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蟬》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蟬非常喜歡音樂和是沒有聽覺的兩方面介紹蟬的。
2、瞭解科普散文與一般說明文的區別,體會把蟬人格化向我們介紹的好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蟬非常喜歡音樂和是沒有聽覺的兩方面介紹蟬的。
教學難點:瞭解科普散文與一般說明文的區別,體會把蟬人格化向我們介紹的好處。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法國作家、昆蟲學家法布林的作品《蟬》。
回憶一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蟬這種動物的?
(課文是從蟬是非常喜歡音樂的和蟬是沒有聽覺的兩方面介紹蟬的。)
二、自主學習第二部分,瞭解蟬的發聲器官和叫的時間長的知識,感受它對音樂的喜愛。
1、作者透過哪些內容向我們說明蟬是非常喜歡音樂的呢?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提示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把相關的句子劃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2、討論交流
誰來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從哪兒感受到蟬非常喜歡音樂?
預設第三自然段:
1、出示:蟬翼後面的空腔裡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可是它還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加聲音的強度。的確,為了滿足對音樂的嗜好,蟬犧牲了很多——為了他所熱愛的音樂,那麼只有縮小內的部器官,來安置樂器了。
2、師引導:從這些話你讀出了什麼?
3、師引導:把大家的理解可以歸納成這樣一段話,
出示:蟬翼後面的空腔裡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胸部裝有響板。發聲器官佔了身體的大部分。
師引導:請男生讀第一段,女生讀原文,看看這兩段在寫法上有什麼區別。
4、師引導:你發現這兩段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嗎?
①蟬翼後面的空腔裡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胸部裝有響板。發聲器官佔了身體的大部分。
②蟬翼後面的空腔裡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可是它還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加聲音的強度。的確,為了滿足對音樂的嗜好,蟬犧牲了很多——為了他所熱愛的音樂,那麼只有縮小內部器官,來安置樂器了。
引導學生體會第一段是客觀地介紹,第二段用了擬人的方法。
5、(比較點)在這篇課文中,你更喜歡哪種描寫?為什麼?
引導學生體會擬人手法的好處。
預設:(1)讓讀者更愛看,吸引讀者。
(2)感覺蟬像人一樣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情感,為了音樂,把自己的內部器官都縮小了,更能說明它太愛音樂了。
師引導:也就是說這樣寫突出了蟬喜愛音樂的特點。
(3)感受到作者對蟬充滿喜愛。
6 總結:擬人手法的運用有哪些好處呢?進行歸納整理。
7、讓我們體會著作者對蟬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師引導:你還從哪些詞句感受到蟬非常喜愛音樂呢?
第四至七自然段:
每個夏天差不多有兩個月之久,它們總不離我的視線,而歌聲也不離我的耳畔。
1、學生抓兩個月之久和不離耳畔體會蟬在夏天無時無刻不在唱歌,叫的時間很長。
2、你很會抓重點詞語體會,那麼長的時間,蟬的歌聲卻不離我的耳畔,它可真喜歡音樂啊!
3、請大家帶著體會,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
4、其他同學,你從哪兒感受到蟬喜歡音樂呢?
出示:
我通常都看見它們扒在柔枝上,……無論在飲水和行動時,它們從未停止過歌唱。
蟬在行動和飲水的時候都在唱歌,一般的動物在喝水時是不會發出叫聲的,可是蟬無時無刻不在唱歌,足以看出它多麼愛音樂。——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個句子。
5、你還從哪兒感受到蟬對音樂的喜愛?
出示:所以我想,蟬這樣興高采烈地不停地歌唱,不過是想用這種強硬的方法,強迫他人去聽而已。
預設:它喜歡音樂,也想讓別人欣賞它唱歌,從強硬和強迫可以感受到它愛音樂,別人不聽也不成。
6、孩子們,你們知道嗎?《蟬》是一篇科普散文,科普散文就是:透過各種擬人(板書:擬人)化手段賦予無生命意義的物或無人性價值的動物植物以人性、人情(板書:人性、人情),從而將原本深奧的科學(板書:科學)生動(板書:生動)的表現出來。你願意試試嗎?
