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語文金黃的大斗笠教案

語文金黃的大斗笠教案

語文金黃的大斗笠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金黃的大斗笠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知識目標

  1、掌握下列字的正確讀音:

  斗笠、啃、翹、悠閒、雨簾

  2、掌握下列詞語解釋,特別注意對語境義的掌握:

  柔和、看管、梳理、翹、偶爾、雨簾、生氣

  3、描寫:是對人、事、景、物進行生動形象地描繪和刻畫。可分為兩類: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4、擬人及其作用: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擬人使無生命的物人格化,使描寫更生動、形象。

  二、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淡化情節、注重畫面的寫法,理解作者用三幅風雨圖寫故事的方法。

  2、學習散文中朗讀的停頓,訓練朗讀。特別要注意停頓。

  3、透過關鍵語句理解,體會姐弟倆天真可愛的形象。

  三、情感目標

  體會本文描繪的風雨童趣圖的畫面所表現出的生活的歡樂與純真的童心。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金黃的大斗笠》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寫景散文,描述結姐姐給弟弟送斗笠,姐弟二人在金黃的大斗笠下面躲雨、談笑的情形,表現出生活的快樂和姐姐弟的親情。

  《金黃的大斗笠》描繪了一幅風雨童趣圖。文章共寫了三個風雨鏡頭。一是風小雨稀,二是風疾雨急,三是風雨交加。寫了三個風雨鏡頭之後,又寫姐弟歡樂的形象。

  二、思路結構:

  《金黃的大斗笠》全文共25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描繪天氣由晴變陰,小男孩兒在田埂上放羊的情形。

  第二部分(2~11):寫風雨由小變大,小男孩非常著急,在風雨交加的時候,姐姐帶著大斗笠及時趕來。

  第三部分(12~25):寫姐弟倆在大斗笠下避雨談笑的情景。

  三、寫作特點

  1、本文跟一般文章寫人記事的方法不同,沒有具體詳細地記敘事情的因果、經過,也沒有細緻地去描寫人物,而是在展示一幅風雨圖畫中,點出了人和事。可見構思之巧妙。

  2、本文采用了以小見大的寫法,善於在簡潔的敘述中選取小故事來表現主題,擇取了風雨中的幾個鏡頭,烘托出了溫馨、歡快的氣氛。

  3、本文的景物描寫有兩個特點:一是抓住景物不斷變化的特點寫,一是景中含情。文章融寫景、抒情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且較多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四、朗誦《金黃的大斗笠》應該注意的問題

  初中語文學習要求我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所謂正確,就是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謂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頓合理;所謂有感情,就是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揚頓挫,講究音量、速度、語氣、語調的合理配合等,從而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本文時要特別注意文字的停頓,根據詞語意義的組合,不讀破詞語。全文的感情基調是溫馨、歡快的。

  第一部分要讀得平穩、親切、柔和。因為這是風雨來臨之前的小男孩牧羊圖。藍天是那麼幹淨,烏雲是偷偷溜來,梯田是那麼美麗,小山羊是那麼悠閒地啃青草,文章描繪出清新、和諧的氣氛。

  第二部分三幅風雨圖,要讀得一幅比一幅速度加快,音量加大,語氣加強,渲染出急促、緊張的氛圍。

  第三部分要讀得溫馨、愉悅。突出姐姐聰慧,識風雨;弟弟天真,可愛。要讀出姐弟之間的情意。

  五、可以這樣組織朗誦活動

  1、輕聲讀《金黃的大斗笠》,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音的字,查字典注音。能把課文順暢地讀下來之後,放聲朗讀。

  2、列發言提綱,先在小組發言,然後每組推舉一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

  3、發言題目:我認為應當這樣朗讀《金黃的大斗笠》

  4、發言要求:運用已學會的朗讀方法,具體說明朗讀《金黃的大斗笠》時語氣、語調怎樣把握,語速、重音怎樣處理。

  說明:列提綱和發言的過程,正是理解課文內容和思想感情的過程。

  5、聽朗讀,描述畫面。

  請甲、乙兩位同學到臺前,甲同學依次朗讀課文中三幅畫面,每朗讀完一幅畫面,乙同學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內容。然後,全班評議朗讀和描述的優缺點。

  說明:描述畫面要繪聲繪色。

  6、從風雨圖中看故事。

  朗讀第三幅畫面(從風來啦!雨來啦!到它是那麼有生氣),然後,按順序敘述姐姐給弟弟送斗笠的經過。

  7、由同學們推舉一位朗讀好的同學,談談練習一段話朗讀時該怎樣停頓,然後請他(她)朗讀一遍課文。

  六、文章結尾討論活動設計

  在課文最後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雨過天晴後的姐弟倆會做些什麼呢?

  要求學生緊緊圍繞課文體現的手足情深,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可以設想,在同學們積極參與,互相啟發,思維活躍,創造性的火花在相互討論的啟迪下迸發出來。這樣不但會深刻理解文章主題,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了學生主動性。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透過朗誦和摘評,充分感受課文的詩情畫意,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點。

  難點:朗誦過程中對課文感情基調的把握。

  教學過程

  1.試著朗誦課文,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時注意句中與句間的停頓。

  2.文中哪些段描繪的是風雨圖?這幅風雨圖包括幾個風雨鏡頭?分別請同學朗誦這幾個風雨鏡頭,並簡單概括一下每個鏡頭的風雨特徵。

  3.在這幅風漸大、雨漸急的風雨圖中,什麼人出現了?課文是怎麼說的?

  4.隨著姐姐的出現,故事情節進一步發展。請一個同學簡單概括一下這個故事。

  5.讀完這個故事,你對姐姐和弟弟有什麼看法?(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點)

  6.再次朗讀課文,可由教師示範朗讀,也可聽朗誦錄音,請同學注意體會朗讀每一部分時的語氣。

  7.同學們在本上摘評,抄寫自己最喜歡的句段,並簡單寫寫喜歡的理由。

  8.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推選點評高手,並在全班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9.老師為學生提供三幅畫面(有條件的製作成幻燈片),配合畫面內容,學生反覆練習朗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手段:以朗讀訓練為基本形式

  設計思想: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同時,重視識字、寫字、積累詞語的訓練。

  探究活動

  讓學生在筆記本上練習做好句、好段的摘抄和點評。學生自主選擇句段,點評圍繞遣詞造句、畫面的意趣、修辭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展開,言之成理即可。在學生細緻地讀書,有所感悟的基礎上,組織分小組發言,評選出點評高手在全班交流。為了能夠控制交流的進度,使交流有條不紊的展開,可按照課文所描繪的三幅畫面進行交流。一方面學生在一定範圍內可以進行自主閱讀,另一方面讓學生自己探究好句、好段的方法和規律,可以加深對文字的感受能力。應當注意:在這個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髮言,讓他們表述自己的觀點。教師發揮導的作用,在學生交流過程中出現的難點上加以點撥。切忌教師喧賓奪主,使交流活動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