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少年王冕》說課稿

《少年王冕》說課稿

《少年王冕》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24課。這是一篇選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為題的課文,重點講了元末明初的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雖家境貧寒,從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讀書學習。他善於觀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學畫,終於成為“畫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漸好轉。全文脈絡分明,語言樸實無華,細讀之下,感染力強,有內在的深刻的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對語言文字的揣摩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能力;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知識目標:扣住重點片斷及語句,個性化地理解課文內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種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和孝順母親美好品德的影響,進而使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淨化與昇華。

  重點是:捕捉文中的重點句子及片斷,把“母子對話”、“欣賞美景”當作重中之重,從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親、好學不倦的美好人格。

  難點:課文比較長,如何刪繁就簡?怎麼把握好“孝敬”與“好學”之間的'平衡?怎麼激發學生透過文字品出情意?這是我在課前所遇到的難題,權且作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1、情境式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在一堂課的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呢?上課伊始,預設了“看見圖上很多好吃的,你會怎麼做呢?”這一問題,讓學生自由說說,緊接著引出王冕,從而簡單介紹王冕,然後問少年時的王冕是怎樣一個人呢?給你留下什麼印象?這樣的設計符合當代學生心理,大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為學習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2、自主式教學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夥伴的權利。在教學課文第二段時設計了學生自由品讀“母子對話”,體會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學方法,還進行分角色賽讀。

  3、情感式教學法

  在教學第4自然段時設計了情感式教學。首先讓學生找到了體現王冕“孝敬母親”和“勤奮好學”的品德,然後緊扣第4自然的重點字詞,體會兩個“捨不得”說明了什麼?,學生說說自己在“吃”和“花”兩方面的情況,對照王冕,進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說學法

  1、讀中悟情法

  由語言文字材料構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從古到今,“讀”一直是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因為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領悟,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表達。在本課教學中,突出“讀”的訓練,把“讀”貫穿全文。採取了齊讀、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賽讀等多種形式,堅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自讀自悟”,做到與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2、分析法

  如課文中一句,王冕母親讓他去給人家放牛,他卻說:“在學堂裡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裡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學堂裡讀書了?他為什麼這樣說?還有“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你認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這個時候學生可以大膽發言,各抒已見。

  3、看圖表達

  幻燈片出示書上配圖,請你仔細觀察這幅插圖,能否用一些好詞佳句來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嗎?

  (從各個角度,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受到“人在畫圖中”美的薰陶。)

  四、教學程式設計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出示水果圖。讓學生自由說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會怎麼做呢?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聯絡生活實際中反思與少年王冕的差距,激發學習興趣。

  2、品讀課文。

  (1)、簡介王冕。

  (2)、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王冕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佈置活動內容:自由讀後,進行賽讀。指導朗讀。

  (3)、圍繞中心,主動探究(教學第2、5自然段)

  教師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對話”.

  哪些字詞體現王冕的勤奮好學和孝敬母親的品德?

  指導朗讀。

  (4)、按照時間順序,多年後有很大不同。有什麼不同?

  (5)、學習第5自然,朗讀課文。

  欣賞雨後美景,說說感受?並問這個時候你想怎麼做呢?

  3、課堂延伸

  (1)、欣賞二十四孝圖的兩幅圖。《臥冰求鯉》、《戲綵娛親》

  (2)、聯絡實際,你喜歡王冕嗎?喜歡他什麼?今後我們該怎麼做呢?

  4、誦讀與欣賞

  選你喜歡的句子進行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