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研修總結>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1

  20xx年,在師傅葉××的悉心指導和傾力幫助下,在工作室同志們的促進下,我不僅收穫了自己的專業成長,還收穫了家庭的幸福。回顧這學期,點點滴滴都是美好的回憶,感謝師傅,感謝一群奔跑在小語教研路上的姐妹們。記錄感動,方能繼續前行。

  一、以師傅為榜樣,磨礪前行

  作為草根出身的我,起點比別人低,天資也比別人差,唯有感恩、努力、獨悟。一學期來,受師傅讀書的指導和影響。除了看他給我們每個學員買的專業提升書籍《磨出好課》外,我也像他一樣在網上購書。有人文類的《文化苦旅》、《于丹?字解人生》、《草房子》、《玩過小學》、《20xx年中國隨筆精選》、《20xx年中國散文精選》,有佛教調心的書籍《愛的正念》,有人物傳記《曾國藩傳》,有教育教學類專業書籍《一線表揚學》、《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漢語?閱讀》、《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現在開始上語文課》、《做一個大寫的教師》、《語文教育的【大和小】——為生長而教》、《面向個體的教育》、《美國心中最好的老師》等等。書籍如海,任思緒遨遊,下筆成行,記錄精闢的論斷,浸潤其心,外化其行。有了書籍的閱讀,就有了思考,有了困惑。於是,帶著種種思考,帶著種種困惑,我有幸參加市青研會,小學語文“閱讀課”活力教學操作指南研討會,在觀摩中生髮思考,在與兩岸名師的現場交流中,收穫,每個名師的建議。一路走來,總有師傅或當面解惑,或會後討論,或重建建構。點點滴滴,令人回憶。所以,每次聽師傅發言,就情不自禁地在手機上記錄。

  下學期,我積極爭取與師傅同去觀摩全國第五屆群文閱讀決賽活動,三天兩夜的學習之旅中,我們分享學習的反思、收穫、進行觀課的思想碰撞,我發現自己學習的還有很多,觀課還應更加理性,要從哲學的層面來思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

  二、在合作中提升,在慎獨中致遠

  本期我走進城六校,參加小組磨課活動,走進實驗小學,參加工作室組織的“同課異段異構”教研活動,由於不同年級基於不同年段目標共上一堂課,挑戰多多,看點多多,收穫多多。此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學員們對年段目標的學習,還鍛鍊了在實踐教學中的操作能力。與吳謙名師工作室開展聯合教研活動。為了提升自己,我融入各個小組,走近每一個同志,走進他們的世界,傾聽他們獨特的思考。在小組合作磨課中,我學習了多種磨課方法。如萬平基於學生現場、學情來備課,精心設計提問。她善於傾聽,調和各種思考,甚好!王靜課清新、凝練、大氣。磨課時,先確定目標,接著結合文體特點,步步邏輯設計,實現教學目標的磨課方法,令人印象深刻。一學期來,我走進了實驗小學、城七校、城六校三個小組。每次遇到大家,都感到一種相見恨晚之感,一種朋友間滔滔不絕的傾訴感。研修中思維啟用思維,產生了很多新的思考,激發我去教學實踐。

  下學期,我去了上海新紀元(重慶)學校,在新的學校裡,我依然關注工作室的最新研修方向,依然手捧書籍閱讀,依然在寫作中沉澱思想。

  三、感受成長的拔節聲音

  一年來,被評為“重慶市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名師”我有1篇論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學與管理》上,1篇發表在《涪陵教育科研》上,1篇獲區禮儀徵文小學組一等獎第一名。1篇語文論文獲區級論文評比一等獎,獲《今日教育》徵文指導老師獎,2人獲一等獎,18人獲二等獎。自己學習師傅“給?幫”的人生哲學,贈書給年輕老師,參入賽課磨課指導,指導青年教師送教下鄉,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提升教育教學能力。今後,還需要學以致用,把知識轉化為可以檢測的教育教學能力。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2

  有幸參加了xx年的國培,人到中年,俗事纏身,工作家庭哪頭都不能丟,但我深知此次國培的重要性,所以擠出少而又少的空餘時間,認真培訓。聽專家講課,與同仁交流,發帖評論,作業總結,每一個環節都不敢有絲毫的馬虎。經過數天的付出,培訓總算接近尾聲,回想起來,此次培訓真是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感觸之一: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知識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斷髮展,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充電,更換自己的理念和知識結構,否則便會落伍。一個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先進的理念,才可以引領學生步入成人成才的大道,否則便很難勝任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

