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校本培訓工作計劃3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本培訓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落實《上海市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與《徐彙區教育系統教師隊伍建設“十一五”規劃》要求,“聚精會神抓教學,滿腔熱情建隊伍,以人為本謀發展”,打造一支“愛崗敬業、善於研究”的學者型、研究型教師隊伍,使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整合繼續教育、教研、科研等活動資源,邊實踐邊研究,努力營造良好的學校研修文化,不斷提高我校教師隊伍素質,鞏固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特制定本規劃。
二、工作目標
1、設定校本培訓時段,豐富校本研修內容、拓展校本培訓途徑、完善校本培訓制度、形成校本培訓機制,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訓模式。
2、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學,圍繞課程改革,圍繞素質教育,結合教師發展實際來實施校本培訓,切實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培訓質量。
3、深化教師基本功,從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五環節入手,有效強化教學常規。
4、加強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建設,發揮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的整體功能,打造“專業(專家)引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學習共同體,最終實現學習型學校建設。
5、加強與高等教育院校合作,探索與兄弟學校共建、最後實現共享共贏的發展思路。
三、實施策略
教師發展的有效實體是年級組、教研組與備課組,有效方式是校本培訓。
第一,設定校本培訓時段
第一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規劃制訂完畢,各項校本培訓、研修啟動。各相關部門(政教主任、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結合學校《校本培訓規劃》、學校的學期計劃與學期重點工作(比如“三獎”評選),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實施計劃(全部採用專案表格式,見附件),重視校本培訓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形成年級組、教研組校本培訓特色,培訓、培訓內容從不同層面(市級、區級、校級、組級等)設定並實施。學期結束前總結一學期校本培訓、研訓實施情況,填寫《學分認定表》,匯兌上交,認定學分。
第二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政教處、教導處、教研組結合學校《三年發展規劃》、《校本培訓規劃》與學校的學期計劃制定本學期校本培訓行動計劃;學期結束前(政教處、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等)總結一學期校本培訓、研修實施情況,填寫《學分認定表》,彙總上交,認定學分。論文、論著、優秀教案(教學設計)等成果編入我校《敬業集》,學校評選“校本培訓、研修優秀團隊”,表彰、獎勵。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各年級組、教研組等開展一次校級及以上級別的特色(年級組如主題班會、研討交流等,教研組如研修沙龍、課堂教學等)展示活動,並做好充分的活動後小結、反思工作,形成初步的符合學科特色的研修活動模式。特色研修活動方案及教師發言、論文入選《敬業集》。學校對具有特色的有效的校本培訓與研修模式進行深入挖掘,用理論、規律進行分析,上升到理論與方法的層面。學期結束前各部門總結一學期校本培訓、研修實施情況,填寫《學分認定表》,匯兌上交,認定學分。論文、論著、優秀教案(教學設計)等成果編入我校《敬業集》。
第四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在第三階段的基礎上,發揮榜樣引領作用,認定優秀校本研修模式,評選、表彰優秀的校本研修團隊,宣傳學習成功的校本研修思想與方法,把校本培訓活動進一步深化,開展特色團隊研修活動模式彙報與展示,充分實現經驗輻射。學期結束前各部門總結一學期校本培訓、研修實施情況,填寫《學分認定表》認定學分。論文、論著、優秀教案(教學設計)等成果編入我校《敬業集》。學校增設獎項,增加獎勵額度。
第五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在第四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校本培訓與研修的各項工作,把校本培訓做精做細,形成學校特色。
第六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在深入總結前面校本培訓與研修工作的基礎上,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執行機制,使我校校本培訓與研修工作常規化。
第二,豐富校本研修內容
課程內容領域
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
研修課程
公共必修
專業必修
專業選修
通識選修
本體性知識
課程標準解讀、學科教材分析、試題分析等
學科發展前沿、學科方法、學科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條件性知識
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心理學、教育評價等內容。
教育理論(教育史、學習論、課程論)
實踐性知識
課堂管理策略、聽課評課等內容
教學設計
師生溝通技能、班主任心理疏導方法等
發展性知識
職業道德規範、職業發展規劃等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人文素養等
研究性知識
教育科研方法、行動研究等內容
案例研究、敘事研究
第三,拓展校本研修途徑
在《徐彙區“十一五”校本研修實施指導意見》中提出的校本研修模式(“課程式”、“專題式”、“課題式”、“活動式”、“讀書指導式”、“理論答辯式”“教師論壇式”“微格教研式”、“教育敘事式”、“網路學習式”等)的基礎上,探索以下校本研修模式。每學期開學前,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政教主任、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等)根據上面的研修內容和下面的研修途徑填寫《華理大附中校本研修實施計劃》(見附表)
