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寒假日記> 寒假數學日記

寒假數學日記

寒假數學日記

  一天即將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假數學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假數學日記1

  今天早晨,我寫完作業,準備出去完。這時爸爸走了過來,他面帶微笑地問我:“兒子,我問你,比例尺學過了嗎?”“當然學過了!”我大聲地回答道。

  “那好,讓我來考考你。”於是,爸爸邊說邊在紙上畫起了圖。爸爸對我說道:“著個零件的實際長度為5毫米,圖上距離是10釐米,你說這副圖比例尺是多少?”“那不簡單嗎?10釐米=100毫米,5:100=1:20,”這張圖的比例尺是1:20我脫口而出。爸爸笑眯眯地說:“對嗎?”想想看,比例尺的意義是什麼?”我想了想說:“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那你是這樣求的嗎?”爸爸反問道。

  我恍然大悟,說:“我知道錯在哪裡了,我算成了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比了。著個圖上的零件距離為100毫米,實際距離5毫米,比例尺20:1。”

  “這就對了!”這是一種特殊的比例尺,比的前項大與後項,化簡後比的後項一般為1,把實際物體放大後就要用這種比例尺。“兒子,你能及時改正錯誤,我為你驕傲。”

  聽了爸爸的誇獎,我很高興。

  上述就是我們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一年級寒假數學日記一則,更多小學寒假週記、小學寒假作文和小學寒假計劃,盡在,請大家及時關注!

寒假數學日記2

  寫語文日記,早就成了同學們的家常便飯。寫數學日記嘿嘿,沒聽說過吧!那就來看看我們班是怎麼寫日記的,讓我們來揭開他們的秘密。這個學期,張老師說:從今天起,每一週寫一篇‘數學日記’。不是吧,全班同學都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並把眼睛都給睜大了,心裡想怎麼回事,怎麼連數學日記都要寫?張張老師看著我們全班驚訝的表情的表情,就說:你們可不要見怪,數學日記就是要你們把今天老師上課講的全部過程寫出來,然後想一想老師為什麼要這樣講?我們似懂非懂地各自點了點頭,回家了。

  第二天,數學日記剛交上去,張老師就笑了,對我們說:你們看,有些同學仔細聽,記不下來,情急之下,就把當時開小差時在想什麼也寫上去了,笑話百出。課後,有的同學說:上課再也不開小差了,否則數學日記怎麼能完成?寫上日記,等於複習了一遍。我突然想起有人講過:牛有兩個胃,白天吃下去的草,晚上再翻上來嚼。數學日記是不是也是這個道理?

寒假數學日記3

  在一個忙碌的早晨,我慢吞吞地爬下床,和我親愛的枕頭說再見。又去洗漱,終於來到了飯桌前,開吃美味的早點。我發現爸爸媽媽都吃得很快,我才想起今天是回老家的日子,於是興奮使我吃得比他們都快(5:30起床到5:35吃早點,6:10吃完飯)。

  吃完飯後,我們拿上提前準備好的行李,上了我們最喜歡的小車,從西三環向京昆高速駛去(6:15從家中出發,6:25到達高速收費站)。

  在高速上,我們經過韓城,再向東,我終於看到了嚮往已久的黃河。我們即激動又興奮,河面上都結冰了,遠遠望去,十分壯觀,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們又經過翼城,到達了高平服務區。我低頭看了看錶,已經12:30了,爸爸先開著小車去加滿了油,再帶著我們去吃飯。早已飢餓的我拿起叉子,叉了一大口面,吃的快極了(12:35開始吃飯,13:00吃飯結束出發)。

  吃完飯後,我們繼續向老家出發。我休息了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到達武安西(15:20到達)服務區,我們休息了10分鐘(15:30繼續向前出發)。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邢臺縣(17:10到達),我們終於到老家了!

