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工作計劃彙總7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訊化工作計劃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資訊化工作計劃 篇1
(一)工作思路
提升基礎,深化融合,促進應用,強化安全,做大產業,努力提升全縣資訊化應用水平。
(二)工作重點
1.科學規劃,支撐資訊化加快發展。學習借鑑其他地方的經驗作法,結合實際,謀劃編制縣資訊化“十三五”規劃和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目標原則,明確方向重點,健全政策措施,為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我縣資訊化程序提供重要支撐和堅強保障。將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納入住建城管部門同步規劃、科學佈局。積極協調中國鐵塔分公司來我縣對縣城、景區和十八個鄉鎮進行基站網點規劃並率先推進4g基站縣城內和鄉鎮街道全覆蓋,20xx年完成200個通訊基站建設任務。推進縣城區和重要景區公共wifi建設,推進行動通訊樞紐局房建設。
2.加強建設,提升綜合服務能級。按照建立“寬頻中國”示範城市的要求,以“網路建設、應用普及、服務創新、產業支撐”為主線,以“七大重點工程”(光網城市、無線城市、寬頻鄉村、模數轉換、網際網路+、安全保障、產業支撐)為抓手,力爭到20xx年,基本建成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下一代資訊基礎設施。繼續深入推進“寬頻鄉村”惠民工程,20xx年6月完成全縣所有行政村光纖寬頻接入,配合完善“竹海紅帆”黨群通平臺建設。
3.加快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按照“中國製造20xx”要求,積極貫徹落實工信部“兩化”融合專項行動,發揮優秀企業資訊化示範帶動作用,推進重點行業生產裝備數字化和生產過程智慧化,引導企業構建現代生產經營管理體系。加快15個“兩化”融合示範專案建設,重點推進富源發電、普什醋酸、紅獅水泥等國家和省上試點專案的順利實施。
4.深化應用,促進社會科學發展。大力推進符合實際的“網際網路+”12項行動,推動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商貿流通等領域資訊化統籌發展。支援政府、企業、園區、學校、圖書館、醫療衛生機構等建設各類綜合或專業資訊化服務平臺,切實加大資料資訊資源開發共享力度,大力促進資訊消費。協調部門和鄉鎮配合聯通公司推進中小城市基礎網路完善工程建設專案,推進數字醫院、數字園區和教育系統三通兩平臺建設。
5.協調處理,順利推進拆遷任務。全力推進各類杆管線搬遷工作,推動城建專案順利實施,完善宜敘高速杆管線搬遷後期收尾工作;完成成貴高鐵桿管線搬遷工作;加快推進通訊企業建設長江路縣城拓寬改造工程通訊地下管廊建設;積極協調城建交通園區、工業園區等企業杆管線搬遷工作,保障通訊暢通,確保施工正常進行。
6.落實措施,增強安全防護能力。貫徹落實《省通訊設施保護規定》,出臺《關於加強依法文明施工切實保障資訊基礎設施安全的通知》,加強對資訊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護。推動各行業、各領域貫徹好資訊保安等級保護、分級保護、風險評估、安全測評等制度,落實好資訊系統建設“三同步”要求,切實提升“五防”能力。加強應急響應和容災備份能力建設,提高資訊保安防護和資訊保安事件的監測、預警和處置能力。
資訊化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區學前教育資訊工作要求為指導,根據本園實際情況,以“人人都是資訊員”為抓手,建立幼兒園網站,加強資訊管理,使現代資訊科技更好地為幼兒園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為資訊科技和教育教學的最佳化和整合提供強有力的平臺,實現現代化管理模式。
二、工作目標
1、最佳化園所門戶網建設,提高門戶網各欄目內容的質量和時效性。
2、加強園園通使用的過程性管理,提升園園通運用覆蓋率與利用率。
3、及時做好幼兒園各類資訊的上傳上報工作,切實做好文明建立資料、建立資訊每月網上更新不少於2-3次。
4、完善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理念。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網站建設與管理
(1)最佳化幼兒園門戶網建設,建立個性化的班級主頁,突顯我園資訊公開化和家園互動化的良好作用。
(2)依據本園各類網站資訊欄目責任人分配表,豐富網站的內涵,健全資訊交流和應用平臺,並將各網站資訊發表進行統計,納入考核內容。
(3)根據“園園通”建設的工作要求,按時、按要求進行更新上傳,加強班級主頁、家校互動的建設,提升園園通運用覆蓋率與利用率。
2、課題研究與教育實踐
