩小手的遊戲等。
活動延伸處:老師可以交下小手那麼能幹,我們呢要保護我們的小手,知道些簡單的保護小手的好方法。
小班語言靈巧的手教案3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
2. 喜愛自己的小手,喜歡做小手的遊戲。
3. 引導孩子樂於接受治療。鼓勵、培養小朋友不怕打針的勇敢精神。
4 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影遊戲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要變魔術給小朋友看,請大家睜大眼睛看大螢幕,是什麼小動物來了?”
2.“聰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老師是用什麼變出小動物來的?”引導幼兒說“手”,激發幼兒認識手的興趣。
【設計意圖】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以變魔術引入活動,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孩子對小手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認識小手做好了鋪墊。
二、觀察講述,認識小手。
1.“你的小手在哪裡?數一數你有幾隻手?”“我們都有兩隻手,兩隻手是一樣大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叫它們為一雙手。”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手,並介紹手指名稱給幼兒認識。
“瞧!我們的每隻小手都有五根手指頭,他們兄弟姐妹五個住在一起。粗粗壯壯、個子最矮的是大哥,叫大拇指;長得最瘦小的是小妞妞,叫小拇指;個子最高的是三姐姐,叫中指;我們經常用來指一指是食指;哦,對了,還有一個小弟弟,叫無名指。這是我們的手心,這是我們的手背。”
3.遊戲鞏固:大拇指大拇指敬個禮,食指食指彎彎腰,中指中指點點,無名指無名指頂一頂,小拇指小拇指勾一勾,手心手心碰碰,手背手背搓搓,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真可愛。
【設計意圖】教育不能透過灌輸來進行,必須透過幼兒自己的活動來進行。透過觀察、比較、遊戲等形式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一雙手,有手心手背手指頭,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遊戲能引發幼兒的興趣,而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拉拉鉤的遊戲和手指寶寶遊戲,就使幼兒在開心和快樂中複習了手指名稱,鞏固了學習的知識點。
4.兒歌:《手指謠》
三、營造情景,體驗手的用處。
1.“小手可是我們的心肝寶貝,它會做很多事情。瞧,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多材料,小朋友選擇其中的一個,然後看一看我們的小手可以用他們幹什麼?”引導幼兒講述:“我的小手會……”
【設計意圖】由於小班幼兒的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容易在經驗分享中產生人云亦云的現象,如在討論小手會幹什麼時,一個幼兒說我的小手會刷牙,其他的幼兒也會跟著說會刷牙,幼兒的思路打不開,就不能較好地完成教育目標。所以我為幼兒準備了不同的玩具,透過幼兒的實踐操作,拓展幼兒的經驗,再透過教師適時的引導,幼兒的思路就會開啟,經驗就能較好的分享,知道手會玩很多的玩具,會做許多的事情, 並能嘗試著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化解難點,突破重點。
2.教師總結,情感延伸:“我們的小手真靈巧,現在我們長大了,會用小手做很多事情了,對嗎?那我們今後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能做到嗎?”
【設計意圖】在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的同時,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四、拓展經驗,學會保護手的本領“小手的本領可真大,能為我們做很多事情,所以一定要注意保護小手。我們該怎樣做?”幼兒講述。
師小結:不要用刀子或剪刀;不吸吮手指,不啃指甲;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乾淨美觀;冬天給小手抹上護手油,戴上手套,以免皴裂或凍傷等。
【設計意圖】《幼兒園教育綱要》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平時生活中常會把手指放入嘴巴、啃指甲、玩刀子、剪子等,需要成人及時引導。“小手這麼能幹,我們怎麼保護小手呢?“自然引入本環節:保護自己的小手。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透過本活動,幼兒體驗到了玩手指的樂趣,也懂得了許多的玩法,但由於玩手指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探究時不是特別的積極與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