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資訊科技教學隨筆

資訊科技教學隨筆

資訊科技教學隨筆

  在資訊科技的教師需要寫好教學隨筆,那麼相關的內容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資訊科技教學隨筆,歡迎閱讀。

  資訊科技課一直以來都是學生最受歡迎的課,往往上節課剛下,顧不上課間休息,就早早到了機房。學生對資訊科技課有高漲的積極性、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索慾望。當學生坐到計算機前,難抑操作慾望,往往我在前面操作演示,學生想盡設法脫離監視,自行上網、玩遊戲。教學效果往往收穫甚微。正因為資訊科技課這一特殊性,如果高效率地上好這門課,一直是讓我困擾的問題。

  1.課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日常教學中某些教師上課鈴響過後,因手頭任務還沒有完成或其他事情拖延導致很晚才進入計算機教室;或者上課時,才發現有的學生機器出了問題,又要忙著先解決計算機故障,或正在上課時,被領導或同事打電話喊走幫忙維護計算機,這些行為都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影響課堂正常教學。解決策略:教師應事先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提前2~3分鐘進教室,讓學生有過渡時間做好上課準備,教師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和部分學生溝通。這樣上課鈴響後,學生才能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也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教師的課堂教學才會輕鬆、靈活、高效。因此,資訊科技教師在課前有很多工作需要準備:①機房計算機和教學需用軟體的準備。②對教學資源的合理準備。教師只有對教學資源準備充分,做到心中有數,教學才有針對性。③對上課學生準備,教師對學生要有充分準備,這樣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點面結合、輕重有別,因材施教,教學效率才會高。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具有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活力的重要方法。初中資訊科技教學活動中也一樣,教師需要關注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手段,構建理想課堂。如講解有關於計算機的Word檔案知識時,教師要耐心為學生講解計算機辦公軟體的使用方法,講解Word文件中工具欄的使用方法等。課堂中,有一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計算機素養,教師可以讓這些學生幫助計算機基礎不紮實的學生,讓學生體驗學習資訊科技的成就感,使基礎不紮實的學生快速提高,激發學生資訊科技學習興趣。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很重要,教師上課要帶上良好的情緒、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儘可能讓學生感到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讓他們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中,有問題才會及時提出來,師生雙方才可以及時交流。教師應不斷分析學生的感受,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把握好“度”,營造和諧課堂,為學生創造輕鬆、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讓教師在和諧中詮釋教學,讓學生在和諧中建構知識,從而在學生心目中不斷提升教師魅力,讓自己的課堂散發出靈性光輝,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喜歡的感覺,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4.加強知識的整體化、系統化、條理化

  傳統初中資訊科技教學中經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首先,備課中,沒有從整體教材或者總體課程出發,直接進入教材各個章節,即邊講邊備課,這樣,學生對課程教材根本沒有立體結構感;其次,教師在初中教學中進行的備課對其教學方法產生一定影響,對知識零散的講解使初中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不能完全依靠方法完成。這種教學方法的效果不好,學生對近期知識掌握較好,而對學過時間較長的知識則逐漸遺忘。這顯然不是我們的教學目的。所以,初中資訊科技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知識之間的聯絡加以重視,將知識整體化、系統化、條理化。如學習FrontPage,可設計一節網站製作課,對以前所學網路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和延伸。過去的經驗和相關研究證明,在相對有序的結構中提取相對有序的知識,必然是迅速而準確的。顯而易見,如果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具備整體化、系統化、條理化的特點,那麼他的知識就會更具備可利用性,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及時準確地提取相關知識,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建立起有效的知識結構,使知識條塊化、網路化、鏈條化。如學習Excel圖表時,結合數學學科中的統計人口例項教學等。

  5.運用遊戲教學,最佳化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好玩中學到資訊科技技能

  所謂遊戲教學,指在教學中以遊戲方式把資訊科技教學寓於遊戲之中,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練,以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比如:資訊科技基礎課教學中,巧用“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戰”等富有情趣的闖關遊戲,可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由於遊戲中都設定了由易到難多個關口,學生每闖過一關,心中就多一份成就感,他們在忘情的“玩”中不知不覺地熟練了指法,熟知了換擋鍵、退格鍵、功能鍵等多個鍵的功能與操作。

  6.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最穩定的'素質。許多事例表明:不同習慣是成功和失敗的分水嶺,好習慣是開啟成功大門的要素,而壞習慣則會導向失敗的歧途。因此,學習中要時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平時練習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讀題的良好習慣。如Flash動畫製作中,新增形狀補間動畫的時候,學生往往由於動作補間動畫製作的習慣,常常右鍵新增補間動畫。這樣會導致學生髮現錯誤時,很難把操作改成形狀補間,甚至有時候還要重新操作整個Flash題。這裡我要求學生一律在屬性面板中修改,同時我將Flash的大部分知識都歸結到屬性中,培養學生使用屬性面板的習慣。在Excel表格中做函式法時,要養成四步驟習慣:第一步放位置,第二步選擇函式,第三步選擇區域,第四步確定回車。培養這一習慣的目的是防止學生計算時把不該計算的部分資料計算進去。如統計成績時學生往往求平均分的時候將總分也一起加進去。

  7.創設參與學習情境,營造“聽、說”的氛圍

  資訊科技課是學生最熱衷的課程,但也存在部分學生“對具體操作比對理論知識更感興趣”的現象,甚至抱著“上資訊科技課就是玩”的態度,有些學生上課根本不聽講,特別是讓學生表述時,往往會出現“冷場”局面。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教師身上,教師應該由“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