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十課《岳陽樓記》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十課《岳陽樓記》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認識作者、寫作背景及文體特徵;能夠背誦課文;揣摩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2、透過朗讀繼續提高誦讀能力,品味意境;
3、感受作者胸襟、抱負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借鑑。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知識,背誦課文,理解文章寫景抒情、對比表現主旨的特點。
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安排: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猜讀——創設情境說感受
1、運用多媒體,播放古典音樂,出示岳陽樓圖片,並提問:“同學們,你認識這座建築嗎?它有什麼特點?如果你此刻站在這座高樓上,你會想到些什麼?”讓幾位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的感受。
總結:大家會有不同的想法,是因為大家有著不一樣的生活經歷,范仲淹作為封建時代有志文人士大夫的代表,面對此情此景,他又想到了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和範老先生一起做一次洞庭之旅,真切的去感受,去聆聽作者拳拳心語!
2、背景資料展示。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與范仲淹、岳陽樓相關的資料,教師補充,互相交流。
二、理讀——整體感知理思路
1、在預習的基礎上,給學生3分鐘的時間分享收穫與問題,並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列出。
2、學生自讀,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自己疏通文義,畫出句讀。如有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討論解決。教師巡視,幫助解決疑難。
點撥:指導明確重點詞句。注意通假字(具、屬)、詞類活用(先、後)和古今異義(氣象、微)的現象。
3、示範朗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在文中進行批註,歸納段意,理清文章脈絡。
點撥:(1)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
(2)描寫岳陽樓周圍的景色,引出“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產生的兩種不同感受。
(3)借對“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發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
(4)點明作“記”的時間。
三、析讀——品析內化讀真情
總結學生在上一環節歸納出的問題,以及本課重點而又不易解決的問題一併列出,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精讀課文,並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討論,引導逐個解決。
1、滕子京遭貶,不忘重修岳陽樓表現了什麼?
2、文中沒有詳細描寫岳陽樓,原因何在?
3、課文三、四兩段文字描繪了洞庭湖哪兩幅畫面?
4、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5、“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6、本文是如何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
點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感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領會本文寓情於景、卒章顯志的寫作技巧。
第二課時
一、回顧——憶整體析區域性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岳陽樓記》,誰簡單介紹一下那裡的美景以及作者的感受?自由發言,共同回顧。那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作者是具體怎麼把岳陽樓寫的如此壯美的。
二、品讀——含英咀華品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好的詞句,仔細品味。
點撥:體會“銜遠山,吞長江”一句中“銜”“吞”二字形象地寫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壯闊氣象,把靜止的景物寫活了,人格化了。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這段文字運用四字句,層層渲染,漸次鋪敘,極力描繪出一幅陰冷的畫面,讀後給人一種天昏地暗、陰風慘慘的感覺等。
2、體會本文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簡單介紹駢句、散句的形式特點。
提問:本文的句式又是如何駢散結合的?學生思考,並分小組討論。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具體做出總結。
3、競賽朗讀,尤其注意節奏和語調,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學生互評,看誰能讀出文章的感染力。
4、配樂齊讀,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
三、擴讀——暢所欲言話感悟
1、感受主旨,討論問題。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分組討論,自由發言。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現實生活中應該怎麼做?
(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你是如何理解的?
點撥:深入感受作者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政治抱負,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培養“以天下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高尚品格。
2、鞏固練習,擴充套件閱讀。
(1)完成課後習題,鞏固基礎文言知識。
(2)利用工具書、圖書館、網路等資源蒐集寫岳陽樓的詩、詞、文,探究這些文章為何不如《岳陽樓記》有名氣?寫成小報告。
《岳陽樓記》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二、問題思考
1、為什麼要從滕子京寫起?
因為是應滕子京之請而作記,所以有必要先敘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事,也是對滕子京的讚頌,也含蓄地表明瞭作者對友人被貶的同情和當政者的不滿。
2、第2段如何寫景?"銜"、"吞"二字的作用是什麼?
作者抓住特點概括地描述了岳陽樓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陽樓的勝景集中在洞庭湖,接著從空間寫了浩瀚的湖面,又從時間寫湖上變化萬千的壯麗景象。六個短句,既精煉,又有氣勢。"銜"、"吞"二字形象地寫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壯闊氣象,把靜止的景物寫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這裡並沒有對岳陽樓詳加描繪,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備矣",因此不必再去重複;第二,從全文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於介紹岳陽樓的建造經過和它的構造及景物,而在於借景抒情。
3、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裡?
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觸化而發生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作者發了什麼議論?為什麼在文章末段發這樣的議論?
作者借虛擬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與上文的遷客騷人對照,表明了對兩種悲喜觀的不同態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際上是否定、批評了遷客騷人的悲喜觀。作者對遷客騷人的批評,也是對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規勸。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義從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見解,表明自己不為個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懷抱。作者在文章末尾用這樣的精神自勉,其中當然包含對好友的期望。
5、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係,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係。那麼跟什麼有關係呢?
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來;他們"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都沒有關係。他們是為民生疾苦而憂心忡忡。
6、說說“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和“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兩句中的“異”字,分別指什麼內容。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異”,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遷客騷人”不同的感觸,即“悲”與“喜”兩種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的“異”,是指古代仁人不同於上述“遷客騷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壞的影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寫文章,往往以一兩個警句振起全篇,回答下列問題,體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個警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奮發有為的治理政事,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闊大胸襟,跟一般的“遷客”不同。
②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是什麼?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入議論,突出全文主旨。
8、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作者在列舉了悲喜兩種情況後,筆調突然激揚,道出了超乎這兩者之上的一種更高尚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動,因物悲喜雖然是人之常情,但並不是做人的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堅定的意志,不為外界條件的變化動搖。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憂國憂民之心不改,“進亦憂,退亦憂”。這似乎有悖於常理,有些不可思議。作者也就此擬出一問一答,假託古聖立言,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誓言,曲終奏雅,點明瞭全篇的主旨。
三、寫作手法:
1、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
2、大量使用駢句,兼以散句,語言凝練優美,句式長短不一,錯落有致,聲調鏗鏘,富於音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