  感觸之二:教育是愛的事業,教書育人必須付出愛心。

  感觸之三:只要付出,就有回報,教育事業也是如此,教學工作更是,就拿本次國培來說吧,剛開始,我總以為完成國培任務很難,但透過努力,不僅順利完成各項培訓,完成所有作業,而且學到了不少東西,這也算是回報吧。

  反觀此次培訓,的確收益不少,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透過聽取專家們的講座,獲取了不少先進的教學理念,消解了自己多年來一直困惑的一些問題。特別是餘xx教授講的《有效教學的反思和超越》裡面提到了教育的人文主義情懷,人本主義意識,學生快樂至上,健康至上等理念非常值得值得肯定和讚賞。我們許多教師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就忽視了這些問題,一味的追求成績和分數,結果適得其反,並沒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其次,學到了一些實用的教學手段和技巧,比如,以前也使用多媒體教學,但其中大部分課件和資料都是透過網路下載,並不會自己親手製作。網上下載的課件使用起來往往不能得心應手,一直想學習其製作方法,但由於種種因素,一直未能如願。聽取了熊xx和李xx兩位老師的《ppt製作與運用》之後,透過自己親手實踐,真正掌握了ppt製作的方法,今後在教學中使用,方便多了。

  其三,透過聽取蔡xx老師主講的《教師禮儀》,使我明白一個教師在具備高尚的師德,廣博的知識結構,高超的教學藝術之外,還須懂禮儀注意自己的職業形象。努力塑造儒雅大方的氣質,形成簡約大方的著裝風格,孟子言“親其師則信其道”,要讓學生聽自己的話,必須先讓學生喜歡自己,如果不修邊幅,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怎麼能讓學生喜歡自己呢?

  其四,透過在論壇與同仁交流,讓我們的教學思想得到廣泛的交流,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

  最後,我相信此次培訓必將影響我將來的教學觀念,改變我的教學方法,透過此次培訓,專家們的講解答疑的的確確給了我許多幫助和啟發。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生涯中,努力追求高效課堂、踐行愛的教育,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3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三年了。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勝任了美術教學工作。回顧這三年,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美術教學工作做一個小結,藉以促進提高。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水平。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提高自己。結合新課程改革,確立的學習重點是新課程標準及相關理論。第一年,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新課程培訓及各類學習講座。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路認真學習了美術新課程標準、藝術教育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文章如《教育的轉型與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怎樣與新課程同行》等。透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也催促著我不斷學習。平時有機會還透過技能培訓、外出聽課、開課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透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二、求實創新,認真進行教學、教研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第二年,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我任教三至六年級的美術課和三年級3個班的書法課,共計15節課,另外還有4節國畫興趣小組的第二課堂,課時量比較大。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五認真”。課前認真作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並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儘可能做到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後仔細批改學生作業,不同型別的課,不同年級採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另外,授課後根據得失及時寫些教後感、教學反思,從短短几句到長長一篇不等,目的是為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同時,我還積極和班主任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改進教法,突破學法。針對舊教材內容陳舊、單一、脫離學生實際問題,我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設計了“神奇的飛行器(設計發明課)”、“我喜愛的花(寫生感受課)”、“神奇的船(設計課)”、“獨特的飛機(易拉罐製作)”等課,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對於我負責的國畫興趣小組的教學,我採用系統性、階段性相結合的原則,和因材施教的方法使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收穫。總之,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在第二課堂教學中,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力求讓美術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勞任怨,完成學校其他工作

  第三年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比較大型的文藝表演活動,“元旦文藝匯演”,大型“赤光中心小學第九屆藝術節”書畫現場表演,“赤光中心小學第九屆師生書畫展”等等。其中不僅涉及到很多的美術宣傳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們全程積極參與創作作品,編寫校本教材。對於學校佈置下來的每一項任務,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熱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夠做到“任勞任怨、優質高效”。

  四、加強反思,及時總結教學得失

  反思本學年來的工作,在喜看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著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幾點:

  1、對於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3、美術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本來想在第二課堂國畫興趣小組增加工筆畫的內容,但由於種種原因也沒能實現,今後還要努力找出一些美術教學的特色點,為赤光中心小學美術教學的新天地作出貢獻。

  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於精益求精,以後工作應更努力。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4

