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及點評
我第一次試教非常失望,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實際上這篇課文的教學是非常難的。學生沒有這種災難的情境體驗,這種情感,親人的,骨肉分離的親情的體驗也是少之有少,這就成了我上好這篇課文最艱難的地方。所以大家可以發現,我上這篇課文,應該說,教師的導是比較多的。我回顧自己的教學,沒有向我以前的課那樣瀟灑自如,這就是我覺得最缺憾的地方。因為當你上這篇課文,會覺得真的,幾乎很難瀟灑自如。因為你得緊緊地扣勞情感這條線索。而且這篇課文的情節非常複雜,高潮迭起。那麼,最終我改了幾次方案,然後選擇一個策略,也就是全息閱讀的這種策略,也就是說找出一處或兩處,最能折射全文的語段,反覆誦讀、反覆扣問、反覆感受。使它能夠發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功效。由此在透視人物的內心裡,感悟人物的偉大形象。在孩子心中高豎起一座精神的豐碑。
那麼具體的我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我考慮的就是抓文眼,刪繁就簡,簡簡單單教語文
如果具體分析,就父親的形象就有這樣幾幅畫面可以展開,前面悲痛欲絕,但又堅強挺立,這是一幅畫面;第二幅畫面就是,許多人都在勸他,但是他堅持著要去挖;第三幅畫面就是父親孤軍奮戰,傷痕累累的畫面,這父親的一個形象就有三幅畫面可以讓人去分析,於是,我就只抓了第三幅畫面,父親傷痕累累,堅持著,由這幅畫面輻射開去,刪繁就簡,簡簡單單教語文。為什麼能夠這麼做呢?首先,這幅畫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震撼力,只要我們充分感悟父親這種沉甸的愛,包含血淚的情,足以震撼人心。其次,這幅畫面有很強的輻射力,你看由這幅畫面完全可以輻射到前面第一幅畫面,也可以輻射到勸阻的畫面。第三個理由呢是這樣抓文眼,關照文字的閱讀的方法正可以體現閱讀的整體性,提升閱讀的品質,總之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大家可以看到,我整篇文章的教學,就是以一條主線兩個版塊整體規劃,一個版塊就是感受父親的了不起,第二個版塊就是感受兒子的了不起。當然這個了不起並不是一開始就提出來的,我非常注意這點,我前面始終沒有出現了不起這個詞,目的何在?就是說要讓學生透過自讀感悟,充分體驗以後逐漸明晰,人物的形象逐漸豐滿,要讓學生經歷由感到悟的過程,這個了不起是自然而然在學生心中建立的。
二、要潛入文字,充分感悟,真真切切教語文
什麼叫感悟,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是悟的基礎,悟是感的水到渠成後的自然生成。重感悟的課堂首先是有情的課堂,有情的震撼。這個情的基點就在於文字,所以我們不能脫離文字。必須引導學生不斷地扣問文字,品味語言,與文字展開充分的對話,由此產生情感的共鳴。比如說,我在引導學生感受父親的了不起的片段,我就層層推進。第一層,學生很淺顯的馬上可以悟到的是時間長,但是他沒有悟到的`是這種累,於是,透過教學由時間長引導學生悟到這種無法想象的累。這是第一層情感。第二層情感,從沒人再來阻擋他,聯想到曾經有人阻擋他。但是現在沒人來阻擋他,為什麼,因為人們都認為他精神失常,一個頭腦清醒的人被人誤解,跟乞求幫助的時候沒人來幫助,這是怎樣的一種孤獨跟苦悶呢?這是第二層情感。第三層就是對父親的外貌描寫,由此悟到包含血淚的情,悟到那種沉甸甸的愛,所以這種情感,都是在反覆的扣問反覆的讀書當中推進下去。
三、聽說讀寫,融為一體,紮紮實實教語文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語文的人文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語文的工具性同樣不能背棄。我想在現階段,我們要研究的是,如果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問題。我覺得再生命的課堂如果沒有聽說讀寫這個基石,也就成為空中樓閣,生命的質量也會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因為我把字詞的教學也紮紮實實列到課堂,把想象、寫話也列到課中。聽說感悟也在課堂中進行嘗試。總之,這次的教學規模很大,規格也很高,但是,我還是想體現浙江省小語會會長沈大安先生的倡導的,要體現常規模式下,自然狀態的真實課堂,即使不成功,也是無所謂的。
【點評】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個人認為,盧雁紅老師這兩節高年級的課是非常成功的兩節高年級閱讀教學。成功之一,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評價老師的課堂教學就是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地位的發揮,我們老師們都非常清楚,課堂教學實際上就是我們老師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這就是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共同實現具體教學目標的過程。因此,我個人以為,評價一堂課堂教學,要以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為著重點。那麼,今天,我們高興地看到盧老師的兩堂課上,孩子們學習的投入的積極性,主動性是非常強的。還要看學生參與的廣度,我們高興看到孩子們活動非常活躍,從深度上看,孩子們的一些見解都是非常深刻的。
成功之二,盧老師的課堂上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老前輩葉聖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的根是聽、說、讀、寫,少了聽、說、讀、寫的訓練就不是語文課堂。從現場教學來看,已經是五年級的孩子了,還是非常重視詞語教學,詞句教學,這在一些課堂上到了高年級還認真引領學生複習字詞已經比較少見。應該說,盧老師非常重視字詞教學是難能可貴的。另外在課堂上,老師充分引領學生去讀書、感悟、體驗,也非常重視語感培養。從老師的角度上說,讓學生認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從某種情況看,比老師的分析講解更為重要,那麼,從這堂課的最後結果看,父親的形象和兒子的形象已經豎起來了。人物的形象為什麼那麼高大,能夠豎起來,就是盧老師在課堂上抓了人物的外貌、行動、語言上的描寫,就是因為抓了語言文字,才使課堂上的人物形象高大地樹立起來。另外,我總的感覺是,盧老師在課堂上真正引領學生細細咀嚼語言,把我們的語文課上出了點語文文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