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舊五代史·梁書十三》閱讀題答案及譯文

《舊五代史·梁書十三》閱讀題答案及譯文

《舊五代史·梁書十三》閱讀題答案及譯文

  劉知俊,字希賢,徐州沛縣人也。姿貌雄傑,倜儻有大志。始事徐帥時溥,為列校,溥甚器之,後以勇略見忌。唐大順二年冬,率所部二千人來降,即署為軍校。知俊披甲上馬,輪劍入敵,勇冠諸將。太祖命左右義勝兩軍隸之,尋用為左開道指揮使,故當時人謂之“劉開道”。天祜三年冬,以兵五千破岐軍六萬於美原。三年五月,封大彭郡王。

  時知俊威望益隆,太祖雄猜日甚,會佑國軍節度使王重師無罪見誅,知俊居不自安,乃據同州叛,分兵以襲雍、華。太祖聞知俊叛,遣近臣諭之曰:“朕待卿甚厚,何相負耶?”知俊報曰:“臣菲背德,但畏死耳!王重師不負陛下,而致族滅!”太祖復遣使謂知俊曰:“朕不料卿為此。昨重師得罪,蓋劉捍言陰結郡、鳳,終不為國家用。我今雖知枉濫,悔不可追。

  致卿如斯,我心恨恨,蓋劉捍誤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責。知俊不報,遂分兵以守潼關。太祖率兵進討,攻潼關,下二尋而王師繼至,知俊乃舉族奔於鳳翔,岐王李茂貞厚待之,加檢校太尉。尋命率兵攻圍靈武。武節度使韓遜遣使來告急,太祖令康懷英率師救之,師次鄰州長城嶺,為知俊邀擊,懷英敗茂貞說,署為涇州節度使。

  既而為茂貞左右石簡顬等間之,免其軍政,寓於岐下。茂貞猶子繼崇鎮秦州,因來寧覲,知俊途窮至此,不宜以讒嫉見奪,茂貞乃誅簡顒等以安其心。繼崇又請令知俊挈家居秦州,刊豐給,茂貞從之。未幾,邪州亂,茂貞命知俊討之。時郡州都校李保衡納款於朝廷,末帝遣霍威率眾先入於郡,知俊遂圍其城,半栽不能下。會李繼崇以秦州降於蜀,知俊妻孥皆遷於成:遂解鄰州之圍而歸岐陽。以舉家入蜀,終慮猜忌,因與親信百餘人夜斬關奔蜀。

  蜀王王建待之甚至,即授武信軍節度使,尋命將兵伐岐,不克,班師。久之,覆命為都統領軍伐岐。時部將皆王建舊人,多違節度,不成功而還,蜀人因而毀之。先亦,忌之,嘗謂近侍日:“吾漸衰耗,恆思身後。劉知俊非爾輩能駕馭,不如早為之所。”偽蜀天漢年冬十二月,建遣人捕知俊,斬於成都府之炭市。

  (選自《舊五代史·梁書十三》,有刪)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尋用為左開道指揮使 尋:不久

  B.昨重師得罪得罪:獲罪

  C為知俊邀擊邀:攔截

  D.蜀人因而毀之 毀:敗壞

  5.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說明劉知俊驍勇善戰和反覆無常的一組是(3分)

  A.姿貌雄傑,倜儻有大志 率所部二千人來降

  B.輪劍人敵,勇冠諸將 因與親信百餘人夜斬關奔蜀

  C.以兵五千破岐軍六萬於美原 劉知俊非爾輩能駕馭,不如早為之所

  D.遂解鄰州之圍而歸岐陽 知俊乃舉族奔於鳳翔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知俊本來在徐州鎮主帥時溥手下做列校,後來被猜忌而率部屬兩千人投降後梁。太祖曾任命他擔任左開道指揮使,所以當時人又稱他“劉開道”。

  B.太祖的猜忌、佑國軍節度使王重師無罪被殺使劉知俊惶恐不安,於是劉知俊佔據同城做亂,和太祖分庭抗禮,後又逃跑到鳳翔投奔岐王李茂貞。

  C.投奔李茂貞後,劉知俊先是擔任檢校太尉,後因為擊敗康懷英的軍隊立下戰功又擔州節度使,而後又因受到李茂貞的猜忌被剝奪了軍政大權。

  D.劉知俊才能突出,蜀王王建雖然優待他,但對他也很猜忌,因擔心自己死後沒有人駕馭劉知俊,於是派人逮捕劉知俊,並把他處死以絕後患。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致卿如斯,我心恨恨,蓋劉捍誤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責。(5分)

  (2)知俊途窮至此,不宜以讒嫉見奪,茂貞乃誅簡顒等以安其心。(5分)

  參考答案:

  4.D(毀:詆譭)

  5.B(A第一句說明劉知俊身材魁梧,相貌不凡,胸懷大志,和“驍勇善戰”無關;C第二句說明蜀王對劉知俊的猜忌,和劉知俊“反覆無常”無關;D第一句說明劉知俊放棄了對鄰州的包圍而回到岐陽,和“驍勇善戰”無關)