(1)園內繼續開展“幼兒園雲課堂資源建設下的園本研修模式的實踐研究”,探索資訊化與課程的有效整合,推進幼兒園資訊科技工作的開展,提高教師對資訊科技的實踐運用能力。
(2)繼續做好七色光電視臺工作。本學期完成三次七色光電視臺特別節目的攝錄編工作,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上播放。
(3)各班級透過微信群、QQ群、飛信群等網路平臺,開展多形式的教育工作交流,發揮即時性、便捷性。
3、資訊上傳與上報
(1)根據要求,每月、每週及時完成各項板塊的內容更新。
每週工作安排:每週五前更新於內網“每週工作安排”。
每週菜譜:每週一前將“本週菜譜”上傳到指定資料夾。
校園快訊:“園所新聞特寫”每週1條以上。“班組活動傳真”每週教研組、班組師幼活動各1條以上。
公告欄:條線負責人需即時釋出。
其他版塊:計劃總結每學期更新一次。
有動態進展的子欄目每週更新1次,活動資訊需即時更新。
(2)“園園通”網內容豐富、更新及時、互動性好。
教師每週登入不少於3次、家長每週1次(鼓勵家長經常瀏覽與互動)。
班級每月每位教師論壇發主帖2條以上。回帖3次以上,做到及時,有質量。
各欄目每月更新2次以上,“生日祝福”視實際情況更新。
4、教學資源共享平臺
(1)繼續加強區級課題“幼兒園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立與共享的實踐研究”的實施,最佳化幼兒園電子資源庫的建設。進一步梳理完善原有電子資源庫,使各類資料的電子文件規範有序,內容豐富,分類合理、查閱便利。
(2)豐富、更新幼兒園教師自制教學資源庫。梳理相應的多媒體制作的課件,充實本園的多媒體資源庫。
(3)完善對本園科學特色教學活動的教案、課件、課例等的收集整理工作,完善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理念。
5、教師隊伍建設與培訓
(1)藉助區資訊中心培訓平臺,積極委派教師參加各類培訓班活動,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水平。
(2)邀請專業人員、園網管員組織教師進行資源庫、fTP內網以及“網站管理與維護”的知識講座。
(3)由資訊員、網管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一次教育教學中資訊科技運用的專題培訓。
(4)繼續加強中心組、雲課堂課題組人員培訓,定期開展學習。
資訊化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資訊化“十三五”規劃》、《關於加快xx市教育資訊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為工作指導綱領,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學校資訊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以資訊化為學校發展提供支撐動力。力爭在幾年內構建教育管理資訊化、教育辦公無紙化、教育教學智慧化化、智慧裝置物聯化,讓我校資訊化建設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工作目標
1、抓好隊伍建設,以xx年輕教師隊伍為主力軍,完善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支既有改革精神,又有創新能力的現代化教師隊伍。
2、抓好常規探索創新:依託釘釘辦公平臺打造教育管理資訊化、教育辦公無紙化、教育教學智慧化、智慧裝置物聯化,努力藉助資訊化手段,打造一批優質的自制資源。
3、制訂標準分層培訓,依託年級組和教研組,開展適合學科的資訊化培訓,把培訓過程與教師發展融入到學校資訊化發展程序中。
三、工作重點
1、打造教育管理資訊化 依託釘釘辦公平臺,在基礎模組的基礎上,創設適合學校教育管理資訊化的相關模組。如“行政值日-日報”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反饋教育管理中的漏洞、死角和問題,及時反饋的同時問題責任人及時跟進,及時解決,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讓教育管理更高效。新的學年學校將繼續探索教育管理資訊畫的途經和方法。
2、打造教育辦公無紙化 家校通知、友情提醒、教育服務等資訊直接透過釘釘平臺推送到全體家長手上,不再分發紙質文件,節約了大量的紙張。後勤管理上,餐飲服務、總務保修、物品領用、文印申請也都採用無紙化辦公的方式,大量節約了問題處理時間,得到了廣大教師的好評。新的學年學校將繼續探索更多教育辦公無紙化的途經和方法。
3、教育教學智慧化 學校將組建資訊化學科建設團隊,探索依託網際網路平臺,打造新時代的教育教學服務資源,讓廣大師生隨時可學、隨處可學,優質教育資源惠及學生髮展和教師成長。
4、智慧裝置物聯化 將物聯裝置與學校教育服務融合,如利用智慧化的物聯裝置實現班級消殺的自動化,利用小米攝像機及時瞭解安全盲點的安全狀況,確保校園安全等等。
5、師生競賽 在學生競賽方面,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級各類資訊化競賽活動,以賽促提高,在校內形成一批品牌活動,提升師生資訊化應用能力。
