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5後的碰壁基層路工作感悟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寫一篇感悟,把自己的感觸都記錄下來。不過,你知道要怎麼寫感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位95後的碰壁基層路工作感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時光荏苒,走出“象牙塔”來到基層已經半年了,在這短短半年的時間裡,有“悠然心獨喜”的快樂,有“雨打梨花深閉門”的涼意,也有“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尷尬,更多的'是在不斷探路,不斷前進,又不斷“碰壁”,在懵懵懂懂中慢慢前行,在跌跌撞撞中收穫成長。
“小姑娘挺面生啊”。
至今還記得第一次下鄉調解糾紛的情形,我和同事騎著小電動車行駛在崎嶇的山路上,12月的風帶著初冬的寒意刮過我的臉頰,讓我不禁一陣哆嗦,大約一個小時以後終於到了村公所。村書記看到我時一愣“小姑娘挺面生啊,能幹得下來調解嗎?”我尷尬地笑了笑,剛剛入職不到一週,我對調解工作還一無所知,心裡充滿了迷茫和困惑。果不其然,那場調解我全程充滿了“小白”式的窘迫,找不到切入點,不知如何開口,不敢開口,村民們不熟悉我,也不願意和我過多交流。那彷彿是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個小時,我帶著窘迫和不安熬到了調解結束,雙方沒有達成協議,我的第一次調解意料之中的以失敗告終。回到辦公室以後我充滿了沮喪,但也開始反思自己,“小姑娘面生”就應該多下村下隊,和群眾多熟悉。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只要有糾紛反映上來,我就會下村進行調解,我依然屢屢“碰壁”,調解失敗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至少群眾看到我的時候會親切地叫一聲:“陳司法,又來了啊!”
“太複雜了我聽不懂”。
作為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員,我需要給群眾提供法律上的幫助。時常有群眾到司法所諮詢,“我繼母的兒子不養她,哪條法律規定了我必須養她?”“張三佔了我的土地不還我要告他怎麼告?”……諸如此類,我每天都需要面對群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甚至讓我不知該怎麼回答,有的群眾情緒激動,有的群眾說半天講不到重點,這就要求我保持極大的耐心來傾聽他們的訴求,回應他們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也時常遇到尷尬和窘迫。往往在我給群眾分析了問題,用專業的態度講了法理以後,群眾還是會一臉迷茫地看著我說:“姑娘,你講的太複雜了,我聽不懂。”我講了這麼久還不夠清楚嗎?為什麼會聽不懂?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彷彿前面豎起了一座高牆,將和我面前的人遠遠隔開,即便我很想突破這塊壁壘,也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徒勞。在請教了村書記以後我才發現,把書本上的東西轉化成地道的、接地氣的語言傳達給村民是一門大學問。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在下鄉下隊的過程中我都留心觀察群眾們說話的習慣和方式,思考怎樣將死板的法律條文用生動接地氣的語言傳達給群眾,回答他們的法律困惑。當然,我還在不斷探索和嘗試中,偶爾也會收穫辦事群眾滿意的笑容,讓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快樂。
我從來不覺得“年輕”是值得炫耀的資本,相反它意味著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意味著我要做好不斷“碰壁”的準備。基層的歷程,就像四季流轉,有風有雨,有寒有暖,有起有落,這一路上或許有失意和沮喪,但更多的是收穫和成長。我還將繼續行走在這條基層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願有一天我能從“碰壁”到“破壁”,守得雲開見月明,成為一名優秀的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