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教師幸福指數調查報告

教師幸福指數調查報告

教師幸福指數調查報告

  摘要:本文采用自編的《 教師調查問卷》對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學173名教師進行了幸福感調查,瞭解了教師的生活狀況、職業認同、專業素養、工作壓力、教師評價、學校環境、制度管理、人際關係等方面的現狀和問題,並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了提高教師幸福感的對策及建議。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幸福指數調查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幸福指數調查報告一

  **月份,我們對我鎮中小學的在職教師進行了關於職業幸福感的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共下發問卷40份,收回40份,收回問卷全部有效。現將問卷情況分析如下:

  一、教師基本情況

  1、所收回的40份問卷中有男教師20名,女教師20名,男女教師比例相當。

  2、年齡在20-35歲之間的有28人,佔總人數的70%;36-45歲之間的有5人,佔總人數的12.5%;46-55歲之間的有5人,佔總人數的12.5%;55歲以上的有2人,佔總人數的5%。

  3、教齡在1-5年以上的有7人,6到XX年以上的有9人,11-30年以上的有19人,30年以上的有5人。

  4、教師的有36人,學校中層幹部4人。

  5、幼兒園的有1人,小學的有24人,中學的15人。

  6、副高階以上的有6人,中級的有9人,初級的23人。暫無2人。

  二、選擇教師職業的主要原因分析

  有22人選擇a熱愛教師職業,有13人選擇b工作較穩定,有0人c選擇有較多假期,有5人d選擇了能從中獲得成就感。

  透過分析,選擇教師的職業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熱愛教師職業,佔55%;二是因為工作穩定,佔32.5%。由此可見,選擇教師職業因為熱愛和工作穩定的居多。這說明,在所調查的教師群體中,有半數以上因為熱愛而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這是可喜的。

  三、壓力狀況調查

  1、壓力狀況:有0人選擇了沒有壓力,有17人選擇了壓力一般,有23人選擇了壓力較大,有0人選擇了壓力極大。

  2、對一天工作之後的心理反應:有9人選擇了疲憊不堪;有26人選擇了雖然感到累,但是心理滿足;有2人選擇了心裡很輕鬆;有3人選擇了不管如何,總是為了能維持生活而高興。

  3、壓力來源:有15人選擇了壓力來自於學生,有8人選擇了壓力來自於領導,有12人選擇壓力來自於職務訴求和升遷問題,有5人選擇了壓力來自於學校考核。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教師壓力大,是個不容迴避的話題。

  四、對假期的盼望程度

  1、有12人認為假期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佔總人數的30%,有22人認為一般情況,佔總人數的55%,有6人認為從來沒有。

  從這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教師認為長假調整心理,緩解壓力的情況一般。說明教師的假期生活比較單調枯燥,假期中各種學習太過頻繁。

  2、有6人盼望假期的到來,有23人一般,有11人感覺無所謂。

  透過這一點也能說明與上面的調查情況基本相符,大多數教師對假期期望值不高。

  五、工作中的幸福感調查

  1、對教師社會地位的自我感覺方面,有1人認為教師社會地位處於上層,有7人認為處於中層,有22人認為處於中下層,有10人認為處於下層。

  2、教師個人感覺最幸福的時間段,有8人選擇1年,13人選擇2-5年,有12人選擇6-XX年,有8人選擇在XX年以後。

  3、有9人選擇自己目前工作生活狀態幸福,有12人選擇比較幸福,有19人選擇一般,有0人選擇不幸福。

  4、教師的幸福值,有5人選擇6分,有13人選擇7分,有13人選擇8分,有9人選擇9分。可以看出教師的幸福指數處於稍高的程度。

  5、有28人在工作中獲得幸福是認為工作本身有趣,佔70%;有23人認為是領導的支援與肯定,佔57.5%;有24人認為家長的支援與肯定是獲得幸福的主要原因,佔60%;有24認為工作集體關係融洽,佔60%;有13人認為工作集體關係融洽,佔32.5%。以上資料表明,領導支援、工作有趣、成就感、家長的支援等因素對教師幸福感的影響相差不大,這說明以上因素都能夠影響教師的幸福。同事之間的集體關係需要進一步改進。

  6、沒有幸福的主要原因:認為工作煩瑣機械的16人,佔40%;認為很少獲得成就感的10人,佔25%;認為家長的不理解的18人,佔45%;認為評價機制不合理的27人佔67.5%;以上資料表明,工作煩瑣、評價機制不合理是讓教師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7、有2人認為如果有機會從事其它職業,會立即放棄。有12人選擇需要考慮一段時間,佔47.5%;有19人選擇不會放棄教師職業,佔47.5%;有7人說不清,佔17.5%。以上資料說明,過半的教師對於本身職業表示認同。