課程統整培訓。事實證明,課程統整是推進二期課改的有效方法,是極具操作性的發展內涵的有效方式,我們可以繼續透過《課程統整的理論基礎》、《學期課程統整指南》研製方法、學科課程目標解讀、多種版本教材的比較分析等培訓,使更多的教師學會課程統整,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升教師內涵發展。這部分研修採用“專業引領、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講座學分認定表》或《徐彙區教師專題研修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集體備課。“聚集課改,決戰課堂”,每一堂公開課、駿馬獎、耕耘獎的參賽課,都以備課組或教研組為單位開展集體備課,聘請專家(教研員、教學指導團成員等)進行磨課、聽課指導,以此促進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以備課組、教研組或校際之間進行“同課異構”或“異課同構”嘗試,讓教師發揮個性特長,讓思想進行碰撞。這部分研修主要採用“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教學展示課學分認定表》或《徐彙區教師教學一是展示課學分認定表》、《徐彙區教師聽課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師徒結對。充分利用學校的局學科帶頭人、局骨幹教師資源,締結優秀教師與青年教師(以強帶弱、以老帶新、以特帶普等)的結對關係,促進他們共同成長。師徒教師簽訂師徒結對協議書,制定師徒結對計劃,開展有效的帶教活動。要求師徒教師每週互聽、互評一堂課,每月進行一次專業探討,每學期撰寫、修改兩篇教育文章,透過教學指導、問題探討、課題研究,促進結對教師教學相長、共同提高。每學年根據師徒教師的表現情況評選“優秀師徒”,提高活動實效。這是“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師徒帶教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校際交流。運用好校際聯動或其他校際專題交流方式,實現各校之間的教育教學互贏。嘗試建立學科校際沙龍,或利用徐匯教育資訊網、教師部落格等方式進行問題研討,實現共建共贏。這部分研修主要採用“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專題研修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教學視導。每個學期安排一個年級的教育教學視導,透過視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進教育教學。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教學一日展示課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教育教學開放日或開放周。透過向家長、社會開放我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情況,透過家長的反饋指導與改進教育教學,讓家長參與學校發展,參與教師發展。
三類課程研發。研發三類課程,是推進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髮展、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的需要,更是教師專業化發展與實際教學相融合的一種有效措施。只有課程的實施者參與課程的研發與建設才能真正使課程成為學生的生命活性課程。研發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主的拓展型課程,研發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行為的研究型課程,透過這些課程的研發,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這部分研修主要採用“專業(專家)引領、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課程開發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課題研究。學校以主課題《加強校本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二期課改學校實施的行動研究》《主動實施課程統整、有效推進二期課改》等統領其他研究課題,形成覆蓋各學科的課題研究網路。主課題根據教師專業素養的具體內容,重點研究:
㈠幫助教師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㈡幫助教師提高主動發展意識;
㈢提高教師教育實踐能力;
㈣激發教師的創新精神。透過研究實現完善教師職業形象、應對課程改革挑戰、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學校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課題實行電子化管理。為每一項課題以教研組為單位建設管理網頁,動態反映研究過程,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實施考核管理,使課題網頁成為學校課題管理的重要平臺,成為與兄弟學校交流共享的前沿視窗。這部分研修採用主要“專業(專家)引領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請專家講解課題研究的一般過程與方法,重點探索由教育教學問題到課題的研究思路與操作流程;其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課題研究學分認定表》或《徐彙區教師專題研修學分認定表》、《徐彙區教師論文、論著撰寫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班主任工作研討
設定專題,針對我校學生的成長需要(特別是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關的心理、道德品質、人文精神等),確立研修專題,大家共同探討,交流。一個學期一個專題。這部分研修採用主要“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其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專題研修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班級管理特色研修。倡導班級管理有效而富有特色的方式,讓更多的班主任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特色;定期舉辦特色管理經驗介紹,讓更多的班主任脫穎而出。這部分研修採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其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論文、論著撰寫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教育敘事研究。選取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索的教育敘事研究。這部分研修採用“自我反思”的研修方式,最後寫成教育敘事研究的案例分析報告,其成果驗收以填寫《徐彙區教師論文、論著撰寫學分認定表》(見附表)為主要形式。