  20xx年匆匆而逝,我得到的學習機會空前地多,其中對我來說最有價值的就是成為了“xx名師工作室”成員之一,加入了一個有著共同目標、澎湃激情的團體。楊和平老師是一個睿智的長者,也是一位臨近退休卻仍然對教育充滿夢想和激情的學者,他是我們工作室的靈魂。每一次研修,楊老師總是精心策劃,從20xx新課標研讀到小課題研究,從教育專著閱讀到高效課堂建設,從教學設計到論文反思,他既從理論上進行解讀,又從實踐操作層面細緻引導,務必讓我們真切地做到“在閱讀中進步,在實踐中前進,在反思中成長”。如果說在20xx年我取得了一點進步的話,跟老師精彩的示範、嚴格的要求是分不開的。

  一、變革工作態度一加入工作室,楊老師就安排我們撰寫三年發展規劃和本年度研修計劃,還為我們逐一修訂指正,讓我們都樹立了向“學者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發展的目標。

  在這方面,楊老師以身示範,作為我們最好的參照物件,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工作室成立之前,楊老師已臨近退休,本來該輕鬆度過工作的最後三年,他卻無怨無悔地接過了工作室這副沉重的擔子。工作室成立之初,楊老師勞心勞力,想方設法為我們學習創造物質條件和制度保障。每一次主題研修,楊老師都精心策劃,給我們做講座、設計作業、批改作業,用心良苦。正如蔣洪松師兄說:“在楊老師門下做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為人的品質。”楊老師的言行成為我工作中暖融融的陽光,曬化了所有倦怠、消極、得過且過的負面態度。

  二、追求思想更新參加工作十多年,我已經成為事實上的經驗型教師,要想在自身發展上更進一步,必須突破!像雄鷹那樣勇敢完成改變。

  雄鷹有xx年的壽命,由於時間的緣故,在它40歲的時候,嘴喙越來越鈍,羽毛越來越繁重,鷹爪越來越老,它會慢慢失去搏擊長空的能力。這時候雄鷹會接受為期180天的蛻變,這180天裡,它會耗盡最後的力量,努力飛翔高山之巔,在山巔之間築巢,然後用嘴的力量敲打岩石,直到嘴喙完全脫落,每一次撞擊岩石的過程,都是一個痛苦的蛻變,等待舊的嘴喙退去,新的嘴喙慢慢長出來,然後用新的嘴喙拔掉身上繁重的羽毛和鈍化的鷹爪,每一根羽毛的掉落,伴隨著心的疼痛,但是雄鷹明白,相對於xx年的生命,這些疼是值得付出的。就這樣,等新的羽毛和鷹爪長出來,雄鷹看上去雄姿英發,氣勢不減xx年前,再次以矯健的身軀搏擊長空。已有的經驗既是我成長的底蘊,又是我成長的舊喙、鈍爪。我應該向雄鷹那樣捨得放棄,痛苦地更新。每一次主題研修,老師都給我們佈置了任務,在努力研修、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在自身已有的基礎上進行著思想的更新。

  三、跟進自身行為在“xx名師工作室”裡,我們都是一群為了教育理想志同道合的同學,我們有夢想有目標,我們都為了潼南的語文教育前進在路上。

  在楊老師的引領下,我完成了四年級上冊一至六單元的導學案,參與編制了《高效課堂建設指南》,初步完成了20xx新課標解讀,閱讀了《讓孩子踏上閱讀的快車道》、《卡爾威特的教育》、《家庭教育》、《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等教育專著,嘗試在四年級語文課堂中建立合作小組,撰寫了教學設計和教育論文參加比賽,還進行了關於翻轉課堂中導學案自主導學單設計的小課題研究。

  數來,我驚訝於自身成果的豐富,這都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同伴的互助下完成的。但這還不夠,在下一年度的研修中,我要閱讀更多的教育理論書籍,不僅要閱讀,還要做深入的筆記;我要繼續跟進微課與自主導學單設計的研究;向中學高效課堂學習,進行更加深入的小組合作建設;老師教育我們要物化自己的成果,我不但要積極創作隨筆、論文,還要向雜誌社投稿,爭取發表。

  期盼來年,我更加積極地工作、研修,像再生的雄鷹放下舊的包袱,學習新的技能,發揮潛能,創造新的未來。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5

  曾幾何時,帶著追尋藝術的夢想,我踏上了美術探索之路。從素描、色彩的基本功,從無限熱情地帶領學生感受美術,一步步走來,多少汗水凝結多少榮譽,學生長大了奮飛了,我也在版畫、山水畫的藝術風格的表達上擁有了更多建樹。版畫使我儘早參加地區畫展,走入藝術展示的殿堂,山水畫創作使我奠定了如今的自我藝術取向。在選擇更廣闊的藝術視野,探究更深邃的美術理念的時候,我參加了20xx年國培計劃——暑期新疆師範大學開辦的新疆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研修培訓,為期3個月。