  六、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調查

  1、有18人選擇教師工作是事業,有20人選擇教師是職業。有2人說不清楚。

  2、有11人認為學校教師目前的職業道德水平高,有24人認為較高,有5人認為一般,有3人認為較低。

  3、教師應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的,有19人選擇教師基本都能做到,有16人選擇大部分教師能做到,有5人選擇部分教師能做到。

  4、教師關心尊重愛護學生方面,有21人選擇好,有16人選擇較好,3人選擇一般。

  5、對待後進生方面,有29人選擇絕大多數教師能關心他們,有9人選擇部分教師能關心他們,有2人選擇少部分教師能關心。

  對學校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情況:有2人選擇經常發生,有4人選擇時有發生,有14人選擇偶爾發生,有20人選擇沒有。

  從以上資料的對比中,可以看出,目前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還是高的。

  七、對學校的建議

  (一)影響教師職業幸福度的主要原因

  透過調查發現,教師主要從學校管理、無謂檢查過多、形式主義過多、考核機制不科學、學校缺乏娛樂活動等方面對學校提建議。這些方面也正是影響教師職業幸福度的主要原因。

  (二)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1、在採取哪些措施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方面:有16人選擇最佳化教師辦公環境,有28人選擇在政策允許範圍內提高教師工資福利,18人選擇加強尊師重教意識,有17人選擇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說明大多是教師渴望社會認同,自身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2、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很多。調查結果顯示,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依次為積極的社會價值導向,公正的外部評價,正確的自我定位,自我能力得到提升,較高的收入,學生考出好成績等五個因素。

  由於當前社會處於轉型期,教師個人的價值取向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很多教師不再信守無私奉獻,而更加傾向於按勞取酬,按質取酬。所以當教師認為自己的勞動沒有獲得應有的報酬時,教師的職業期待自然減弱,職業幸福感隨之降低。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對自己的能力提升的興趣減弱,更加難以主動積極地進行自我充電。

  (三)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幾點建議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職業態度,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提升廣大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成為社會、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自身的重要課題。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水平,不妨注意如下問題:

  1、沒有教師的幸福就沒有幸福童年教育。要透過學習研究、團隊活動、制度最佳化等形式,倡導教師正確的職業幸福感、人生價值觀。

  2、營造良好的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在全社會範圍內真正樹立起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讓廣大教師時刻感受到職業帶給自己的精神愉悅。

  3、建立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目前在教育體系內部,對於教師的工作評價體系很難做到科學公正。鑑於此,我們應該下大力氣建立一套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相對公平的評價體系,而不是僅僅以學生的升學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工作業績的唯一或重要指標。

  4、幫助教師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很多教師職業幸福感缺失,產生職業倦怠,是因為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憧憬,侷限於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應付狀態。這樣失去了生活、工作的激情。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幫助教師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讓教師看到自己美好的未來,並時刻努力為美好的未來而不斷開發自己,豐富自己。

  教師幸福指數調查報告二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將升學作為教育的目的,對教師、學生的評價起決定性作用的依然是考試成績,許多教師對自己年復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職業倦怠產生,教育的幸福感更談不上了。為此,我們在“幸福教育”的學校文化建設方案實施之前,在學校進行了教師的幸福感調查,然後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調查概況

  採用自編的《 教師調查問卷》,設計了19個單選題和3個多選題和1個直接打分題,包括教師的總體幸福感、生活狀況、職業認同、專業素養、工作壓力、學生素質、學校評價、學校環境、制度管理、人際關係的滿意度10個分類指標和23個分項指標。問卷內容見表1。

  表1 教師幸福感調查的指標

評價目標

分類指標

分項指標

 

教師總體幸福感

在學校工作、生活的總體情況

 

 

生活狀況

自己生活總體狀況

幸福人生的構成元素

生活充滿活力和激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擁有親密、持久的朋友

幫助陌生人不計報酬

職業認同

對教師職業的態度和認識

自己的勞動和收入同其他行業相比

專業素養自我滿意度

自己的專業素養

給學生上課時的心情

對自己的教學效果評價

解決教學上的疑難問題

工作壓力

自己承擔的工作量情況

學生素質滿意度

對所教學生的印象

學校評價滿意度

覺得學校對您的評價客觀、公正情況

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學校得到發揮和認可的程度

學校環境滿意度

學校給您的整體感受

學校業餘生活和文體活動的情況

認為學校比較關心您的哪些方面情況

在學校感到很大壓力的方面

制度管理滿意度

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合理情況

學校人際關係滿意度

與學校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

  問卷中的回答分4個選項,結果進行賦值,如:5分表示“滿意”,4分表示“比較滿意”,3分表示“不太滿意”,2分表示“不滿意”。調查時間為2010年10月19日至26日,調查物件為全校教師,高中107人,初中66人,共173人。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教師幸福感分類指標分析