以上內容的培訓,結合師德建設,最終使教師形成《徐彙區“十一五”校本研修實施指導意見》提到的實踐性知識與研究性知識。
第四,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所有的校本研修活動都可以變成教學的常規活動,把研修活動的內容逐步內化為教師獨特的教育教學思想,然後外化為教師的富有個性的教育教學行為。
逐步建立校本研修的規章制度,實行定崗、定時、定人、定內容“四定”,在實踐過程中把制度完善起來。
定期上報研修方案與活動。教育學院師訓部每月10日收集各學校校本研修活動方案與實施結果,我校規定每月5日各相關部門上交各自的研修活動方案與實施結果,希望各部門準時上報,免得延誤學分認定。
每學年出版一期《敬業集》。《敬業集》是我校教師研究成果和理論提升與實踐能力的一種總結展示,近幾年,《敬業集》裡面的內容豐富,質量越來越高,反映了我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
第五,形成校本研修機制
校長負責機制。我校校本研修,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要擔負起對學校的領導職責。校本研修,因其立足於學校的發展,從學校實際出發,充分開發校本研修資源,故而必須由校長負責。
目標計劃機制。我校在校本研修具體落實之前,制定出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然後由各職能部門根據具體情況再製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計劃,這樣就形成了我校校本研修的目標網路體系。
激勵動力機制。以最佳化評價機制為動力,從教師的`思想品德、學識水平、專業能力、工作業績等方面,構建本校豐富有操作性與實效性的各種激勵機制,包括目標激勵、需要激勵、獎罰激勵、關懷激勵等機制,最後形成教師的自我激勵、自我發展機制。完善我校《教師績效考核方案》與《獎教金條例》,學校設立多種獎勵專案與獎勵級別,獎勵那些在不同崗位上有突出貢獻的教師。
評價發展機制。建立教師教育考試或考查制度,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開展行動研究,將學校工作與研究過程融為一體,解決實際問題;著力抓好課堂教學的最佳化,構建適應課改需要的“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體系”;為教師搭建課改方面的交流平臺,促進教師的合作交流,互動發展。
後勤保障機制。做到“兩個加強”:加強計算機軟、硬體建設,校園網路建設,供教師利用網路資源備課和開展教科研活動;加強學校圖書館建設,為教師盡力提供學習資源,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校本研修執行機制。上面幾個機制正常執行以後,校本研修的執行機制也就可以形成了。
每年、每學期具體的校本研修計劃由各相關部門負責,體現局領導要求的“分解到年,落實到人”,還能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創造性與針對性。比如,班主任的培訓與校本研修可以由政教主任負責,包括計劃制定、培訓與研修安排,等等。教師培訓可以由教導處、教研組負責,包括計劃制定、培訓與研修安排,等等,這樣,所有的校本研修執行機制都可實現常規化了。
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20xx)》為指導,根據縣教研工作會議部署,結合本校實際,堅持以“有效教學”為核心開展教育教學的校本實踐與研究,深化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加快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教師應該從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儘快提高實施新課程的專業化水平。而校本培訓是推進課程改革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本年度我校將繼續以“校本教研”為主要內容,加大教師校本培訓力度,並作為學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強校之路、興校之策。
二、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
二、職責分工
汪興平為總負責,具體負責校外專家的聯絡。
金慧環負責校本培訓的總體考核,具體負責培訓計劃的制定、檔案的收集和整理。
單孫磊負責學校校本培訓部落格的上傳和建設工作。
李餘進、林國策負責校本培訓的資金和物質保障。
徐銀娥負責教師自學資料的選擇和徵訂。
戴方傑負責班主任的培訓。
各教研組長負責教研組教師培訓的組織、管理和考核以及每月一次的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的組織、管理和考核。
四、培訓安排:
經金慧環初擬“校本培訓計劃”,再經校務會專題研究校本培訓工作,特將XX學年校本培訓計劃安排如下: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負責人
XX年10月
1、 第一次集體備課活動
2、 第一次專題培訓
XX年11月
1、公開課活動月
2、第二次集體備課活動
3、《有效評價研究》
XX年12月
1、第三次集體備課活動
2、第二次專題培訓
3、《教研組建設經驗談》
XX年3月
1、第四次集體備課活動
2、第三次專題培訓
XX年4月
1、第五次集體備課活動
2、公開課活動月
3、第四次專題培訓
XX年5月
1、第六次集體備課活動
2、教學技能展示活動
待定
備註:我校自定特色培訓專案——
1、六個教研組每月進行一次組內定時定點定發言人的理論學習。
2、與兄弟學校教研組舉辦教學聯誼活動。
3、定期不定期進行教學常規檢查,每學期至少定期檢查2次。
4、以師徒結對形式互聽常態課。
5、期中考試自行命題。
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從我校教師隊伍素質現狀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出發,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改革,最佳化組合,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致力於培養和構建一支“師德高尚、愛校敬業、真誠奉獻、嚴謹治學、業務精湛、教風優良、團結協作、廉潔從教”的師資隊伍,為“十一五”期間學校全面實現現代化,實現辦學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
二、工作目標