寒假數學日記4

  在今天上午的數學課上,我明白了許多關於年月日的知識。如:一年有12個月其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2月份是個特殊的月份,我們稱它為特殊月。我懂得如何記大小月的方法,即握緊左拳頭,在拳頭上依次數著1-12,凡是數到凸起的地方每月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二月份,每月都是30天。

  我還知道,通常每4年裡有3個平年,一個閏年。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例如,1988年、1992年、1996年、20xx年都是閏年。20xx年是平年,所以20xx年2月有28天。但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例如:1900年不是閏年,而20xx年才是閏年。

  上這堂課之前我還有個疑問?為什麼一年有365或366天?一個月有30或31天?一天有24個小時呢?課上老師透過三球運動圖給我們進行講解使我明白了,地球自轉一圈是一日即24小時,月球繞著地球轉,轉一圈是一個月,地球帶著月球圍著太陽轉,轉一圈是一年。

  啊!年、月、日的知識真奇妙。我真想繼續瞭解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寒假數學日記5

  今天下午寫完作業,我和媽媽一起去找小姨。小姨在製藥廠附近開了一間童裝工作室,前兩天她進了很多髮卡和飾品,一直忙得沒時間整理,我去給她幫幫忙。

  我和媽媽15:00從家出發,15:22到達小姨的工作室,路上共計用時22分,休息8分鐘後,15:30我就開始整理了。這些髮卡和飾品,看上去包裝都差不多,要怎麼分類擺放呢?我突然發現在包裝袋上都印著價格,可以按照價格分類呀!髮卡有4.9元的,有6.9元的,有8.9元的,還有12.9元的;飾品有18元的,有28元的,有58元的,還有98元的。我先把髮卡和飾品分成兩大類,再把同類裡價格相同的分到一起,最後用大頭針把它們固定到裝飾牆上,同價格的擺放到一豎排,這樣看上去很整齊,小姨賣貨時,也方便給顧客介紹。17:20裝飾牆已經全部整理好了,共計用時1時50分。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覺得很有成就感,小姨和媽媽都誇我能幹,小姨還獎勵我一頓美味大餐。19:30我和媽媽回家,19:56到家,路上共計用時26分。

  今天過得很有意義,希望下次還能去給小姨幫忙。

寒假數學日記6

  今天,我被一道數學題給難住了,這道是“將1—12這12個數填入右圖的12個空格里,使橫行、豎行上面每個正方形裡的四個數和都等於26。”

  夜幕降臨,我坐在臺燈下左思右想,把十二個數字搬來搬去,不是豎的不對,就是橫的不對,怎麼也不對,怎麼辦呢?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我真想放棄,有誰來幫幫我就好啦!我真的想不出來啦!這時,我又想,不能這樣,我想起《班級公約》上所說的“審清題意獨立做,格式規範不抄襲。”這兩句話,我就定下心來,重新理了一下思路,“不到黃河不死心”啊!我又拿筆和紙苦思冥想,反覆做這道題,一遍兩遍。終於我想出了這道題的答案,原來要把8和6擺在上面兩個方格,中間第一排擺4和1、11、10;中間第二排擺3、12、2和9最後兩個方格擺5和7,這樣橫行、豎行每個正方形裡的四個數的和都等於26了。

  我很開心哦!我終於獨立想出了這題的答案。我想: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寒假數學日記7

  五顏六色、令人陶醉,這就是美麗的長江路。

  坐車開在長江路上,在車上領略美麗的風光。突然,媽媽說:“這裡有數學。”“哪兒呢,在哪呢?”“快找啊。看你怎麼也找不到,提示你一下,你仔細觀察一下隔離帶,它有什麼規律?”我一手撓著頭,看了看:“沒什麼呀?”“你看,有的上面有花草,有的上面長著樹……你明白了嗎?”“哦,原來是這樣啊。”“假如,這條隔離帶有800米,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呢?”“這個我早就想到了,說給你聽聽吧。如果隔離帶長800米,有花草的1塊加種樹的1塊合起來就是1組,1組是50米,問:可以種多少棵樹?800÷50﹦16(組)可以種16組。”媽媽故意為難我說:“我還有一個問題。”“說來我聽聽怎麼樣。”我得意洋洋地說。“如果1塊是1組,1塊25米,那800就可以種800÷25﹦32(組),能種32組。”“媽媽,我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既然上面兩塊組成1組,是16塊。這裡是1塊1組,那就是2÷1﹦2 2×16﹦32(組)。”媽媽摸著我的頭連連誇獎我。

