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把髒水變清》含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把髒水變清》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汙水淨化的過程,掌握多層過濾方法。
2、敢於大膽嘗試,勇於探索與表達。
3、萌發幼兒養成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水汙染課件。
2、毛巾、海綿、紗布、飲料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給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是什麼:“用手抓不起,用刀切不開,煮飯和洗衣,都要請它來。”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水有什麼用?我們生活中離得開水嗎?
二、瞭解水體汙染的情況。
1、老師播放水被汙染的'課件。
2、水為什麼會這麼髒?看了這麼髒的水你有什麼感覺?
三、嘗試淨化水。
1、瞧!這就是從河裡打來的水,多髒啊!你有辦法能讓髒水變乾淨嗎?
2、教師介紹桌上物品,鼓勵幼兒運用物品大膽嘗試。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把髒水變清》含PPT課件
4、教師小結:
①紗布上的空隙比較大,髒水一下子都流過去了。
②海綿上的空隙比較小,能把髒東西抓住,水就變得乾淨一點。
③毛巾上有許多毛毛,就像很多的小手,能把水裡的髒東西粘住,所以水就變得乾淨了。
5、引導幼兒再次操作:逐步增加毛巾的塊數,來回過濾瓶子裡的水,試一試水有什麼變化。
6、幼兒分享實驗結果:
①先疊了兩塊毛巾再倒髒水,比較之前的只用一塊毛巾,水變乾淨一點了。
②放三塊毛巾後把瓶子裡的水重新倒進新瓶子裡,水更乾淨一點。
③接著放四塊毛巾再把瓶子裡的水倒一遍,發現水變清了。
④放5塊毛巾時,把瓶子裡的水再倒進去,水變得很乾淨、清澈了。
7、教師小結:
毛巾裡的毛毛一遍一遍的把髒水裡髒東西粘住,沒有髒東西的水就變得越來越乾淨、清澈了。
四、結束部分。
師:我們人類很需要水,缺少水的人會很難受,嚴重的還會暈倒,甚至死亡。水是我們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教學反思
這節課讓幼兒很感興趣,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究力,同時也知道了怎樣保護水資源,怎樣節約用水。主要不足:實驗過程中應該再利用其他材料做過濾,讓幼兒知道其實過濾的方法不止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