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發言稿> 2021課堂研討會發言稿(精選5篇)

課堂研討會發言稿

2021課堂研討會發言稿(精選5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使用上發言稿的情況與日俱增,發言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發言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課堂研討會發言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堂研討會發言稿1

  今天上午,李倩老師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執教了《陶罐和鐵罐》一課。這節課讓我們耳目一新,它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聽了這節課,我最大的感受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的精彩才是課堂的精彩。學生的精彩才是師者最大的精彩。

  對於翻轉課堂,我談談自己的看法,總的一句話就是:運用翻轉課堂模式教學,要“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一、結識新朋友。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因素。

  1、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這是上好課的關鍵,也是舉足輕重的環節。這一環節要求教師把教材研讀透徹,把握準教材的重難點,做好任務單,讓學生的預習落到實處。凡事預先立。只有預習好了,課堂的展示彙報才能充分。可以這樣說,預習催生自信,自信激勵展示,展示孕育成功,成功繁衍快樂,快樂成就高效。

  2、小組合作交流展示。這是上好翻轉課堂的必要途徑,是一堂課的重頭戲。今天上午的小組彙報有序有物。不論是展示語言還是彙報形式都既規範又不失活潑。老師們都被孩子們在展示中的出色表現震撼了。

  3、製作微影片。圍繞本課的學習,教師設計了不到二分鐘的微影片,雖然時間短,但抓得準,抓住了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即抓重點詞句體會角色形象。課文中有許多處詞句表現陶罐和鐵罐的形象。教師利用微影片抓住一點一詞教給學生如何感受,讓學生按照這種方法去做。可謂“四兩撥千斤“,”一石激起千層浪“。

  二、不忘老朋友。

  老朋友就是語文學習的”本“。也就是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與提高。這節課就做到了四不忘。

  1、不忘抓關鍵詞句品味語言文字。這節課,學生緊緊圍繞描寫鐵罐和陶罐的神態、動作的詞句談理解,說感悟,形象角色豐富的形象,激活了文字,品味了語言。

  2、不忘堅持以讀為主。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朗讀。有分角色讀,比賽讀,表演讀,各種形式地讀體現了語文學習的以讀為本。

  3、不忘表達能力的提升。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節課最後一環是達標測評。學生將自己課前寫的對話在課內修改。在學習了這節課,同學們深刻認識到要抓住神態、動作豐富角色形象。

  4、不忘教師的點撥、引導地位。這節課,老師雖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但並不是遊離於課堂之外,而是適時點撥,就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引導,提升了學生的認識,達到了既定的目標。

  總之,翻轉課堂就是要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中進行創新,在創新中有所繼承。繼承的是語文教學的內容,是”神“,是“魄”,是“魂”;創新的是模式,是形式,是“形”。只要形神兼備,和諧統一,相得益彰,翻轉課堂就一定達到我們所追求的的理想狀態。

  課堂研討會發言稿2

  學校美育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教育可以寓於所有學科的教學活動之中。

  課堂上的教學活動,認知與情感是缺一不可的。認知活動需要情感的參與,以促進人的智力發展。新的課程改革,倡導素質教育。而美育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時,美育是不可或缺的。

  美育與德、智、體、勞育有著滲透關係。只有在教育中體現了美的精神、美的藝術和方法,教育才是愉快的,才具有更強烈的吸引力。孔子的“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已闡明瞭這一規律。由於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所以應將美育滲入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教師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透過審美活動達到美感體驗的全面育人活動。

  學校教育是學生的一種生活狀態,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裡度過的。很多時候,都是以犧牲學生的生活質量為代價來提高教育質量的的。教育質量真正得到提高的表現,是我們的教育不但能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收穫,提高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習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狀態,相對愉快地接受這樣一個常態,不再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對學生而言,就是要學會學習,學會很好地適應社會的變化。只有關注了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學生才會有興趣去學習;只有關注了生活質量的提高,教師才會去改革。美育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與熱情。學習可以給人帶來智慧和力量,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必由之路。從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看,他們一般是以感性來認識事物的。他們喜歡聽悅耳而有旋律的聲音,愛看鮮明的色彩,愛把自己的環境改變得比原來的更好、更美。因為美的事物能引起美感,引起知情的注意和喜悅的情緒;美能從具體的感性形象來揭示自然界的奧秘和描繪豐富的生活圖畫,能引起青少年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必須透過對知識的感知,來引導學生對於美的認識、欣賞和理解。兒童的主導性的生活內容是學習,在此期間學習負擔日益加重,學科門類大大增加,每門學科內容的科學體系已基本接近完整內容也更加抽象化。同時,由於家庭的期望值日益增高,學校教育過於重視知識和理性,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即使是藝術學習也主要成為藝術技巧的嚴格訓練。使學生的審美心理逐漸僵化。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為審美的人,沒有其它途徑。”因此,更需要透過美育把學生引導到活生生的整體人格這一軌道上來。

