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教案6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樹對人們對動物都有著很多的好處,知道要保護樹,樹立環保意識。
2、欣賞散文詩,瞭解散文詩的主要內容,感受與體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3、展開聯想,根據作品的句式仿編散文詩並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對幼兒豐富有關樹的用途的知識
2、樹頭飾1個,小鳥頭飾人手一個。
3、錄音磁帶:配樂散文詩:樹真好、音樂:大樹媽媽。
4、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老師以樹的角色匯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老師戴上樹頭飾)提問:我是誰?
2、談話,瞭解樹的用途,及與人們的關係
(1)你們知道我有哪些用途呢?與人們有些什麼關係?(個別幼兒交流)
(2)老師小結幼兒所述。
3、引導幼兒聽散文詩《樹真好》我有這麼多用處,小朋友你們喜歡我嗎?有一位小作家他也很喜歡我,並且還為我編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1)聽配樂錄音散文詩《樹真好》
(2)提問:剛才你聽到散文詩裡講到了什麼?樹對小鳥有什麼好?請你來學學。樹對大風有什麼用?---------
(3)教師小結:這首散文詩編的真美,把我們樹對每個人每個小動物的好處都用一句完整且好聽的話講出來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編一首散文詩呀?
4、展開聯想根據作品句式仿編散文詩
(1)我們樹還有多用處,在你們的生活中樹對你有過哪些好處呢?請你想一想,先跟好朋友講講再來告訴大家。
(2)老師引導幼兒用“樹真好,------”的句式來講。
5、用繪畫的方式表現散文詩的內容。
小朋友編的詩真好,我們把詩裡的內容畫下來送給我讓我帶給我的小寶寶看好嗎?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6、遊戲大樹媽媽
今天我真高興,好想和小鳥來跳個舞呀,你們來扮小鳥和我一起來跳舞吧
活動結束:
樹有那麼多的用途,對人類和動物都有著很多好處,小朋友你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樹,不要去攀樹,搖樹!
《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教案2
設計意圖:
結合《我愛大自然--秋天的歌》的主題,我選擇了散文詩《樹真好》這個內容進行執教。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將語言和科學結合在一起,引導幼兒在欣賞散文詩中,感受樹的用途;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並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樹是我們的好朋友"的聯想、講述,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樹與人們的關係,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願意講述樹的好處,發展想象及語言表達能力。
萌發初步的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各樣的樹木及小鳥、小貓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圖片,佈置成美麗的樹林。
散文詩《樹真好》的錄音帶、幼兒手工操作材料及優美的音樂2段。
活動過程:
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動作進"樹林"參觀。
探索樹林的秘密。
提問:a、美麗的樹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樹林裡都有些什麼?
他們在幹什麼?為什麼人們喜歡在樹林裡玩?
欣賞、理解散文詩。
(1)老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2)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
提問:a、樹真好,小鳥在樹上幹什麼?
樹真好,他能擋住什麼?
樹真好,……、製作樹林,體驗樹的多樣性及好處。
(1)教師:"樹真好,小朋友喜歡樹嗎?我們一起來做一片美麗的樹林,讓很多的小動物和小朋友都來玩好嗎?"(要求: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手工材料貼上小樹林,然後選擇喜歡的小動物貼上在樹林中。)
(2)放配樂散文詩《樹真好》的錄音,幼兒自主操作。
聽音樂在美麗的樹林裡自由舞蹈。(樹真好,樹林裡可真美,讓我們在樹林裡一起跳個快樂的舞蹈吧!)
延伸活動:
在自主活動中,引導幼兒創編《樹真好》。
觀察與效果分析:
在活動中,當我出示教學圖片讓幼兒對畫面進行仔細地觀察時,幼兒都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所看到的內容,並用一句話說:"樹是我們的好朋友"。
《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瞭解綠化的好處。
2、教育幼兒愛護、保護樹木。
3、培養幼兒的良好環保習慣。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愛心卡片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引出課題
小朋友,今天老師收到了猴博士寄來的信和照片。信上說,最近小動物們遇到許多困難,倒底是什麼困難,後來又是怎樣解決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一起來看照片。
2、基本部分:
(1)師:首先遇到難題的是小熊,它就住在工廠的旁邊,它在為什麼事煩惱呢?
