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教學工作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地理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
新學期開始,為了更好的完成七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結合實際情況特制訂以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科教學要求、目標,學生的年齡特徵、學校教學實際為出發點,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努力研究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使這麼小的學生能消除“地理太難”的恐懼心理,儘量的從怕到不怕到喜歡這個方向發展,而不是向著怕到更怕到討厭這個方向發展。爭取別讓初一地理成為他們學習的“絆腳石”,而是一塊“鋪路磚”。在關注優秀生的同時,更不忘大部分的中等生和後進生其實也許要被關注,即面向全體。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重視學生讀、寫、背誦記憶、語言表述、小組合作的能力教育,提高學生基礎素質。
2、逐步滲透地理學習方法和技巧,比如關鍵詞記憶法、比較學習法、圖文結合法等,幫助學生突破地理難點,消除心理障礙,簡化學習內容,降低學習的心理負擔,從而產生興趣。
3、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初步的地理計算、讀圖、分析、判斷等技能,對於優生可以適當加強邏輯思維的推理培養。
4、利用好下發的教輔資料———同步,做好及時鞏固和拓展訓練,使課堂內容有效掌握。
5、配合學校做好月質量檢測和期中期末檢測複習及準備,做好考後試卷的講評工作,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客觀的評價,尤其是鼓勵性的評價。
6、透過一個學期的緊張學習,學生能夠儘量多的達到感覺還算踏實,而不是害怕、沒底。
三、主要方法及措施
1、上好引言課,幫助學生把漫漫長假養成的懶散心緒拉回課堂。讓學生明確課堂要求,學習任務以及計劃。
2、用分解的方法、圖文結合、逐步推進,簡化地球和地圖的難點學習,清除學習地理的“攔路虎”。
3、結合課標,適時對難度低的內容做一些資料補充,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能夠“勞逸結合”、“一張一弛”的學習。當然注意度的把握,防止“過猶不及”。
4、逐步培養學生學會讀圖的能力,掌握地理學習的“鑰匙”。這個過程有點漫長,所以得慢慢來,不可一日而語。
5、搞好單元檢測、質量檢測等的分析和評價,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動力。
6、重視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手段的結合使用,達到“濃妝淡抹總相宜”目的。
7、地理教學,不僅僅教地理的學科內容,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
七年級地理教學工作計劃2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1、2三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為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學科的特點,現將本學期七年級地理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推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透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 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地理》(七年級上冊)。
三、學生情況分析
初一學生剛升入初中,雖然小學學過《社會》,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識,但大多數學生空間概念缺乏,不善於綜合分析問題,抽象思維能力差,缺乏科學的探究精神,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學習積級性高,學習地理的興趣濃厚,求知慾強,但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學習積級性不高,厭學情緒較重。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認識地球”,教材從地球形狀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能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較全面地介紹了地球。同時讓學生體驗到了人們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圖,並能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地圖。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世界的海陸分佈”一節,教材首先向學生展示地球的海陸分佈,透過直觀形象的圖形和具體的資料,向學生傳遞了世界海陸分佈的特點及其面積比較,讓學生對大洲大洋的面積、名稱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認識。
“世界的地形”一節,教材首先簡要介紹了什麼叫地形、什麼是地形圖以及海拔和相對高度等概念,然後從運用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等概念入手,對陸地上的五種基本地形型別作了比較。在此基礎上重點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
“海陸變遷”一節,教材分別從地表形態變化、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運動兩部分來說明,透過大量例項說明地表形態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第三章 世界的氣候
透過本章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天氣和氣候的概念,看懂天氣圖、知道氣溫和降水的測定方法,會閱讀氣溫和降水曲線圖,瞭解主要降水型別,瞭解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氣候型別,並能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基本的氣候特點分析。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本章屬於人文地理內容,主要闡述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讓學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狀況,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正確看待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瞭解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懂得尊重歷史和珍惜世界文化遺產。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第一節“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初步引入國家的概念,主要講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佈特點和經濟發展差異,並簡略分析了導致發展差異的原因;第二節“國際合作”,介紹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講述國際合作的基礎和重要性;第三節“重要的國際組織”主要介紹國際組織的產生及主要國際組織的宗旨和職能。
五、教學目標和要求
1、瞭解地球和地球儀的有關基礎知識,認識地球的運動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掌握地圖的基本知識和運用地圖的基本技能;
2、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面貌,運用地圖說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佈特點,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變遷,瞭解大陸漂移,板塊運動的基本觀點,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探究精神,及辨證唯物主義思想觀;
3、認識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初步學會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認識氣候與人類生產、生活的相互關係,形成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4、理解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影響,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瞭解世界文化的差異,理解各國的新文化傳統,形成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六、具體措施
1、 教學中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 教學中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絡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4、 重點熱點抓輻射 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複複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啟用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搞好集體備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講究練習的實效性。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總之,在本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七、課時安排:
課時安排共32課時,分別如下: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1 緒言 與同學們談地理 1
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1
2 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2
3 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2
4 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1
第三節《地圖的閱讀》 1
5 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第三節《地圖的閱讀》 2
6 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 2
7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2
8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二節《海陸的變遷》 2
9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2
10 複習,迎接段考 2
11 複習,迎接段考 2
12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第二節《氣溫的變化與分佈》 2
13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第三節《降水的變化與分佈》 2
14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第四節《世界的氣候》 2
15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一節《人口與人種》 2
16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2
17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三節《人類的聚居地-聚落》 2
18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2
八、 學進度表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課時1
9月3--4日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第一節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1課時),第二節我們怎樣學地理(2課時)329月5日
—
9月11日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節認識地球(3課時)339月12日
—
9月18日第二章第二節世界的海陸分佈(2課時)249月19日
—
9月25日放長假59月26日
—
10月2日第二章第三節世界的地形3610月3日
—
10月9日第二章第四節海陸變遷3710月10日
—
10月16日第三章第一節世界的人口(2課時),第二節世界的人種 (1課時)3810月17日
—
10月23日第三章第二節世界的人種(1課時),第三節世界的語言與宗教(2課時)3910月24日
—
10月30日第三章第三節世界的語言與宗教(1課時),第四節世界的聚落(2課時)31010月31日
—
11月6日複習,期中檢測31111月7日
—
11月13日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一節天氣和氣候(1課時)第二節氣溫和降水(2課時)31211月14日
—
11月20日第四章第二節氣溫和降水(2課時),第三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1課時31311月21日
—
11月27日第四章第三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3課時)31411月28日
—
12月4日第四章第三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1課時),第四節世界主要氣候型別(2課時)61512月5日
—
12月11日第四章第四節世界主要氣候型別(1課時),第五章第一節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2課時)31612月12日
—
12月18日第五章世界的發展差異第二節國際合作31712月19日
—
12月25日第五章世界的發展差異第三節重要的國際組織
31812月26日
—
1月1日綜合複習191月2日
—
1月8日重點複習201月9日
—
1月15日期末水平檢測,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