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總結> 實用的科學教學工作總結七篇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實用的科學教學工作總結七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學工作總結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1

  完成的實驗:

  1、觀測天氣;

  2、雨的形成;

  3、熱脹冷縮;

  4、簡易觀測儀;

  5、簡易雨量筒;

  6、物體的主要性質;

  7、水的狀態變化;

  8、製作蝴蝶標本;

  9、探究溶解;

  10、過濾實驗;

  11、燃燒的秘密;

  12、變色遊戲;

  13、金屬生鏽的實驗。遇到的難點:

  採取的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上課準備學具;

  2、儘量激發學生的興趣;

  3、認真實驗,仔細觀察,做好記錄;

  4、分組實驗時要學生分工合作,團結協作;

  5、在實驗中注意對能力較弱的學生的指導。得失和感言:

  學生透過實驗,掌握了天氣變化的某些規律、雨的形成、水的三態變化、生物的生長過程。

  透過教學,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斷變化的,願意運用新的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變化的現象和問題,能舉例說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天氣預報及農業生產的影響。

  透過實驗教學,培養了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部分學生操作動手能力弱,無法達到實驗效果。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2

  轉眼間,一個學期的科學教學工作結束了,在教學工作中有很多收穫,也存在著許多不足,為了以後能更好的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年級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勤學,上進心強,學習目的明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觀念。但仍有小部分學生學習、紀律都較鬆散,學習能力較弱。

  二、所做的工作

  1、 重視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

  如本冊教材共四個單元,一單元是透過種植植物感知植物具體的生長過程,瞭解植物每一階段的特徵,二單元是透過養小動物來感知動物的生長過程。這兩個單元耗時長,由於各方面條件有限,積極主動性強的學生自己能親身經歷種植的過程,但部分學生主動性不強,不願動手。這時我在教學中,合理選擇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發揮計算機等在教學中的作用,在網上搜索一些相關影片,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的能力,及提高了不願主動學習的學生的積極性,也幫助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提高了對知識的整合能力。

  2、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資料,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有意識的透過實驗突破難點。

  三、存在的不足

  1、對教材的鑽研還不夠,使得學生的課堂上的有效性不高。

  2、實驗課準備不充分,很少提前做實驗,使得實驗課上常會因為一些細節問題出現意外情況,還有些實驗因為水質,環境溫度而無法實驗。

  3、 部分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導致紀律鬆散。

  四、今後的努力方向和設想

  1、抽時間努力鑽研,分析教材,首先把握教材的大方向和整體目標,努力向課堂要質量。

  2、認真準備實驗課,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讓實驗課上得少而精,做實驗課前提前做下實驗,避免實驗課時出現意外的情況。

  3、透過學生感興趣的影片,記錄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嚴格要求。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3

  緊張而忙碌的一學期教學工作即將結束,當我空閒下來細細回顧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的得與失時,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當然也有很多的遺憾。我知道教育終究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提筆寫下點什麼,以促進今後的教學,使之更加完善,也算是自己的一點小小總結吧。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目前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雖然聽過不少優秀的課例,但實際操作經驗不足的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但是,從開學初我便下了決心要以我微薄的力量來推進我校科學教育的向前發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立足課堂,教師要從常規課上要質量。“研在課前、探在課中、思在課後”這幾句精闢的話一直指導著我的教學思想,每週18課時的課時量,我仍盡力精心預設每一節課,力圖創設輕鬆愉悅的情境進行教學,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一學期下來,我積累了不少教學經驗,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一、關照學生參與的能力

  科學課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就要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把感受到的、觀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話歸納出來,然後在合作、協調、討論及在教師的引導下,作出合理的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要真正讓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序,教師在課前要做好課前準備,也要佈置學生按每節課的要求,做好課前準備,帶齊實驗器具,然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依照提示就能熱熱鬧鬧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剛開始的那一個月,由於學生的習慣沒有,實驗操作起來仍然有一定的難度,實驗操作不規範,但在這一個學期之後,學生在這方面有了不少的進步。

