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理財實踐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理財實踐調查報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學生理財實踐調查報告(一)
一、調查背景
為了瞭解在校大學生的對於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的需求情況,熟悉大學生的理財理念,我們組織了這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組織
1.調查時間:20xx年4月1日——20xx年4月3日
2.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3.報告完成時間:20xx年4月3日
三、調查與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的資料及相關資料主要透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1.抽樣的方法
此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方法
2.問卷的設計
問卷由8個問題構成,主要涉及大學生生活費是否夠用,剩餘的錢如何分配,有沒有理財觀念,是否瞭解諸葛理財等問題。
四、結果與分析
1.資料結果分析
(1)大學生一般沒有剩餘的錢,有55%的人沒有剩餘的錢,甚至還不夠花。30%會剩餘一部分錢留下當下個月生活費。15%的大學生會留有錢做部分投資。
(2)大部分大學生沒有理財觀念,也對理財不感興趣。意識較淺薄
(3)在此次的調查物件中,有21人已經註冊了諸葛理財佔總人數的40%.當然我本人也參與了投票。
2.發現的問題分析
(1)大學生對諸葛理財缺乏深度認識。諸葛理財作為一種新型的理財方式,首先需要被人們認識及瞭解。只有對諸葛理財有一定的瞭解以後,人們才會去考慮是否使用諸葛理財。很多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是諸葛理財、怎麼使用諸葛理財及諸葛理財的用處等方面,對諸葛理財持待定或否定的態度,這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使用者對諸葛理財的使用,並制約了其未來發展。
(2)大學生缺乏理財知識。大部分的人在會將一部分閒錢放置在銀行卡里面,但真正想利用起來這看似不起眼的閒置資金的人卻很少。有的人認為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
(3)人們對諸葛理財缺乏安全感。諸葛理財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受其安全方面的影響。人們考慮安全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諸葛理財的投資風險,人們想確定投資後會不會虧損;第二是諸葛理財賬號受木馬、病毒等原因被盜號的安全問題,人們關心的是被盜號後在諸葛理財丟失的資金能否追回或有人擔保。這兩個問題在被解決之前,諸葛理財不能給人們帶來安全感。
(4)諸葛理財方式過於單一。因為諸葛理財在20xx年7月剛推出,所以在功能等方面還不夠完善。讓人們在對資金進行投資理財時,沒有更多的選擇方面。從這一點上,諸葛理財做的不夠到位,不同的客戶群體對資金理財的要求也不一樣,單一的投資方式讓使用者沒有選擇的機會,很容易造成現有使用者的流失及影響有投資意向的`使用者。
五、相關建議
1.倡導理財,幫助養成理財習慣。
首先可以透過各種網路手段,在網際網路上發起活動,主題定位在理財上。例如,可以將"你認為哪種理財方式好"這個話題加入在微博的話題討論中去,讓網民參與其中,討論彼此對理財的看法,從而引導大家關注理財;另外,目前app應用受大多數人的青睞,許多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遠大於電腦,我們可以設計諸葛理財的app應用,來幫助使用者設計理財方案,記錄理財過程,來慢慢養成理財習慣。讓更所的人注意到理財的重要性,也幫助別人養成合理理財的良好習慣,對自己的未來認識有好的規劃,創造更多的財富。
2.加大諸葛理財宣傳力度,普及使用知識。
為了讓更多的人更深入、全面地認識瞭解諸葛理財,並知道怎樣使用諸葛理財。應加大對諸葛理財的宣傳,在網路各個角落,論壇、新聞資訊、網購頁面等處宣傳諸葛理財,從而慢慢發現諸葛理財的價值所在,並最終成為諸葛理財使用者。具體方案可以如下:首先透過報紙、電視等方面的廣告形式大力推廣宣傳諸葛理財,讓更多的人聽說了解諸葛理財;其次可以製作影片講解諸葛理財的使用方法及步驟,讓各類人群全面地瞭解如何使用諸葛理財;最後在諸葛理財頁面增加各類問題諮詢,幫助使用者解決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六、總結
透過此次活動,激發了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我對此次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對大學生理財有了初步認識。也對自己的理財做了相對的規劃。也對諸葛理財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對其有了興趣。
大學生理財實踐調查報告(二)
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本應以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購買學習資料和學習用品以及各種考證)為主。而伙食費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卻出現"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各種服飾、化妝品,數碼產品消費成為日常消費大頭。除此,通訊費和網路支出費用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成為幾乎每個大學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費。沒有堅持記帳的習慣,大多數學生不明確到一個月的錢用在什麼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學生選擇銀行儲蓄,沒有存款的習慣。
許多家長始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途光明。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特有的"補償"心理,往往容易造成遷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常常是"心太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並且從小學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從來都是家長一手包乾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應該花什麼又不該花的。如果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受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跟著感覺走,別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節約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學生上。可這些主要出現在那些問題上呢?
