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韓愈> 韓愈《獲麟解》閱讀答案

韓愈《獲麟解》閱讀答案

韓愈《獲麟解》閱讀答案

  韓愈的《獲麟解》借題自寫,有如龍、馬之說。且文凡四轉折,矯變不測,如生龍活虎,可為平鈍者藥石。

  《獲麟解》

  麟之為靈①,昭昭也②。詠於《詩》③,書於《春秋》④,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⑤也。

  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⑥,不恆有於天下⑦。其為形也不類⑧,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角者吾知其為午,鬣者吾知其為馬⑨,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麇、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

  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麟為聖人出也。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註釋】

  ①麟:傳說中的獸名。似鹿而大,牛尾。馬蹄,有一角。靈:靈異。

  ②昭:明白。

  ③《詩》:《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國風·周南》中有《麟之趾》一篇。

  ④《春秋》:《春秋·哀公十四年》記載:“西狩於大野……獲麟。”,傳說孔子作《春秋》,因此絕筆。

  ⑤祥:吉祥或兇險的預兆,又專指吉兆,引申為吉祥。

  ⑥畜:養。

  ⑦恆:常。

  ⑧不類:不像,不相似。

  ⑨鬣(liè):某些哺乳動物頸上生長的又長又密的毛。

  ⒈對下面句子中加點詞含義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麟之為靈,昭昭也 昭昭:同成語“昭昭在目”中的“昭昭”,形容人們看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白。

  B.不恆有於天下 恆:同“人恆過,然後能改”中的“恆”,經常。(《孟子·告子下》)

  C.其為形也不類 類:同成語“畫虎類犬”中的“類”,好像;類似。

  D.麟之果不為不祥也 果:同於“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句子中的“果”。(《桃花源記》)

  ⒉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

  B.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C.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D.以德不以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⒊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項是

  A.麒麟作為靈物,並不是人人皆知的。作者解說麒麟,行文曲折反覆,富於變化,顯得波瀾起伏而寓意深遠。

  B.麒麟所以稱為仁獸,是出現在聖人在位的時候。

  C.麒麟如果不等待聖人在位的.時候而出現,就會稱為不祥之獸了。

  D.作者在文中是以麒麟自喻,藉以抒發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感慨。

  ⒋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⑴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

  ⑵角者,吾知其為牛;鬛者,吾知其為馬:

  ⑶麟為聖人出也:

  ⑷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參考答案】

  ⒈D.(確實,果然/成就,實現)

  ⒉B.連詞,表假設,縱然,即使。A.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代詞,它。C.介詞,在,與其後詞語組成介賓短語作後置狀語/介詞,猶過,表示比較,比,超過;與其後片語成介賓短語作後置賓語。D.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憑藉。用,拿,憑/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理由。因為,由於。

  ⒊A.麒麟作為靈物,是人人皆知的。

  ⒋⑴既然如此,那麼即使出現了麒麟,也不能認識那就是麒麟。⑵有角的動物,我認識,那是牛;有鬣的動物,我認識那是馬。⑶麒麟是專為聖人而出現的。⑷如果麒麟不等待聖人在位的時候出現,那麼,說它是不祥之物也未嘗不可。

  【譯文】

  麒麟是靈獸,這是十分明顯的事。《詩經》詠頌它,《春秋》裡記載著它,它還出現在眾多的雜記、傳記之類的書中。連婦女和小孩都知道它是吉祥的象徵。但是麒麟雖然是吉祥的象徵,但是不能養在家裡,天下也不常見。麒麟的外形也不為人所辨識,(它的外形)不像馬、狗、豬、豺、狼、麋、鹿。既然這樣,雖然有麒麟出現在人間,一般人也不知道這是麒麟。看到它的角,就以為它是牛;看到它鬣毛,就以為它是馬;看到它像狗、豬、豺狼、麋鹿,就以為它是狗、豬、豺狼、麋鹿。不能辨識麒麟,則看見麒麟的時候,說它是不祥之物也可以。雖然,麒麟出現之時,天下一定有聖人在。聖人就一定能夠辨識麒麟。麒麟果然不是不祥之物。有人說:“麒麟之所以是麒麟,是因為它注重的是德行而不是外表。如果麒麟出現在聖人不在的時候,那麼麒麟不被人所知道,被視為不祥之物也是理所當然的。

  拓展閱讀:韓愈“字”來歷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 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 名作難 ,便問:“ 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 人去群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 須找個人 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 的才好,韓愈聽後,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

  鄭氏一聽,忙將 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 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 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錶露。 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 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裡。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才算中了第十三名。

  之後,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 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 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 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 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嘆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 ,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

  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 :盧小姐果有見地,接著說道 :“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 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個新名字。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