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1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受味道,並進行通感聯想、感受味道與音樂、色彩的互通性。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培養審美情趣。

  活動準備

  1、食物:苦瓜、辣椒、檸檬、香蕉。

  2、各色卡紙,水彩筆、白紙、鏡子等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小朋友,有一個特色小吃城開張了,你們想不想去品嚐一下美味佳餚呀?

  我們一起去吧!

  二、展開

  1、教師:小吃城到了,請小朋友盡情地享用吧。

  幼兒隨意品嚐食物。

  2、提問:(幼兒品嚐後)

  (1)說一說食品城有哪些食品?

  (2)你品嚐了什麼?什麼味道?品嚐以後有什麼感覺?

  3、照鏡子話表情

  (1)老師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面鏡子,

  請你們對著鏡子一邊品嚐食品,一邊品嚐食品時的臉部表情畫下來。

  (2)然後根據自己品嚐食品後的感覺選擇不同的顏色卡貼在臉部表情的下面製作四張表情卡,

  聽明白了嗎?

  (3)教師提醒幼兒,可以邊品嚐邊製作。

  做好以後把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講講。)

  4、遊戲:看錶情卡猜食物

  幼兒出示的作品,讓大家猜猜自己吃了什麼食品?

  並簡單說說為什麼選擇不同的色卡來表示。

  5、教師:食品城食品的味道有酸的、甜的、苦的、辣的。

  你還吃過哪些食品味道也是酸的、甜的、苦的和辣的呢?

  6、食品除了酸甜苦辣這四種味道,還有什麼味道?

  三、結束

  1、教師:今天,你們在食品城玩得開心嗎?

  說說你們都有哪些收穫?

  (幼兒隨意講述自己體會)

  2、小結:我們的收穫可真多,不僅品嚐了食物、製作了表情卡,

  還發現食品的味道與顏色之間它們是相通的。

  讓我們聽著喜慶的音樂跳起來吧!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2

  活動目標

  1、能初步探索並感知風的大小與風車轉動的關係。

  2、嘗試運用各種材料製作小風車。

  3、進一步產生科技探索與製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風車步驟圖

  2、小風車若干,卡紙,筷子,圖釘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風車,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風車,現在我們來玩一玩,怎樣使小風車轉動起來呢?

  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同伴之間不要相互碰撞。

  2、幼兒玩風車,感知風車的轉動。

  二、討論講述

  1、你剛才是怎樣玩風車的?你發現了什麼秘密?

  請你先和旁邊的好朋友講一講。

  2、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玩風車的?你發現了什麼秘密?

  你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風車轉起來呢?

  小結:讓風車轉起來的方法可真多,只要有風就可以了。

  三、擴充套件談話

  1、小風車轉的一樣快嗎?為什麼?

  請你拿著小風車和好朋友去玩一玩,

  看一看它什麼時候轉的快,什麼時候轉的慢?

  2、誰來說說小風車什麼時候轉的快,什麼時候轉的慢?

  小結:風大的時候,風車轉的快;風小的時候,風車轉的慢。

  四、製作風車。

  1、現在,我們也來製作小風車好嗎?

  2、課件演示:風車步驟圖

  要求:

  做的時候要注意動腦筋,找好中心點再去做,注意中心點的部分不能剪掉。

  3、幼兒製作風車。

  教師:風車製作好了,我們一起到院子裡去玩一玩,比比看誰的轉的快,好嗎?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3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膨脹現象,初步瞭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2、觀察膨脹現象,激發對物體膨脹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活動準備

  1、實物:木耳,銀耳,海底,粉條,玉米等若干。

  2、癟的乒乓球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對膨脹的興趣。

  1、出示爆米花

  教師:你們喜歡吃爆米花嗎?知道爆米花是由什麼變成的嗎?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膨脹的現象。

  二、感知物體遇水膨脹的現象。

  1、幼兒觀察:木耳遇到水膨脹的現象。

  引導幼兒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2、幼兒操作:銀耳遇到水膨脹的現象。

  請幼兒交流操作結果。

  小結:木耳、銀耳放進水裡侵泡後,體積慢慢變大了,這種現象叫吸水膨脹。

  小朋友想一想,你還看到哪些物體吸水後體積變大,產生了吸水膨脹的現象。

  3、引導幼兒講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脹的現象。

  三、幼兒操作,感知膨脹現象。

  1、提供海帶,粉條,紫菜,茶葉,幹香菇等。

  2、幼兒操作後介紹實驗結果。

  教師小結:海帶、紫菜、粉條,茶葉等這些物體放到水裡後,體積就慢慢大了,

  它們都產生了吸水膨脹的現象。

  四、感知物體遇熱膨脹的現象。

  1、出示玉米:

  請幼兒觀察玉米放進微波爐裡遇熱發生的變化。

  觀察結果,玉米遇熱後變成了玉米花。

  請幼兒品嚐玉米花。

  2、出示一個癟的乒乓球

  (1)教師:哎喲,這個乒乓球癟了,還能讓它變成圓的嗎?

