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學習總結
時光飛逝,轉眼間,為期五天的深港澳學習之旅已經結束,這次學習之旅帶給我們的思考是豐富的、深刻的、深遠的。以下是我對本次學習之旅的總結:
首先收穫的是辛苦,短短五天時間到了三個地方學習,僅趕車、過關就讓人夠嗆的了;其次收穫的是第一次接觸了美麗的香港與澳門,不過感覺還是株洲好;當然最有價值的收穫還是接觸了外地的生本教育,開闊了眼界,有了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精巧包裝讓學校更具品味(深圳)
優秀學校的推介與宣傳,除了學校深厚的人文底蘊與內涵之外,包裝文化也是不可缺的,因為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事實,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也是事實。深圳卓雅小學的包裝能第一時間吸引人們的眼球——校歌影片。11月24日下午,我聽了一個講座,主講的是深圳市卓雅小學的陳校長,首先他給了我們視覺與聽覺上的強烈震撼,一首卓雅小學的校歌影片,卓越、高雅的學校文化核心,在這首歌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徜徉在音樂中,欣賞著美妙的畫面,心靈彷彿進入一個空靈純淨的境界,聽著這樣的音樂,對師生是一個很好的情感薰陶,也是一種很好的勵志教育。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裡卓雅小學竟讓人驚歎不已,馬上有一種一睹為快的衝動,相信他們的包裝文化對我們有一點啟發。
第二、課堂建設讓教學效率倍增(深圳)
課堂教學應該上升到一種文化構架層面上來,這樣有利於真正打造高效課堂。
深圳卓雅小學陳校長向我們做了一個“知行和諧統一,讓生命更精彩”的演講,重點與我們一起分享了“卓雅小學課堂文化建設理念”,給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1、課堂應體現整體性、獨特性、人本性、程式性、科學性,整體性就是教師對一堂課有一個整體思考,不能形散神也散,至少應該做到形散神聚,便於學生形象感知與邏輯理解。獨特性就是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個性與風格,每種課型應有不同的個性。人本性就是每堂課的設計應服務於學生的“學”,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程式性就是指課堂思路簡單而清晰。科學性就是課堂應講究高效,講究實、真,不能出錯。以上應該是對成功課堂的各個因素的高度概括。
2、課堂應設定一些基本程式:啟(激趣引入)——習(合作學習)——議(展示交流)——練(提升能力)——拓(拓展提升)——合(歸納反思),我觀察了一下,此程式可以作為所有學科的課堂基本程式(當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在基本程式的基礎上形成了較科學的課堂結構:三個階段(導學階段30%、自主階段60%、昇華階段10%)、六個環節(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獲取證據、交流分享、總結拓展)、一個評價(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教師評價),這一點我們學校在上期就已經做起來了,可能還沒有達到它這種理論高度。
3、作業三個細節說明:精選、分層、限時。這一點我們學校早就這樣提出來了,但可能落實不到位。
第三、“放”讓教育迴歸生命本能(香港)
11月25日,我們趕到香港天主教南華中學聽課,遺憾的是這邊沒有中文課,不過我觀摩了一堂中三學生的兩文三語競賽活動,有五個教學班參加,全程完全都有學生操作,組織得有條不紊,學校的老師站在一旁,僅以一個欣賞者的身份出現,這一活動印證了該校校長向我們介紹的“放”理念。觀摩後,校長簡單地向我們解釋了他們生本下的“放”理念,他首先給與會者展示了一位剛考進大學的校友的心聲:“謝謝母校多年來的`培育,使我在今天得以實現夢想:跨越大學的門檻,繼續追求知識。回想在南華的生活,特別在2008年9月開始,我覺得母校最大的特點就是“放”:放手、信任。是學校的放手與信任,使我們可以主持早會集隊,主宰學習內容,我們可以自由奔放,編織夢想,可以發揮創意,振翅翱翔。老師們在放手信任的同時,其實從旁觀察,也給予適當的點撥,我們就在這片沃土中成長。”
