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統計》評課稿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統計》評課稿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統計》評課稿

  本節課中,周老師創設了生動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縱觀整堂課,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將複習舊知自然地滲透在課前熱身“石頭、剪子、布”的遊戲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本節課接下來更深入地學習統計知識作好了鋪墊。

  周老師創設認知衝突,激發了學生產生探究新知的慾望。如教學片斷二中,當學生開始根據統計表的資料塗統計圖時,學生髮現喜歡小兔頭飾的人數有14人,塗不下,迫使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經過一番討論探究,學生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用1格表示2人)。再如教學片斷三中,教師提問:“要想統計全校學生喜歡的書籤,用1格表示2人,格子還夠不夠?”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說出:“不夠,要用1格表示10人、20人、50人才可以。”教師也因勢利導地強調,統計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1格所表示的數量。因此,激發認知矛盾,促使學生逐步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說是本節課成功的.精髓所在。

  周老師具備精湛的教學技藝,是本節課成功的重要保證。如當學生說10格不夠塗時,教師故作困惑狀,使得“少數人說不夠”變成“幾乎全體學生說不夠,塗不下”,也進而誘發學生產生儘快找出好辦法為李老師解惑的內驅力。又如在探究“1格表示2人”的方法時,其實早在教師沒佈置探究任務時就有一位學生提出這個方法,但教師卻沒有立即肯定他,而是鼓勵其他學生說出了另外的方法。教師讓學生在方法與方法之間進行對比、選擇,實現了方法的最佳化,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這是李老師巧妙運用延遲評價所收到的良好效果。

  總之,周老師精湛的教學技藝為本節課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