  本調查的教師幸福感的分類指標包括教師的總體幸福感、生活狀況、職業認同、專業素養、工作壓力、學生素質、學校評價、學校環境、制度管理、人際關係的滿意度10個方面。

  1.教師總體幸福感

  量表分數表明的教師的幸福感的一般狀況。

  表2 教師的幸福感測量比較

學校

樣本數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標準差

107

91.4

52.6

73.3

9.4

初中

66

95.3

54.9

77.0

9.3

總體

173

95.3

52.6

74.7

9.4

  量表分數的平均分為77.0、73.3,標準差為9.3、9.4,表明來源不同的樣本組平均分與標準差的差異並不十分顯著。從總體上看,教師幸福感並不高,表明教師的工作生活狀態是不平衡的,接近於對幸福認知的發展狀況。

  2. 生活狀況

  教師對於生活狀況總體滿意度較高,達到81.5% 。對生活總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佔64.9%;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佔66.7%;擁有親密、持久朋友的佔91.8%,不計報酬幫助陌生人的佔79.6%。具體資料見表3。

  表3. 教師生活狀況調查與統計

                          A(%)             B(%)               C(%)               D(%)

1.生活狀況              滿意23.8    比較滿意57.7         不太滿意15.5        不滿意3.0

2.生活充滿活力和激情    符合15.2    比較符合49.7         不太符合31.0        不符合4.1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符合20.5    比較符合46.2         不太符合28.7       不符合4.6

4.擁有親密持久的朋友    符合46.7    比較符合45.1         不太符合8.2          不符合0

5不計報酬幫助陌生人     符合31.6    比較符合48.0         不太符合17.0       不符合3.5

  教師對“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構成”的選擇順序依次是:①幸福的家庭②身心的健康 ③自由的生活 ④財富與物質 ⑤傑出的子女 ⑥成功的事業 ⑦良師益友 ⑧浪漫的愛情 ⑨愛好廣泛.

  3. 職業認同

  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一般,達到74.2%,其中十分熱愛,作為一種事業來追求的佔25.7%。教師對自己的勞動和收入同其他行業相比,滿意程度較低,只有32.5%。具體資料見表4。

  表4. 教師職業的認同感調查與統計

                    A(%)               B(%)                  C(%)                 D(%)

1.職業認同      十分熱愛25.7      喜歡、適合自己48.5    為謀生、很無奈31.7    很煩、想改行4.8

2.自己的勞動收入

同其他行業相比   滿意5.3           比較滿意27.2          不太滿意34.3        不滿意33.1

  4. 專業素養自我滿意度

  教師專業素養自我滿意度很高,達到97.1%。給學生上課時的心情,輕鬆、愉快,有成就感的佔52.1%;對自己的教學效果滿意的佔94.7%;解決教學上的疑難問題時,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的佔50.6%。具體資料見表5。

  表5. 教師專業素養自我滿意度調查與統計

                    A(%)               B(%)                 C(%)                     D(%)

1.專業素養    優秀、很自信45.9      基本稱職51.2           缺乏自信2.9          較差、需要提高0

2.上課時的心情   愉快,有成就感52.1  平靜,能完成工作42.6   無奈,不得不做4.1   不情願、厭倦1.2

3.教學效果自我評價   滿意29.6          比較滿意65.1          不太滿意4.7           不滿意0.6

4.解決教學上的疑難問題  學科組集體研究22.6  個人鑽研26.2    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50.6   順其自然0.6

  5. 工作壓力

  教師對工作量的滿意度較低,達到63.9%。其中認為在正常範圍的佔33.1%,稍大,但可承受的佔30.8%,很大,勉強承受的佔29.0%,很大,很難承受的佔7.1%。

  6. 學生素質的滿意度

  教師對學生素質的滿意度一般,達到79.3%。其中認為所教學生很好的佔36.7%,大部分很好的佔42.6%,認為素質差、不好教的佔20.7%,師生關係緊張、看到學生就心煩的為0。