  二、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美育可以培養和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可以喚起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小學語文課裡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詩歌裡的形象是比較鮮明的:一個老人在大雪之後垂釣江上,四周一片寒冬的寂寞之景。怎樣理解這一現象呢?學生單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是很困難的,那就只有從“情感”人手了。在這裡,詩人想象出一個老人在冰雪嚴寒之中,靜靜地垂釣,體現出一種執著和堅定,一種不與世俗相妥協的姿態。正是沿著這種情感的線索,讓學生領會了詩歌的意境之美,並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哲理意蘊,達到與作品的共鳴。事實上,美的形象是一種以情會理的藝術形象。只有充分領略其中的情感波動,才能真正體會審美形象的文化蘊涵。

  三、美育可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是因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智力發展為前提的,而一般智力中又以想象力最為重要。只有富有想象力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富有創造精神的人。審美想象具有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飛躍性的特點,它可以破除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所形成的思維障礙,賦予心靈以自由奔放的權力,從而促成創造性思維的飛躍。這決定了美育對審美想象力的激發,有助於學生創造性智力的開發。

  美育歸根到底是人的教育,終究要以健全的人格為指歸。價值觀是對青少年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美的形象尤其是藝術作品塑造的美的形象,往往包含著豐富的人格教育資訊。如《靜夜思》、《窮人》等,學生透過個體獨特的感受體驗到深沉的情感,便會從中獲得某種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它透過形象的感染功能,使學生得到心靈情感的淨化。這種淨化既不是說教,也不是勸諭,而是憑藉形象與學生的情感進行溝通,激發人心靈中潛在的真善美和追求自由的天性,令其掙脫物慾或私利的束縛,不由自主地進入一種超凡脫俗、高尚純潔的境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人格的提高和精神的昇華。

  課堂研討會發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很榮幸又能在坐在這裡向大家學習,現在我就彙報一下我的學習心得吧!從事英語教學這麼多年,我的心中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20__年__校長杜郎口之行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讓我萌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慾望,於是著手準備,實驗班級4、4班,就是當時的3、4班。我最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解就是兩人或者幾個人一個小組,一起交流討論,互相學習,然後進行彙報展示。記得__老師第一次聽我課的時候,我熱熱鬧鬧的展示了我的小組合作學習,結果差強人意,在李老師的鼓勵下我再次燃起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希望之火,繼續試驗論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積累中,我逐漸的瞭解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性”學習,是指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並相互進行交流,把小組中的不同思路進行最佳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一種互助性學習方式。