(一)學校問題
學校在教育學生成材的同時,卻沒有教他們怎樣理財。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認為理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還不適宜涉足這種事情,或者認為理財的事情孩子長大以後自己也能學會。更多的人認為,青少年時期應該是"一片淨土",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知識、長身體,其他的都應慢慢來。並且學校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的活動極少學術性強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所以在學習上的消費不多。
(二)社會問題
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泛濫,校園外不良環境(如一些歌舞廳、遊戲機廳)的存在等,往往對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蝕作用。現在的學校已經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會聯絡越來越緊密。學生們受到社會上鋪張浪費現象的影響,學生也開始用父母的錢擺闊。學生們花錢大多沒有計劃性,家長給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別人買什麼自己也買。只為了不讓自己脫離社會。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誘人的。,使得許多同學都想去一一嘗試。但是學生畢竟還是學生,缺少經驗,在途中迷失方向。
(三)自身原因
內因是事物變化的主要因素,大學生的分辨能力不強、自我約束力不夠、缺少主見。虛榮心、攀比心強等。大學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裡的錢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顯示他們的理財能力的缺乏。
對大學生理財的建議
(一)做好整體規劃
每個月可以使用的資金為多少,每月的經常性開支為多少,留取每月資金總額的20%作為備用資金,以應該計劃外支出,如外出、購書等。做好個人財務賬本。這樣不僅能清晰的看出每個月的支出狀況,同時能更好的預測未來幾個月大概的支出情況。
(二)養成儲蓄習慣
可以有計劃地將自己不用的錢存成三個月定期儲蓄或活期儲蓄,然後按照計劃有規律地進行支取。另外,還可以開一個帶有自動理財功能的"綜合理財賬戶",這樣,家長寄去的錢可以自動轉為定期存款,而支取的時候,銀行電腦系統會自動計算,支取損失最小的存款。最大程度上實現資金的有效配置。
(三)樹立勤儉意識
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條件更是貧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應該把有限的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亂花。除了4年間的學費2萬元、基本生活費(吃飯、學習資料錢按500元/月計)約2萬元,建議額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學生透過打工掙得。
(四)學會精打細算
大學生活的消費中有很多省錢的竅門,比如買二手貨、選擇優惠電話卡、辦購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學習省錢竅門,儘量別花冤枉錢,更多地考慮所購物品的價效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電子產品,能用學校的就用學校的,或者幾個同學合買、淘二手貨,把奢侈消費壓縮到最低。
(五)學會記賬和預算
這是控制消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堅持把收支情況整理並記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況,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支出,對症下藥,對今後的開支做出必要的修改,達到控制的目的。
(六) 勤工儉學
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適當進行勤工助學活動,學會自立,不但能減輕家庭負擔,還能使學生從勤工儉學中體會父母的辛勞,由此樹立自立、自強的上進心,為今後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良好基礎。這種理財增值方式,應該成為大學生理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調查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大學生消費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大學生的消費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堅決杜絕。都還不清楚。總體上說大學生的消費還處於一個成長健全的時期。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對於沒有收入來源(大多數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學生來說,大學階段的財商培養只是日常的訓練和比賽前的演練,而不是看重輸贏結果的比賽。所以,我們一定有理財實踐,有良好的理財習慣,等到今後走出校園,與普通人相比,一定會表現出高人一籌的財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