雖然這對大家來說是個挑戰,但老師相信學習了這篇課文,開動你們的腦筋,一定會寫得精彩。
四、以讀代講,自主學習蟬是沒有聽覺的。
1、師引導:蟬非常喜歡音樂,可是它卻沒有聽覺。這個特點,作者又是怎樣來說明的呢?讓我們繼續學習。
2、全班交流
師引導:作者是怎樣知道蟬是沒有聽覺的呢?
預設:第十自然段:你儘管站在它的背後講話、吹哨子、拍手、扔石子,而蟬卻仍然鎮靜地繼續發聲,好像沒事人兒一樣。
1、一般的昆蟲,你只要靠近它或發出聲響,它就很快飛走了,可是你在蟬背後講話、吹哨子、拍手、扔石子它一點反應也沒有,和原來一樣。
2、師引導:誰來讀一讀,讓大家聽出蟬什麼也聽不到。
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師引導:作者還用方法證明蟬是沒有聽覺的呢?
學生回答:做試驗
1、誰來讀一讀那次試驗,其他同學注意聽: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
我聽出土銃的聲音特別大,像霹雷一樣,但是蟬卻沒有任何的變化。並且還做了兩次,足以說明蟬是沒有聽覺的。
2、師引導:土銃的聲音那麼大,而蟬卻沒有絲毫改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3、既然拍手吹哨子這麼大的聲音蟬都沒什麼反應,還有必要用土銃做兩次實驗嗎?為什麼?
4、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感受作者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
五、法布林簡介
1透過學習,你對作者有什麼瞭解了?
2教師可補充介紹:法布林從小就喜歡觀察昆蟲,由於家境貧困,讀中學的法布林輟學了,但是,憑著自己的努力,他獲得了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為了研究昆蟲,他放棄了做大學老師,即使食不果腹,法布林依然樂此不疲地研究著昆蟲。在他57歲時,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實驗室——一個土地貧瘠,亂石成堆的地方,法布林給他取名為荒石園。經過法布林的精心種植,荒石園變成了有鮮花、野草和各種各樣昆蟲的美麗家園。他在實驗室裡不知疲倦地工作著,把勞動成果一卷又一卷地寫進了《昆蟲記》。法布林曾說:我希望等我死了以後能夠埋葬在荒石園,也希望我的靈魂能夠繼續研究我的昆蟲朋友們。
六、作業佈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文中的擬人句。
《蟬》反思
第一,課文要好好地讀,在朗讀中讓學生受到薰陶感染。語文課堂教學必須遵循學科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共同解讀教材,解讀人文,讓學生受到薰陶感染,遵循學生的閱讀心理規律,把學生的體驗感受放在首位。在《貝殼》一課的教學中,我把學生的體驗感受讀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人生,體會人生的意義,應當說,席慕容的這篇散文給培養學生情感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在朗讀過程中,隨著朗讀次數的增多,在老師的點撥和學生的感悟的共同作用下,全體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朗讀中,我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們的感情變化,在賞讀一些段落和句子時,許多學生都動了真情,有的學生眼眶都溼潤了。
第二、師生關係有了新的定位,特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標準著重強調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特別張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本課的設計中,有意識的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以學生的朗讀感悟為教學的主線貫穿全課;把學生之間討論作為解決讀文疑難的重要手段;用“找最喜愛的句子”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感受文章的美;課堂小結是讓學生暢所欲言,談對人生的'思考,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韓愈曾說,教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今天看來,這隻能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形象了,在資訊化的21世紀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因此,教師應當是教學流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習興趣的激發者、學習過程的評價者”,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已經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第三、應注意構建語文課堂教學的多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課堂絕不是教師的獨角戲、一言堂,而是師生對話的平臺。就文學作品而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在文學欣賞中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那麼,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為什麼非要學生對作品(課文)只能按教參或者老師的一種理解去記憶呢?讓“一千個讀者,有一個哈姆雷特”是違揹人的審美心理規律的。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課文,老師只是拿出自己的觀點與學生交流。例如:在前文所述的兩個最喜愛的句子欣賞中,有的學生讚歎貝殼的堅韌不拔,有的感慨生命的短暫,有的讚美平凡的偉大,不一而足,我對他們的回答一一肯定,也許教參給定的答案很完美,但對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卻是弊大於利。
透過《貝殼》的教學,使我對新課程標準又有了新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張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構建課堂教學的多元,把師生的平等的關係展示出來,走出技術設計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