  7.學校評價滿意度

  教師覺得學校對自己的評價客觀、公正的滿意度一般,達到69.8%,其中認為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公正對待,很滿意的佔19.5%,評價還算公正,比較認可的佔50.3%,認為看重教師的不足,批評多,表揚少的佔13.6%,不夠客觀、公正的佔16.6%。教師覺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學校得到發揮和認可的程度一般,達到70.5%。具體資料見表6。

  表6. 學校評價滿意度調查與統計

                    A(%)               B(%)                  C(%)                   D(%)

1.學校評價客觀公正  滿意19.5       比較滿意50.3        不太滿意13.6            不滿意16.6

2.自身能力、水平

得到發揮和認可      滿意17.8       比較滿意52.7         不太滿意24.2           不滿意5.3

  8.學校環境滿意度

  教師對學校的環境總體滿意度一般,達到73.4%。教師對學校業餘生活和文體活動的情況滿意度很低,達到35.5%,其中適時開展,能有效放鬆心情的佔11.8%,基本能夠滿意的佔23.7%,內容較少,流於形式的佔33.7%,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的佔30.8%。具體資料見表7。

  表7.學校環境滿意度調查與統計

                    A(%)               B(%)                  C(%)                        D(%)

1.學校環境  輕鬆、愉快20.1  受約束、還算開心53.3  很多限制、工作小心翼翼19.5  心情壓抑、痛苦7.1

2.學校業餘生活和文體活動   滿意11.8   比較滿意23.7     不太滿意33.7            不滿意30.8

  教師對“覺得學校比較關注教師的哪些方面”的選擇順序依次是:①工作成績 ②紀律、制度的遵守 ③專業素質 ④師德修養 ⑤身體健康 ⑥心情、感受 ⑦生活中的困難

  教師對“在學校使您感到壓力較大的是”的選擇順序依次是:①教學成績②評職稱 ③班主任工作 ④檢查評比 ⑤工作聘任 ⑥人際關係 ⑦教育改革。

  9.制度管理滿意度

  教師對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滿意度一般,達到79.4%,其中滿意的佔20.6%,比較滿意的佔58.8%,不太滿意的佔13.5%,不滿意的佔7.1%。

  10.學校人際關係滿意度

  教師對學校人際關係滿意度很高,達到94.1%,其中認為融洽和諧、非常滿意的佔40.6% ,認為相安無事、較滿意的佔53.5%,認為有一些小矛盾、小煩惱的佔 4.1%,認為關係緊張、比較痛苦的佔1.8% 。

  (二)教師幸福感分項指標分析

  依據各分項指標的滿意度進行排序,教師對專業素養的自我評價、給學生上課時的心情、對自己的教學效果評價3項指標排在滿意度分值的前三位。而自己承擔的工作量情況、學校的業餘生活和文體活動、自己的收入待遇同其他行業相比3項指標居於最後三位。具體資料見表8。

  表8 各項指標滿意度排序

排序

分項指標

滿意度

%

排序

分項指標

滿意度

%

1

自己的專業素養

97.1

11

對教師職業的態度和認識

74.2

2

給學生上課時的心情

94.7

12

學校給您的整體感受

73.4

3

對自己的教學效果評價

94.7

13

在學校工作、生活的總體情況

73.3

4

與學校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

94.1

14

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學校得到發揮和認可的程度

70.5

5

擁有親密、持久的朋友

91.8

15

覺得學校的評價客觀公正情況

69.8

6

自己生活總體狀況

81.5

16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66.7

7

幫助陌生人不計報酬

79.6

17

生活充滿活力和激情

64.7

8

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合理情況

79.4

18

自己承擔的工作量情況

63.9

9

對所教學生的印象

79.3

19

學校業餘生活和文體活動情況

35.5

10

解決教學上的疑難問題

76.8

20

自己勞動收入同其他行業相比

32.5

  三、結論及分析

  1. 滿意度的分類指標調查結果顯示,專業素養自我滿意度最高、學校人際關係次之,以下依次為制度管理、學生素質、生活狀況、教師的總體幸福感、學校評價、工作壓力、學校環境、職業認同的滿意度。教師的幸福感並不高。

  2. 滿意度的分項指標調查結果顯示。最滿意的是教師對專業素養的自我評價、給學生上課時的心情、對自己的教學效果評價,說明教師普遍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感覺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最不滿意的是自己的收入待遇同其他行業相比、學校的業餘生活和文體活動。說明當前師生課業負擔較重、工作時間長、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大的情況下,教師覺得自己付出的勞動和收入,不能令人滿意。另外雖然學校定期組織教師趣味運動會、羽毛球比賽等,但大多數教師每天只是忙於本職工作,基本沒有任何活動的時間,感覺很枯燥。