  在我所教的三個班級中我摸索著將整個班級劃分為四個大組,每個大組我選擇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擔任組長,協助教師工作,負責整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包括作業管理和小組長的學習指導,後進生的學習跟進等。再把每個大組劃分成兩個小組,小組也分成組長,副組長,記分員。小組長負責幫助本組學生學習和小組活動的指導,任務分配等;副組長協助組長工作;記分員負責記錄本組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小組合作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彙報展示情況等。一般情況下,回答問題一次一個笑臉,小組合作學習協同優秀兩個笑臉,彙報展示五個笑臉,按時完成作業一個笑臉,紀律良好一個笑臉等。相反,沒有按要求去做的要獲得相應數量的哭臉。那麼有人會問哭臉怎麼處理,一個笑臉可以換一個哭臉,如果沒有笑臉,哭臉就是負項,什麼時候得到笑臉了,再減!每個月按照笑臉數量排行榜給予一定的獎勵。如果負項哭臉達到五個,報送大隊部,一樓電子屏顯示批評。這也是我下面要說的增加評價獎勵機制,評價獎勵作為激勵這一有力武器。有人曾說:教學的藝術,就是評價的藝術。評價對於學生智力、心理活動有明顯的影響。心理學家赫爾芬克曾經對不同評價出現的不同心理行為進行實驗,結果表明:評價與不評價大不一樣,不同性質評價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也大相徑庭。評價有著極強導向、調控、激勵功能,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放棄這一強有力的高效武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型:透過整合課本,分成預習課,展示課,複習課,習題課等幾大板塊。儘量做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人人有任務,當然每個人的任務可以不同。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也注意到:小組合作學習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一節學生領到的任務可以不同,在學生層面的要求也可以不同。比如我這節課,可以允許一小部分孩子只會部分圖文讀,允許一小部分孩子只會全部圖文讀,允許一部分孩子可以背讀,允許一部分孩子可以表演,允許一部分孩子可以進行創造性表演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的主要學習形式,因而我校(通榆縣實驗小學)特別重視學習小組的鞏固、建設工作。在打造高效課堂的過程中,以媒體為依託,以建設學習小組為立足點,採用引導小組“獨學”、“對學”、“群學”的方式,既盤活課堂,提高了學習效率,又促進管理方式、評價方式的轉變。小組學習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稱為“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合作學習方式,真正實現“水漲船高”: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得到了提高,反過來又促進幫助者的提升,真正實現了學生整體提升的目的。

  我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著自己。在實踐中我發現,對於一個沒看過小組合作學習英語課例展示,沒進行過相關培訓的我來說真是摸著石頭過河,想在教學方面有所突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既然選擇了,我就只有勇敢的走下去,在選擇課頭上我也是絞盡腦汁,本想定一節自己熟悉的對話課或者詞彙課,可是轉念一想,既然我們的主題是打造高效課堂,那麼小組合作學習不就是高效課堂的最高形式嗎?於是我大膽的挑戰了自己,同時也是想突破自己。改變原有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習慣!storytime雖然是一節複習拓展課,可是在實際的教學操作中,我發現它的語言輸入量還是很大的,作為一篇故事性很強的閱讀課,除了有已學過的一些詞彙和句型,還有大量的拓展句型如:we’rcoming、Ican’tpullitup、let’sworktogether、拓展詞彙:hooray、help等。如果你既要體現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以學生為本,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還要體現故事教學,閱讀教學,最後學生還要進行展示。我還要改變我原有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習慣,我覺的我準備的這節課其中滋味甘苦自知。如有不足,還請大家多多諒解。

  我對於這節課的看法是雖小有效果、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改進想法

  初步效果

  1、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興趣濃厚,主動積極,解決了學生學習被動的問題,如:任務的設定,課本劇的表演,群情激昂;

  2、讓更多的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參與面增大,解決了面向全體的問題;

  3、提高了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4、相互幫助,共同提高,解決了培優輔差的問題,成果共享,提高了效率,如:小組中的“一幫一”、大組學習中的“一點帶面”的指導學習,提高了整體水平和質量;

  5、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6、課堂紀律得到了很大改善,比如現在大家看到的班級並不是我平時上公開課的4、4班,而是4、6班,這個班級學生聰明,調皮,思維活躍,以自我為中心。可是在我搞小組合作學習以來,記分員的作用發揮了明顯的效益。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逐漸的有了團結協作的意識,自私爭辯的現象明顯下降。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想法

  1、由於時間短,小組合作學習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2、我的這節課還有不完善的地方,設定任務的各個環節還有待進一步處理和打磨。

  課堂研討會發言稿4

  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同時也是完善學生人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當今我們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這就需要我們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效率人才。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還要培養、發展學生高效率意識和能力,做為一名教師更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首先要提高教師認識,這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思想基礎。

  新課改要求我們: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是讓我們認識到,不但要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效果要求學生會,教學效率要求學生會的快。

  二、深入鑽研教材,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理論基礎。

  深入鑽研教材主要應把握新知的生長點;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把握教材的深、廣度和把握教材的關鍵處。只有鑽研教材,才能具備駕馭教材的能力,對於課堂教學才能駕輕就熟,精講精練,真正做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最佳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就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已有經驗和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對教材進行再加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創造性的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課堂教學效率一定會明顯提高。