具體日程工作安排:
三月:
停課不停學,線上課程服務技術支援。
四月:
參加**市第六屆中小學生創客大賽參加xx區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參加區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科網路教研活動。
五月:
做好區小學資訊科技學科質量調研和反饋工作 組織資訊科技校本研訓活動。
六月:
參加區中小學資訊科技專業教師技能培訓參加區中小學資訊科技學科“一室四營”彙報展示活動。
資訊化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區資訊中心、資訊科技研訓中心、資訊科技教研室工作為指導,以學校工作計劃為部署,結合片資訊科技教研組開展工作。以改善學校資訊化綜合環境為準繩,以提高學校資訊化教育為目標,認真學習與貫徹上級有關精神,努力學習先進的工作方式,提高資訊化工作效率,使學校的教育資訊化達到一個新的層次而不斷努力。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校資訊化工作管理,進一步推進學校資訊化工作程序
1、顯著提高在學校工作中的資訊化工作比重。
2、強化資訊化工作責職管理細則,提升開展資訊化工作的協作與創新意識。
3、結合“三通”要求,作好前期動員與準備。
4、積極申報金山區教育資訊科技實驗學校。
5、完善每月一次資訊化工作例會制度。
(二)組織學校資訊化工作研究,做好實驗,作出切實可行的學校資訊化工作基礎平臺方案
1、成立學校資訊化工作科研小組。
2、本學期針對學校資訊化基礎平臺作研究:
(1)實驗基於AD域的校園網,用活動目錄規劃與整合學校各類資訊。
(2)實驗基於SharePoint技術來有效管理資訊。
(3)實驗結束後寫好一份實驗報告,規劃一份學校資訊化協作工作基礎平臺可行性部署的解決方案。
3、做好實驗研究資料歸檔工作。
(三)完善學校電子閱覽室建設,加強管理措施
1、按上級要求建設好電子閱覽室,保證正常開放。
2、進一步健全電子閱覽室管理制度。
3、組織開展學生電子閱覽活動,並在松小論壇上進行學習交流。
(四)進一步管理與維護好校園網,本學期內部署一個無線網路結點
(五)加強學校網站建設
1、進一步完善資訊採集網路。
2、規範資訊的採集、加工、錄入、稽核與釋出程式。
3、豐富網站內容,創設教育教學互動平臺,拓展網站功效。
4、建立學校資源庫,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
(六)繼續對學校教職員工進行資訊科技培訓
面授與遠端相結合對教師進行辦公自動化與多媒體課件製作培訓。在學校網站中開闢一個影片與文字資料相結合的培訓專欄。
本學期對全校中青年主課教師出一份電子文件試卷和中青年副課教師出一份電子文件教案作一次當場考試,考試成績列入考核中。
(七)抓住有利時機,做好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研究工作
1、組織教師進行多媒體課件製作。
2、檢查每位教師一學期至少有一堂多媒體課,並要求具有多媒體課案和提供給學生較多的整合型電子文字資料資訊與聲音影象資料資訊。
3、校級以上公開課儘可能要與資訊化教學手段整合來提高教學效果。
4、組織校級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研究課競賽活動。
(八)組織學生進行資訊科技課外輔導,積極參加各類資訊科技活動與作品競賽等。
資訊化工作計劃 篇5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校教育資訊化工作,進一步提高資訊化應用水平,圍繞縣資訊中心關於中小學資訊化建設的工作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特制定我校資訊化工作推進與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資訊化教育是現代資訊科技與現代教育思想的融合,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方向。認真貫徹區資訊中心工作要求,以資訊科技教育與資訊科技的應用為重點,立足本校的實際,以服務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為中心,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能力,推動我校資訊化建設。把校園資訊化建設作為基礎性的工程,把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把培養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依託資訊科技開展教學的能力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工作重點,在現有的基礎上加緊工作,使我校教育的現代化、資訊化再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我校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支援下,在加大專項經費投入教育資訊化建設過程中,學校資訊化建設的硬體和軟體設施按照上級標準配置到位。資訊科技的應用已滲透於學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學各個方面,在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中越來越凸現出其重要作用。