  二、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三年的科學教學使我明白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關鍵是激發學生做一個積極勞動者,勤動手、動腦、動口。因此,課堂中,我儘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操作、討論中,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能體會到科學學習其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動動手,在實驗中就可以學到本節課的知識點,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難。

  三、豐富學生參與的方式

  豐富學生參與的方式,就是改變過去以教師講、學生聽,死記硬背的教學手段。科學課教材的特點非常抽象,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中發現秘密,獲取新知識。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往往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大部分時間是老師在前面講解書中的概念的東西,學生聽著,然後考試時去背,記住便成。。然而,只是老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教學方式與豐富的參與方式就會顯得很不協調,太乾癟了。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在一學期的指導下,學生養成了動手動腦,仔細觀察,從而獲得新的科學理念的習慣。

  四、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

  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所表現的質疑精神,從無疑到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時常探究。要讓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問題推動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的參與過程成為主流。在學生參與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定問題,合理安排,質疑,解疑,甚至再質疑。讓學生的參與及參與過程中的生成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讓學生體驗參與的快樂

  學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動的,六年級的學生也不例外。科學課與其他課的不同就在於他可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實驗的活動機會,這是學生喜歡的,在參與的過程中,他們能體驗到自己的生活智慧與人類已有的知識融為一體的快樂。

  六、不足與努力方向

  以上是我本學期教學中的一點心得,有了些許的成就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學生的一些習慣養成仍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在今後的教學中,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教研水平也還需要不斷地再提高,在總結中反思自己,在努力中提高自己。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科學實驗教學工作回顧

  開學初,嚴格按上級擬定實驗教學工作計劃和學生分組定期完成實驗進度表,按實驗目錄認真開展實驗教學工作,基本完成實驗手冊規定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並填寫了相關的表冊資料,學生分組實驗還填寫了學生實驗報告單。在認真開展實驗教學的同時還注意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不但在實驗室裡完成各項實驗,還讓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社會,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為了上好實驗課,每上一節課實驗老師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研究教材,熟悉實驗的操作步驟,考慮實驗中的安全因素,堅持“課前準備,課後整理”的原則開展實驗教學。對實驗儀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嚴格的規定,嚴格按有關規定操作,並教育學生在使用中加強注意,對易損、易壞儀器小心輕放,從而降低了儀器的損失率。

  二、實驗教學的具體做法

  1、實驗教學完成情況開學初,嚴格按縣下發實驗目錄,結合本校實驗儀器配備情況,擬定實驗教學工作計劃和學生分組定期完成實驗進度表,理清實驗教學思路,從而指導實驗教學的開展,順利完成了本冊教材中的所有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

  2、儀器的使用與保管隨著實驗室的建成,實驗儀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條件,進而更好的推動了實驗教學開展,儀器開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學中,實驗教師對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給學生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並且對易碎的玻璃等儀器要小心輕放。從而降低了儀器的損失率。同時還對學生進行實驗安全教育,使學生注意實驗安全事項,因而降低了實驗安全事故的發生。

  3、表冊資料的蒐集整理對錶冊資料的蒐集,主要採取了“課前填寫,課後整理歸檔”的方法進行。因為實驗管理員和實驗教師為同一人,所以課前應填寫的“實驗通知單”、“儀器借(領)還登記表”等就沒有填寫,課後則對“學生分組實驗記錄表”、“教師演示實驗記錄表”等進行認真填寫,然後進行整理歸檔,裝入檔案備查。

  三、在實驗教學中,還存在不足,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學生分組實驗中,有部分學生對實驗的方法步驟沒有很好的掌握,從而導致操作的失誤。對實驗的結果不能很好的歸納整理。

  2、有部分實驗由於缺乏器材,不能開展,教師自行設計實驗,因而與教材有一定的出入。

  3、由於學校可用空間嚴重不足,導致學生作品不能存校展示。對學生的積極性有一定的挫傷。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5