  正如入學手冊所說,90天不短,因為暫別熟悉的家園,90天不長,因為每一天都是新鮮。

  從上海師範大學著名專家黎加厚教授的走向創造性教育的暢談,到全國十佳優秀班主任段惠民老師的做智慧班主任,再到華東師大教學研究所吳剛平教授的教學方式變革的知識基礎,首都師範大學夏鵬翔教授的高效課堂,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美術教育副主編崔衛的>美術教學實踐與研究方法,新師大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新疆書法考級中心主任李鴻儀的書法教學方法與指導,再有新師大武君老師、美術班班主任李曉峰老師以及烏魯木齊市教研成就突出的中學老師的新課程培訓??著實讓我大開眼界。

  有幾個引起我重視的話題,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力。

  1、創感時代的到來。現今的資訊時代,如此迅猛發展,不過是為人們的創造提供更便捷的工具。創造力,再融入人的共情感、意義感,充分的人文思想,這一全新思維理念成為社會主流,成為時代的引領。將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放之教學則是創感素養的培養。所幸,我在教學美術。黎加厚大量展示生動可感的資料,風趣的語言引導,引用最新科研成果,使我們倍感親切,聽課一點不覺疲勞。

  2、強調反思的重要意義。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發現和賞識每一位學生的點滴進步,善於傾聽,和藹可親,積極與家長溝通,所有這一切,離不開教師反思,以歸納總結,以改進教育教學。最新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解讀為>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其能力方面則進一步強調教學、研究和反思等環節相結合。教學問題的'研究方式解決,需分析、討論、設計、行動、觀察、反思。就是這個反思,越來越引起專家的'重視,也讓我折服。我們有多少實踐需要及時反思以促進發展啊。

  3、教學資源的配置。進入教學狀態,就要先對教材進行處理,即二次開發,讓教材變為自己的資源。然後是教學裝置的選擇,第三是媒體的運用,第四是範作(美術)的準備。在教學方法上體現師生共同實現教學目標,包括教師教、學生學,師生互動。其教學研究的內容中強調,應設定從實踐出發的起點,高效教學的目標,立足課堂、小題大做、揚長避短的策略,如此精闢的組織教學的辦法,拈來可取。

  4、書法藝術的絕妙與淺顯。規範漢字書寫,弘揚中華文化已引起全民族的重視。寫好漢字首先要掌握指實掌虛等正確的握筆方法,練貼宜從顏體《多寶塔碑》,此帖為顏真卿壯年時期,書寫帶有王羲之的骨力彈性和盛唐的博大氣勢。顏體,“橫”左低右高,橫畫細,豎畫粗,左邊細,右邊粗。中鋒用筆,頓筆收鋒。寫好“大”,舉一反三,能寫好“人”,寫好“夫”??練字之初,“只見經典,不見自己”。明代以前使用短鋒,書寫行草宜用狼豪,彈性好。對書法寫字的提高指導性強,淺顯易懂,方法明確。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6

  本次培訓,培訓內容豐富多彩,這學期本人身體雖有不適但仍然樂意學習。經過這次網路培訓學習,使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美術新課標和美術教學理念,更好的、準確的把握美術教材,都有很大的幫助,感受頗多。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下面是我的在這次培訓體會。

  (一)課堂教學要“活”教

  透過新課程培訓我認識到新教學教法和設計的新理念。我認識到每節課教師要認真挖掘素材,充分備好每一堂課內容,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課堂充滿生機。讓學生學的活、學的有趣味,有時需要教師語言的激發;有時需要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這就是活教、妙教之處。教學是一種技術,把握好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教材,對知識點,內容設計,教學評價等,做到有效的創新,才能賦予教學充實而富有個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師的教法新穎,學生也才會更有創新意識,學生的興趣也會更濃厚。基本功紮實了教學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往往是上了這一課又要忙著準備下一課的內容,有時為了設計一個教學任務而絞盡腦汗,還總覺得不盡如人意,總覺得自己知識太貧乏,迫切地需要去學習、充實自己,使自己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課堂教學要有“趣”性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一堂好課除了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還要有些趣味性才完美,既發揮學生主體也少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相互合作才能有效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有效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動的興趣。因此,美術課要實現高效教學,我覺得要圍繞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前提。