學校建立並完善了校園網,網站資源比較豐富,應用效益明顯。校園網的資源和功能不斷豐富,保持每天更新,內容不斷
豐富。教師能主動地借用網路平臺研究資訊科技與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研究在教育技術支撐下的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學校管理能借助校園網進行高效管理。教師資訊科技的運用能力、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和提升,師生的資訊素養在逐漸提升。
三、工作目標
1.教育資訊化硬體環境方面:目前我校每個教室都配有多媒體一套(電腦7臺,);多媒體電教室1個;教師辦公室電腦5臺;校園網自建立以來不斷完善和加強。
2.資訊化建設管理方面:校長親自抓,教導處組織,各部門分頭實施,責任到人,全面完善我校資訊化建設管理體系。
3.教師資訊科技應用方面: 教師是實現教育資訊化的主導力量,培養教師是實現教育資訊化的關鍵,是廣大教師具有資訊化的意識。我校要求教師,會熟練操作計算機,會從網上下載有關教學資源,會用計算機管理學生成績,會獨立製作多媒體課件,初步開展網路條件下教學模式的探究。
4.教學資源建設方面:發動教師積極製作課件和使用教學課件,依託縣電教中心和教育資源庫及時提供教學課件和教學素材。
5.資訊科技方面:我校對個年級開設資訊科技課程,資訊科技課教師上好每節資訊科技課,同時積極開展學生計算機運用,使學生學會熟練地操作電腦,學會上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資訊化工作計劃 篇6
虎林路小學經過全體教師多年的辛勤努力,教育資訊化日漸落實在教育的第一線,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本學年學校資訊化工作有以下的安排:
工作目標:認真落實校長室、教導處對本校資訊化工作的安排,對學校資訊化進行指導和服務,以不斷開拓創新和最合理、最實際、最安全的運用效果為主要目標,加強計算機運用與學科整合的教育教學的實踐。
工作重點:
1、根據學生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學科的教學,指導三年級學生參加本學年的全市計算機等級考試。
2、根據學校的工作重點進行學校資訊化運用的指導和服務。指導學校老師學習新的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為學校在資訊化運用方面的綜合實力提高自身的素質。
3、根據制定的資訊保安策略,作好日常的資訊保安工作,定時進行系統軟體升級和更新,定期作好防病毒軟體病毒定義庫的升級,做好日誌記錄。
4、定期在學校區域網上釋出最新病毒的公佈,引導老師做好病毒防護。
5、建立學校的資訊裝置的報修制度,並做好每個工作日的維護記錄,學期結束向校長室提交裝置變更的記錄。定期檢查和維修電腦裝置,作好檢查、報修和維修的記錄。
6、作好學校電腦裝置的.財產管理。配合學校總務室及校長室做好財產的管理工作,清楚明確地列出所有裝置的工作情況及負責人,職責到人。
7、作好學校區域網絡的裝置管理和維護,保障網路的暢通。
8、繼續作好學校區域網釋出的網頁管理,進一步增強網路教學的運用力度。
9、指導學生參加區、市各級比賽,爭取為學校獲得榮譽。
工作措施:
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開展各種主題性教育活動,讓學生在任務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技能,同時再鞏固已有的知識技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鑽研精神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
完成學校學校資訊化督導評估的準備工作。
指導三年級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下透過本學年中文打字比賽,期終的全市資訊科技考試。在提升學生能力的同時為學校爭得榮譽。
電腦裝置是學校的重要財產,如何管理好、運用好這些裝置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因些我要做好這方面的日常記錄,有老師報修要及時的給予幫助和解決。定期檢查各種裝置的運用情況,使老師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得心應手。