  緊張而繁忙的一學期過去了,在過去的一學期裡,我積極認真地開展科學課的教學和研究,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自然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收到很好的效果。現對本學期的工作做以如下總結::

  一、認真學習現代教學理論,樹立新的課堂教學理念

  《科學課程標準》的頒佈和實施,對我們怎樣教科學這門學科,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因此我們每位教師都置身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同時這也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和現代教學理論學習,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觀念,樹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為學生營造開放的環境和條件,努力拓展學生學習和閱讀視野。指導學生根據個性愛好積極閱讀科普讀物,在平時的科學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鼓勵、激發學生自信心。善於肯定學生所取得的成績,不失時機地給學生以表揚和激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對後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不歧視,不諷刺。調查學習情況,重點輔導,分層教學,以此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了更深的瞭解,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方面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精心設計教案,開展科學教學和研究

  在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的同時,瞭解學生的實際,來精心設計教案,為較好的開展科學教學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點。做到:

  1、刻苦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每堂課教學目標要明確,重點要突出。並符合教材的要求,切合學生的實際。

  2、認真編寫教案,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之間的聯絡。

  三、最佳化教學環節,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

  本學期我們每位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都積極營造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自然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研組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積極開展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內吃透教材,撰寫教案。在教研組之間根據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教學案例。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協調一致的規律,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注重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髮表獨創性的見解,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動性因素,安排學生進行實驗、製作、操作等實踐活動,教師作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結論,增長才幹。

  四、改革教學評價,注重教學反思

  認真批改作業,並及時反饋。認真做好學生能力的考核,閱卷評分工作和考後分析工作,調整實際教學工作和方法。每堂課結束後,教師要認真進行教學反思,撰寫教後札記,探究與解決實際教學目的和教學行為的矛盾,努力成為學者型的教師。

  五、開展科技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結合學科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志趣,促使學生形成不斷革新,實事求是,百折不撓的科學態度和作風,與科學課堂教學遙相呼應,有機結合。

  六、抓好實驗教學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為提高教學質量保駕護航。

  科學課教學主要以“做中學”活動為主,以科學實驗為主,因此我們要把實驗活動的準備工作做好。這樣學生體驗才深刻,發現才有可能,建立的概念才會清晰正確。教師最好提前做做實驗,以便對實驗的方法步驟、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做好充分預設,以達到理想效果。研究要注意針對性、目的性、實效性,力爭使薄弱學科的研究強起來,學生的科學素養高起來。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就要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探究性學習模式認真組織教學,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6

  科學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研在課前、探在課中、思在課後”這幾句精闢的話一直指導著我的教學思想,,我盡力精心預設每一節課,創設輕鬆愉悅的'情境進行教學,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三年級(2)班學生共61人。這些學生視野比較開闊大部分人都比較勤奮好學,有上進心強,學習目的明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觀念。但仍有小部分學生學習、紀律都較鬆散,學習能力較弱。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相對欠缺。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後,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學習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

  1、具體措施:

  (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抓好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學初,積極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學習態度,樹立科學意識,提高認識能力。深入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細心發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評價肯定,正確引導學生的行為,讓其樹立科學觀念。

  (2)抓好常規工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結合新教材理論知識,課堂上設計新穎、愉快的教學方法,增強趣味性,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掌握知識、技能。發揮學生情感,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培養了學生樂學的興趣。平時我細心觀察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調查小結工作,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根據其的實際情況擬訂學習目標,以目標來激勵學生進步。

  做好小結工作,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再上臺階,進一步培養智力和思維的發展,全面地提高教學質量。

  2、經驗積累:

  注意做好課前準備,刻苦鑽研教材,認真學習大綱和教科書,準備好每節課必要的實驗教具,做到先備課,後上課的習慣。堅持理論和實際結合進行教學,使學生容易汲取,從而使教學任務能夠按計劃完成。同時,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採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一學期下來,我積累了不少教學經驗,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1)關照學生參與的能力, 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就要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把感受到的、觀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話歸納出來,然後在合作、協調、討論及在教師的引導下,作出正確的判斷。要真正讓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序,教師在課前要做好課前準備,也要佈置學生按每節課的要求,做好課前準備,帶齊實驗器具,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依照提示就能熱熱鬧鬧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2)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不難發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關鍵是激發學生做一個積極勞動者,勤動手、動腦、動口。