透過培訓力爭使我校教師具有以下素質: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使之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使之具有綜合教育的能力和銳意創新的能力。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並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進一步拓寬科學文化視野,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進一步提高理論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為學科骨幹,為教師的成長和成功鋪設方便之路。培訓以抓師德、抓教改、抓科研為主要途徑,樹立典型,引導中青年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逐步構建校本培訓模式,形成校本培訓體系,建立校本培訓機制,使校本培訓逐步科學化、規範化、系列化。
三、培訓內容
(一)抓師德教育,樹立師表形象
在教師中開展以“三愛”(愛教育、愛學生、愛自己)、“三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三讓”(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為主要內容的師德教育。根據教育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結合我校實際,透過召開思想彙報會和座談會、樹立典型、請優秀教師作輔導講座、進行師德師風問卷調查、加強考核等方法和途徑,促使教師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的良好形象,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依法從教,廉潔從教。
(二)教師現代教育理論及專業知識更新的培訓
根據小學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和學科發展前沿理論的學習,使教師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修養,不斷豐富與更新學科知識。
(1)培訓的重點內容:現代課程理論和現代教學理論、學科課程標準、學科知識的拓寬、資訊科技應用。
(2)培訓的方法:聽講座、組織集體聽輔導報告、自學等。每學期每位教師必須完成一份學習心得或教學實踐小結(字數不少於800字)。經校本培訓領導小組評定後,存入教師培訓個人檔案。
(三)新課程的培訓
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確培訓目的,掌握新理念、實踐新理念、最佳化教育過程,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打基礎。
二是確保培訓時間,用足、用好業務學習時間。
三是形成培訓系列,重點圍繞說課、上課、評課開展教研組活動,在一個個案例中實踐、體驗新的課程理念。
四是加強合作交流。
培訓方法:
(1)採取“一人學習,眾人受益”式培訓。學校要求外出學習、考察培訓的骨幹教師,必須寫出學習彙報材料,並利用校本培訓時間對全員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培訓可採用作專題講座、經驗交流、講彙報課等多種形式,產生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應。
(2)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訓本校之教師。即充分發揮我校那些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的各級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透過講座或示範課向其他教師傳授課堂教學經驗、展示教學基本功與教學技能,促進全體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3)做好“請進來”工作。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出現的疑難和困惑,儘可能地邀請進修學校教研員、校外名師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進行“臨床會診,現場診斷”,找出問題及原因,制訂對策措施,幫助教師解答疑難。
(四)課堂教學能力的培訓:
以“深化課程改革打造優質課堂”為主題,開展以下培訓活動:
(1)精心安排紮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切實做到研修時間內容落實、研修方式靈活多樣、研修效果紮實有效。
(2)充分利用好學科研修活動,精心準備課堂教學展示,精心選調執教教師,精心設計研討程式,讓展示研討活動發揮它的最大效益,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3)深化課堂教學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4)充分利用本校資源優勢,透過舉辦青年教師達標課、骨幹教師示範課、課堂改革研討課等研討交流活動,透過說課、作課、評課,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5)結合舉辦公開課、經驗交流會、座談會等形式多樣的學科研討交流,有效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改進一個教學實踐問題。總結一個教育(教學)成功案例。上一堂體現自己教學模式和風格特點的展示課。製作一個可供交流使用的電子教案。寫一篇教育敘事故事),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五)教育科研能力培訓。把培訓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圍繞新課程的實施,結合課堂教學,進行教學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引導教師從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教育科研的專業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六)繼續加強資訊術培訓。資訊科技學科的教師輪流指導課件製作、電腦維護、電子白板的使用等培訓。以點帶面,進行全校教師的資訊科技培訓,提高運用資訊科技服務教學的水平。
四、管理考核:
1、做好培訓情況記載。包括:參培教師、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時間、授課教師、培訓結果、教師發言情況等,作為教師考核的第一依據。
2、重視培訓過程資料的積累。包括:檔案、制度、計劃、總結、培訓教材、培訓活動情況記載、考勤登記、考核材料和教師個人培訓檔案的建立等等。
3、考核。在對教師考核過程中,做到把教師平時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學習體會、案例分析、研究論文等材料和教師參加培訓的考勤情況,作為教師考核並獲得校本培訓學分的重要依據。先由教師自我評定,再由學校教研室考核審查後認定,並按不同的得分給予不同的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