  1、為學生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教學,溝通的、合作的教學,互動的、交往的教學,創造的、生成的教學,總之要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之間的認識、分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動態的生成的對話,,不僅在知識資訊方面,還包括情感、態度、行為規範和價值觀等各方面,使得每個學生,尤其是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在這種寬鬆宜人的環境中敞開心扉,敢於表達見解,使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

  2、為學生創設真實具體、生動有趣的學習情景。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因此,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等,或創設虛擬與學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想、驗證、交流、反思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把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做了延續,小灰兔見小白兔給老山羊送白菜感到很慚愧,下定決心向小白兔學習,也要自己動手,開闢菜園種地,它們倆一起翻地、下種、澆水、捉蟲,小灰兔想能和小白兔有一樣的好收成嗎?學生很快提出“它們的菜園一樣大嗎?”這個建設性的問題,接著出示面積相等的一個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紙片,引導學生把平行四邊形的紙片剪拼成長方形,從而幫助小灰兔解決問題。創造性使用教材和挖掘教學資源是新課程賦予教師創造性工作的權利和義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慾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手段。

  3、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必須摒棄以往課堂教學“教師發號施令,學生唯命是從”,必須進行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在、興趣所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四、鼓勵性語言的評價。評價的重要目的,那就是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對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方面所取得進步,教師要善於進行鼓勵性表白;對數學學習方法和過程方面獨特的個性,教師要善於由衷的讚歎;對敢於質疑的學生,要善於表示真切的欽佩……教師毫不吝嗇讚美的語言,讓激勵始終伴隨著學生的學習成長,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和高漲的學習熱情,不斷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勁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長期有效機制。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只是我個人從這幾個側面談了幾點不成熟的看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賜教!

  課堂研討會發言稿5

  工作即將結束,我校在一年的工作中,深入貫徹農三師“教好一名學生,幸福一家人;辦好一所學校,造福一方社會”的辦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以師教育、教研室“創設開放式教學情境,構建體驗性教學模式”為指導,以校提出的“兩學兩思,精講精練”課堂模式為抓手,同時以專業化教室建設的“四化”功能為平臺,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我個人認為,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我的認識:

  一.思想認識方面:

  本學期,我利用賽課的機會,認真聽取了中學部20位教師的公開課,基本涉及了中學所有科目。在聽課過程中,我發現所有教師都能按照出示目標、自學指導、學生自學、分組討論、教師講評、當堂練習這幾個環節進行授課,只是在時間上有一些差異性,各學科也根據學科特點設定了相應問題,供學生討論,最終透過自學、合作學、和教師學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推行“兩學兩思,精講精練”模式,應該是比較好的一種創新,也使教師比較容易理解其內涵和實質。從教師授課情況看,我認為教師對“兩學兩思,精講精練”模式還是有一定認識的。

  二.學習、理解實施程度:

  從第一輪賽課到第三輪賽課,教師們經歷了最初以“洋思模式”到現在以“兩學兩思,精講精練”模式授課的轉變。各教研組都按照校發文件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學習,深刻理解了不同模式的實施流程,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改進,輔以相應的措施和評價,我認為,教學效果也在逐漸的體現出來,教師在實施過程中也逐步由無頭緒到思路清晰,學生也不斷適應了新模式的教學。

  三.經驗及進一步改進方面:

  應該說,隨著一年的探索和實踐,“兩學兩思,精講精練”模式還是積累了一些非常好的經驗的。例如:有效培養了學生自學和思考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透過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少了很多空話,把時間更多的還給了學生。在對練習題的設計上,有了更強的針對性。在“日日清”工作中,對於學習有差異性的學生下了很大的功夫,從差異最大的學生抓起,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

  我個人認為需進一步改進的方面:

  1.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兩學兩思,精講精練”模式下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這一方面需要所有教師共同努力。

  2.結合專業化教室建設,切實讓專業化教室發揮其學習和育人功能。我們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學生走班的問題,而是怎樣有效利用專業化教室的問題,建設好,利用好,讓專業化教室發揮其作用,這個問題值得所有教師思考。

  3.把“日日清”工作做紮實,絕不能只注重於形式,哪怕每天只清了一名學生,對於教師來說都是值得的,都值得長期堅持下去。

  4.建立教師激勵機制,對於能夠致力於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教師應給予充分肯定,把一批認真抓教學,抓學生管理的教師用好。是他們能發揮其優勢,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