  (3)豐富學生參與的方式。

  豐富學生參與的方式,就是改變過去以教師講、學生聽,死記硬背的教學手段。自然課教材的特點非常抽象,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中發現秘密,獲取新知識。如果教學中只是老師講、學生聽,就會顯得很不協調,太乾癟了。如在自然課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在教師的指導下,勤於動手動腦,仔細觀察,就會獲得新的科學理念。

  (4)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所表現的質疑精神,從無疑到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時常探究。要讓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問題推動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參與過程成為主流。在學生參與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定問題,合理安排,解疑、質疑。讓學生的參與及參與過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5)讓學生體驗參與的快樂。學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動的,在參與過程中,他們能體驗到自己的生活智慧與人類已有的知識融為一體的快樂。

  三、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的:從科學課特點出發,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範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教材主要圍繞“走近科學”、“親歷科學"、“自主探究”三個專題選擇內容,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既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

  四、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

  在教學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自己經驗的不足,仍存在不足之處,如還有小部分學生的學習仍不夠自覺,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等,這些都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克服,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並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使教育、教學質量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零一二年一月九日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7

  作為培育室成員,十分珍惜這最後一次的學習機會。很巧能夠為培育室成員提供場地進行磨課活動,在此過程中也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

  本節課的設計意圖是水裡捉泥鰍孩子一定很喜歡;活動價值:如何抓、抓到多少、發現秘密中,都蘊藏著發展孩子的價值:幼兒思維的方式(由區域性推測整體、由感性走向理性、由現象追問原因)的發展、探索的積極主動性;玩中學的思路:在玩的過程中發現、用自己的話說發現、帶著新的探究點再捉再玩、追因分析……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環環相扣、逐步遞進。面對這樣的一節課,教師改如何教,孩子該如何學呢?是教師走在前引導,還是孩子在前,教師提升?其實在兩位執教老師的課堂中我們都能夠得到一個答案,那就是孩子是課堂的主體,是活動的靈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出現一些問題,如何更好地教,讓孩子更好的學了?

  首先,在匯入的環節要注意時間的掌控。匯入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孩子在最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那麼教師的語言要有魔力,能夠吸引幼兒:“這裡藏著什麼呢?看!”直接在投影下出示魚缸裡的泥鰍,就能夠馬上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樣,我們的匯入就完成了,快而有效。

  其次,在發現泥鰍外形這一環節中,其作用就是為後面的“捉”起到“導”的作用,大概知道泥鰍的基本外形特徵,為捉的時候消除陌生感。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孩子觀察的特點,關注整體的時候不要忘記細節的重要性。如孩子說到泥鰍的身體是長長的,那麼教師可以用光筆從泥鰍的頭劃到尾部,這樣的指向性的描繪就能夠給孩子一個經驗性的內容,在無形中給予孩子指導。可見教師的教育行為是可以給孩子隱形的指導的。

  再次,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給自己定位,要明白交流的目的是什麼。其實,任何活動中的交流環節都是同伴間的互學,分享的過程。那麼,這個時候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啟發幼兒之間的互動,同伴間的互動激發了,教師才會輕鬆。因此這個時候的教師要能等,會追。你的等待也許就能讓一個孩子說出驚人的發現;你的追問可能就會引發孩子們的激烈討論。同時,交流過程中教師的回應也要注意幼兒科學品質的培養。

  最後,每節課的結束都不是課程的真正結束,還要有結束時、結束後要有及時的跟進。比如說下課後孩子立場的時候要提醒孩子小心臺階;課後將泥鰍放入教室,便於孩子的觀察。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將觀察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