  請幼兒想出各種辦法。

  (2)教師操作:把乒乓球放入杯中,倒入開水。

  幼兒觀察並講述觀察結果。

  小結:癟的乒乓球,受熱發生了膨脹。物體隨著溫度升高,體積慢慢變大了,

  這種現象叫做遇熱膨脹。

  3、你們還知道哪些物品遇熱膨脹?

  五、活動結束

  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許多吸水膨脹和遇熱膨脹的現象,

  請小朋友回家後把這些現象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

  生活中還有什麼遇冷、遇熱膨脹的現象。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4

  活動目標

  1、瞭解風產生的原因、風的特徵和風的種類。

  2、動手"製造風",感受風的力量和等級。

  活動準備

  1、課件—可以產生風的物品

  2、注射器、氣球、電吹風、風扇、尋找不同的風等。

  活動過程

  一、動手實驗,瞭解風產生的原因。

  1、教師用注射器吹起一個氣球,並用細繩紮好。

  在吹氣球的過程中,與幼兒互動。

  教師:氣球有什麼變化?(變大了。)

  為什麼變大了?(因為有"氣"進入氣球。)

  “氣”從哪兒來?(從針筒中來。)

  針筒中的“氣”從哪兒來?(從空氣中來。)

  小結:我們周圍都是空氣(為下面認識風產生的原因打下基礎)。

  2、教師開啟電風扇,讓幼兒感受到"風"。

  教師:現在將風扇關閉,你還能感覺到風嗎(沒有風了)。

  小結:當開啟電風扇時,由於空氣流動,我們感覺到了風,當關閉電風扇時,空氣不流動,

  所以就沒有風了。因此,風是由於空氣流動產生的。

  二、幼兒實驗,加深對風產生原因的認識

  1、小朋友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試一試如何讓空氣動起來產生風。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玩的(各組選出代表)。

  2、教師將吹起的氣球發給幼兒,請他們兩人一組,將氣球裡的氣放出,感受空氣被壓迫出來的動力,是否形成了風。

  3、分組討論: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能在什麼時候發現風或製造風。

  (騎車,汽車開動,快跑的時候)。

  三、歸納總結,分析風的種類。

  1、根據活動準備,尋找生活中不同的風。

  現在就請大家來說一說,你們都找到了哪些風。

  (空調吹涼風;颳大風時很冷;開啟冰箱有涼風;颱風;媽媽灑完香水後有香風;電吹風裡的風很熱。)

  教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風,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這些風。

  風是一個大家族,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型別的風可以按等級分,按季節分,按風向分。

  如一級炊煙隨風偏,二級風來吹臉面,三級風吹葉動彩旗飄,四級風吹飛紙片……

  夏季的風溫暖潮溼,冬季的風寒冷乾燥。

  請幼兒根據兒歌判斷現在室外風的等級。

  2、實驗風的乾溼、風向。

  用風扇將噴出的水霧吹向孩子,讓大家感受風潮溼的感覺,並引導孩子回憶下雨時風的特點

  (有點涼,吹在身上有溼的感覺)。

  再用電吹風吹向幼兒的頭,感覺風很熱很乾燥

  點燃蠟燭,讓孩子拿著站在視窗、門口和走廊上,觀察火苗的方向,並說出風是從哪兒吹來的。

  教師總結:小朋友瞭解了判斷風的等級、風向和風的乾溼的方法,這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你們以後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5

  活動目標

  1、利用感知器官觀察沙子的組成結構,瞭解沙子細小容易塑造的特性。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想象力和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自由選擇活動—科學領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觀察沙子(沙子是怎樣形成的?)

  活動過程

  【匯入】

  1、觀看多媒體資料【觀察沙子】,推測一下沙子顏色不同的原因。

  —你見過沙子嗎?

  —你在哪兒見到過沙子?

  —沙子是什麼顏色的?

  —沙子是怎樣形成的呢?

  —為什麼沙子有不同的顏色?

  【展開】

  2、觀看實驗影片【觀察沙子】,說說實驗目標,實驗順序以及備品。

  —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麼?

  —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觀察一下我們周邊能看到的沙子。

  —看一看實驗順序。

  1)用眼睛觀察沙子。

  2)用鼻子聞一聞沙子。

  3)用耳朵聽一聽沙子的聲音。

  4)用手摸一摸。

  5)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一下沙子。

  【活動1:觀察沙子】

  3、用五感來觀察我們周邊收集來的沙子。

  —沙子是什麼顏色的?

  —沙子有什麼氣味?

  —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後讓沙子從指縫間漏掉,會有什麼聲音呢?

  —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一下沙子。

  —你看到了什麼?