  6.C(劉知俊被剝奪了軍政大權的原因是受到李茂貞身邊的石簡頤等人的挑撥離間)

  7.(1)使你像這樣背叛我,我心裡很遺憾,這是因為劉捍誤了我的大事,劉捍死了也一定彌補不了他的罪責。(採分點:‘‘斯”譯為“這樣”,“恨恨”譯為“遺憾”,“蓋劉捍誤予事也”是判斷旬,“固”譯為“一定”、“必定”,“塞責”譯為“彌補罪責”)

  (2)劉知俊走投無路才來到蜀地,不應該因為讒言、嫉妒而被剝奪軍政大權。李茂貞於是殺掉石簡顳等人來安撫劉知俊。(採分點:“窮”譯為“困窘”、“走投無路”,“以”譯為“因為”,“見”譯為“被”,“誅”譯為“殺”)

  參考譯文:

  劉知俊,字希賢,徐州沛縣人。身材魁梧,相貌不凡,風度瀟灑,胸懷大志。起初在徐州鑷主帥時溥手下任職,做列校,時溥非常器重他,後因有勇有謀被猜忌。唐大順二年冬天,率部屬兩千人投降後梁,被任命為軍校。劉知俊常披甲騎馬,揮舞著寶劍衝入敵陣,勇猛為諸將之最。後梁太祖令左右義勝兩軍歸他指揮,不久又讓他擔任左開道指揮使,所以當時的人稱他孝“劉開道”。天祜三年冬天,率軍五千人在美原擊敗六萬岐軍。三年五月,封為大彭郡王。

  這時劉知俊的威望越來越高,太祖的猜忌也日漸加深,適逢佑國軍節度使互重師無罪被殺,劉知俊更加坐臥不安,就佔據同州叛亂,分兵襲擊雍州、華州。太祖聽說劉知俊叛亂,就派親近的大臣前往對他說明利害:“我待你很優厚,為什麼要背叛我呢?”劉知俊回答說:“我並不願意背叛您的恩德,只是害怕被您殺死而已!王重師沒有對不起陛下,卻遭到了滅族之禍!”太祖又派使者前往告訴劉知俊說:“我沒有料到你是因為這件事。不久前王重師被治罪,是因為劉捍說他暗中勾結邠寧鎮、鳳翔鎮,最終不會為國家效力。我現在雖然知道冤枉了他,可是悔不可及。使你像這樣背叛我,我心裡很遺憾,這是因為劉捍誤了我的大事,劉捍死了也一定彌補不了他的罪責。”劉知俊不予作答,於是分出一部分兵力扼守潼關。太祖派兵進攻潼關,攻下了潼關。不久後梁軍隊相繼趕到,劉知俊就帶領全族人逃跑到鳳翔,岐王李茂貞對他厚禮相待,讓他做檢校太尉。不久命他率兵圍攻靈武。靈武節度使韓遜派使者來朝廷告急,太祖命令康懷英率軍前往增援,部隊駐紮在酃州長城嶺,受到劉知俊的`攔截伏擊,康懷英失敗而歸。李茂貞很高興;任劉知俊為涇州節度使。

  不久受到李茂貞身邊的石簡顆等人的挑撥離間,被奪掉了軍政大權,寓居在岐下。李茂貞的侄子李繼崇鎮守秦州,來朝見李茂貞,說,劉知俊走投無路才來到蜀地,不應該因為讒言、嫉妒而被剝奪軍政大權,李茂貞於是殺掉石簡顆等人來安撫劉知俊。李繼崇叉請求讓劉知俊帶著全家遷居秦州,以靠近富裕地區,李茂貞答應了他。不久,鄰州發生變亂,李茂貞命令劉知俊前往討伐。當時邠州都校李保衡向朝廷投誠,末帝派霍彥威率軍搶先進入了邠州城,劉知俊於是率軍包圍了邠州城,半年都不能攻下。恰逢李繼崇在秦州投降前蜀,劉知俊的妻子兒女都遷居到了成都,於是放棄了對邠州的包圍而回到岐陽。因為全家已經遷居到蜀;到底還是擔心被猜忌,就與親信一百多人利用夜晚的時間奪關而逃,投奔了前蜀;

  蜀王王建待他很周到,立刻授予他武信軍節度使的官職,不久叉命令他進攻岐州,不能攻克,於是撤軍而回。不久,又任命他做都紡。第二次領兵討伐岐州。當時,部將都是王建的舊部,很多人都不聽指揮,於是不能成功又回來了。蜀人趁機詆皇他。先前,王建雖然優待他,但也很猜忌他。曾對身邊的人一說:“我慢慢地衰老了。常常思考身後的安排。劉知俊不是你們等人所能駕馭的,不如儘早為他安排一個處所。”傳蜀天漢無年冬季十二月,王建派人逮捕劉知俊,在成都府的炭市把他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