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
1、這首詞上片寫了什麼景?創造了怎樣的意境?
答:荷花落盡,香氣消失,荷葉零落,深秋的西風從綠波中起來,這菡萏成長的整個大環境的搖落的悲哀,更使人發愁。營造了一幅荷塘秋殘圖,意境衰敗淒涼,由秋殘引入深愁殘年。
2、“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採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答:對比,以夢境寫思念,將夢中相見的歡愉與醒來的淒涼孤寂對比,傳達相思之苦。
對偶工整,情景交融。細雨夢迴,夢醒獨傷,笙斷淚下,寂寞寒冷,孤獨的小樓細雨之夜,無不體現出濃厚的相思懷念之情。
3、“倚闌干”含不盡之意,給人以聯想和想象的空間,你能說說你的聯想和想象嗎?
答:“倚闌”,是為了望遠,望遠是為了期待遠方的徵人,所以“倚闌”充滿了無限的期待,無限的惆悵,無限的怨恨。
註釋
①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名。
②韶光:美好的時光。共憔悴:指菡萏殘敗再加上秋意蕭條,含有自己“與秋俱老”的感嘆。
③夢迴:夢醒。雞塞:即雞鹿塞,漢時邊塞名,故址在今內蒙古。這裡泛指邊塞。
④吹徹:吹到最後一曲。徹,大麴中的最後一遍。
注:“多少淚珠何限恨”亦作“多少淚珠無限恨”
參考譯文
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零,深秋的西風拂動綠水,使人愁緒滿懷。美好的人生年華不斷消逝。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這滿眼蕭瑟的景象)。
細雨綿綿,夢境中塞外風物緲遠。小樓中醒來吹笙以思念親人,可是由於時間長久,寒氣逼人,雖還想吹但已經不能吹了。(想起故人舊事),(她)含淚倚欄,懷抱無窮幽怨。
譯文二
紅蓮香斷,翠葉凋殘。西風過,盪漾粼粼綠波,喚起愁無限。時光流逝,朱顏易改,美景與人共憔悴,不忍相看。
夜沉沉,夢魂又到邊塞遠,醒來聽細雨點點。不知何處玉笛聲,淒涼、哀婉,使人心寒。起身獨倚欄杆,多少清淚,伴帳恨無邊。
賞析
這首《浣溪沙》詞描繪了一個婦女思念遠行的丈夫,她對著秋風殘荷白傷。夢醒後的吹笙更使她愈加感到淒涼。詞中細膩地抒發了她的悽楚哀怨之情,前片寫景,後片寫人,層次分明而又意味悠長。其中的“菡萏”兩句和“細雨”兩句更是備受後人的讚賞。
上片寫秋色凋零之悲感,下片寫細雨夢迴之遠思。時空交錯,境極高遠,而語言卻自然沉鬱,讀之令人悽然欲絕。李璟貴為國主,雄踞一方,何至作此等纏綿悵悒之語?其實乃是一種超越尊卑貧富、壽夭得失的生命意識的呈現。在看似柔婉的詞語背後,是對人生浮沉的大感慨。王安石稱讚“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有感於其刻畫人生離恨之悽迷動人。王國維以為:“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則是以寄託說詞,把它同屈原以美人芳草比喻政治聯絡起來,便顯得更高遠而渾成了。
這首詞詠思婦懷人。思婦在夢中與徵人相會,可那只是瞬息的歡愉。隨著夢醒而逝去,外邊的一切都是那麼現實。荷花已經開始凋謝了,花下的'荷葉更是殘敗不堪。一陣秋風吹過,水面上迴盪的綠波正如人的愁思一般,為荷花的凋落飄零而發出陣陣嘆息,同時也引起了思婦的心緒。那消歇的罄香、摧敗的殘葉,那綠池的西風愁波都無不令她恫悵。思婦不由也為自己的憔悴而暗自傷心。年輕時的美好容顏都已不在,青春已經慢慢逝去,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種美麗了。外邊依舊下著濛濛的細雨,思婦獨處小樓,過著悽清孤獨的生活,而徵人卻在遙遠的邊塞。小樓上涼意沁人,唯有清幽的笙音傳來。這種思念令人無限感傷,不知思婦為遠方的徵人流下了多少眼淚,又有多少次地獨自倚靠著欄杆等待徵人的歸來。這漫長而無盡的等待何時才是盡頭呢?南唐中主李臻的這首詞寫的是他自己的心境。當時的南唐正像那逐漸乾枯敗落的荷花,美麗的姿態已經不在。大好年華最易逝去,老之將至,一代帝王以前曾經擁有的雄心壯志,現在也被消磨殆盡了。在夢中回到昔日,醒來才知道那已經變成了永遠都無法再得到的美好回憶。李臻借荷花等來抒發了自己的鬱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