  【結束】

  4、實驗結束後,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觀察沙子(海邊有許多沙子)寫出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不要讓幼兒把沙子放入口中。

  活動評價

  —對於沙子的關心和是否積極地觀察進行評價。

  教師活動相關資訊

  岩石碎成小石塊後,慢慢地小石塊就會變小,最後形成沙子。再變小的話就形成了土壤。沙子是由岩石演變而成的,由於岩石吸收太陽光不均勻,所以沙子的顏色也就不一樣了。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計量的方法進行實驗紀錄。

  2、感知(大小不同的)蛋在水中能否浮起來與水中鹽的多少有關。

  活動準備

  每組實驗材料有:鵪鶉蛋、雞蛋、鴨蛋各兩個,裝有水的'水槽三個,鹽若干,勺子一個,漏勺一個,攪棒一根,擦手布一塊,紀錄筆每人一支。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把鵪鶉蛋、雞蛋、鴨蛋放在水中,怎樣才能讓它浮起來?

  二、預測猜想

  小朋友猜一猜,把這些蛋(鵪鶉蛋、雞蛋、鴨蛋)放入水中要用幾勺鹽才能浮起來呢?

  並把猜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三、問題探討:探討在水中放幾勺鹽這些蛋才能浮起來。

  1、分組實驗與猜想比較

  (1)出示實驗結果表,幼兒觀察。

  (2)幼兒分工合作,逐次進行實驗並紀錄結果。

  (一名幼兒觀察紀錄,一名幼兒放鹽,一名幼兒攪拌並取放蛋,其中一組幼兒討論結果。)

  (3)小組內部個人將猜想紀錄與小組實驗紀錄進行比較。

  2、小組內將三中蛋的結果進行比較。

  教師:你們看一下紀錄表,你發現什麼了?

  (鵪鶉蛋有的鹽最少,雞蛋比鵪鶉蛋用的鹽多一勺,鴨蛋比鵪鶉蛋多3勺,鴨蛋比雞蛋多2勺。)

  教師:為什麼?

  (鵪鶉蛋最小,雞蛋有點大,鴨蛋最大。)

  三、小組之間將實驗結果進行比較。

  1、小組推選一人講述自己組的實驗結果,教師在總表中進行紀錄。

  2、幼兒觀察總表,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比較,並講述自己組的實驗方法,證明自己的實驗結果最準確。

  比較各組實驗總表。

  3、教師:為什麼你們的實驗結果不一樣呢?

  4、比較各組實驗材料,發現問題。

  (透過比較,幼兒發現有的蛋是站著的,有的是躺著的。有的蛋露出來的多,有的露出來的少。)

  5、實驗紀錄:幼兒在表格中進行實驗紀錄

  6、集體總結:

  透過剛才的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

  發現小的蛋放的鹽少,就會浮起來,大典的蛋放的鹽多才可以浮起來。

  發現有的蛋是躺著的,有的蛋是立著的,有的裡面還有鹽。

幼兒園科學教案:轉動的風車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不同透鏡的特徵,並用語言表達其發現。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一副眼鏡。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玩透鏡

  1、教師:小朋友,教師為大家每人準備了兩塊奇妙的鏡片,請你們用鏡片放在眼睛前看看,

  你們發現了什麼?

  2、幼兒操作嘗試。

  3、引導幼兒討論:

  剛才用兩塊奇妙的鏡片看的東西一樣嗎?

  4、得出結論:不一樣,有的放大,有的縮小。

  二、第二次嘗試:

  引導幼兒發現:凹面鏡、凸透鏡的特徵

  1、教師:兩塊小鏡片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真有趣,那為什麼用它們看東西會不一樣呢?

  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哪種變大?請你們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它們的樣子是不是一樣?

  2、幼兒嘗試操作,發現不同的原因。

  3、引導幼兒討論。

  (1)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中間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小)

  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凹透鏡(幼兒學說)

  (2)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大?(邊上薄中厚的鏡片看東西變大)

  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凸透鏡(幼兒學說)。

  (3)得出結論:不一樣的透鏡看東西也不一樣。

  三、第三次嘗試:

  1、教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發現了這麼多奧秘。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幾面奇妙的鏡子,你們看是什麼?

  2、請幼兒看看這三面鏡子裡看到人是一樣的嗎?為什麼會不一樣?

  3、引導幼兒討論:

  這兩面鏡子和我們剛才看到的透鏡有什麼不一樣?

  4、得出結論:

  這兩面鏡子是工人叔叔們利用凹透鏡、凸透鏡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鏡的後面塗上了一層水銀,

  而這就不是透鏡了,叫凹面鏡、凸面鏡。

  5、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鏡子真奇妙,能把東西放大、縮小,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種鏡子呢?

  (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等等)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

  6、幼兒自由地玩望遠鏡、放大鏡、哈哈鏡等(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