師小結:原來樹木有淨化空氣的作用。
(2)師:呀,小鹿和小豬為什麼哭的這麼傷心呢?
師小結:小樹、小草給小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你們看,它們吃的多香啊!
(3)師:看,小狗跑來跑去在躲什麼呢?
師小結:樹木能給我們帶來蔭涼。
(4)師:風沙來了,吹的小豬和小熊眼睛也睜不開,一步也走不動了,它的危害很大,怎麼樣才能治住風沙呢?
師小結:你們看,有了鬱鬱蔥蔥的大樹,風沙再也不能來搗亂了。
3、小結。
4、知道植樹節是3月12日,我們小朋友將會為春天和植樹節做些什麼呢?
5、給我們幼兒園的樹木製作愛心卡片。
反思: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在人人呼籲環保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的當今社會,我們的小朋友卻做出了亂摘花草,隨地扔紙屑等行為,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令我對未來的環境產生重重的憂患。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我在這個活動中採用了多媒體課件,透過一個個小動物的遭遇,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環境的重要性和樹木的作用。各環節緊湊,環環相扣,問題設計巧妙,讓幼兒在一個個有趣地問題中思考、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瞭解,達到活動的目標。
《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教案4
活動簡介:
樹木森林對維護自然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在,由於亂砍亂伐現象頻繁,森林日趨匱乏,造成生態環境嚴重失衡。為了培養生活再都市地孩子從小具有愛護樹木、森林地意識,我們以樹為主體,設計了此活動。活動中,我們以幼兒自己探索、尋找為主,鼓勵他們去找關於“樹木”資料、去發現“樹木的用途以及大量樹木被砍伐後造成的危害”、去爭辯“樹能不能砍”……幼兒在自己的收集資料、探索的過程中,瞭解樹木的用途以及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激發孩子對森林現在所面臨的危機感到憂慮的情感,萌發孩子保護森林的意識,同時使保護森林這個較大較遠的命題和現實以及“人口*環境*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讓幼兒體會到我們小朋友該怎麼做。另外,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逐漸學會一種自我探索、主動學習的方法。
我們相信由孩子自己討論的這個“樹能不能砍”的問題,教學效果比直接向他們講人與樹木的關係、人要愛護樹木,所起到的效果要好。
活動思路:
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探究心裡強,對事物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雖然森林離現實生活比較遠,但組成森林的基本單位—“樹”就在幼兒身邊。樹木製成品如傢俱、玩具和紙張、鉛筆等也離幼兒生活非常近。為此,我們透過到森林公園、恆大花木世界等親身體驗感知;創設環境讓孩子探索發現以及觀看錄影、動手操作、參與評判、讓幼兒自己回家尋找的資料,在同伴面前進行交流、出點子想辦法等等形式,讓幼兒在一番探索後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收集資料是探索型活動中能充分調動積極性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如果一味地由教師提供知識、口訴,幼兒在活動中外於被動的“認知狀態”,就會覺得無趣,會遏止他們好奇心和探究欲。雖然記住了,但也是短暫的,膚淺的。因此,我充分提供探索空間,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尋找樹木能不能砍”的活動,自己尋找和自己觀點相同的資料,讓幼兒瞭解樹木對人的利弊之處,知道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從而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引起興趣、出示資料
(目的:引出主題,激發交流願望)
二、幼兒分組交流活動
(目的:突出樹能不能砍的矛盾)
三、提出質疑,進一步探索
(目的:理解樹對人的用途以及過渡砍伐後造成的危害,引導幼兒從我做起,想辦法出注意,以及引出下一階段探索的內容)
活動過程:
【活動目標】:
1、瞭解樹的用途以及與人類之間的關係,萌發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2、培養幼兒初步的學習方法,鼓勵幼兒願意學習。
【重點與難點】:
1、讓幼兒瞭解樹木對人類的好處以及過渡砍伐樹木後造成的危害。
2、讓幼兒初步理解“砍與不砍”之間的矛盾。
【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前一階段非正規活動中關於樹木—森林等知識經驗。
2、幼兒自己從各方面收集有關“樹木”的資料。(如:圖片、錄象、照片、實物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成兩組,展示自己找到的資料:
1、老師:上一次活動結束時留了一個問題:“樹能不能砍?”我們小朋友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蘋果隊的小朋友認為“大樹可以砍”,而菠蘿隊的小朋友卻認為“大樹不能砍”。我知道你們這幾天從各種渠道(如:爸爸媽媽這裡、網上、電視、報紙、書等等)找到了許多的資料、都有了自己的理由。現在就先請你們把找到的資料展示在兩塊板上。