  數學真有趣。我們一定要上好數學課,這樣,生活中的永遠難不倒我們。

寒假數學日記8

  20xx年11月28日星期一晴今天上午我們又學會了速度和x相遇時間=總路程。那不用學我們還可以推出:相遇時間x速度和=總路程;總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你是不是也是用乘除法的關係推出來的'呀?511月25日星期五晴今天第二節課,老師和校長來了一部分,課上很安靜。我們認識了路程。呀,差一點忘記了。老師還讓我們學機器人走路。我還學會了"速度x時間=路程"。我把這個公式變成了"路程/時間=速度"。

  這節課真好玩。我要把這節數學課記在我的小本本上。張翔宇

  611月28日星期一晴今天,我們在課堂上學了周長。我們還學了:速度x時間=路程。我還根據這個公式寫出三個:"時間x速度=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公式來。周長的意思是:一個圖形一週的長度(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周長。今天的收穫真多呀!

寒假數學日記9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準備給我買幾本書,給我做生日禮物。

  來到超市,我看見了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布娃娃:有可愛的小狗、機靈的猴子、憨態可掬的小豬``````我一看就心動了,心想:平常,我的生日禮物都是一些小布娃娃,今天,爸爸怎麼變成買書了,真奇怪?

  我不甘願地來到了書櫃,爸爸他東找找,西挑挑,過了一會兒,才從書堆中挑出4本書《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一下,哇!76塊錢。我說:“呀,太貴了,76除以4等於19,一本書19元,比一個公仔還貴。”這時,我想起上次和媽媽一起去買的小布娃娃,一個才8元,76除以8等於9,可以買9個布娃娃,還剩4元呢,那多合算呀!這時,我對爸爸說:“買布娃娃多合算呀,幹嗎要買書呢?”爸爸笑著對我說:“這四本書的知識何止值76塊錢。”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想:這幾本厚厚的書知識可豐富了,真是一份特殊的禮物呀!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小作者善於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實際,自己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小就有合理、正確消費的觀念,實現數學的真正價值。

寒假數學日記10

  今天,我做了一道關於過河的數學題,可有趣了。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題目是這樣的:一位老爺爺帶著狼、羊和白菜要過河。只有一條小船,一次只能運一個。還要保證羊不被狼吃掉,白菜不被羊吃掉。請問,需要運幾趟?該怎麼運?

  我看到這個題,覺得很簡單。就隨口答說:“先把白菜運過去,再運狼,最後運羊。”在看書的媽媽聽見了,笑著說:“你把白菜運過河了,那還沒過河的狼和羊會怎麼樣呢?”