  教師對“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構成”的選擇順序, 說明教師關注的重點在生活,而工作僅佔到第六位,說明教師對幸福人生與職業的成就感的密切關係認識不足。

  教師對“覺得學校比較關注教師的哪些方面”的選擇順序說明學校關注的重點與教師關注的重點形成較大的反差。

  教師對“在學校使您感到壓力較大的是”的選擇順序,說明以教學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的管理,必然帶來相應關注及壓力,教育改革幾乎沒有帶給教師較大壓力,也正好說明教改沒有引起必需的重視。

  3.學段影響被調查者的滿意度。隨著學段的增高,被調查者滿意度呈逐漸降低的趨勢,初中教師的幸福感略高於高中教師。在教師的生活狀況、職業認同、專業素養、工作壓力、教師評價、學校環境、制度管理等七個維度的滿意度,均好於高中教師。表明教師的工作生活狀態是不平衡的,接近於初中、高中知識及教學的難易,中考與高考的壓力的大小,不同校區的文化氛圍的差異等,以及對幸福認知的發展狀況。

  四、提高教師幸福感的對策及建議

  1.關注教師的生活狀況,提高收入待遇

  教師普遍感到報酬偏低,在這一點上缺少幸福感,值得重視。學校管理者能夠讓關心、關愛到達教師內心深處,才能提供最優質的教育,這也是能為學生做的最好的事情。的確,如果校長給教師以人文關懷,教師內心充滿幸福,就會將這種關懷傳遞給學生,所謂“以愛生愛”。因此,教師的生存狀況、生活質量與工作績效一樣,也值得學校高度關注。

  2.提升對教師職業的再認識

  傳統上把教師職業當做一門崇高的職業,像“蠟燭”,像“春蠶”,以犧牲自己成就他人而崇高。無形中暗示給教師在從事一種悲壯的職業,必須過著奉獻和含辛茹苦的生活,沒有幸福可言。學校要使更多的教師認識到,教師的勞動在學生身上結出果實,學生的成長並不是對教師生命的剝奪,而是教師價值的實現、生命的肯定,還有什麼比自我生命的增值更讓人幸福的呢?如果教師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發生轉變,以好的心態來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教師就不應當過愁眉苦臉的陰鬱生活,而應該是熱情洋溢、樂觀豁達,把教育活動做為幸福的體驗過程,這是職業境界的提升。

  3.引領教師思考幸福人生與專業化發展的關係

  教師的幸福,更多的是來自精神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化發展關係密切。一個教不好書、當不好班主任的老師在學校裡無論如何是不會幸福的。校長關懷教師,就要幫助教師專業成長,從而使教師享受專業成長和事業發展的幸福。

  加強專業培訓。優質的培訓就是最好的“福利”。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有沒有好的學習機會更加重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培訓成為教師的必然需要和迫切要求。重視教師個體的成長和專業水平的提高,從而將學校的幸福教育理念真正內化為每位教師的自覺行動。除了需要在新時期教師的師德、教師的智慧,教育的藝術等方面,更需要開發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訓,比如時間管理、人際溝通、問題解決等方面的技能以及潛能的開發,比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等,解決教師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和困惑。

  4.豐富精神生活,保障文體活動

  學校有條件為教師的健身和娛樂等提供保障,需要的只是行動的支援。一是提供時間。這是最重要的條件,因為老師最缺少的就是時間。二是舉行培訓。根據教師興趣愛好特點,在學校裡開設太極拳、健美操、書畫、歌唱等短期培訓班,為教師開展文體活動提供技術支援。三是開展活動。例如假期旅遊登山觀海,舉行球類等體育比賽以及唱歌、書畫等藝術活動。四是服務健康。請專家為老師作健康知識講座和治療。為教師們定期體檢、開出運動處方、設計合理膳食等服務。

  5.改進評價管理的方法,為教師減壓

  切實轉變觀念,“給學生減負,同時給教師減壓”,教師的減負,是學生減負的前提條件。只有解放教師,才能解放學生。

  教師壓力過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學校自身當前可採取的措施是:①改進教案檢查管理。為了應付,教師要花費大量時間用於寫教案,而真正用於思考的時間卻很少。這種新老教師“一刀切”的教案檢查應該予以改進。②改進成績評價管理。要像保護學生的自尊一樣保護教師的自尊,不搞成績排名。首先公佈分數產生的導向性,會產生只講考試得分點,而使學生厭學的無趣的課堂。再次要適度淡化教師之間的競爭,促進教師之間團結協作。因為合作能促進交流,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焦慮,解放教師心智,並在根本上緩解學生的壓力,解放學生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