網路技術的發展給我們老師的教學帶來了方便,但也帶來許多不安全的問題。比如windows作業系統本身漏洞很多,再加上病毒的猖獗,很多電腦會發生速度很慢,經常宕機的情況,這就需要平時加強網路安全管理。
第一要防毒,防木馬程式,保障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
第二要防止非法的攻擊,安裝防火牆軟體,使計算機免受攻擊。
第三要安裝網路的反黃軟體,使學生在潔淨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地學習。
第四做好區域網的日常工作,備份重要資料。
鼓勵學校教師運用教育資訊化的工具開展豐富有趣的教育活動。
資訊化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突破口,切實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以推進貫徹課改理念、實施新課程為突破口;以加強資訊科技管理和應用為重點,進一步加大資訊科技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全校的資訊科技水平。
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一)校園網工程建設
1、實施改造校園網工程,高標準建設校園網路系統,進一步完善校園網結構,發揮網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功能,為教育教學應用構建網路平臺。
2、完善學校內網功能,完全實現校務公告、辦公自動化。
(二)加強學校園網管理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校園網的管理,制訂網路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各項管理工作措施,確保網路安全、暢通。
1、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
2、常規管理。
不斷研究各種管理技術,加大考核力度,杜絕網路資訊保安事故的發生,確保網路暢通,更好地服務於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既要保證網路安全暢通,又要杜絕教師在網上聊天、打撲克、玩遊戲等不良現象。深入研究網路應用問題,充分發揮網路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病毒防治。
加大對學校的管理力度,從制度上進行約束,減少病毒的傳播。凡新安裝系統的計算機必須先安裝防毒軟體,並打好相關補丁後才能接入網路,從根本上解決網路病毒問題,保證網路不因病毒導致堵塞、停網等現象的發生。
(三)充分發揮網路的使用效益
樹立建網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思想,加強學校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網頁建設,改進和提高教育網站的服務質量,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學管理服務。
1、繼續加強學校網站建設,進一步完善網站佈局和內容,使其服務於教學,服務於德育,服務於管理;服務於學生,服務於教師,服務於社會。力求網站介面簡約、佈局合理、色調一致、風格統一、內容豐富。
2、教師個人主頁建設。
組織指導建設好一批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學專題網站、資源網站;透過建設教師網站(教學部落格)和學校網站等社群性服務網站或欄目,吸引學生、教師主動參與;在確保資訊保安的前提下,充分發揮BBS等互動性欄目的積極作用。
(四)教育資源庫建設
繼續加強資源庫建設,建立自己的資源中心。
(五)網上辦公環境建設
探索和完善校內訊息和檔案傳輸系統,實現網上釋出通知、傳送檔案,進一步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
(六)教師資訊科技培訓工作
1、繼續抓好教師資訊科技應用培訓工作,立足實際,針對不同學科和學段,完成對教師常用軟體系統的專項內容培訓。
2、繼續組織開展教師多媒體課件評比活動、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七)資訊科技與各學科的整合研究
1、加強資訊科技教研活動。
2、加大資訊科技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應用研究力度,發動全體教師研究探索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規範。
3、進一步開展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課堂應用實踐研究,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實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