2、幼兒展示自己找到的資料。
3、個別幼兒介紹
師:“你們找到了那麼多的資料。這些資料你是從哪裡找來的,請你說說你的觀點和理由。”(老師對幼兒的理由均表示同意)“還有誰想說說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二、幼兒交流活動:幼兒分成兩組,開始相互講述自己的理由。
1、師:“我知道你們每個人都想說說自己的觀點和理由那麼現在請你去找一個和你意見不同的小朋友,把你的理由告訴她”
2、請幼兒相互交流,分別趙對方的幼兒說理由。
如:一幼兒說:我認為樹可以砍,因為樹可以做傢俱<出示自己帶來的照片>這就是我家的傢俱,就是用傢俱做的,很漂亮。又如:另一幼兒說:我覺得樹不可以砍,<出示錄象>讓其他幼兒瞭解樹木砍掉會發洪水的,等等。
3、共同看黑板,請個別幼兒講述。(比較典型的意見和內容)
師A:“剛才你是怎麼用你自己的理由來說服對方的?(請兩位幼兒講述)或組織幼兒一同觀看錄影、碟片磁帶等。”
師B:“有的小朋友還找來了錄影、碟片磁帶等,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磁帶裡講了些什麼?”
師C:(問整體)你們是否同意“蘋果隊”的意見——樹可以砍。“菠蘿隊”,你們呢?
三、提出質疑,進一步探索
1、師小結:看來你們都沒有辦法說服對方接受你們的意見。那怎麼既能滿足我們生活、遊戲中的需要,如做傢俱、桌子、積木等好東西,又不會因為砍了過多的樹木而引發許多的災害。如:“洪水”、“小鳥沒家”等,我們一起動動腦筋,想些好辦法來解決這個難題,看看哪一組小朋友想出的辦法多。(引發幼兒探索以及學習的興趣)
2、討論解決的辦法
3、結束:剛才我們想了許多的好辦法,等一會請你做“綠色娃娃”把這些好辦法去告訴別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或者請你幼兒回去再利用“錄象、VCD、翻閱圖書、圖片”等方法找找和想想解決的方法。下一次我們繼續討論。
活動效果:
1、本次活動,讓孩子在自己尋找資料、探索樹木、以及辯論式的討論“樹能不能砍”的過程中,瞭解了樹木對人類的廣泛用途。如:樹木可以做成傢俱、木製玩具、可以防止噪音等等,知道了我們生活中的確離不開它。
2、讓孩子瞭解了由於人類的大量的砍伐樹木,破壞了生存平衡,造成了許多的危害。如:洪水氾濫、沙塵暴……
3、孩子們透過自己的尋找以及父母的幫助,認識到了樹木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知道要從自己做起愛護小樹苗,不折樹枝、不摘花等等。
4、孩子們把自己所學到的資料向家長宣傳。很多家長都在活動後,收到了教育、紛紛表示:孩子那麼小,就知道愛護樹木。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向孩子們學習,愛護樹木,愛護我們周圍的綠化。
5、另外,孩子們還穿著著漂亮的“環保服飾”,拿著自己繪畫的“宣傳畫”,走進社群,用自己稚嫩的話語向社群的居民宣傳“樹木的用途”。如:“叔叔、阿姨,請您們和我們一起愛護大樹”、“大哥哥、大姐姐不要折樹枝,小樹會疼的”、“爸爸、爺爺,為了我們的空氣清新,請別再吸菸了”……透過這個延伸活動,既使孩子們透過親自參與各種豐富多彩的環保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關心我們的生活環境,愛護我們的環境,增強了環保意識,又使家長、居民們在看演出、看繪畫作品等的過程中受到了一次環保教育。
活動評價:
教師的活動內容“樹木”來之於幼兒感興趣和一直爭論不休的命題。教師課前讓持各自觀點的幼兒分別尋找資料。這正體現了“二期課改”和EPD的精神——“主動參與”。在小組教學時,教師給予幼兒充分展示自己材料和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在這種活動中,從分的體現了EPD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參與、關注社會、合作探究、創新發展”和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參與、預習探究、綜合滲透、合作討論”兩個十六字的方針。幼兒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師與幼兒共同成為學習者、探究者,是正確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動中的及時的反映。因此,儘管是大班幼兒,但是發表自己觀點時頭頭是道,非常想說、敢說、願意說。我們在活動中,可以看到由孩子自己討論的這個“樹能不能砍”的問題,教學效果比直接向他們講人與樹木的關係、人要愛護樹木,所起到的效果要好。
《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瞭解綠化的好處。
2、教育幼兒愛護、保護樹木。
3、培養幼兒的良好環保習慣。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愛心卡片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引出課題
小朋友,今天老師收到了猴博士寄來的信和照片。信上說,最近小動物們遇到許多困難,倒底是什麼困難,後來又是怎樣解決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一起來看照片。(以設定疑問的形式引出課題,萌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了幼兒上課的積極性,使他們迫切地想看到這些照片)
2、基本部分:
(1)師:首先遇到難題的是小熊,它就住在工廠的旁邊,它在為什麼事煩惱呢?
