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大衛,不可以》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大衛,不可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根據畫面人物和情節大膽講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測到的內容。
2、嘗試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表述並嘗試用當大衛……的時候,媽媽生氣地說……的句式來說一說。
二、活動準備
繪本書、PPT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T:今天我帶來了一個朋友(出示封面)。看,他來了。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大衛。
2、揭示書名,感知故事(夠魚缸、媽媽生氣圖)
T:瞧,這個大衛在幹什麼呢?他是踩在什麼東西上去玩金魚的?快看這魚缸,裡面的水已經怎麼樣了?猜猜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們覺得大衛這麼做,可以嗎?對的,你們肯定覺得這樣太危險了,你看大衛的媽媽來了。媽媽做了一個什麼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媽媽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動作呢?(引導幼兒邊做表情邊做動作)媽媽會對大衛說什麼呢?
小結:是呀,媽媽看見大衛這麼做很生氣。為什麼媽媽看見大衛在玩魚缸裡的金魚的時候要大喊“不可以“呢?(提示幼兒媽媽在為大衛的安全考慮,師示範講述“當大衛踮起腳尖玩金魚的時候,媽媽生氣地說:大衛,不可以。)很巧,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大衛,不可以》。
(夠糖圖)
T:大衛剛剛才做了件調皮的事情,就一轉眼的功夫,他又在幹什麼了?他想拿櫃子上的什麼東西?他站在什麼上面去夠罐子的?為什麼他這麼想夠到這個紅色的罐子,這個罐子裡到底裝了什麼東西?(引導幼兒集體學學大衛夠東西的樣子)你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站在這麼高的椅子上去夠那麼高的櫥櫃裡的東西,一不小心會發生什麼事情?媽媽看見了,會怎麼樣呢?(師先示範講述當大衛踮起腳尖去夠糖罐子的時候,媽媽生氣地說:大衛,不可以。)(泥巴圖)T:沒有成功的夠到糖罐子,大衛又跑到外面去玩了,可是大衛回到家時,(出示泥巴圖)調皮的大衛又變成什麼樣子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洗澡圖)T:玩的這麼髒,當然要洗個澡啦!大衛是怎麼洗澡的?浴室就像變成了大衛的遊樂場,我們一起來說一說當大衛弄得浴室都是水的時候,媽媽生氣地說:大衛,不可以。
3、出示圖片,自由討論
T:瞧,這個大衛又在做調皮的事情了,他做了哪些調皮的事情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當大衛……的時候,媽媽生氣地說……(光身圖、敲鍋圖、吃東西圖、超人圖)T:這個大衛真是太調皮啦!每次都不聽媽媽的話,這回又不知道跑到哪裡調皮去了,請你猜一猜大衛現在在幹什麼呢?(玩食物圖、挖鼻孔圖、玩具圖、棒球圖)T:當大衛在屋子裡玩棒球的時候,媽媽大聲地告訴大衛“不可以”,可是,(點選聲音)(出示面壁)哎呀,發生什麼事情了?這次大衛真的闖禍了,瞧,現在的大衛在幹什麼?大衛闖了禍被媽媽罰坐在椅子上,他心裡會這麼樣呢?
T:從故事開頭到現在,調皮的大衛一直在惹媽媽生氣但是媽媽每次都原諒了他,你們覺得這次媽媽還會原諒大衛嗎?
擁抱圖
T:你看到了什麼?媽媽一把摟著大衛說:“大衛乖,我愛你!”大衛聽了媽媽的話會對媽媽說什麼呢?
4、交流感受
T:你們平時也被媽媽、老是批評過嗎?
小結:有時批評、提醒也是一種愛的表現,因為媽媽、老師都想讓你們都成為一個守規矩的孩子。只要你勇敢地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媽媽、老師會更愛你們的
5、結束
T:大衛的故事就在這本書裡,休息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再來讀讀這個有意思的故事。
活動反思:
《大衛,不可以》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繪本故事,故事情節貼近幼兒生活,畫面形象生動,誇張的手法、幽默的'風格足以抓住幼兒的眼球,無須老師多言便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整個活動中幼兒都保持著濃厚的閱讀興趣。
優秀的故事繪本能帶給幼兒無限的想象空間。整個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幼兒自主閱讀還是師幼集體觀察圖片、推測情節、閱讀繪本,教師教師作為引導者,適當的引導、提問和鼓勵給了幼兒開拓思維、大膽想象、自信表達的機會和空間,讓幼兒了成為活動的主體,自主發現、閱讀了整個繪本故事。整個活動中,幼兒不僅很好地的觀察和理解畫面細節和故事情節,積極踴躍、自信大膽的進行了語言表達,同時也在大衛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縮影,懂得了道理,體驗了情感。活動最後“大衛,我愛你”環節中,幼兒透過觀察、思考和討論等環節,體驗了媽媽因大衛做錯事而生氣的心情、大衛被媽媽批評的難過心情、大衛躺在媽媽懷裡的甜蜜心、以及最後說“大衛乖,我愛你”時溫柔的語氣……都表明幼兒能很好地遷移情感與生活經驗,從而更好地領會繪本的情節,並對圖片中大衛的行為進行的評述,在和諧寬鬆的氛圍中,實現了自我教育。
當然,在我的活動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活動中對幼兒的提問不顧深入,對幼兒恰當的回答我可以更好地點評引導,讓幼兒的情感得到更大的昇華;對於詞彙“垂頭喪氣”和“焦急”“搖搖晃晃”,“憤怒”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學習,最後環節可以設計模仿故事裡媽媽擁抱大衛這一故事的精華畫面,用一個溫暖的擁抱聯絡起老師與幼兒之間愛的橋樑與紐帶。一個簡單的擁抱,可以讓他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老師有時候對他們的嚴厲與批評也是源於對他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