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白居易> 《杭州春望》白居易

《杭州春望》白居易

《杭州春望》白居易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白居易詩鑑賞:

  此詩為長慶三年( 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詩中對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寫,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後兩句為一景。七處景色都靠“望”字聯絡在一起,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首句寫登樓遠望海天瑰麗的景色,有統領全篇之勢。詩人原注云:“城東樓名望海樓。”《太平宇記》中望海樓作望潮樓,高十丈。次句護江堤指杭州東南錢塘江岸築以防備海潮的長堤。清晨登望海樓,縱目遠,旭日東昇,光萬丈,錢塘江水,奔騰入海,護江長堤,閃著銀光。此聯將城外東南的景色,繪得極其雄偉壯麗。

  次聯詩人將目光轉入城內。杭州城內吳山(又稱胥山)上有“伍員廟”。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殺害,輾轉逃到吳國,幫助吳國先後打敗了楚國、越國,後因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並停止伐齊而被疏遠,終被殺害。民間傳說,伍子胥因怨恨吳王,死後驅水為濤,故錢塘江潮又稱“子胥濤”。此詩通篇所寫均為白日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詞,是說看見眼前的錢塘江和伍員廟,想到夜裡萬籟俱寂之時,濤聲傳入廟中,定格外清晰。“蘇小”,即南齊時錢唐名妓蘇小小。“蘇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樓楚館。這句正寫題面的“春”字,點出季節,並以歌樓舞,表現杭州的`華景象。句中之柳非門前屋後之柳,而是極目遠望到的院中之柳。

  《唐宋詩醇》評這兩句說:“‘入’字、‘藏’字極寫望中之景。”兩句均引用典故寫景,不僅展現了眼前景物, 而且使人聯想到伍員的忠烈,昔日杭州的華,上句氣象雄渾,下句旎動人,富於詩情。

  前兩聯主要是寫自然景色,下一聯則把重點轉到風物人情上。“紅袖”指織綾女子。“柿蒂”指綾的花紋。詩人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語意雙關。詩人原注:“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為‘梨花春’。”“趁梨花”是指正好趕在梨花開時飲梨花春酒。此聯上句寫遊人沽飲,下句寫婦女織綾。梨花飄舞,酒旗相招;紅袖飛,綾紋綺麗。詩意之濃,色彩之美,讀之令人心醉。

  末聯又將目光移到遠處,表現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結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斷橋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長堤,即白沙堤,簡稱白堤。詩人原注:“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綠時,望如裙腰。”“裙腰”這個絕妙的比喻,不僅繪出了春日白堤煙柳蔥,露草芊綿的迷人景色,而且把從遠處俯西湖的景象表現得十分逼真生動,同時,寫裙腰,自然使人聯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飄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山裙,又自然使人聯想到嫵媚秀麗的西湖,莫不正是美麗少女的化身?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二者的構思,卻是一致的。

  這首詩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徵的景物,熔鑄在一篇之中,畫面以春柳、春草、春樹及江水、湖水的翠綠為主色,又以梨花、紅裙、彩綾、酒旗加以點染,朝日光映照其間,將杭州的春光裝點得美麗無比,洋溢著濃郁的春意。詩在寫法上,由城外之東南,寫到城內,然後又寫到西湖,遠近結合,錯落有致,而又層次分明,次序井然。同時,又將寫景同詠古,攝自然之景與記風物人情結合起來,使景物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詩味,透露出詩人抑止不住的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