師小結:原來樹木有淨化空氣的作用。
(2)師:呀,小鹿和小豬為什麼哭的這麼傷心呢?
師小結:小樹、小草給小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你們看,它們吃的多香啊!
(3)師:看,小狗跑來跑去在躲什麼呢?
師小結:樹木能給我們帶來蔭涼。
(4)師:風沙來了,吹的小豬和小熊眼睛也睜不開,一步也走不動了,它的危害很大,怎麼樣才能治住風沙呢?
師小結:你們看,有了鬱鬱蔥蔥的大樹,風沙再也不能來搗亂了。
3、小結。
4、知道植樹節是3月12日
我們小朋友將會為春天和植樹節做些什麼呢?
5、給我們幼兒園的樹木製xx心卡片。
活動反思: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在人人呼籲環保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的當今社會,我們的小朋友卻做出了亂摘花草,隨地扔紙屑等行為,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令我對未來的環境產生重重的憂患。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我在這個活動中採用了多媒體課件,透過一個個小動物的遭遇,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環境的重要性和樹木的作用。各環節緊湊,環環相扣,問題設計巧妙,讓幼兒在一個個有趣地問題中思考、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瞭解,達到活動的目標。
《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教案6
設計意圖:
結合《我愛大自然--秋天的歌》的主題,我選擇了散文詩《樹真好》這個內容進行執教。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將語言和科學結合在一起,引導幼兒在欣賞散文詩中,感受樹的用途;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並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樹是我們的好朋友"的聯想、講述,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樹與人們的關係,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願意講述樹的好處,發展想象及語言表達能力。
3、萌發初步的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樹木及小鳥、小貓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圖片,佈置成美麗的樹林。
2、散文詩《樹真好》的錄音帶、幼兒手工操作材料及優美的音樂2段。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動作進"樹林"參觀。
2、探索樹林的秘密。
提問:a、美麗的樹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樹林裡都有些什麼?
1、他們在幹什麼?為什麼人們喜歡在樹林裡玩?
2、欣賞、理解散文詩。
(1)老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2)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
提問:a、樹真好,小鳥在樹上幹什麼?
1、樹真好,他能擋住什麼?
2、樹真好,……、製作樹林,體驗樹的多樣性及好處。
(1)教師:"樹真好,小朋友喜歡樹嗎?我們一起來做一片美麗的樹林,讓很多的小動物和小朋友都來玩好嗎?"(要求: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手工材料貼上小樹林,然後選擇喜歡的小動物貼上在樹林中。)
(2)放配樂散文詩《樹真好》的錄音,幼兒自主操作。
3、聽音樂在美麗的樹林裡自由舞蹈。(樹真好,樹林裡可真美,讓我們在樹林裡一起跳個快樂的舞蹈吧!)延伸活動:在自主活動中,引導幼兒創編《樹真好》。
觀察與效果分析:
在活動中,當我出示教學圖片讓幼兒對畫面進行仔細地觀察時,幼兒都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所看到的內容,並用一句話說:"樹是我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