最後,校長對“放”做了一個精闢的概括:放手——讓學生先做後學;放心——對學生自主學習成果;放下身段——許多知識不及學生;信任人生而性善,人會積極求取進步;信任潛能能適當的誘發,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信任努力會有回報;教學行生本,成長行自治。
南華中學“放”的做法符合生本教育的本質——享受天縱。郭思樂教授說得好:生本教育相信生命,生本教育激揚生命,而每個生命以其自然之偉力促使自己提升,這就是“天縱其才”,其實“天縱”也不必看得過於神秘。小孩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先嚼碎了給他,後來發現他是可以自己吃的,於是就不餵了,相對於原來,後面的就是天縱了,而縱放的原因是他自己就可以做這件事,這是大自然的規定,我們只是奉天承運而已。所以,也可以勇敢一點,把這種縱放稱為天縱。教育者之所以讓學生擁有最大的自主學習自由,原因是人之生命本質在於獨立自由地生長,儘管他們必須接受社會的規範,也仍然有巨大的自由生長的空間。依託生命自然,就全域性皆活,反之不讓他自然生長,或錯誤地判斷了學習者的生長方式,就會與生命的本質相違背。
郭教授的這一理論肯定是正確的,但我們實施是需要智慧的,透過我的觀察與體驗,我們對學生的“放”或“享受天縱”方面還是有些畏手畏腳的,不夠大氣,我想,這是我們對自己不夠“放”,或許我們內地的教育對我們的束縛太多的緣故吧,但是我們應努力去找到矛盾與理想之間的契合點,相信我們株洲本地的生本教育一樣會大放異彩。
第四、內涵發展讓學校魅力無限(澳門)
讓我感覺最有內涵的學校是澳門的培華學校。
有一個情景讓我感動:觀摩學習之後,我們乘車離開的時候,該校的老師在校門歡送我們後,竟然跑到車上向我們告別,別小看這一細節,為人之道可以間接反映為校之道,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會潛移默化的,這其實就是一所學校的內涵展示。
培華學校的內涵發展在我看來,至少還可以表現在以下方面(因很匆忙,只是一些粗略的感受)。
1、追求質量的發展。
2、追求特色的發展。
3、追求管理的發展。
正因為注重了學校質量與特色的發展,所以培華在澳門很受市民的歡迎,辦學15年來規模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我們學校也正在瞄準內涵發展這一目標在努力前行。
第五、誦讀經典讓校園書香馥郁(共性)
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誦讀經典,是深圳卓雅小學、香港南華中學、澳門培華學校的亮點之一。中華經典文化是中國文化之根、之本,我們的教育應該根植於這片沃土之上,經典誦讀在營造書香校園,薰陶感染學生,提升學校品味上是無可比擬的,是各個品牌學校所極力推崇的。
卓雅小學在書香校園的營造,有一個整體的佈局:1、每天兩次經典誦讀30分鐘,採取競賽、晉級的形式,每期考兩級;2、學校開有閱讀課;3、語文老師每週有一堂文化課,內容是學校自己編寫的《中華文化讀本》,讀本對中國文化有一個較好的架構。為學生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做紮實的文化積澱。
香港南華中學中三的兩文三語的競賽,其實大多內容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考查,如:古典詩詞、名人名言、歷史事件等等,學生熱情頗高。
澳門培華中學的晨會中(室外)的晨讀,內容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
以上三所學校在營造校園方面是做得很成功的,校園是學生的成長園地,良好的環境氛圍對學生的影響是最具力量的,對學生的做人與學習的教育,其實可以在簡單中完成,那就是讓校園的書香之氣沁入到每一個學生的心脾。
我們學校在營造書香校園方面與他們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相信他們的成功對我們有所啟發。
因本人筆拙,我的學習總結就此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