  1、課前要精心設計備課、備學生;講課時既要親切也要藝術性,學生創作時少評論、少干預;評價時應真誠讚賞,誠懇地提出建議。

  2、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從而真正實現美術課高效教學。課程改革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似乎不那麼強調教師的“講授”,但並不是輕視講授,其實,好的“講授”永遠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儘可能做到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透過欣賞、體驗感受、探索、總結、想象、創作、評價的過程,導學生深入理解感受美術作品的美,使學生的創作慾望倍增。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空間,優美的畫面,使整節課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同時,要突出了美術學科的特點,學生運用多種形式,設計出精美的、主題豐富的作品。在欣賞中感受自己創作成果,提升美術高效課堂。

  (三)加強學習,提升自我美術素養。

  在教學之餘,作為一個專業教師還要注重自身業務知識學習與提升。因此要積極參加校內聽課,評課、教研活動及專業培訓。多向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同時課外多看看教學理論、多從網路上觀看有關教學影片,來充實自己教學經驗。其次,對交待學生完成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不一定要求很高。讓學生奇思妙想,愉快地完成任務,不要讓孩子痛苦的冥思苦想,不要產生厭煩情緒。手工製作時,開始不要太難,然後慢慢的深化。做到精心備課,耐心輔導。畫法技巧,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讓孩子的思維活躍起來,放的開,敢於用筆和色彩大膽地來表現。總之,我將會不斷地學習,多體會感受所學的知識,並用於實踐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因為自己實在積累的很少,很淺薄。這次能有這樣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我真的很珍惜。透過學習,拓寬了視野,使我耳目一新,教學理念也發生了變化。我不僅要改變那種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而且要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經過學習讓我明白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也要有一種勤奮向上、力爭上游的精神,因為你具有了這種精神,那麼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而且只有從觀念上更新,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才能創造出師生平等,其樂融融的教學民主的氣氛。

  總之,時代在前進,教材在更新,理念在轉變,這就在客觀上要求我們有與時具進的思想,放下身子去學習,及時、虛心、堅持學習。本次培訓中,透過學習我的新課程理念得到了提升、專業技能得到了提高。在新一輪課改實施中,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抓住時代的脈搏,做人民滿意的教師。透過這次培訓,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教育也是一項技術活,不僅需要豐厚的教學技能,還需要出奇制勝的教學設想和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當你把握住被教育者的興趣點時,說明你已經叩開了教育之門,但要獲得最終的成功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探索。

個人年度研修工作總結7

  時光飛逝,又臨近期末了。從第一次接觸校本研修到現在樂於並積極參加這項工作,因為在這個工作中我有了實際性的提高和幫助,當然一個學期來我也應該對自己的個人研修工作進行一次總結。在過去的一個學期中,我忙碌著、辛苦著、奔波著同時也收穫著。這一個學期來,我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立足學校現狀,放眼美好未來,樹立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理念,加強合作,努力吸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相互切磋,取長補短,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研修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增強研修意識,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現就本人在本學期的校本研修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每次我都能夠按時參與校本活動,並做好理論學習記錄,踴躍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

  二、在研修的同時,能夠將學習和實際教學情況結合起來,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多采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課堂教學,並透過課本的知識加以探索並最終解決問題,所謂學以致用。興趣是學習的主動力和源泉,是學生最好的教師,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然我還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學習情況記錄在檔,時刻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我還隨時留心記錄教學中的心得體會以及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感悟與反思,認真撰寫教育隨筆,不斷在教學點滴中積累經驗並儘快站穩高中教學的講臺。

  三、透過研修工作,切實提高了自身的教學素質和業務水平,使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尤其是在研修了“如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如何組織合作學習”之後,針對班內後進生較多的現象,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使得班級的教學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

  四、我在實際教學中,以教學為主陣地,以課堂為主戰場,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解決教學中非常矛盾的具體問題。這次的校本研修同過去的教師繼續教育相比,不僅組織形式有了根本的改變,而且所開展的內容也有了極大的變化。針對這一特點,共同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強了協調和合作,增強了教師之間的感情。

  總之,當前的校本研修形式是非常有效、實用的,因此,我非常樂於參加了這項研修工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我們新教師而言,現在的工作緊張這是一個事實,要做的事情非常非常的繁多,光為了這些工作都自顧不暇了,再要求學習提高就感到吃力了,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當然,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年輕人在工作中吃點苦沒什麼,只要切實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應該義無反顧的去做並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的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