  “啊。羊會被狼吃掉的。”我說:“那我先運狼,不讓它吃掉羊。”我忽然想起來,不如做一做實驗吧。看看會怎麼樣。

  媽媽說這是個好辦法。說做就做。我把布娃娃喜羊羊當做“羊”,把沙皮狗當做“狼”,把我的綠皮球當做“白菜”……我做了一次次的實驗,終於找到了正確答案。

寒假數學日記11

  五一期間,我和母親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裡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母親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母親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母親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母親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為我知道這裡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寒假數學日記12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了人山人海、物品琳琅滿目的胖發祥超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大小小的櫃檯,其中一個櫃檯上面用一根小棍子撐起一張大黃幅,上面寫著黃金打八五折,進入生活區,裡面的打折商品更是不計其數,什麼洗衣粉打七五折了呀,小點心降價了呀,“呀!土豆”買四送一了呀! 我頓時對這些打折物品起了濃厚的好奇心,“呀!土豆”是打幾折呢?洗衣粉的現價是多少元呢?我便請教媽媽,媽媽笑眯眯的對我說:“你可以用你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呀!” 我恍然大悟,我不是剛學了打折扣嘛!便認真思考了起來,現價=原價×折扣數,洗衣粉的原價是14元,現價就應該用14×70%=9。8元,根據上面的原理,就是用買四包“呀!土豆”的錢買了五包,用 4+1=5包,4÷5=80%,也就是打八折,我很自豪的對媽媽說出我的解題思路,媽媽直誇我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寒假數學日記13

  愉快的寒假開始了,姐姐的數學作業是每天做十題24點。每天中午,我們都會玩24點。

  先把一付撲克的“大王、小王、J、Q、K”都拿掉,然後,隨意抽出四張牌,用“加、減、乘、除”的方法,看誰先算出24來。第一局的牌是“4、7、6、2”,姐姐和媽媽很快就算出來了。我很著急,怎麼也算不出來,就想放棄。後來,媽媽耐心地跟我講了方法,我才慢慢地學會了。

  有一局是“1、8、9、6”四張牌,我第一個算了出來,心裡美滋滋的。這個真的太簡單了吧!只要把四個數連加,正好是24。過了一會兒,媽媽也算出來了,先算“(9——6)X1=3”,再算“3X8=24”。同樣的幾個數字,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

  同學們,這個24點是不是很有意思啊?趕快開動你們的腦筋,也來玩一玩吧!

寒假數學日記14

  今天,我在家看書,看了一個數學小故事:是一名出色的國際象棋冠軍和國王下棋.國王問了他的獎賞條件,象棋冠軍說,如果我勝利了,我什麼也不要,只要國王滿足我如下條件:在棋上放大米,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

  這樣下去,一直放到第64個格.後來,象棋冠軍勝利了,國王給了他一袋大米,而象棋冠軍不服氣.國王迷惑不解,不知所以然?於是找了一位數學家來計算,算了出來,結果多得厲害,國王下出病來了.是這樣算的:根據指數,除第一格一粒米外,其餘格子是前一格米數的倍數,到64格,結果是922億億粒大米,約是461萬億斤.國王不怕才怪,即使一個國家也要好幾百年才能有這麼多收入!

  看完這則數學小故事後,我想:以後做什麼事都要認真,不可以粗心大意,這樣才不會吃虧.

  對於廣大小學生們,寒假就應該是快樂而又充實的。希望我們提供的20xx年三年級寒假數學日記300字,能切實的幫助大家做好寒假學習計劃,高效的完成寒假作業!

寒假數學日記15

  昨天,我回了太原。在車上呆了差不多7個小時才回到太原。

  我們車後排正好有一個腳踏車,不能摺疊,橫在座位旁邊。我沒有落腳的地方,只好躺在座位上。為了打發無聊,我玩起了唉泡的(ipod),很暈車。可除了一個玩具,我們車上又沒有別的可以玩兒的東西。只好到吃飯的地方才能停一下。

  終於可以吃飯了。我們今天帶了我爬山用的爐具,煮泡麵吃。一眨眼,桌上擺滿了牛肉、桔子、白菜……花花綠綠的一大堆,真正重要的——小黑鍋和爐子——卻在桌子 底下。放一點白菜,放一點牛肉,和包裝紙上的濃湯排骨麵很像。“五彩繽紛”的泡麵讓人胃口大開,三碗麵半小時就吃完了,收拾東西上車時,已經差不多一個小時了。

  吃完飯,我在車上睡了一個小時,起來一直盼了一個小時,才回了太原,這場奔波還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